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铝合金铸造生产中,精炼是必不可少的工序,目前国内用于精炼的熔剂有氯气、氯化锌、氯化锰、六氯乙烷等。这些熔剂,在精炼时会产生腐蚀性和刺激性的有害气体。例如,用六氯乙烷作精炼剂时,在炉气中会产生大量氯气、氯化氢(见表1)、四氯乙烯、四氯化碳等有害气体。氯和氯化氢吸入人肺后,能引起深部呼吸道损伤,发生支气管炎、肺炎及肺气肿。特别是四氯化碳,受热后分解生成极毒的光气,危害极大。这些气体还腐蚀厂房设备,污染环境。为了改善上述状况,我所与南京工学院共同试验成功了一种无毒精炼剂。 新熔剂的配方和反应方程式 配方:硝酸钠42%,石…  相似文献   

2.
营口铝材厂过去熔铝时,一直用四氯化碳精炼剂除气、除渣,致使车间空气中氯气含量达70K毫克/米3。为治理车间氯气危害,该厂改用成都石油化工厂生产的1#A型精炼剂和1#复盖剂,不仅满足了工艺要求,而且消除了氯气危害。营口铝材厂消除氯气危害@郑永东 @张凤勤  相似文献   

3.
有色冶炼,是在700~800℃的高温下对铜、铝等有色金属进行溶化冶炼,以铸成所需的产品。但在溶炼中,为保证质量,需加入六氯乙烷。在加六氯乙烷时会逸散出大量氯气和氯化氢气体,这类气体在车间环境中弥散,会损害操作工人的健康。 为消除这种职业性危害,本文介绍一种有效的治理装置──移动式除毒净化装置,其结构见下图。 移动式除毒净化装置主要由移动的除毒排风罩口、湍球洗涤净化处理塔和水循环三部分组成。除毒排风罩设计为半圆半密闭的不锈钢罩壳。投放六氯乙烷时,可将排风罩口移至熔炉口。这样,不仅方便工人操作,也符合除毒设计原则。 排…  相似文献   

4.
我厂二○五车间从1971年起组织了猛攻栅极清洗有毒溶液──—三氯乙烯的三结合攻关小组,经过多次试验,用OP15加聚醚溶液取代了三氯乙烯,实现了栅极的无毒清洗,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产品质量,保障了职工的身体健康。 我厂过去生产的电子管零件,一直是用三氯乙烯去油。因为三氯乙烯是一种挥发性的有毒溶剂,能够很好地溶解矿物油类、石蜡、树脂及橡胶等,去油效果好,操作简便。但是,三氯乙烯在加热到125℃以上的情况下,容易分解出氯化氢、氯气和一氧化碳,这些都是有毒的。强烈的光线照射亦能加速三氯乙烯的分解,残余物会猛烈氧化而形成非常有…  相似文献   

5.
营口铝材厂熔铸车间,过去熔铝采用四氯化碳精炼剂除气和除渣,使车间空气中的氯气含量高达70mg/m~3,超标69倍,严重危害本车间和邻近车间职工的身体健康,还对厂房和设备造成严重腐蚀,厂里每隔六、七年就得搞一次防腐处理,每次耗资15万元。  相似文献   

6.
基于液氯气化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开发设计出-套液氯安全使用技术装置.避免了液态氯气直接进入氯化反应装置,保证氯气使用过程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法规、标准,防止和减少了液氯气化过程中液氯钢瓶超压、超温和爆炸的可能性,降低了液氯使用过程的危险性及事故率.  相似文献   

7.
氯气泄漏事故的案例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几起氯气泄漏事故案例的分析,指出了当前氯气等危险化学物品储存,使用,管理和事故救援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捕消氯气的应急装备氯气泄漏是氯碱生产及各种使用氯气行业中的常见事故,特别是运输中的液氯钢瓶、液氯糟车、液氯贮罐等,一旦发生泄漏,危害严重,影响极大。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氯作为基本化工原料,市场需要常出现供不应求。同时,潜在的氯事故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9.
氯碱生产中,氯气系统压力不易控制,容易发生泄漏爆炸事故。为解决这一难题,保证安全生产,金川公司化工厂于1996年设计并安装了一套氯气压力自动检测调节系统,经过两年的实际使用,达到了稳定氯气系统压力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改性氢氧化钙粉体的研制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作为氯气清除剂的粉体应具有的特性,并对粉体的研制方法进行了简单叙述。同时,对改性氢氧化钙粉体特性作了详细介绍。不难看出,研制的改性氢氧化钙粉体具有高度活性,与氯气捕消器配合使用,将成为氯气泄漏时的抢险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惜光 《安防科技》2005,(4):28-30,33
针对氯气发生泄漏爆炸的危害,较详细地分析了氯气在生产、储存及使用过程中引发蒸气爆炸及化学性爆炸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防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孙军 《劳动保护》2003,(1):61-61
氯气具有极强的氧化杀菌能力,广泛用于自来水、工业循环水等领域的杀菌消毒。同时,它也是一种剧毒气体,会对人的呼吸器官黏膜及皮肤造成伤害,严重的会造成窒息及死亡。为防止氯气泄漏和对人体造成伤害,了解一些安全使用常识是非常必要的。1.把住进货关,主要检查氯气瓶表面是否存在撞击或敲打的痕迹,进出口阀门应无变形、锈死现象。2.氯气瓶应贮存在室内,不能暴晒或接近热源,其上方应装有淋水装置。当氯气大量泄露时,可以淋水吸附,防止蔓延,注意淋水装置的进水阀应在室外。3.氯气瓶贮藏间应安装通风扇,根据氯气比重比空气大…  相似文献   

13.
杨海青 《安全》2003,24(2):20-20
氯做为一种消毒剂,因其消毒效果好、价格低的特点广泛使用于生活饮水用消毒、污水处理等方面,同时氯气又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气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毒气曾被德国采用。氯气常温下是一种呈淡黄绿色气体,在加压至0.101 MPa、-34.6℃即可被液化,利用这一特点,通常使用的都是充入钢瓶中的液氯,常见的氯瓶规格有50kg、500kg、1000kg。  相似文献   

14.
液氯储罐一旦发生泄漏,容易在大气中快速扩散,其扩散速度受到泄漏量、外界风速等条件的影响。为了研究不同风速和泄漏量对氯气扩散规律的影响,分别在泄漏量为2 kg、5 kg,外界风速为2 m/s、5 m/s的条件下,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氯气储罐瞬时泄漏后氯气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分布规律,并结合氯气的致死浓度,对氯气扩散区域最大质量浓度分布及其毒性致命损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氯气扩散初期,云团浓度较高,重气效应比较明显,随时间增加云团逐渐增大。泄漏量越大,氯气的扩散速度和致死区范围越大,毒性致命损伤时间越短;风速越大,致死区的影响距离越大,但致死区的影响时间大幅度缩短,能有效降低氯气的中毒危害。  相似文献   

15.
液氯的使用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静华 《安全》2008,29(7):18-21
本文针对液氯使用进行了系统危险性评估,定性分析了氯气及使用过程的危害性,定量分析了液氯气瓶爆炸泄漏后产生事故的危害程度,并提出液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液氯钢瓶在使用中,常常会出现打开瓶阀出氯不畅、甚至不出氯的现象。这是由于钢瓶充装后没有及时使用,瓶阀通道和导气管被杂质堵塞的缘故。遇到这种情况,需用钢丝疏通,严重时还需用专用工具拆下瓶阀,进行抽氯处理。但是,使用钢丝疏通瓶阀,不仅操作困难,而且有氯气外溢,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7.
2003年6月3日,某厂电解车间氯气系统发生爆炸,造成氯气进口部分管道、氯气水封和水雾捕集器等不同程度的损坏,停产28小时。事故经过6月3日5日寸10分,电解车间检修,于  相似文献   

18.
<正>氯气为黄绿色有异臭和强刺激性的气体,在高压下液化为液氯,易溶于水和碱性溶液,也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液。干燥氯气低温下不活泼,遇水可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再分解为氯化氢和新生态氧,其损害作用主要由氯化氢和次氯酸所致。氯气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高毒的光气。氯气能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与许多有机物,如烃、醇、醚、氢气等发生爆炸性反应。氯气由电解食盐产生,  相似文献   

19.
从事喷漆、零件清洗、机械维修、印刷等行业的工人,由于长期直接接触液体苯、汽油、丙酮、铅等有机毒物溶剂,常常产生手部皮肤干燥、发裂、生皮炎,严重时引起感染的问题。有没有解决这种危害的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用含有干酪素、甘油、乙醇、无水碳酸钠等物质的水溶液涂在手上,干燥后形成一层薄膜,同外界有害物质隔绝,就好象戴了一层很薄的手套,人们称它为“液体手套”。这种手套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刺激作用。 “液体手套”是一种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水溶液物质。凡接触有机、有害液体的工种均可使用。在工作前,将此水溶液3~4克均匀…  相似文献   

20.
《江苏劳动保护》2011,(3):42-44
离子膜电解法制碱技术以其能耗低、出碱浓度高、产品品质好、无污染等优点,被世界公认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制碱方法。在生产过程中,电解产物氯气为剧毒气体,氢气易与空气或氯气混合而形成爆炸性气体,烧碱、盐酸则为强腐蚀性物质。此外电解生产时所用直流的电压较高,有触电和被电流灼伤的危险性。因此离子膜法烧碱装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