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注“圆明园事件”的人,都知道第一个报道圆明园防渗工程事件的人,是《人民日报》教科文部记者赵永新。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对圆明园铺膜的整改决定后,记者在第一时间电话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2.
7月18日,第十一届圆明园荷花节如期举行。荷花节本是圆明园每年必办的经典节目。2005年,受“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影响,圆明园荷花节停办了整整一年。因此,本届荷花节,吸引了北京市民的格外关注。无独有偶,就在第十一届荷花节开幕前夕,7月14日,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出品、著名导演张广天编导的先锋戏剧《圆明园》,在北京公映。而《圆明园》的主题,正是去年引起全国范围大讨论的“圆明园环评事件”。《圆明园》与第十一届荷花节,前后呼应,再一次将公众关注的焦点,吸引到圆明园上。理性看待“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走进圆明园,从东门进入,穿过…  相似文献   

3.
3月22日:兰州大学客座教授张正春质疑圆明园防渗工程。 3月24日:张正春教授带记者实地考察。 3月28日:媒体披露“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遭专家质疑”。 3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邀请张正春参加关于圆明园防渗工程的专家研讨会。 3月31日:北京市环保局确认该工程没有经过环保部门审批, 随后圆明园防渗工程被叫停。  相似文献   

4.
圆明园环评报告总算与公众见面了,但我认为这个报告是有明确前提和限定的:首先,圆明园在一个干旱缺水的环境下,需要有水或恢复到当年“万园之园”的水景观,而对于一个遗址公园来说,这个前提本身是不能成立的。其次,这个报告是关于“圆明园东区的防渗工程环境影响”的评价。不是对圆明园正在进行的全面改造工程的评价。如不包括西区的砍伐林灌和地形整改及大片铺设草坪和种植花灌等对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生态和遗址的真实性有严重破坏的工程。如果从其所定义的前提和工作范围内讲,环评报告总体上是客观的、认真的;所下的结论是谨慎的,有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5.
圆明园环评听证既是一件好事,又是对环保主管部门的一次严峻考验。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过听证,圆明园防渗工程如果过不了环评这一关,就意味着防渗工程必须得拆;二是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毕竟是马上要竣工的工程,如果宣布这个工程拆除,那么工程中已经投进的巨额的工程费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在“圆明园事件”过程中,一个细节引人深思。在此次“圆明园事件”中,媒体的跟进始终非常及时,国家环保总局也予以了积极的配合,不仅将环评的进展随时向媒体公开,还利用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方式,将听证内容、环评结果等向社会公开。围绕圆明园的讨论也多是在报纸、杂志等媒体上展开的。对于这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件,媒体报道的深入和透明可谓前所未有。长期以来,一些政府部门有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对于某些涉及多重利益诉求的公共项目,如果其决策过程全部向社会公开,便容易影响决策执行,甚至影响安定稳定。然而,在“圆明园事件”的过程中,我们…  相似文献   

7.
2005年3月22日,正值“世界水日”。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正春教授到圆明园参观,发现圆明园的湖底在铺设防渗膜,而且已经快铺完了。他立刻推知此种行径将会给圆明园的生态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在他的呼吁下,圆明园的防渗工程很快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和讨论。本期“热点关注”就将焦点放在圆明园。让我们来听听社会各界的不同声音吧。  相似文献   

8.
圆明园事件:尘埃落地 7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复圆明园管理处提交的《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指出:“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缺乏全面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造成了水生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必须进行全面综合整改。”批复还明确提出了具体的整改要求,包括全部撤除绮春园湖底已经铺设的复合膜。环保总局还告知圆明园管理处,如对该许可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9.
崔海亭,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植被地理学教授。他是第一个在公众场合指出“圆明园防渗工程破坏生态”的专家。7月16日,记者在北大新地学楼的一间办公室采访了崔海亭。  相似文献   

10.
社会各界期待已久的《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环评报告)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于7月5日在国家环保总局网站上公诸于众。7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向媒体宣布,经专家组认真审查,环保总局对清华大学提交的环评报告表示认可,并依据该报告要求圆明  相似文献   

11.
所谓政府角色,指的是政府的作用,即指政府的权利界限、基本职能和行为方式等。在历时百日的“圆明园事件”中,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系列举动,为新时期公共事务中的政府角色作出了全面而准确的注脚。在此次“圆明园事件”中,国家环保总局敏锐地捕捉到事件的最核心部分,恰当地引导大众参与论证,权威性地指导当事方如何改正,果断地从环评入手拿出处理结果,从而使得此次事件成为近年来政府成功处理公共事务的典型案例。法律政府的权利界限在“圆明园事件”中,一个现象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主管圆明园环评的国家环保总局,自始至终都没有发表任何“个人…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05,(4)
如果没有媒体和普通民众对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引发生态危机的广泛关注。可能就不会有这次听证会。目前我国的听证会还没有制度化。以下两种情况必须听证:一是需要立法时必须听证,形式包括书面收集意见、召开听证会和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征求意见;二是当行政机关要做  相似文献   

13.
“圆明园事件”终于尘埃落定。回首百日历程,有几位创造“第一”的人物在我们的视野中清晰浮现。面对“圆明园事件”的环评结果,本刊特对这些焦点人物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4.
步超 《绿叶》2011,(9):130-136
环境问题是全球化时代人类不得不面对的共同挑战。就在前不久,云南陆良"非法倾倒铬渣"一事经过媒体曝光,走入了公众的视线。随着对事件的深入挖掘,媒体进一步发现,28万吨铬渣堆放在距离珠江上游南盘江仅隔一条土路的地方,而周边的一些村民则死于癌症,被疑与铬渣堆放有关。这或许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当代中国环境保护与资源开  相似文献   

15.
在公众再一次对圆明园事件瞪大眼睛、绷紧神经的关键时刻,被视为“关键之关键”的环评报告,却因为一直处于严格保密的状态,而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以至于让有关各方雾里看花,打起了无谓的“口水战”。如果说在进行环评的过程中,为了让环评单位集中精力埋头攻关,有关部门守口如瓶,还有情可原的话,那么,如今环评报  相似文献   

16.
魏博  王虔 《绿叶》2015,(4):45-51
灾害性天气多发、污染事件频现、生态环境损害、生产生活环境日趋恶化……种种变化让"环保"一词成为国家发展和国民生活中关注度极高的"热词"。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颁布实施、与大众生活关联度高的环境事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曝光的污染事件被严肃处理。然而,在人迹稀少、看似与人居生活关联不大的地区,依然有污染的黑色阴影在蔓延。据新华社2015年3月21日报道,甘肃武威荣华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7.
4月13日上午,参加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环评听证会的有关当事方在质疑达到高潮时,突然起身离席,不辞而别,并拒绝记者采访。一个关乎圆明园湖底生态工程的听证会。引来这么多关注的目光和众多专家到场发言,没想到却会出现主要当事人中途退场的一幕。当事人的离场,是否会对听证结果产生影响?这关乎公众对听证会本身的看法,同时也暴露出我们目前听证制度的缺陷所在。听证源于英美普通法上的"自然公正原则",这个原则包括两项基本内容:一是听取对方意见;二是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听证的内涵就是"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也就是以程序促公正。从各国的规定来看,听证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司法程  相似文献   

18.
4月13日上午,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环评听证会如期举行。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著名网络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笔者观看了全程直播,众多的环境、园林和生态方面的专家学者的发言,给公众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教育课,对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是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圆明园整治听证会存在6大缺憾,直接影响了听证的社会效果。--时间太仓促。73人在一个上午全部发言,留给每个人的平均时间只有几分钟,表达自己观点难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关键问题说不清楚。如果能够有一天或者两天的时间来让代表充分阐述观点,效果一定会更好。  相似文献   

19.
近年连续出现的“给活猪注水”、“毒死宠物狗”、“宣扬敌对动物混养导致狒狒被老虎咬死”、“硫酸伤熊”等动物受虐待的事件,频频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关注。人们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竟是这么多动物的苦难场。于是,人们渴望有一套理念和机制阻止这类事件的发生。于是“动物福利”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生宰活杀司空见惯“吃狗吃羊,不吃猫。”这是北方民间流行的一种说法,而这句民谚如今看来是不灵验了。在天津市静海县、宝坻区均有猫市场。在静海县城南有一个大型禽兽动物批发市场,这个市场里猫的交易额不小。吃猫的残忍在于杀猫,如果您亲眼目睹到,这可爱的生灵被活活杀死的话,相信您就是铁石心肠也会落泪的。在一家餐馆,提起杀猫,后面院里正在杀狗的师傅不满地说:“杀猫的时候,猫特别的凶,好像知道要被杀死一样。”“你  相似文献   

20.
<正>媒体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对企业股市有何影响《商业战略与环境》(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中国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被媒体曝光是否会对其股市产生影响?Xu Xiaodong等人选取了173家中国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网络爬虫技术,通过多维变量和累计超常收益率方法分析了媒体环境违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