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对环渤海地区的生态效率进行评价。根据所得效率值,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外部因素。结果显示:(1)天津、沧州、青岛、大连等7个地区的效率始终为1,但总体生态效率均值偏低。(2)2006—2015年,各地技术效率呈波动型变化,纯技术效率不高是导致部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3)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等因素对不同地区的生态效率具有一定影响,且影响程度及显著性具有一定差别。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推进地区城镇化建设、提高效率最优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是今后环渤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结合生态效率的内涵和我国实际区域的发展特点,构建评价生态效率的区域发展指标体系,对我国30个省区2005—2012年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运用FA-DEA组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基于文献综述和因子分析降维建立经济生态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于CRR—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经济发展的生态综合效率一直未达到DEA有效状态,这主要是纯技术效率低下导致的;2以2009年前后为节点,多个生态效率指标发生突变,特别是经济生态的规模效率出现下降趋势;3我国经济发展的生态Malmquist生产力指数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  相似文献   

3.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工业污染治理投入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工业污染治理投入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4年全国工业污染治理投入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下降1.9%,其中,11个省市、自治区(占比36.6%)出现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19个省市、自治区(占比63.3%)出现了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省市为上海市;从分解指数来看,技术效率指数增长4%,技术进步指数下降2.3%,即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的不足;从区域角度来看,东、中西部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别为0.960、0.961和1.025,受规模低的影响,东、中部地区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低于西部地区;从时间维度来看,除2008—2011年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外,其他年份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不明显,尤其是2011年以来,受技术进步不足影响,全要素生产率逐年下降。基于实证分析,本文从推动企业生产技术创新和污染治理技术创新、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并施一同促进工业企业加大污染治理投入、鼓励企业采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方式治污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技资源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和不竭动力。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法,把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解为科技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3个部分,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测算科技资源要素投入对全国31个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年均处于下降阶段,其变化趋势是科技进步指数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不同的省级区域,科技资源要素的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大部分省市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处于下降阶段,技术进步的变动是带动省级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秦巴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测度及精准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为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秦巴山区2006—2015年的旅游扶贫效率,并结合Malmquist指数评价其效率形态。结果表明:研究区旅游扶贫效率不足且区域差异大,2011—2015年旅游扶贫效率明显下降,片区规划中的重点城市旅游扶贫效率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区域旅游扶贫生产率指数变动主要是受技术进步指数波动的影响,因此秦巴山片区旅游业的技术进步是提高该地区旅游扶贫生产率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提升片区旅游扶贫效率,应根据潜力型、朝阳型、黄金型和夕阳型四种效率形态分布类型采取不同的旅游扶贫策略,同时应对投入目标值进行优化分析,采取精准旅游扶贫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1997—2009年旅游业相关数据为样本,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各省份、东中西及全国的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得到以下结论:样本期内,各省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增长较快的省份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省份增长较慢。东中西地区的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差异性,西部增长最快,东部最慢,三大区域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西部技术进步水平仍快于中东部地区。全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7.6449%,技术进步起了主要作用,技术进步年均增长6.9933%,而技术效率增长仅为0.609%,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我国31个省(区、市)2005—201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阶段性与区域性规律分析了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结果表明:该阶段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纯技术效率不高,全要素生产率出现负增长,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最低,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高。除了技术进步因素外,东部地区要改善纯技术效率,中西部地区要改善规模效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低下的原因,提出了可实施性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快展览经济绿色转型升级是实现展览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综合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展览业的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利用标准差椭圆勾勒展览业生态效率空间演变轨迹,并借助莫兰指数分析其空间关联格局。结果表明:(1)2011—2020年,全国省域展览业生态效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处于较低效率阶段,且形成“东部>东北>西部>中部”的空间分布格局,纯技术效率驱动生态效率优化发展效用有待加强。(2)中国展览业生态效率存在集聚特征,生态效率重心呈现向“东北—东南—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3)各省份展览业生态效率呈现由强向弱的空间关联格局,其发展模式以低—低集聚为主、低—高集聚次之,空间集聚模式待优化。  相似文献   

9.
利用DEA分析方法,测度了成渝经济区2010—2015年的旅游发展效率;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建立面板模型验证了旅游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强度。研究表明:成渝经济区综合效率总体呈现出波动中曲折上升的发展趋势,纯技术效率下降,主要依靠规模效率提升;2012年综合效率呈负增长,短时间内大量资源和技术的涌入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旅游发展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益于技术进步、规模效率的整体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旅游经济的干预程度、产业结构、交通便利程度、城市化水平对旅游发展效率均有积极影响。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发挥政府旅游调控职能、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完善旅游交通体系、优化资源投放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刺激旅游消费需求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0—2015年江苏省县市经济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化进行了研究,并引入空间自相关探究了江苏省县市经济综合效率的空间集聚演化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江苏省2015年县市经济综合效率水平一般,存在明显的"南—中—北"空间结构,纯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规模效率水平较高。(2)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变动趋势与全国TFP变化基本相同;县市TFP变化主要是源于技术进步的变化,但在实际经济发展中对投入要素的使用存在效率低下问题;规模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小。(3)综合效率空间集聚特征日益明显,L-L和H-H集聚区分布日益集中,H-H集聚区有明显的跨江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11.
12.
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学校的建设工作意义重大.针对当前我院迎评促建工作中的学生思想上存在的误区,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以及不断总结过去和创新现在,根据当前迎评促建工作的实际,采取一定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建设日新月异,中小城市的光污染问题日趋明显,防治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以中山市城区为例,对道路照明、建筑照明、广告照明、绿化照明,以及玻璃幕墙反射等光污染情况进行了调研和评价。根据中山市城区的光污染情况,从制定和完善光污染防治法规体系、加强规划和宏观管理、提高公众参与力度和监督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清洁生产推广力度以及实施照明设计单位资质认证等多方面提出了对光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宋玉银 《四川环境》1992,11(4):64-67
城市固体废弃物是人们在工业生产活动、生活活动及商业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这种废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数量不断增加。它破坏了市容,污染环境,给人民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需加以处置和处理。本文将系统地介绍现阶段国内外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现状及处理技术,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合理化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油气能源现状、油气开发与环境的关系、油气开发与环境安全的关系,油气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对策与环境监理。得出:油气开发既要做到和谐生产,又要保护环境;在油气开发中,对环境有影响的应加大修复力度,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有效、长效的环境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分析了环境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统计与核算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7.
During the past 25 years the bauxite and alumina industry has grown threefold creating major change in the industry structure and reducing the dominance of the majors. Australia has emerged as the leading producer with a major third party alumina market developed principally by Alcoa of Australia. Future growth while, less dramatic, is likely to be substantial requiring US$50 billion to fund new projects which will be concentrate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large bauxite reserves and developed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Smart and eco-cities have become important notions for thinking about urban futures.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se ongoing debates about smart and eco-urbanism by focussing on recent urbanisation initiatives in Asia. Our study of India’s Smart Cities Mission launched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Narendra Modi and China’s All-In-One eco-cities project initiated by Xi Jinpin unfolds in two corresponding narratives. Roy and Ong’s [2011. Worlding Cities: Asian Experiments and the Art of Being Global. Oxford: Wiley-Blackwell] “worlding cities” serves as the theoretical backdrop of our analysis. Based on a careful review of a diverse set of academic literature, policy and other sources we identify five process-dimensions for analysing the respective urban approaches. We show how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China’s and India’s urban focus, organisation, implementation, governance and embedding manifest both nations’ approaches to smart and eco-urbanism. We argue that India’s Smart City Mission and China’s All-in-One project are firmly anchored in broader agendas of change that are set out to transform the nation and extend into time. The Indian Smart City Mission is part of a broader ambition to transform the nation enabling her “smart incarnation” in modernity. Smart technologies are seen as the key drivers of change. In China the framework of ecological civilisation continues a 5000-year historical tradition of civilisation excellence. By explicitly linking eco-urbanism to the framework, eco-cities become a means to enact ecological civilisation on the (urban) ground.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河上游及源流区草原荒漠化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针对塔里木河流域环境恶化、草地开发利用失衡、草原荒漠化日趋严重的问题,提出具体规划和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
The success of river and lake basi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s rooted in the knowledge of its resources, both physical and huma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n integrated basin plan, each economic sector depends on the adequacy of such data for its individual development. The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basin itself in turn depends on know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ose sectors and their probable impact on each other and on the status of the basin's resources, its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African river basin resources is subject to various constraints, some for physical and climatic reasons, others tied to socio-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iorities of national economies. These are reflected in financial, manpower and institutional limitations, problems of finding technologies suited to specific local conditions and concern for human health. The scale and complexity of river basin development make it difficult to predict precise outcomes of planned proposals, but a progressive approach which links long-term activities with achievable, shorter term production projects offers prospects for ultimate suc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