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天津市的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快速确定大气突发污染事故的性质及可能的危险区域范围,天津市建立了基于中尺度天气预报系统的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其核心是大气扩散模型.系统由应急基础信息库、大气污染模型库和灾后风险评估3个子系统组成.天津奥运赛事期间业务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对意外事故导致的大气污染进行模拟和预测,并将模拟预测结果和基础信息叠加制成风险评估专题图,从而为相关部门采取的紧急疏散等应急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2019,(2)
针对当前大气污染灾害等级评价方法存在准确性和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图像的大气污染灾害等级鉴定方法。给出含噪大气污染图像,依据图像自身信号强度与噪声信号强度的差异性,利用噪声极值检测出图像中的噪声点。基于图像受到的噪声污染程度自适应选取不同尺寸图像滤波窗口,利用自适应中值滤波方式增强大气污染图像。将增强后的图像引入至大气污染灾害等级鉴定中,分别计算标准差、平均梯度、熵以及空间频率等能够反映大气污染图像变化的参数,并结合图像特征相似度衡量标准Canberra距离定义,构建大气污染灾害等级鉴定模型。将待鉴定大气污染图像代入模型中,并融合我国大气污染灾害等级判定标准,输出最终污染等级鉴定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污染等级鉴定准确率高,且具有较强地实时性。  相似文献   

3.
曹艳丽  吴先华 《灾害学》2023,(4):114-120+149
基于文献计量技术和知识图谱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对数据库中有关大气污染灾害联防联控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定量分析。从文献的时间分布、主体机构特点等方面,对我国大气污染灾害联防联控研究的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并利用CiteSpace软件和战略坐标图等方法,揭示发展趋势和动态。主要发现:(1)政府和学者们对该主题的关注度高,但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核心作者群或研究机构;(2)中心度排名前5的关键词依次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大气污染”“京津冀”“政府治理”“PM2.5”;(3)主要研究话题为:国内外的联防联控、严重污染区域和山区城市的冬季联防联控、城市雾霾与联防联控等;(4)以下类团很可能转变为未来研究的核心类团:大气污染、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区域大气污染、京津冀地区。  相似文献   

4.
运用移动设备和系统展示灾情信息,在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移动应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气污染事故模拟灾情,如污染浓度、伤亡概率,这些数据都以文本信息存储,很难在移动端进行可视化。Geo JSON是一种用于简单地理特征集合编码的开放格式,可为移动数据可视化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论文在对Geo JSON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Geo JSON的大气污染灾情表达格式,设计了基于Geo JSON的突发性大气污染模拟灾情的可视化流程和方法。最后,实现了移动端的大气污染灾情的可视化,并对可视化效率进行了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5.
非线性时序法在城市大气污染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城市大气污染预测模型是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工作。在简述时间序列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系数为变量的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截断ARMA模型,和残差为自回归综合滑动平均(ARIMA)的半参数方法等城市大气污染预测模型。以法国某城市为例,分别采用AR模型和系数为变量的AR模型对大气污染进行了预测。通过比较预测结果可知,基于非线性时间序列方法的城市大气污染预测模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降低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6.
《防灾博览》2013,(6):36-37
防治大气污染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经济升级的重要抓手。我国日益突出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好大气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曾穗平  赵茜雅  田健 《灾害学》2022,(1):120-128
大气污染防控是保障人民健康与生命安全重要的研究课题,智能算法是大气污染防控及预测预警的重要工具手段。通过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1998—2021年智能算法在大气污染防控中应用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智能算法在大气污染防控应用历经“数理统计-遥感监测-数字模拟-神经网络算法”四个阶段;(2)研究主题集聚为“神经网络模型”“智慧健康检测系统”和“城市空间的大气污染”三个核心聚类演变路径;(3)应用方式包括“大气污染时空分布”“大气污染因素相关性”“大气污染事件预测”“空气质量优劣评估”与“健康韧性城市应用”五个方面。未来智能算法在大气污染防控中的应用趋势,将体现“高精度预测-全周期评估-健康化理念”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1-2016年关中地区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识别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研究表明,关中地区PM2.5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周边城市PM2.5浓度升高将加剧中心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关中地区环境规制对本地大气污染的减排效应以及地区间“逐顶竞争”的空间联动效应不足以抵消城市人口、能源结构以及城市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PM2.5排放的促进效应,并且工业发展、城市交通使得关中地区城市之间存在跨界污染“转移效应”,不利于区域整体大气质量改善。落实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做好区域内城市经济、产业以及交通的协同发展规划,提升“逐顶竞争”空间联动效应、规避跨地区污染“转移效应”才能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防灾博览》2013,(4):13
2013年8月13日,"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防灾科普电影暑期基层放映活动在天津市东丽区举行。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少年部、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协会、天津市地震局、天津市东丽区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活动,500多名天津市中小学生参加了当天的活动。此次活动旨在用电影这种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开展寓教于乐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以此唤醒民众的忧患意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1月18日,由天津市气象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天津市地震局、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共同主办第一届华风杯"应急之星"对抗赛大学生专场活动圆满闭幕。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六所高校的代  相似文献   

11.
许晓路  申秀英 《灾害学》1994,9(1):79-83
大气环境污染和人体肺癌发生率密切相关。工业和交通排放大气污染物、厨房污染、吸烟、复印机和居室装饰等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过程均能造成居民肺癌发病率的上升。应通过控制工业污染、改变能源结构、戒烟及绿化造林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郭迎堂 《灾害学》1993,8(4):78-81
本文回顾了天津市历史上的几次大洪水,对1989年天津水灾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出了天津市今后的防洪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采用博弈论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治污决策进行了研究,为事件应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支持。基于经典博弈论构建了信息不对称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号博弈模型,对信号发送方企业的类型空间、信号空间和信号接收方管理部门的行动空间进行假设,求得了模型的精炼贝叶斯均衡解,并对不同参数取值下的均衡解进行了分析。基于有限理性建立了企业群治污决策进化博弈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不同参数取值下的进化稳定策略,并对模型进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进行治污决策时,通过公开企业信息与信誉,提高对企业是否采取治污策略的奖惩力度,采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降低企业治污与管理部门检查的成本等方式有助于企业采取治污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耐受电压是绝缘配合及选型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长棒复合绝缘子防污闪性能和选型技术要求,对其在工程应用中技术优势进行对比分析,按工频电压泄漏距离要求进行选择,并按大气环境灰密(NSDD)方法进行修正,提出了泄漏比距配置的上限值以及具体防污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污秽绝缘子的表面电导与其闪络电压之间有着确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沙尘天气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芝永华  傅朝  邵志宏 《灾害学》2007,22(1):77-81
利用1971~2000年和2001~2004年兰州市观测站资料,分析了兰州市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和2001~2004年沙尘天气特点及产生原因。研究表明,兰州市区的沙尘天气30年来呈明显减少趋势,但近几年明显增多。兰州市的沙尘天气以浮尘、扬沙天气为主。沙尘天气春季(3~5月)最多,4月占全年天数的24.2%。利用2002~2004年主要污染物浓度资料和2006年4月5~15日逐日的PM10浓度资料研究了沙尘天气对兰州市区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尘天气发生时,伴随的大风等气象条件有利于SO2和NO2的扩散,而强沙尘天气容易导致PM10日均浓度迅速升高。在分析的一次强沙尘天气个例中,兰州市区PM10日均浓度陡然升高到1.86 mg/m3,是前一日的10.4倍。  相似文献   

16.
A case study of urban heat islands in the Carolina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rbanization tends to aggrav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limat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id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urban heat islands within selected cities in North and South Carolina. This understanding will help guide efforts to cool cities in order to increase human comfort, conserve energy and resources, and reduce air pollution in both of these states.  相似文献   

17.
Urbanization tends to aggrav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limat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id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urban heat islands within selected cities in North and South Carolina. This understanding will help guide efforts to cool cities in order to increase human comfort, conserve energy and resources, and reduce air pollution in both of these states.  相似文献   

18.
电力污闪事故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0-2003年长治市发生的26次严重电力污闪事故进行了调研分析.找出了其中主要电力污闪事故发生的成因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对诱发污闪的主要气象条件(浓雾、小雪、雨夹雪、毛毛雨、小雨、冰融等恶劣天气)和气象要素(相对湿度、气温、风向、风速、结冰、积雪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污闪事故发生的各类气象条件综合性判别指标以及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分级预测标准,并提出了预防电力污闪的一些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9.
In river basins that cross jurisdictional boundaries, water quality degradation has become a crucial problem and results in intensive competition among water users,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Under this situation, implementing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cross jurisdictional boundaries can strengthen watershed pollution controls, and prevent pollution from being passed on and promote active pollution control within the related jurisdictional region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trans-boundary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and reviewed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wo pilot integrated trans-boundary water management systems established in the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Based on our findings, we proposed a new policy framework for trans-boundary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As a first step toward integrated watershed management in China, this policy framework can help assess the actual water pollution status of various regions and serve as a basis for an integrated watershed management system. The framework can be easily applied in other countries with trans-boundary water pollution issues,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