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NaCl盐度对氨氧化细菌活性的影响及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盐废水的硝化过程常常出现亚硝酸盐积累,NaCl盐度对氨氧化菌(AOB)活性的影响与动力学特性并不清楚.采用高浓度氨氮污水富集培养AOB,并成功实现短程硝化.对富含AOB的污泥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表明AOB占细菌总数比例为(55±7)%.污泥的最大比氨氧化速率为(0.92±0.13)gN/(gVSS·d).用此污泥考察了NaCl盐度对AOB活性的影响,并测定了10g/L时AOB的动力学参数(KNH3、Ko).试验结果表明,与盐度为0g/L时的AOB活性相比,盐度为15g/L时的AOB活性降低了37%;盐度为30g/L时降低了85%.盐度为10g/L时,AOB的最大比氨氧化速率为(0.62 ± 0.03)gN/(gVSS·d),底物半饱和常数KNH3值为(7.62 ± 0.13)mg/L,氧的半饱和常数Ko值为(0.39 ± 0.04)mg/L,其中KNH3测定值高于ASM2模型推荐值.NaCl盐度对AOB的抑制降低了最大比氨氧化速率,对底物(NH4+-N)传递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镀有机废水COD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选取广东深圳某工业园区电镀厂的除油废水(ρ(COD)为2 000~2 500 mg/L,pH=13.1~13.5),采用Fenton法进行预处理,探索了H_2O_2投加量、n(H_2O_2)/n(Fe~(2+))、pH及反应时间对COD和BOD_5的去除效果,得到的最佳Fenton工艺参数为:H_2O_2投加量=15 00 mg/L,n(H_2O_2)/n(Fe~(2+))=4∶1,pH=3,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到89.76%,同时B/C从0.19提高到0.31,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幅提高,能达到可生化处理的基本要求。采用Fenton法对电镀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代谢产物积累对二氯甲烷生物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代谢调节产物(NaCl)浓度积累对生物法降解二氯甲烷效率的影响。试验表明,一定浓度的NaCl对二氯甲烷降解菌(GD11)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摇瓶试验中NaCl对二氯甲烷降解菌的抑制浓度为35.1g/L;当空塔气速91.7m/h、二氯甲烷进口浓度2.02g/m3、温度28.5℃、循环液流量0.06m3/h、pH值6.5~7.5时,生物滴滤塔中NaCl对二氯甲烷降解菌的抑制浓度为23.4g/L,两者相比有一定差异。NaCl浓度对生物膜的厚度有一定影响,这从侧面反映了NaCl浓度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颗粒状活性炭为吸附载体,对两种单体生物染料进行脱色吸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确定出最佳优化条件:活性炭用量80g/L,溶液pH值约为5、5,溶液最佳温度为35℃,搅拌速度为150rpm/min,此时染料脱色率可达98%以上;在几种条件实验过程中,将两种染料进行对比发现:红色染料脱色率一般都比绿色染料脱色率高,而且前者一般比后者反应较敏感。同时,从活性炭的表面结构方面探讨吸附脱色机理,为活性炭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可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耐含盐废水冲击负荷性能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不同含盐量的废水对运行正常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冲击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系统受到的NaCl冲击负荷小于5g/L时,系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活性污泥的氧摄入速率(OUR)和系统的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仍能够保持正常;冲击负荷大于10g/L后,盐对活性污泥产生影响,活性污泥OUR降低约35% ,TOC去除率降低约30%  相似文献   

6.
印钞废水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对环境污染严重。鉴于现有处理工艺出水普遍不达标的情况,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改进方案:超滤浓缩液离心出水在进入接触氧化池前,增加新的处理单元(Fenton氧化-混凝)。Fenton氧化最佳条件:FeSO4.7H2O投加量14 g/L,H2O2的投加量34 mL/L,初始pH值6.0,氧化反应时间1.5h,温度18.8℃;混凝过程最佳条件:PAC投加量4 g/L,PAM(5‰)投加量10 mg/L,pH值7。新增单元对废水中COD去除率接近80%,可生化性提高1.6倍,色度降低36%。  相似文献   

7.
NaCl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VFA浓度及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间歇实验研究了最适反应条件(pH值为6.0、温度为35℃)下NaCl含量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影响.考察了NaCl含量为0.0,3.0,6.0,9.0,12.0g/L下的有机酸浓度及组成情况.结果表明,NaCl对厌氧发酵液中VFA浓度影响显著,随NaCl含量提高VFA浓度呈下降趋势,当NaCl含量达到12.0g/L时,VFA浓度在第114h达到最大值4.14g/L,仅为未添加NaCl条件下的10.1%.发酵液中各组分变化经历丁酸积累、乙酸积累与乙酸消耗3个阶段,NaCl对厌氧发酵类型影响不显著,各批次发酵均为丁酸型发酵,仅当NaCl含量超过6.0g/L时丁酸积累阶段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8.
制药废水中含有大量难生物降解的化学物质,其BOD5/COD值很低,可生化性差。故一般仅采用生化处理很难将其COD降低到排放标准,现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并串联Fenton工艺对某制药厂废水进行预处理。以废水COD为指标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达到最佳处理效果的各因素的最佳组合条件为:前端的铁碳微电解反应时间为2.5 h,pH值为5,铁碳质量比1:2,Fe粉的投加量为120 g/L;后续Fenton反应投加30%H2O23 mL/L,FeSO.47H2O(100 g/L)400 mg/L,调节pH值为2,反应时间2.5 h,总去除率大于70%,为工业化应用做出铺垫。  相似文献   

9.
Ti/RuO_2-Pt电极电化学降解苯酚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典型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苯酚为对象,用Ti/RuO2-Pt阳极进行电催化氧化降解研究,讨论了电解质、苯酚初始浓度、电流密度以及氨氮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NaCl为电解质比Na2SO4为电解质时处理苯酚的效果明显,而且电流密度越大、NaCl的添加量越多,苯酚全部降解所需的时间越短;在10mA/cm2的电流密度,0.3g/L氯化钠的添加量下,将苯酚从8mg/L降解为0需要30min。在电流浓度10mA/cm2,氯化钠添加量1.0g/L下,苯酚由20、40、80mg/L降解为0分别需要30、60、130min,降解时间随着浓度的增加呈接近正比增加;氨氮的存在不影响苯酚的电化学降解,而且苯酚优先降解,然后氨氮降解。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用Fe(NO3)3NaOH改性的活性炭联合过氧化氢对水溶液中氨苄青霉素钠的处理效果.确定了它们的优化处理条件,并对两者的处理效果作了相应比较。在T=30℃,pH:3.0,青霉素初始浓度为200mg/L条件下,投加5.0g/LFe(N03)3改性活性炭和80mg/LH202,反应120min后,COD、TOC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88.5%和77.9%;在T=30℃,pH=70,青霉素200mg/L条件下,投加8.0g/LNaOH改性活性炭和80mg/LH202,反应120rain后,COD、TOC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85.2%和76.4%。  相似文献   

11.
化工产业是天津滨海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该行业废水因污染种类复杂,具有高盐、高毒、难降解等特点,是滨海新区污染物控制的主要威胁。通过对滨海某化工区实际废水进行几种主流预处理技术及其组合工艺的研究,明晰了其在实验条件下各自的特点,验证了其实际处理效果,进一步掌握了其反应过程中的特性,为研究后续的示范工程应用及大规模推广打下基础。实验表明,制药废水经内电解处理后毒性削减率最高可达到46%,对化学合成废水有较好的去毒效果,该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制药废水的可生化性;光催化氧化对苯胺和氯苯的最佳降解条件分别是15 g/L TiO(23 h)及17.5 g/L TiO2;负载型纳米铁和纳米四氧化三铁催化剂分别适合极酸和中性、偏碱性条件,催化效率高,COD去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盐度强化剩余污泥碱性发酵产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链脂肪酸(SCFAs)是生物脱氮除磷的优质碳源,为提高剩余污泥碱性发酵SCFAs的产量,分别在20℃和35℃条件下,考察了不同盐度(0~25g/L)对剩余污泥碱性(pH=10)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和35℃条件下,投加适量的氯化钠均可提高SCFAs产量,且氯化钠投加量为15g/L时SCFAs产量最大,较不投加时分别提高了42.3%和15.0%.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适量的投加氯化钠促进了生成SCFAs所需底物(蛋白质和多糖)的释放,同时提高了发酵系统的C/N(SCFAs/NH4+-N).因此,盐度联合碱性pH值可强化剩余污泥发酵产生SCFAs,同时达到剩余污泥减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赵寒  董军  夏添  梁雪  李文德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4):1634-1641
利用氨基酸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月桂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DLMC)及其复配体系来提高四氯乙烯(PCE)在地下水中的溶解性,强化去除效果.测定了DLMC的初级生物降解性并将其与短链醇(异丙醇IPA,乙醇)和传统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0)和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80)复配.结果表明,DLMC的生物降解度超过99%,具备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筛选出DLMC-IPA (1:4)和DLMC-Tween80(1:1)两个PCE污染柱冲洗剂配方,40g/L作用浓度下其增溶浓度分别为18329,16906mg/L;DLMC-Tween80(1:1)对PCE污染柱的冲洗效果最好,冲洗效率为9.87(g PCE/L冲洗液),较DLMC单体系提升16%.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直接红染料在粉煤灰上的吸附行为及其机理。结果显示,粉煤灰对直接红染料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NaCl浓度≤12.5 g/L,盐分增加对直接大红的去除率影响不明显,NaCl浓度≥15 g/L,盐分增加,直接大红的去除率有所增大;当十二烷基磺酸钠浓度≤0.5 g/L,直接大红在粉煤灰上的吸附量随表面活性剂浓度上升明显下降,继续增加表面活性剂浓度,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实验分析了6大类14种直接染料在兼氧条件下的降解性能和脱色效果。在未加葡萄糖的实验中,采用不同温度(20℃与35℃)和不同停留时间来测定染料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35℃下的最佳停留时间为48h,此时的COD。的去除率及脱色均有较好的效果,而在72h的停留时间下,降解效果无明显提升。20℃下最佳停留时间则为72h,此时的COD。去除率及脱色效果与35℃下的结果很接近。在添加葡萄糖的实验中得到结果证实了葡萄糖作为在共代谢作用中的碳源对促进染料的降解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外源钙对缓解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盐胁迫的主要生理机制,采用盆栽法探究在0、100、200 mmol/L的NaCl胁迫下,分别添加5、10、15和20 mmol/L的Ca(NO32对沙拐枣同化枝中w(脯氨酸)、丙二醛含量、w(可溶性蛋白)、w(可溶性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Ca(NO32使沙拐枣同化枝内w(脯氨酸)、丙二醛含量、w(可溶性蛋白)以及w(可溶性糖)增加,即Ca(NO32对沙拐枣的生长造成了胁迫.对w(脯氨酸)、丙二醛含量、w(可溶性蛋白)、w(可溶性糖)来说,NaCl和Ca(NO32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与对照相比,在c(NaCl)分别为100、200 mmol/L,添加c[Ca(NO32]为10、20 mmol/L时,w(脯氨酸)显著增加,分别达到最大值(736.7、1 086.3 μg/g);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了37.8%和40.5%,w(可溶性蛋白)以及w(可溶性糖)均增加.总之,适宜浓度的钙盐通过增加渗透物质w(脯氨酸)、w(可溶性蛋白)及w(可溶性糖),降低丙二醛的含量来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沙拐枣幼苗产生的伤害,当c(NaCl)/c[Ca(NO32]为10:1时,缓解作用最佳,并且钙盐对沙拐枣盐胁迫的缓解属于抗性诱导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解酸化与Fenton试剂分别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化学合成废水的厌氧出水,并采用MBR验证其生化性的改善。试验表明:在废水ρ(COD)平均为4 084 mg/L时,水解酸化COD去除率平均为26.2%,ρ(BOD5)/ρ(COD)从0.23提高到0.31,但无法保证MBR出水ρ(COD)<120 mg/L。Fenton试剂反应条件为:ρ(H2O2)=5 000 mg/L,ρ(Fe2+)=4 000 mg/L,pH=7,反应时间1 h,COD去除率达50%。混合废水经MBR处理后,出水ρ(COD)平均为98.4 mg/L,可稳定达《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微波/活性炭强化过硫酸盐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微波(MW)-活性炭(AC)强化过硫酸盐(PS)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不同因素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影响,比较不同组合工艺对渗滤液处理的效果及活性炭的多次使用情况.结果表明,COD和氨氮(NH4+-N)的去除率随着AC用量、PS用量(S2O82-:12COD0)、MW功率和辐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pH值对COD的去除影响不明显, NH4+-N在碱性条件下得到更理想的去除效果;在活性炭用量为10g/L,PS用量为S2O82-:12COD0=1.2,pH=9,MW功率和辐射时间分别为500W和10min时,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NH4+-N去除率分别为78.2%和67.2%,BOD5/COD由0.17增至0.38;不同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显示,MW-AC-PS工艺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氨氮去除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MW、AC和PS之间存在协同效应,MW热效应显著;活性炭四次实验后,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61.2%和46.1%.  相似文献   

19.
运用正交设计方法对SPME-GC法测试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的固相微萃取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选择样品量、NaCl用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析温度等因素,设计5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方案。分析数据得到优化条件为NaCl用量30 g/L,萃取温度25℃,解析温度210℃,同时得出样品量与萃取时间是对试验结果具有显著意义的影响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对其进一步优化,并对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最优条件为样品量为5.5 mL,萃取时间为20.13 min。  相似文献   

20.
丁春生  秦树林  缪佳  宁平 《环境科学》2008,29(5):1266-1270
以对硝基苯甲酸废水为处理对象,分别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二氧化氯投加量、pH值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二氧化氯/活性炭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对硝基苯甲酸废水的影响.并在最优条件下,通过试验考证了该工艺作为高浓度对硝基苯甲酸废水的预处理手段,在去除废水中COD和提高可生化性(BOD5/COD)方面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采用ClO2与活性炭组成催化氧化体系,其处理COD为109印mg·L-1,的对硝基苯甲酸废水,效率比单独使用二氧化氯高10%;在废水pH值为4.1时,当活性炭投加量为200 g·L-l、反应时间30 min、二氧化氯投加量为300 mg·L-1,时,废水的COD降至7 100 mg·L-1,去除率达到35%, BOD5浓度提高到1 810 mg·L-1,废水的BOD5/COD值由原来的0.10提高到0.25,明显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因此,二氧化氯/活性炭催化氧化工艺是预处理高浓度对硝基苯甲酸废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