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工业产出和31%左右的碳排放,是我国控碳减碳的重要靶点。准确把握园区碳排放特点,对制定针对性减碳举措意义重大。然而,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尚未统一,需结合园区特点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分析了工业园区组成结构与发展特征,将园区的碳排放源归类为能源消费、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与废弃物处理处置三大类,比较不同核算方法,提出适合园区特点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议,之后对国家级开发区开展案例研究,揭示其排放结构特征。结果显示,2015—2017年203家园区碳排放强度小幅增加,排放总量持续上升,总排放中超85%为直接排放,但三年内仍分别有100、98和92家园区的间接排放占自身总排放比重超过50%,间接排放是工业园区碳排放不可忽视的重要组份。最后,建议从间接排放占比显著或产城融合程度较高或以单一企业为绝对主体等特殊园区入手,探讨企业、园区、城市等不同层面碳排放核算之间的联系,构建园区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贸易中的内涵CO2排放及其空间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贸易中的内涵CO2排放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关注的热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品中的内涵CO2排放是导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显著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中国国际贸易中的内涵碳排放凸现"国外消费,国内污染"的典型特征;美、日、欧盟等OECD国家是中国国际贸易中内涵CO2净排放的主要集中区;非OECD中的亚洲国家是中国国际贸易中内涵CO2净排放的次集中区.据此提出:①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当考虑国际贸易导致的内涵碳排放;②中国出口产品的消费国应对中国的碳排放增长负有一定的责任;③构建消费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更能体现出减排的公平性;④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有效措施.这一研究为重新界定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和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充分争取公平性提供有利的佐证.  相似文献   

3.
石油化工生产企业是高耗能企业,也是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之一,温室气体排放统计、计算与监测可为参与碳交易提供基础信息,促进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并实现减排目标。文章介绍了国内外认知度较高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并对目前国内外已发布实施的石油石化行业清单编制标准进行归纳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石油石化行业完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标准、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工作、建立温室气体统计和管理体系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石油石化企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简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简要阐述石油石化企业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全过程,确定石油石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种类、识别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列举重点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方法,为石油石化企业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工作、为完成国务院规定的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奠定数据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工业园区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以青岛高新区为研究对象,编制了2016—2020年该园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通过情景分析探讨了其碳达峰路径,并为中国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提出了低碳发展政策建议。研究显示,2016—2020年,青岛高新区碳排放总量从32.88万t增加至43.78万t,碳排放强度由0.47 t/万元降至0.36 t/万元。工业能耗是青岛高新区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也是其实现碳达峰的关键部门。生活用能的碳排放占比逐年增大,是青岛高新区实现碳达峰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进集中供热设施、煤改气等举措,青岛高新区预计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总量达到71.58万t,碳排放强度降至0.27 t/万元。我国需制定统一的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建立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纳入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充分挖掘能源及环境基础设施的减排潜力,促进我国工业园区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低碳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放空天然气带来的资源浪费与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日益成为气田节能减排的关注重点之一。文章结合气田放空天然气排放特点,着重探讨国内外回收利用现状,在分析西南油气田减排技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适宜的减排技术建议,包括:开发井口放空气撬装式回收装置,开展增压机放空天然气减排技术研究,开展火炬气减排技术研究。通过对此类技术群的继续开发与应用,为气田下一步减排行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首批包括《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以及发电、钢铁、民航、化工、水泥等10个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11项国家标准。标准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算什么""怎么算"提出统一要求,将为降低企业碳减排成本、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提供技术支撑。新标准将于明年6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内外有色金属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估算方法研究现状的分析,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国际有色行业协会和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常用算法,总结归纳应用于有色金属行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估算,从估算方法和结果上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使用条件。以原铝生产CO2排放估算为例,对有色金属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实证分析,为有色金属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估算提供参选方法,促进有色金属工业的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9.
有色金属行业CO2排放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有色金属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估算方法研究现状的分析,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国际有色行业协会和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常用算法,总结归纳应用于有色金属行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估算,从估算方法和结果上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使用条件。以原铝生产CO2排放估算为例,对有色金属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实证分析,为有色金属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估算提供参选方法,促进有色金属工业的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最大的排放国,我国不仅在国家层面上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同样在行业和企业层面也面临着减排的压力。为了缓解气候变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改变我国高排放、高能耗的传统工业发展路径,建立成熟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迫在眉睫。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碳交易市场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借鉴国外碳交易市场的先进理念及建设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碳排放核算方法概述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热点,碳排放核算对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对当前碳排放核算方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各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分析了各核算方法的特点,将为碳排放核算及其方法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借鉴国外碳排放交易的成功经验,并以产权理论和市场理论为基础,提出建立我国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设想。通过"总量控制—许可证—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路线,对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为我国在国际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中提供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加强低碳城市建设、实现区域低碳发展,我国各级政府相继推出了诸如低碳社区试点、低碳城镇试点等城市建筑群的低碳示范试点。设置节能减碳目标、出台政策举措和评价试点成效的前提是对碳排放的定量评估。城市建筑群碳排放核算模型综合借鉴了IPCC方法学、《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GPC)、WRI《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工具(1.0、2.0)》和国家发改委《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等碳核算方法学,基于城市建筑群碳排放高度集聚、来源复杂、边界模糊等特征,对相关方法学进行了适用性修正,并通过某高教园区碳核算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建筑群碳排放模型可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核算碳排放的有效工具,为规划制定、目标设置、政策出台和成效评估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炼化企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大而分散,减排潜力巨大。目前我国炼化企业比较重视废气的治理,如SOx,对于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的研究投入力度相对较小,CDM项目很少且主要集中于N2O减排CDM项目。考虑到第一承诺期结束以后我国可能需要承担减排任务,单纯N2O减排将不能满足我国的温室气体减排需求。因此,我国炼化企业需要开展CO2减排技术研究。同时从节能减排及CO2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对我国炼化企业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炼化企业节能减排措施,为我国炼化企业CO2减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提供决策参考,基于IPCC法和中国《省级温室气体编制指南》,核算了四川、重庆、云南、广西四省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并进行了动态分析和排放等级评估。结果表明:2000~2013年四省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CO_2排放比例最高,其次是N_2O和CH_4。能源消费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其中又以煤炭贡献量最大。林业固碳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且林业固碳能力增长不明显。人均和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呈不断增长趋势,且高于全球承担减排义务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减排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四省区GHG排放指数均呈不断增长趋势,排放等级四川、云南和广西均由较低(Ⅰc)上升为中下(Ⅱa);重庆由中下(Ⅱa)上升为较高(Ⅲa)。  相似文献   

16.
温室气体(GHG)浓度的上升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社会共识,污水处理厂碳排放是主要排放源之一,其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量不容忽视。基于生命周期(LCA)评价理论,界定了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评估范围,构建了相应的评估体系。根据该体系评估了四川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碳排放情况,结合评估结果,探讨了减少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的途径,为其减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要闻     
正中美达成减排协议11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美国首次提出,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整体下降26%~28%,刷新美国之前承诺的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17%。中国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中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并将于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中美分别是全球最大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因而对全球减排至关重要。(观察者网)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已超总面积40%从农业部获悉,目前,中国耕地退化面积已占  相似文献   

18.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建设项目碳排放核算,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控制新增碳排放,推动企业尽早实现碳达峰。我国尚未建立国家层面统一的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核算方法。文章以某乙烯项目为例,选用“国标方法”“发改委方法”“广东省方法1”“广东省方法2”“北京市方法”“上海市方法”6种温室气体核算方法,核算出CO2排放量分别为399.49×104,359.02×104,345.65×104,357.09×104,375.33×104,298.7×104 t/a。6种方法在燃料燃烧、火炬燃烧、工业过程、净外购电力、热力等方面的核算内容、量化公式、排放因子上均有所不同,导致核算结果差异较大。考虑到环评阶段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等可获得性低、准确性差的特点,建议企业工业过程和装置层面碳排放核算统一采用碳质量平衡法,将委托第三方处置废弃物产生的碳排放纳入间接排放,增加装置层面的碳排放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基于苏州市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识别了苏州市重点减排领域,采用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估算了苏州"十二五"(2011—2015)期间碳排放量,并利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了2016—2025年基准情景和综合减排情景碳排放趋势,分析了各重点排放领域减排贡献率。在此基础上,将减排策略按照自愿、监管、自愿与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从不同利益相关群体进行梳理,分析不同群体减排潜力。结果表明:(1) 2015年,苏州市碳排放量约为2.35亿吨,2011—2015年,重点排放领域为工业能源消耗、建筑、交通、电力行业。(2)采用综合减排方案能在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之后缓慢下降,但交通部门碳排放仍有一定增加。(3)碳减排策略由多个利益相关群体共同作用产生减排贡献。对苏州市低碳试点方案的分析表明,当地政策制定者的减排贡献最高,其后是基础设施建设者和运营者,最后是基础设施使用者。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简要阐述新疆油田温室气体重点排放过程,指出新疆油田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工作的方向,通过对注汽锅炉、天然气处理、储罐、能源结构优化、科技减排技术研究等工艺的研究分析,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减排工作,在实践中通过对注汽系统减排措施的应用大幅降低了油田温室气体排放量,为新疆油田公司温室气体减排提出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