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灾害基本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依据灾害的生态经济性质,在对各类灾害的具体成因进行概括与抽象的基础上,从地球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城市系统的运动与发展及灾害与这些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研究各类灾害的共同成因,即灾害的基本成因,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持续的积累和增加,自然灾害现象和影响也变得越发复杂,学术界对灾害经济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不断加深。针对国外灾害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进行了梳理,首先从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出发,给出总体评价、长期与短期影响及区域差异;进而从灾害风险评估、企业、家庭和社区作用及灾害保险角度论述灾害风险识别与灾前风险防御;最后,重点论述了灾害损失评估及灾后经济恢复。总结了国外灾害经济研究的前沿成果及特点,这对我国现阶段灾害经济理论发展及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灾害经济统计评估系统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灾害经济现象的统计与评估问题,是开展减灾系统工程及进行灾害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前提。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建立我国灾害经济系统评估系统的一般问题,同时还对我国灾害经济统计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灾害经济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艳艳  刘树坤 《灾害学》2005,20(1):104-109
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灾害科学方面的专著、期刊、学位论文和其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灾害经济学的定义、中外灾害经济的研究现状、灾害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灾害经济的评价方法、灾害经济学研究内容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基础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灾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以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初步估计了灾害直接损失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并由此导出了一个计算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方法,为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灾害损失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灾害生态学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立冬 《灾害学》1995,10(4):90-94
灾害生态学是从生态进化的角度上研究灾害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生态灾害的界定,生态灾害成因分析,来寻求防止或减轻生态灾害的有效途径.文章从灾害与生态进化的关系入手,阐述了研究灾害生态学问题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当前灾害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为灾害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发展中国家灾害经济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何爱平 《灾害学》2000,15(2):91-96
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技术落后,酱稀缺,抗灾能力低,防灾意识不强,加多不合理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过度干预以及发达国家转嫁环境灾害和社会危机,致使发展中国家产生灾害的潜在因素日益增加,灾害的成灾损失越来越严重,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经济因素对灾害的影响都在日益加深,形成恶性循环。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防灾减灾就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贾宝全 《灾害学》1995,10(1):46-50
吐鲁番盆地的生态灾害具有种类多、危害面广、危害程度深等特征,并严重制约着该区绿洲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分析了每种生态灾害发生的原因、危害程度及地区分布,并提出了生态灾害调控的基本原则;综合整体性、区域分异性、持续性.最后探讨了该地生态灾害调控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灾害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卜风贤 《灾害学》1996,11(1):6-10
灾害分类是灾害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灾害分类方法。本文通过对灾害总体性质的研究分析,提出灾型、灾类、灾种三级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青  曾凡伟  徐刚 《灾害学》2004,19(3):81-85
SARS是一种灾害,本文从SARS灾害的特点和灾害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出发,探讨了SARS对社会经济的主要影响,以期引起广大人士对此类灾害的关注,以便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全球自然灾害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是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特别大的一年,仅次于1995年,根据收集到的全球自然灾害数据,对全球主要自然灾害特征和分布特点提出和分析,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Many mega c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exposed to the sources of natural catastrophes, particularly seismic activity. A high level of seismic hazard in some of these places, coupled with a relatively high degree of vulnerability with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can result in dire human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This paper contains examples of such potentially disruptive factors in relation to Tehran, Iran. It presents preliminary seismic loss estimates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a pilot area of northern Tehran. The paper briefl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loss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before assessing the feasibility of an insurance‐based risk transfer instrument for managing potential seismic losses amo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Tehran. It goes on to suggest how probabilistic catastrophe loss modelling can help local insurers to manage their portfolios and facilitate risk sharing among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households. Finally, the paper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how catastrophe loss modelling can help to strengthen the penetration of property insur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3.
申曙光 《灾害学》1993,8(3):1-6
本文从灾害的产生、成因、过程及后果等多个方面分析灾害的基本特性,并揭示这些特性在灾害研究与减灾防灾中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重大自然灾害评析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16  
人类在科学技术上取得了辉煌成绩的同时,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方面也得到了才识和新的认识,这一教训主要是来自自然灾害。根据收集到的全球自然灾害有关数据,对20世纪全球主要自然灾害特征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成因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灾度的亚洲巨灾划分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灾害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灾度是灾害社会属性的定量描述,论述了灾度在灾害分级中的应用。提出了灾度计算模型,该模型的影响因子包括: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受灾人数。收集了1954-2010之间的亚洲灾害,并应用灾度计算模型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提出了亚洲巨灾标准:灾度大于8的灾害为亚洲巨灾。该标准具有计算简便、易于对不同灾害进行比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财产保险业巨灾损失赔付能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斐 《灾害学》2012,(1):116-120
商业保险是社会化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中国现阶段巨灾事件频发的复杂环境中构建合理的损失分摊机制,不能不考虑以损失补偿为主要功能的财产保险业应对巨灾损失的能力。在Cummins、Doherty和Anita的保险赔付能力度量模型框架及改进后的损失对数正态分布假设下,引入1998~2008年中国财产保险业经营数据,对2009年初时点上在中国大陆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39家财产保险公司及全行业巨灾损失赔付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全行业资本与盈余的低水平以及再保险市场发展的严重滞后,在1 200亿到2 000亿元的损失区间内,中国财产保险业的赔付能力缺口在26.8亿到815.6亿元之间,且缺口增长速度大于损失增长速度。通过与2008年初的赔付能力实证分析结果对比发现,灾害频发的2008年客观上显著降低了中国财产保险行业应对极端损失的能力。度量结果从实证基础上昭示了政府大力扶持和参与巨灾保险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0年是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较为一般的年份。根据收集到的全球自然灾害记录的数据,客观地对全球主要自然灾害的特征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关于防灾减灾预警机制及预警工程的若干讨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SARS疫情迅速在世界传播和在中国蔓延,更加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城市突发性灾难有效应对和有效防治方面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开展早期预警是对突发危机事件有效处理的关键,必须要有完善的预警机制和现代预警系统工程方可进行。提出将以人为本原则、预防为主原则、法律责任原则、组织管理原则和第一时间原则等作为确保防灾减灾预警系统有序建设和高效运行的基本原则。对现代预警工程的特点、现代预警工程的强化途径提供了以“以人为本”为前提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巨灾风险评估模型的发展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灾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近20年来,巨灾频繁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灾的发生甚至可能造成国家政治经济的不稳定。因此如何进行巨灾风险管理并减轻巨灾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便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研究课题。巨灾风险评估模型作为应对巨灾风险最为有效的分析工具,近20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巨灾模型已成为巨灾保险设立的根本依据。对巨灾模型的发展与模型构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初步研究了一种新的减灾金融手段--巨灾债券.在考虑地震巨灾发生的可能性、发行商将筹镲集来的资金再投资取得的收益、巨灾发生后返还本金的比例和债券的发行费用等因素的基础上,以发行商和投资者双方利益的平衡为原则,密切结合工程地震风险评估,探讨了巨灾债券利率的确定方法.结合我国某个具体地区按文中所述方法设计的地震巨灾债券实例,估算了债券产品可能的利率、相应的发行费用和再投资收益率,据此讨论了我国发行地震巨灾债券的可行性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