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动态和静态两种配气方法,观察了10余种滤料对CS2的消除效果,结果表明,动态条件下滤料对CS2的消除效果好于静态条件。不同滤料对CS2的消除效果亦不相同,其中6号碳纤维、1号铜纤维、活性碳碳纤维及AF材料对CS2的消除效果较好,由于活性碳纤维经济易得,适用于空气净化。  相似文献   

2.
针对含尘烟气净化问题,选取6种耐高温袋式除尘滤料,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分析6种滤料(1号为PPS滤料1,2号为PPS滤料2,3号为PSA滤料,4号为PI+PPS混纺滤料,5号为PPS滤料3,6号为PI滤料)间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力学性能方面,6种滤料纬向断裂强力,6号滤料>1号滤料>5号滤料>2号滤料>3号滤料>4号滤料,其值在1 079~2 219 N;经向断裂强力相当,其值在799~1 122 N。耐温性能方面,分别在温度为180,200,220℃,24 h的实验条件下,2号、3号、5号、6号滤料的经、纬向断裂强力保持率均≥100%,其他2种滤料均有所下降;过滤效率方面,不同风速下6种滤料对PM_(2.5)的过滤效率排序为6号滤料>3号滤料>4号滤料>5号滤料>1号滤料>2号滤料,其值在33.20%~74.12%。试验表明,PPS类滤料采用PI纤维后可以提高滤料的过滤性能和强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凹凸棒复合滤料对水中Cr(Ⅵ)的去除效果。静态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凹凸棒复合滤料对Cr(Ⅵ)的吸附可以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来描述,但更符合Freundlich方程,相关系数为0.989 2;动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值、水力负荷和进水浓度的增加,凹凸棒复合滤料对Cr(Ⅵ)的吸附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活性碳纤维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活性碳纤维处理苯酚模拟废水,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研究,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动态穿透曲线,并研究了溶液的pH值、吸附平衡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碳纤维对苯酚的吸 附容量为275.1mg/g,吸附速率快,当溶液pH>8时,吸附效率下降,吸附时间存在最佳值。吸附饱和的活性碳纤维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生,重复使用3次,吸附效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进水浓度、水力停留时间和供气量对活性滤料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以石英砂作为过滤介质,以高岭土悬浊液模拟配水进行试验,测试不同条件下滤池对S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有效过滤高度为700 mm的活性滤料滤池在HRT为10 min、SS为45 mg·L-1左右时,砂循环周期应为24 h以内;进水SS的浓度和供气量基本不影响活性滤料滤池的过滤性能;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活性滤料滤池对SS去除率逐渐增加;活性滤料滤池用于出水SS由一级B标准提高到一级A标准的合理停留时间应为7.5~10 min,最佳供气范围为7.96~26.53 L·m-2·min-1.  相似文献   

6.
通过固定床试验,分别研究了HBT、玻纤贴面芳砜纶、P84三种不同性能滤料负载粉状活性焦脱硫脱硝的效率,以及经实验优选得到的HBT滤料负载粉状活性焦在80~100℃温度范围、6%~10%的氧气体积比、6%~10%的水蒸气体积比和0~6的氨氮比条件下对脱硫脱硝的影响,探索了滤料负载粉状活性焦达到最佳脱硫脱硝效果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滤料负载粉状活性焦的脱硫脱硝效率高于其单独脱硫脱硝效率的代数和;当反应温度在100℃时、氧气体积比和水蒸气体积比在8%时达到最佳脱除效果;其中水蒸气体积比和氨氮比分别对脱硫、脱硝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对含铬废水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原状粉煤灰与粉煤灰滤料对Cr(Ⅵ)的吸附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进行实验结果对比。实验确定粉煤灰滤料的吸附平衡时间为90 min,在pH为3的条件下适于进行吸附实验;同时,粉煤灰滤料的吸附性能优于原状粉煤灰,六价铬溶液的初始浓度、滤料的投加量以及温度的改变对吸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且粉煤灰滤料吸附时所受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红土为主要原料的多孔除磷滤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化学特性分析、实验室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考察其除磷性能;再将其作为潜流湿地填料,通过实际工程运用,考察其在城市面源中的实际除磷效果。结果表明:该红土基多孔除磷滤料具有较好的吸附除磷物理化学特性;对磷的最佳吸附时间为4 h,饱和吸附量为5.61 mg/g;在人工模拟废水总磷浓度为1.95 mg/L,水力负荷分别为0.30,0.59,0.88,1.18 m~3/(m~2·d)的条件下,总磷平均去除率为89.20%、81.00%、69.68%、45.37%;在雨水花园实际工程运用中,填充该滤料的潜流湿地对城市面源污染物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73.9%,湿地出水水质相对稳定,基本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因此,该红土基多孔滤料是理想的除磷滤料。  相似文献   

9.
通过固定床试验,分别研究了氟美斯、华博特、PPS 3种不同性能滤料负载粉状活性焦脱汞的效率,以及经实验优选得到的HBT滤料负载粉状活性焦脱除汞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滤料负载粉状活性焦的脱汞效率高于其单独脱汞效率;其中单独活性焦和华博特负载活性焦的脱除效率分别为51%和62%。同时,华博特滤料负载活性焦对汞的联合脱除效率受反应温度、汞蒸气入口浓度、氧气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吸附反应温度越高,脱除效率越低;汞蒸气入口浓度的提高并不一定能提高华博特滤料负载活性焦的脱汞效果;在烟气中通入氧气后能大幅度的提升脱除汞的效率,并且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脱除汞的效率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0.
石榴石作为一种新型矿物滤料在净水处理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石榴石滤料进行过滤及反冲洗试验,研究其截污除浊性能、水头损失变化规律及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与传统的石英砂滤料做对比,同时探讨了石榴石滤料的适宜反冲洗强度范围及气水反冲洗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在滤速为8 m/h的条件下,与石英砂滤柱的过滤效果相比,石榴石滤柱滤后水的平均浊度下降0.3 NTU,有机物平均质量分数下降5%,但其平均水头损失增长率为1 cm/h;在截污除浊及去除有机物方面,石榴石滤柱在60 cm滤层厚度处与石英砂滤柱在85 cm滤层厚度的去除效果十分接近,因此其能有效减少滤料体积,从而节省滤料及节约设备投资.在不同滤速下,水头损失是限制石榴石滤柱过滤周期的主要因素;石榴石滤料适宜的气反冲洗强度范围为14~16 L/(s·m2),水反冲洗强度范围为5~7 L/(s·m2),其气水反冲洗的最佳运行参数为气洗强度16 L/(s·m2)、水洗强度7 L/(s·m2)、气水联合反冲洗4 min、单独水漂洗7 min.其中,气反冲洗强度对石榴石滤料的反冲洗效果影响最大.研究显示,相较于传统石英砂滤料,石榴石滤料具有高过滤性能、低滤料体积的特点,在水处理滤料的应用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和活性碳纤维对恶臭的 H2 S气体去除过程的研究 ,指出了其除臭机理及吸附特征 ,并与传统的净化材料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对 H2 S气体的吸附除物理吸附外 ,更主要的是化学吸附 ,聚苯乙烯基离子交换纤维是 H2 S恶臭气体的理想吸附剂。  相似文献   

12.
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去除H2S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和活性碳纤维和活性碳纤维对恶臭的H2S气体去除过程的研究,指出了其除臭机理及吸附特征,并与传统的净化材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聚苯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对H2S气体的吸附除物理吸附外,更主要的是化学吸附,聚苯乙烯基离子交换纤维是H2S恶臭气体的理想吸附剂。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纤维处理含镉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活性炭纤维(ACF)对含镉模拟废水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吸附研究。测定了静态吸附等温线和动态穿透曲线,并研究了PH值,吸附平衡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浓度为0.03mol/L的HCL溶液作解吸液回收Cd^2 的综合效果较好,静态法的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略高于动态法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但动态法耗时短,更符合工业化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多功能富氧净水器在养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功能富氧净水器的研究,采用聚丙烯微孔滤膜、复合活性炭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复合炭粒作为过滤吸附材料,并采用三碘树脂杀菌剂和载银活性炭复合杀菌剂进行灭菌,应用"综合过滤渗透法"的机理,将净化、矿化、灭菌、增氧等有机结合并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有效去除了水中微生物、污染物,降低化学需氧量和水的硬度,达到净化水质,增加水中溶解氧等预期效果,成功的应用在水产养殖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选用四种不同织物构造的聚苯硫醚覆膜滤料、超细纤维面层滤料、异形纤维面层滤料和常规滤料,采用氧化铝标准粉尘Pural NF在VDI测试装置进行除尘滤料冷动态除尘性能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织物特性对滤料阻力有较大影响,虽然清洁阶段覆膜滤料阻力最大,接近200 Pa,但稳定和老化阶段阻力最小,仅有300 Pa,而常规滤料阻力在稳定阶段最大,高达790 Pa;织物特性的差异对滤料平均清灰周期也有较大影响,覆膜滤料、超细纤维层滤料、三叶纤维层滤料和常规滤料清洁阶段滤料的平均清灰周期分别为380,241,223,177 s,其他阶段滤料清灰周期长短顺序与清洁阶段相同,覆膜滤料清灰周期最长,寿命也最长;织物特性的不同对滤料过滤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超细滤料、覆膜滤料、三叶形滤料和常规滤料清洁阶段过滤效率达到99.9%以上,穿透率分别为0.0261%、0.004%、0.0321%、0.0322%;稳定阶段的过滤效率除常规滤料外都可以达到99.99%以上,穿透率分别为0.0027%、0.0003%、0.0014%和0.4765%。  相似文献   

16.
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孔径56um的工业滤布制作膜组件,以PAC作为预涂剂,组成预涂动态膜一生物反应器.对比预涂膜、未预涂膜和0.4um中空纤维膜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膜污染状况.试验结果发现,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不仅污染物质去除效果更好,而且预涂膜可以防止污染物质与微生物向膜材料表面和内部扩散,从而减轻膜污染,运行1128h后,操作压力仅上升至6kPa,并且只需刷洗,膜通量就可以恢复.无须消耗化学试剂.  相似文献   

17.
Since the ammonia in the effluent of the traditional water purification process could not meet the supply demand, the advanced treatment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NH4 +-N micro-polluted source water by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filter (BACF) was tested. The filter was operated in the downflow manner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moving rate of NH4 +-N was related to the influent concentration of NH4 +-N. Its removing rate could be higher than 95% when influent concentration was under 1.0 mg/L. It could also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influent concentration when the NH4 +-N concentration was in the range from 1.5 to 4.9 mg/L and the dissolved oxygen (DO) in the influent was under 10 mg/L, and the minimum removing rate could be 30%. The key factor of restricting nitrification in BACF was the influent DO. When the influent NH4 +-N concentration was high, the DO in water was almost depleted entirely by the nitrifying and hetetrophic bacteria in the depth of 0.4 m filter and the filter layer was divided into aerobic and anoxic zones. The nitrific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organic matters existed in the aerobic zone, while the denitrification occurred in the anoxic zone. Due to the limited carbon source, the denitrification could not be carried out properly, which led to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denitrification intermediates such as NO2 . In addition to the denitrification bacteria, the nitrification and the heterotrophic bacteria existed in the anoxic zone.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6, 27(1): 69–73 [译自: 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18.
选取实验室常用的过滤介质,通过空白试验、标准样品试验,对过滤材质进行测试,确定经550℃烘干的玻璃纤维滤膜作为红外测油仪测定石油类过滤介质,将其用于实际样品测定,并与标准方法进行比对实验,结果证明,用550℃烘干的玻璃纤维滤膜替代玻璃砂芯滤器,实验结果无明显差异.检出限低于国家标准要求,该方法简便易行,耗材便宜,减少了四氯化碳使用量,简化了无水硫酸钠脱水的操作步骤,可用于环境监测中石油类的测定中.  相似文献   

19.
区域碳排放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马晓芳  苑清敏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2):4293-4300
以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三大经济圈为研究对象,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SBM模型、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模型分析碳排放效率的静态、动态变化特征和差异性,并进一步探讨三大经济圈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2007—2016年间三大经济圈的碳排放效率整体上水平较低,三大经济圈碳排放效率在时序上的变动都经历了高值波动、持续下降和低值波动阶段.从Malmquist指数分解情况来看,技术退步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规模效率存在不足,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碳排放效率提升空间巨大.地区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外资依存度、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对三大经济圈的碳排放效率影响显著,技术进步水平与其他因素相比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