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防灾博览》2013,(4):13
2013年8月13日,"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防灾科普电影暑期基层放映活动在天津市东丽区举行。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少年部、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协会、天津市地震局、天津市东丽区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活动,500多名天津市中小学生参加了当天的活动。此次活动旨在用电影这种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开展寓教于乐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以此唤醒民众的忧患意  相似文献   

2.
天津城市自然灾害及其对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分析和研究了天津市近百年来的10余种城市自然灾害的特征与成因,指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相应地必须加强城市自然灾害的对策研究,并结合天津市实际情况,提出初步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 一、天津市区地震烈度事件一般情况下,天津市区的地震烈度事件目录可采用以下两种途径来确定: 1.根据史料记载给出烈度事件。 2.根据历史地震的地点、时间、震级,采用本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规律,求得天津市地震烈度。  相似文献   

4.
吸取阪神地震的经验教训,改进天津市的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体制,根据综合防御的四个环节八项措施的要求和天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防震减灾的基本方略及完成基本方略的根本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1月18日,由天津市气象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天津市地震局、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共同主办第一届华风杯"应急之星"对抗赛大学生专场活动圆满闭幕。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六所高校的代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缺水区域水资源灾害提前预测,从水足迹视角(考虑蓝水、绿水和灰水),构建了区域水资源足迹灾变预测模型,并以天津市为例,综合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算法,按照生产用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污水排放4个方面对2000-2009年天津市水资源足迹进行了计算,获得了天津市近10年的水足迹数据(每年介于60亿~80亿m3之间),并以此为基础数据进行了精度较高(年均相对误差为0.012 8)的灾变预测,得出了天津市将在2011年和2015年左右发生水资源足迹下灾变,所提预测方法可为缺水地区水资源灾变预测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解辉 《灾害学》2001,16(4):13-17
本文对天津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论述了大气污染特征及导致大气污染的原因。从综合防治煤烟型污染、解决风沙尘侵袭、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三大方面,提出了改善天津市大气污染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振义  李一兵 《灾害学》1993,8(3):65-68
本文分析了天津市板桥农场机井突发性自喷的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产生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地面沉降灾害及其防治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天津市1966年到1992年共计26a的精密水准资料,划分为7期,作出相应年代的地面沉降速率图,深入研究地面沉降灾害的特征,揭示了天津外环线以内市区地面沉降从60年代开始出现至80年代末,已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1985年以后天津市开展了地面沉降的防治工作以后,沉降灾害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显示了防治城市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1983年春季,在开展由天津市科委下达的《渤海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工作中,由天津市地震局和国家地震局测量大队组成的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关系专题组,在天津至宝坻之间的引滦入津明渠中研究了天津滨海平原全新世时期的古地震遗迹。其出露地段沿南北走向的渠道,大约延续三十公里。各种类型的古地震遗迹展示在新开挖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水旱灾害损失评估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徐向阳  刘俊 《灾害学》1999,14(1):1-5
从我国水旱灾害防治实际需求出发,提出研建水旱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必要性,对系统的结构、功能和作用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12.
洪险度及其灾害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闵骞 《灾害学》1996,11(2):80-85
根据洪水灾害成因,提出洪水危险度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论述洪水危险度在洪水灾害分析、研究和防洪减灾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和波谱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秦淮河流域洪水变化规律,并针对流域防洪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洪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城市防洪标准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清泉  郭玉人 《灾害学》1993,8(1):46-50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防洪存在的问题,并对防洪对策提出了建议,指出了通过防洪效益最优化确定城市防洪标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苏南地区洪涝危险区的划定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水文学和计算水力学的方法,计算出本区1954年雨型、现状地面条件下各断面日平均最高水位,同时再综合分析各圩区的堤高、排涝能力及灾害水文等资料,制定出危险圩区的标准。凡不及上述标准的圩区及圩外地区,均划为洪涝危险区,即在遇到大暴雨后,这些地区是可能出现洪涝灾害危险程度最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洪水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与中国洪水风险管理模式初步探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在对国内外洪水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目前防洪减灾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分别从家户与企业、保险公司、政府与社会三个不同层面和利益主体加强洪水管理的思路,并进一步探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洪水风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流域性洪涝及其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寅康 《灾害学》1995,10(3):6-10
本文讨论了区域洪涝指标,认为区域洪涝指标应反映出不同洪涝面积和不同洪涝等级对区域洪涝的影响程度,基于这一思想,提出了一个区域洪涝指标计算公式。为了使区域洪涝研究更为具体和可比,本文在分析区域洪涝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性洪涝的概念,并以《中国近五年百旱涝分布图集》为基础,建立了淮河流域500年流性洪涝指标序列及其等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洪水和洪水灾害的自然历史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较长的时段内,考察分析洪水和洪水灾害的自然历史特征,并凭借现代技术手段来揭示其发生、演变的规律,这是一项有开创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工作。本文提出了历史洪水和洪水灾害自然历史特征的概念,并就其实际应用的领域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洪水等级和灾情划分问题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洪水等级是描述一次洪水大小的指标,而洪水灾度是描述一次洪水造成损失大小的指标。这两个指标从理论和应用方面来说都具有许多优点,概念明确,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0.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灾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实测气象,水文数据分析和洪水期雷达卫星影像判读,论述了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的雨情,水情和灾情的主要特征,并与199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可以认为,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是由异常降水引起的,其洪水灾害的主要物征为高水位,长历时,大洪量,1998年长江干流洪水总量与1954年规模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