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桩-土间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是保证桩基础在建筑荷载下安全稳定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建筑荷载下桩-土间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桩在建筑荷载作用下桩-土之间相互作用方式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弹簧单元以及表面效应单元模拟土层对桩的作用力,建立了完整的桩-土作用模型,并得到了在建筑荷载和土层作用力下桩的位移量及其轴向应力分布。该研究可为建筑基础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桩锚支护体系是近年来随着基坑工程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支护结构,因其工程适用性强而被广泛地运用于岩土工程施工中。但是目前有关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理论研究往往无法满足现场施工技术的改进,很多以诸多假定为前提的计算模型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基坑桩锚支护结构与土层之间的关系,以及桩锚支护体系本身的受力和变形特征等。本文以武汉市东湖春树里基坑支护工程项目为例,对该工程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结构受力及变形状况进行了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分析,同时运用混合遗传算法研究分析了基坑支护相关的参数和约束条件,并对该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在透水性高的砂性土条件下,将止水帷幕水泥土搅拌桩与土钉相结合,形成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是解决高透水地层基坑支护的有效方式.针对某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高透水地层采用复合土钉墙结构进行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并对基坑变形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可满足基坑开挖对支护结构稳定及周边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复合土钉墙结构受力合理、安全度高、施工简单方便、工期短、造价低,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西安黄土塬区某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试桩的静载荷试验和应力测试结果,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桩的载荷传递特性,结果表明:在该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下,此钻孔灌注桩为摩擦桩类型,桩端阻力仅占总荷载的0.40%~1.61%;随着桩端土与桩周土刚度比Eb/Es的增大,桩端传递给土层的荷载增加;随着桩的长径比L/d值的增大,桩端传递给土层的荷载减少。  相似文献   

5.
深基坑拉锚式支护结构由于其经济可靠而且施工快速简便.已经在许多深基坑工程得到了迅速推广应用。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分析工程场地周边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经方案比较后,采用拉锚式支护方案,着重阐述了拉锚式支护方案设计与施工工艺。工程实践表明,该设计方案是可行且经济的,对场地狭小、周边环境复杂的大面积深基坑工程,拉锚式支护体系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认为桩土应力比、桩土荷载分担比等是反映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重要参数。然后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桩土应力比、桩土荷载分担比随荷载变化的规律。结果认为:随着荷载增加,桩土应力比逐渐减小,当比值达到某一特征值后,不再发生明显变化;桩土应力比、桩土荷载分担比不为常数,其变化是桩土变形协调的结果。最后得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深圳地铁罗湖车站深基坑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基坑监测的实际数据,通过分析桩锚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挠曲线,论述了锚索的锚固效果及相应的改进方法,总结桩背土体深层位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同时利用灰色模型对支护结构进行了位移预测、比较,说明了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1工程概况天律市立达国际商场扩建工程是一座六层商厦,高度约为380m,建筑面积28000m’的框架结构。地下两层,采用桩箱基础形式,基础底板下皮标局为一890m(为相对高程,相当于大治高程一5.40m)。本工程由天津建工设计院三所设计,湖北华龙特种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承担基础部分的施工。1.IXi程地质条件场地在埋深6045m范围内的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和上更新统河流及海相交互沉积的粘性土和砂性土。场地经平整后地面标高一020m,在有效深度ZI.50m范围内,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厚2.60~4.40m,主要为杂填土和素填土,土…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认为桩土应力比、桩土荷载分担比等是反映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重要参数。然后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桩土应力比、桩土荷载分担比随荷载变化的规律。结果认为:随着荷载增加,桩土应力比逐渐减小,当比值达到某一特征值后,不再发生明显变化;桩土应力比、桩土荷载分担比不为常数,其变化是桩土变形协调的结果。最后得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导致形成大量的人工边坡,桩锚支护是治理边坡中的一种支挡形式。为了研究桩锚支护在边坡上的应用机制,本文以贵州某地区失稳边坡为例,通过现场勘查结合边坡岩土组成、结构特征、受力状况,确定桩锚支护形式。结果表明桩锚支护结构在岩土混合边坡的上有巨大优势,而且经济、实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中,锚索预应力的取值对抗滑桩的内力计算影响较大,其计算方法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总结锚索预应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锚索与桩变形的协调原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其中的3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2.
挡土墙后粘性填土被动土压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库伦土压力的计算原理,从滑动土楔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力的静力平衡条件出发,推导出了计算粘性土或无粘性土被动土压力的公式.该公式适用于均布荷载作用于挡土墙后任意位置.对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中土压力的计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梯度培养和PCR-DGGE技术,对大柳塔矿区矸石山及周边土壤的砷含量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测序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结果表明,矸石山及其周边自然表土的含水量较少,且十分相近;全磷和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p H呈中偏碱性;不同风化程度矸石山土壤砷含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砷污染负荷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存在差异;矸石山复垦年限不同,土壤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土壤中砷含量的增高,对植物生长起关键作用的Gemmatimonas(甲烷单毛菌属)等微生物群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Proteobacterium(变形菌门)具有较强的耐砷性;矸石山土壤特有的理化性质可为GASP-WA2W2_F11等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海冰与孤立桩柱碰撞破碎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辽东湾冰原冰与孤立桩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高速率下冰原冰的非开裂挤压脆性破坏过程特点,将整个冰与桩柱相互作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通过一些适当的简化和假设,提出了这三个不同阶段孤立桩前冰的破碎过程模型,利用此破碎过程模型结合相应的力学模式计算冰与桩柱相互作用力随时间的变化。实测资料与模拟计算值比较,其结果符合较好,因此该破碎过程模型具有较好的可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常见落叶树种叶片滞纳空气颗粒物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兵  王晓燕  牛香  张维康  汪金松 《环境科学》2015,36(6):2005-2009
为了探求北京市常见落叶乔木树种滞纳空气颗粒物的功能,选取了6种典型落叶乔木树种(杨树、刺槐、栾树、垂柳、元宝枫、银杏),利用空气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I)测定了不同树种单位面积叶片对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粗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的滞纳量.结果表明:16个树种的叶片对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均能起到一定的滞纳作用,且不同树种滞纳量表现出较大差异,栾树和刺槐单位面积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纳量最高,杨树的滞纳量最小;2不同树种单位面积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纳量并不完全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雨后8 d和雨后5 d,不同树种单位面积叶片对TSP和粗颗粒物的滞纳量差异较大,但不同树种单位面积叶片对细颗粒物的滞纳量在不同取样时间下没有明显差异.在北京以空气污染的生态治理为目标选择落叶树种时,与银杏、垂柳、元宝枫、杨树相比,应优先选择栾树,其次为刺槐.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预应力管桩受力破坏的机理和单桩承载力提高的原因,以及预应力管桩作为基坑支护桩的受力特性,并以武汉南国置业有限公司高层公寓综合楼为工程实例,进一步阐明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基坑竖向加固桩,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东祁连山高寒草甸鼢鼠鼠丘土壤种子库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野外植被调查和种子萌发法分析了新鼠丘、 旧鼠丘和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密度、 物种组成。结果表明,新鼠丘土壤种子库中种子密度为176.93±135.51 seeds/m2,旧鼠丘种子密度为1 486.15±900.78 seeds/m2,对照的天然草地种子密度为2 937.01±2 471.60 seeds/m2。新鼠丘土壤种子库中主要有3种植物,分别是萼果香薷(Elsholpzia bensa var.calycocarpa)、 波伐早熟禾(Poa poophagorum)和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旧鼠丘土壤种子库中主要有3种植物,分别是灰绿藜、 节裂角茴香(Hypecoum leptocarpum)和波伐早熟禾;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中主要有6种植物,分别是异针茅(Stipa aliena)、 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 高原毛茛(Ranunculus tanguticus)、 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和蓝翠雀花(Delphinium caeruleum)等。 新、 旧鼠丘土壤种子库密度差异较大,但差异不显著(P>0.05),物种构成差异较小;鼠丘与天然草地间在土壤种子库密度间差异较大,物种构成也较大。鼠丘土壤种子库中多为一年生植物种子,表明鼠丘上植物群落为高寒草甸演替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8.
A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 China in 2004 to reveal the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concentrations in soils after the ban of these substances in the year 1983. Thirteen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were analyzed in soils from paddy field, tree land and fallow land. Total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residues were higher in agricultural soils than in uncultivated fallow land soils. Among all the pesticides, ΣDDX (DDD, DDE and DDT) ha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for all the soil samples, ranging from 3.10 ng/g to 166.55 ng/g with a mean value of 57.04 ng/g and followed by ΣHCH, ranging from 0.73 ng/g to 60.97 ng/g with a mean value of 24.06 ng/g. Dieldrin, endrin, HCB and α-endosulfan were also found in soils with less than 15 ng/g. Ratios of p,p'-(DDD DDE)/DDT in soils under three land usages were: paddy field > tree land > fallow land, indicating that land usage inlfuenced the degradation of DDT in soils. Ratios of p,p'-(DDD DDE)/DDT >1, showing aged residues of DDTs in soils of the Taihu Lake region. Th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with data from a former study that showed very low actual concentrations of HCH and DDT in soils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 but according to the chemical half-lives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in soils in 1980s, the concentration of DDT in soils seemed to be underestimated. In any case our data show that the ban on the use of HCH and DDT resulted in a tremendous reduction of these pesticide residues in soils, but there are still high amount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soils, which need more remedi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9.
西南氟病区典型高氟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氟富集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阳市高氟土壤的成土母岩主要为三叠系松子坎组泥质灰岩与泥质白云岩。研究区内表层土壤最高值是全国均值的8.2倍,深层土壤最高值是全国均值的12倍。土壤中氟富集的主要原因为土壤粘粒组分吸收富集了基岩风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氟,在基岩氟含量较高的地区,这一过程导致土壤氟含量达到极高水平。在碳酸盐岩区发育程度不同的土壤氟含量差别较大,氟主要富集在土壤粘化层,土壤中含粘土矿物和非晶质矿物越多的层位,氟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20.
典型废旧塑料处置地土壤中多溴联苯醚污染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择我国北方典型废旧塑料处置地为研究区域,对土壤中21种PBDEs(多溴联苯醚)的含量、同系物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w(∑PBDEs)为1.25~3673.41ng/g,平均值为749.29ng/g,其中w(BDE209)占w(∑PBDEs)的92%以上. 整体上,处置作坊内土壤中w(∑PBDEs)明显高于作坊间道路土壤和处置地周边土壤. 塑料中添加的十溴联苯醚工业品是该区域土壤中PBDEs的主要来源. 该区域土壤PBDEs污染水平与我国电子废物集中处置场地相当,高出我国一般城市及工业城市土壤1~3个数量级,是我国另一类PBDEs高污染区,其环境风险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