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危害因素。由职业性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职业危害因素按来源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2.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 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对人体有害的因素,如有毒化学物质、生产性粉尘、有害物理因素或生物因素等,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也叫职业危害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由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的疾病,被称为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较多,所引起的疾病各异,因而职业病是许多疾病的总称.按照国际惯例,凡经各国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相似文献   

3.
日本"3·11"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对我国如何进一步预防职业性放射性危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预防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就要了解我国目前这方面危害的概况,国家法定的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及其诊断参考剂量,以及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预防原则。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职业危害防护需求意愿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调查农民工职业危害防护的具体需求意愿及他们对企业职业危害管理现状的认知,分析农民工职业危害防护需求意愿与农民工职业危害防护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的定量调查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中男性农民工409人,女性农民工157人。参与问卷调查的农民工,均接触一种及以上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调查内容包括了解公司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政策,参与公司的职业危害管理决策,实施的职业性健康安全培训、健康监护、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管理措施等方面,本次调查显示,农民工对于预防职业危害表现出强烈的需求愿望,且对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护现况表示了不满,倾向于采取极端的行为维护自身的健康权益。但另一方面,农民工实际参与企业职业危害防护的行为率较低,与他们的需求意愿相比有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简要介绍了职业性致癌的因素、职业性肿瘤的特点以及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并从危害因素识别、危害物控制、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职业性肿瘤是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职业性致癌因素,经过较长潜伏期而引起的特定肿瘤。由于癌症的治疗技术不够成熟,预后不佳,所以职业性肿瘤就成了最严重的职业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一样,采取工艺技术和劳动防护措  相似文献   

6.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行业环境密切相关,也和物质资源消耗量、劳动力、作业性质等职业特点相关。行业中涉及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种类繁多、复杂,且不是单一存在。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分类和比较研究入手,则是控制职业性危害很好的切入点。对于职业性危害的研究国内外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各行业结合自身特点总结了出行业特征明显的职业病类型,分级分类研究没有终点,随着外部因素的多样化,其内容也应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7.
职业病防治知识讲座(一)职业病定义与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安寿 《劳动保护》2001,(11):38-39
一、总论 职业病是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疾病。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愈来愈认识到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创造财富,而且是使人类能够过上高质量的生活,经济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劳动者的健康作为代价。因此,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改善劳动者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健康素质,防止发生职业病,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一、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8.
危险化学品作业中的个体防护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穿(佩)戴的、用以保护自身安全和健康的物品,称为劳动防护用品。它是用以预防工作场所的不安全因素或职业有害因素,避免工伤事故或职业病的用具;是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企业如何选用劳动防护用品,对于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职业性牙酸蚀病是国家法定的职业病之一。为预防职业性牙酸蚀病,就要了解其病因及导致该病的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禁忌证,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特大型企业,生产产品百余种,员工4余万人。从产品设计、毛坯生产到零部件加工、整机、装配,工艺流程复杂。在劳动及工艺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达30余种,涉及数10个单位的多个工种、工序;有害作业点1002个,接触人员计7000余人。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铁路隧道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特征,评估其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效果,采用现场调查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铁路隧道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特征进行调查,采用职业病危害风险指数评估模型进行控制效果评估。结果表明,该铁路隧道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劳动过程中危害和生产环境中危害;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矽尘、NO、NO2、CO、CO2、噪声、振动、高湿等;隧道内工务、电务、供电三大线路作业场所的线路维护人员接触的噪声均为轻中度危害,氮氧化物(NO、NO2)为轻度危害,接触的CO为中高度危害,线路维护人员矽尘作业岗位为轻中高度危害,易导致职业病损的发生。提出应重点监控该铁路隧道接触噪声、CO和矽尘的作业岗位,采取科学综合防控措施,改善作业环境质量,强化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2.
我国职业噪声危害成因分析及总体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职业噪声不仅属于职业卫生问题 ,也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环境公害之一。有效控制职业噪声不仅能够保护劳动者的听力不受损害 ,使其身心安全与健康得到保障 ,同时也是消除安全隐患 ,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笔者分析了我国职业噪声危害的现状 ,论述了我国职业噪声危害的严重性以及控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然后采用“人 -机 -环境”系统工程方法 ,分别从人的行为、物的状态以及工作环境等 3个方面 ,分析职业噪声危害的成因 ,构造了基于宏观管理维、中观人机环境维以及微观技术维等三维结构的我国职业噪声危害控制总体框架 ,并从政府、企业以及劳动者等角度 ,对职业噪声危害控制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 ,以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职业噪声危害问题 ,不断改善我国安全生产现状并进一步提高劳动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调查铁路轨道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对铁路轨道施工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表明,铁路轨道施工现场部分岗位接触的矽尘/其他粉尘、水泥粉尘、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手传振动和噪声是职业病主要危害因素,建议加强铁路轨道施工作业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14.
只要有危害源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生产过程的需要,高科技制造行业往往使用大量有毒、危险化学品,生产环境与生产设备也不同于传统产业,也因此,如何运用有效地环安卫(环境保护、工业安全、职业健康)风险管理机制来避免各种危害源可能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冲击,以降低高科技行业营运过程可能遭遇的环安卫风险一直是高科技行业风险管理者所面临的挑战。本文将介绍如何以PDCA持续改善的架构来贯穿高科技行业环安卫风险管理流程与风险管理概念。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评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的风险大小,研究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方法。在综合考虑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固有危害特征、接触特征、防护特征和健康影响特征等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和专家咨询法筛选和建立了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制定了各评价指标的分级评价准则,利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基于Fuzzy模型的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价模型。该方法可以对职业病危害的综合风险进行评估,并能够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权,避免了传统单一指标评价的局限性,对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工作场所职业工效管理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在概述职业工效相关因素类别、相互关联及评价方法等基础上,提出基于职业病危害防治要求、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建设模式的职业工效不良因素干预管理的初步策略及实施要点。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场所职业工效相关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工艺设备及其布局、工作系统设计、作业环境、作业管理和社会心理因素等,不同因素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影响,并最终影响到微观层面劳动者职业活动的工效特点及宏观层面工作场所整体的职业工效特征;实施有效的职业工效管理,在于科学辨识、评估不良职业工效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不同阶段采取合理可行的管理方法进行干预,并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The concept of inherently safer design was introduced to design a fundamentally safer process so that hazards can be avoided or minimized rather than controlled or managed. The ideology has later been extended to the environmental, but not health criteria due to its complicated underlying principles. Even though health risk methods are already established, majority are for existing plants assessment. Early consideration of health aspect starting from process design stage however, has received much less atten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simple graphical method to evaluate the inherent occupational health hazards of chemical processes during the R&D stage. A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important health parameters for the graphical method development, involving nine world inherent safety and health experts. Based on their input, process mode, material volatility, operating pressure and chemical health hazard (toxicity and adverse effect) are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affecting inherent health hazards of chemical processes. The choice of parameters was bounded by the information availability at this stage. The method was applied on six routes to methyl methacrylate and ten routes to acetic acid. The parameters were plotted for each subprocess of the alternative routes. The ‘healthiest’ route was selected based on thorough hazards assessment across all the subprocesses. The first case study reveals the tertiary butyl alcohol as the ‘healthiest’ one as it poses relatively lower, or at least comparable hazards to the other routes due to exposure and health impacts. Meanwhile the acetic acid case study indicates ethanol oxide and ethyl oxide based routes as the inherently healthier as they operate at lower operating pressure besides posing comparable hazards level for the other three parameters, compared to the other routes. The case studies show that the inherent occupational health of a chemical process can already be evaluated easily in the R&D stage with the simple graphical method proposed.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加强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多方面的论述,指出: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是企业科学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职业卫生意识宣教,加强职业健康教育组织与管理,是控制或消除职业危害因素,保障职工身心健康,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提出了企业加强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报废弹药销毁处理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废弹药销毁处理不仅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而且作业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对作业人员的健康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弹药销毁作业人员的健康,通过系统介绍分析报废弹药销毁处理的工艺方法,结合弹药的结构特点,全面辨识了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报废弹药销毁处理职业危害严重的工艺环节主要包括倒空作业和烧毁作业,其主要危害因素包括炸药的蒸气、粉尘、重金属烟尘(如铅、汞等)和CO、NOx、SO2等有毒有害气体。要预防、控制和消除报废弹药销毁处理职业危害,不仅要加强危害严重岗位的技术治理,还要采取全面系统的管理措施,如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职业危害防治的宣传教育等。  相似文献   

20.
噪声是纺织业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纺织企业生产车间的噪声不仅会影响到纺织生产的效率、工人的工作能力及安全,还会对纺织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导致职业病。以南方某纺织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生产车间的噪声进行了调查测量,并采用职业病作业危害、职业接触风险评估二种评价方法,对该企业各生产工序的噪声职业危害进行风险评价,得出评价结论,从声源、声传播途径、个体防护及管理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降噪措施,以便更好地加强防治,预防减少噪声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