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9年干预公约》和《73年干预议定书》是国际上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两个重要法律文件。本文从制订公约和议定书的法律依据入手,对沿海国在公海上干预污染事故的权利及其行使有商船的豁免权、损失的赔偿和争议的解决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本文认为,我国应加入《69年干预公约》和《73年干预议定书》并列举了七条理由。  相似文献   

2.
1982年、1983年是“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开始生效的一年。 关于该议定书的规定,有关人员都很清楚。在迎接议定书生效之际,对特别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简单说明。 1.关于各附则的生效日期 议定书由公约正文和五个附则组成,各附则的生效日期如下: 附则1(防止油污规则):1983年10月2日(与议定书的生效日期相同)  相似文献   

3.
劳辉 《交通环保》1996,17(2):42-44
《1969年油污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和《1971年油污基金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定于1996年5月30日生效,这将对我国船舶油污赔偿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69年责任公约”92年议定书特点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分析我国加入该议定书利弊.  相似文献   

5.
<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2年5月9日在纽约通过,同年6月在里约环发大会开放签字,并于1994年3月21日生效。这是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21世纪议程》框架下的三个称为"里约公约"的重要多边环境协议之一,现有195个缔约方。此后,各缔约方开始谈判一个具有操作性的议定书。经过艰苦的谈判,1997年12月11日通过了《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  相似文献   

6.
国际海事组织的MARPOL73/78,全称为《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或称《关于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简称《73/78防污公约》。按照该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第1条第2款规定:“防污公约和本议定书的各项规定,应作为一个整体文件来理解和解释”。这里的“一个整体文件”,应包括:《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共二十条法律条款,“关于涉及有害物质事故报告的规定”和“仲裁”两个议定书,以及公约附则Ⅰ、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制定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及其1978年议定书)》不久即将生效。为了普及公约,使广大读者对该公约有一种概貌性的了解,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对该公约的时代背景、基本立法精神和公约各项规则的要点作一简扼的叙述。  相似文献   

8.
劳辉 《交通环保》1999,20(3):41-42
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简称《CLC的1992年议定书》),已于1996年5月30日生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已于1999年1月5日加入了该议定书,同时适用于中国香港地区。从该议定书对中国生...  相似文献   

9.
1 概述国际海事组织 (IMO)制订的《1 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 1 992年议定书》或称《1 992年责任公约》 ,已于 1 996年 5月 30日生效。该公约的生效条件是包括 4个拥有不少于 1 0 0万总吨油轮国家在内的 1 0个国家加入 ,1 2个月后生效。本议定书自 1 993年 1月 1 5日起在伦敦开放供所有国家签字。至 1 995年 5月 30日丹麦加入时 ,已达到了生效条件。中国政府于 1 999年 1月正式向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提交了加入该议定书的文本 ,按照公约第 1 3条 4款之规定 ,自该国交存文件之日起 1 2个月后生效。中国已接受国际海事组织 (IM…  相似文献   

10.
田玉英 《交通环保》2000,21(4):44-45
1 概述 国际海事组织(IMO)制订的<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或称<1992年责任公约>,已于1996年5月30日生效.该公约的生效条件是包括4个拥有不少于100万总吨油轮国家在内的l0个国家加入,12个月后生效.本议定书自1993年1月15日起在伦敦开放供所有国家签字.至1995年5月30日丹麦加入时,已达到了生效条件.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海协制定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及1978年议定书》不久将要生效。为了使公约能够在我国得以实施,监察并处理各国船只在我国沿海造成的污染事故,保证我国领海及公海不受污染,必须使我国造船、港口、海运。司法及保险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对该公约有全面、系统的了解。为此,上海海运学院受交通部环境保护办公室指示,初定于今年九月起举办《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及1978年议定书》专题讲座。该讲座每期招收学员50名,每三星期为一期,每星期举行讲座六次,每次以4小时为限。其主要讲课内容为:  相似文献   

12.
1976年11月17日至19日,国际海事组织(当时称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在伦敦召开修正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外交大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将上述公约中的计算单位“法郎”改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规定的“特别提款权”,并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和非成员国按“特别提款权”进行计算或折算的原则和办法作出了规定。会议产生了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的议定书。现把该议定书翻译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读者便于了解即将生效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1978年议定书的有关规定、下面汇集了某些名词的定义,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1978年议定书》(简称防污公约)中,公约第15条,议定书第5条规定:该防污公约要有15个国家参加;参加国所拥有的商船吨位总数要超过世界商船吨位总数的一半,这两项条件具备后,经12个月方告生效。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多哈会议通过了对《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的修正等一揽子决定,结束了长达7年的《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  相似文献   

16.
IMO批准《73/78防污公约》的1997议定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志刚 《交通环保》1998,19(2):32-34
国际海事组织《73/78防污公约》缔约国大会于1997年9月15日至9月26日在伦敦召开。这次缔约国大会批准了《73/78防污公约)的1997年议定书。该议定书为《73/78防污公约》新增了一个附则VI;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73/78防污公约》的1997年议定书增加的新附则,主要包括有关船舶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发动机产生的氮氧化物质和硫氧化物质的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蒸汽回收处理。船用焚烧炉的使用以及船用燃油质量的控制等方面的规定;为实施上述规定而对船舶的检验、发证和控制等方面的规定。1997年议定书还包括了该议定书的批准、接受…  相似文献   

17.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1978年议定书”(以下简称防污染公约)中,公约第15条规定:本公约在不少于15个国家……参加本公约之日后经过12个月生效,该15国所拥有的商船队的吨位之和,应不少于世界高船总吨位的50%。 从1979年4月30日到1982年9月23日,已有乌拉圭、秘鲁、英国、瑞典、挪威、美国、突尼斯、利比利亚、南斯拉夫、丹麦、哥伦比亚、法国、西德、希腊等14国先后参加该防污染公约。这14国的商船总吨位已超过世界商船总吨位的50%。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于1985年缔结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下文简称《公约》),开启了全球携手保护臭氧层的历程。1987年9月16日,为了避免工业产品中的氟氯碳化物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简称"ODS")对地球臭氧层继续造成恶化及损害,承续1985年《公约》的原则,46个缔约方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达成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下文简称《议定书》)。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公约》及其《议定书》  相似文献   

19.
九、关于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的1978年议定书 (1)规定:1978年议定书修改了1973年伦敦公约内的各项规定,特别是附件一内的规定。议定书还使公约附件二的生效日期至少推迟三年。 (2)缔约状况:各国可以在不对批准、认可或核可作保留的情况下签字,或在批准、认可或核可的条件下签字而成为缔约国。批准、认可、核可或加入须经将有关文书交存海事组织秘书长才能生效。  相似文献   

20.
臭氧层破坏问题是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为了保护臭氧层,保护全球环境,国际社会在1985年制定了《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为了进一步落实《公约》,明确《公约》的目标和实施措施,1987年,国际社会又制定了《关于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国政府对保护臭氧层十分重视,分别于1 98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