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事故证据是指交通事故处理人员依照一定程序收集的,同时确定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存在的事实。事故处理人员或事故当事人都需了解哪些证据才是有效的。物证:能够证明事故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比如车辆、散落物、碰撞刮擦蹭搓痕迹、制动痕迹、血迹等。在无法提取原物时,可用照相、绘图、现场记录等保全。书证:能够证明交通事故发生情况的文学材料, 以其记载的内容起证明作用的。如驾驶证证明驾驶  相似文献   

2.
痕迹物证勘验是交通事故调查取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是指交通事故现场提取到的能证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物品、物质和痕迹。痕迹物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具体物品,包括在事故车辆、人体、现场、遗留的固定物、附着物、散落物或各种痕迹,比较容易查明,不像其他证据那样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和其他复杂情况的影响,因此,可以用来审查其他证据的真伪。  相似文献   

3.
碰撞、刮擦、倾覆、坠落及滑移等形态是形成交通事故痕迹的主要形式,也是区分交通事故性质的条件。交通事故是运动中的人、车、路关系不协调的产物,期间必然存留有反映事故发生过程的痕迹物证,发现、提取和应用痕迹物证是交通事故与其他案件最大的不同之处。发挥痕迹检验鉴定在甄别交通事故驾驶人中的证据作用,能够为侦破交通事故案件提供有力的科技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一些民警对现场痕迹勘查不够认真,现场物证不注意提取,没有及时做好现场访问,对当事人的陈述不仔细分析,过分依赖当事人的陈述笔录,没有笔录或者笔录的内容不相符时,就无法判断事故的真相,造成事故无法认定或认定不准确。笔者认为“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刑事案件办理原则应该运用到交通事故处理中,只要我们仔细勘查事故现场,认真分析痕迹特点、及时做好现场访问、深入做好相关调查、只要各种痕迹物证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相似文献   

5.
与汽车轮胎有关的事故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比重相当高,汽车轮胎损坏失效的形式有多种,根据轮胎损坏情况、肇事车辆痕迹、现场相关痕迹,进行客观的分析识别,从而判定事故发生时轮胎是否损坏失效,其对事故的认定往往起着关键证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交通事故处理实践中对驾驶人的确定,主要根据现场痕迹物证,结合对车体痕迹、人员损伤以及衣着特征,运用法医学和运动学原理,结合驾乘人员损伤部位相对应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不同特征的表现,来区分驾车人与乘车人。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现场的制动拖印是事故处理中的痕迹物证,在事故处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谈谈事故现场制动拖印的正确认定和准确丈量。  相似文献   

8.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存真,尽可能发现可以证明肇事逃逸的相关物证,特别是那些微量物证。  相似文献   

9.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存真,尽可能发现可以证明肇事逃逸的相关物证,特别是那些微量物证。  相似文献   

10.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由于其形成过程条件的特殊性,变数很多。各种各样大小、五花八门型号的车辆,千奇百怪的原因造成路面上车辆痕迹形态和种类繁杂,结果导致逃逸现场的痕迹物证真伪难辨。因此,在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现场勘查时,应特别强调工作的细致性,去伪  相似文献   

11.
前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车来不及采取措施导致二次碰撞或二次辗压的事故,称为二次事故。由于此类交通事故形态多样、原因各异、痕迹复杂以及事故处理民警对法律法规不同的理解,加上至今全国对此类事故还没一个规范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的事故认定原则,对于同一起交通事故的认定,同一办案单位的民警就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引发相关争议。近期龙岩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处理的一起交通事故,就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下面将这起事故的认定争议提供给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2.
前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车来不及采取措施导致二次碰撞或二次辗压的事故,称为“二次事故”。由于此类交通事故形态多样、原因各异、痕迹复杂以及事故处理民警对法律法规不同的理解,加上至今全国对此类事故还没一个规范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的事故认定原则,对于同一起交通事故的认定,同一办案单位的民警就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引发相关争议。近期龙岩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处理的一起交通事故,就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下面将这起事故的认定争议提供给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3.
渐雨 《安全与健康》2008,(10):53-54
前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车来不及采取措施导致二次碰撞或二次辗压的事故,称为“二次事故”。由于此类交通事故形态多样、原因各异、痕迹复杂以及事故处理民警对法律法规不同的理解,加上至今全国对此类事故还没一个规范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的事故认定原则,对于同一起交通事故的认定,同一办案单位的民警就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引发相关争议。近期龙岩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处理的一起交通事故,就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下面将这起事故的认定争议提供给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4.
交通事故人体痕迹检验是通过对交通事故当事人的活体或尸体的法医学检验和痕迹检验对痕迹、物证的位置、状态、相互关系的勘查、提取、分析,以及对痕迹检验结论和其他信息的综合应用,并探明与之相关的驾驶动态、处置措施,准确应用痕迹检验技术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确定事故责任。本文就案例:应用人体痕迹检验侦破的逃逸案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交通事故处理实践中,时常出现肇事者指认他人是驾驶人的情形,尤以肇事车辆只有2名驾乘人员,且1人死亡的案件居多。在办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多因办案民警缺乏辨认、提取、应用痕迹物证的技能,加上公安交警部门缺乏相应的技术鉴定手段,致使无从查证肇事驾驶人的真伪。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数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准确测算不同事故形态下的车辆行驶速度,客观公正地处理各类道路交通事故,笔者对常见的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系统地归纳了当前分析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的一系列方法,主要是理论计算法、软件分析法、经验公式法、实验验证法、仪器读取法、监控信息测定法和人体特征损伤分析法等,为科学分析事故成因提供重要依据,也可作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事故证据是指交通事故处理人员依照定程序收集的,同时确定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存在的事实,事故处理人员或事故当事人都需了解哪些证据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满足交通事故现场记录图的技术性、证据性要求的交通事故现场测绘方 法,针对现有现场图定位方法的不足,重点从交通事故证据审查的视角,提出物证定位 观点,分析其技术构成并构建内容体系;在此基础上,依据技术标准基本要求,运用平面 坐标定位原理,以交通事故现场物证定位思想为基础,研究开发交通事故现场点线系列 直角坐标测绘定位方法及其具体应用技术。研究表明:物证定位是能够将现场元素定位 和现场道路定位协同考虑的一种交通事故现场物证固定技术,以其基本思想与原理可以 开发交通事故现场点线系列直角坐标测绘定位方法;该方法有多种变换方法可适用不同 情况的交通事故现场测绘;应用该方法绘制的现场记录图,可以满足现场记录图技术性 及证据性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19.
《安全与健康》2008,(3):13-13
近日,安徽省马鞍山市交管部门针对出租车等营运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处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出一项“省时、减负”的事故处理“限时服务”措施。 “限时服务”包括:营运车辆发生车损交通事故,在事实清楚、责任明确、证据确凿的前提下,交警部门按照简易程序处理,且不扣留车辆;营运车辆发生轻微伤人交通事故时,  相似文献   

20.
王军  李有东  迟亚利 《安全》1999,20(1):20-22
汽车在使用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对易燃品的管理不严,以及交通事故中发生撞车、翻车等,都会发生火灾.汽车火灾与其它车辆事故一样,都会带来严重损失和后果,因此,在预防车辆事故中应高度重视汽车火灾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