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灰色综合评判在企业环境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环境经济效益评价属于灰色系统问题。本文采用灰色综合评判方法,对某市15个乡镇造纸企业的环境经济效益作出了综合评价,从而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灰色聚类法在地面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敏 《污染防治技术》1997,10(3):184-184
应用灰色聚类法对1995年南通市濠河水质进行单因子污染等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法用于地面水质综合评价具有计算简便,能客观反映水质的污染状况,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灰色聚类法和灰色关联法,首次提出了灰色聚类关联分析的新方法,并用于大气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之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评价结果非常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废水治理工程综合评价的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并以某省七家小造纸厂黑液治理工程为例,进行了排序计算,结果证明了该评价方法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修复技术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分别采用逼近理想解和灰色综合评价2种模型得到备选修复技术排序。基于该决策方法,开发了修复技术筛选决策支持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某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筛选。研究结果显示,结合层次分析方法的逼近理想解法和灰色评价均可实现对该场地的备选修复技术较好的排序,排序的结果一致且与场地实际应用情况相符:化学氧化土壤冲洗固化/稳定化。逼近理想解法实现简单,但对评分指标的要求比较严格,且需要借助模型的敏感性分析来加以验证,适合于备选修复技术评价结果先汇总后排序。灰色评价法引入了灰色理论用于处理数据的不确定性,适合于评价小组评价者各自评分然后在灰色评价模型中综合。将层次分析法与逼近理想解模型、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应用于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筛选,既可以减少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又可以削弱逼近理想解模型和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在应用过程中对权重的忽视。本研究为选择可行、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提供方法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聚类法及物元分析方法的异同,着重比较了隶属函数,白化函数及关联度函数其物理意义上的差异,指出了今后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这些方法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将黑龙江省兴隆生猪屠宰分割综合加工厂新建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子进行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该项目的建设使环境质量恶化了 3.14 % ,但仍在环境标准允许范围之内。该方法原理简单 ,计算简便 ,结果可靠 ,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渗滤液浓缩液回灌填埋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合理地选择渗滤液浓缩液回灌的最优填埋体,采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对回灌填埋体进行了综合评价。首先构建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层次结构模型及评价指标,并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然后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建立评价指标关联系数矩阵,最后根据各评价指标权重及其关联系数矩阵建立综合评价矩阵。采用建立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垃圾年份分别为1 a、5 a和15 a的回灌填埋体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垃圾年份为15 a的回灌填埋体与理想方案的关联度最大,为最优的回灌填埋体,其次为5 a、1 a。  相似文献   

9.
模糊决策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模糊决策方法进行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通过实例验证及与灰色聚类,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较,表明这种方法简单明确,对处理复杂问题有独到之处,可作为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一种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有关概念和方法,引入到物元分析理论中,建立了多目标决策问题的灰色物元分析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其废水治理工程的评标工作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提高灰色预测精度的关键在于增加原始离散数据的光滑性。文章大介绍灰色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寻找提高原始数据序列光滑度的变换的途径,并随文给出了一些新的变换,实例应用和误差分析充分展望了这一方法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2.
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大同市大气降水pH值进行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环境质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有的因素通过监测可以掌握其影响程度,有的因素难以测量和了解,有的因素还未被人们所认识,因而环境系统可以作为灰色系统来研究。在灰色GM模型中,各种因子的综合作用能够定量化。所以,对系统行为特征量的分析研究,就能从宏观上、本质上把握系统的发展规律。灰色预测把观测到的数据序列视为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灰色量或灰色过程,通过累加生成和相减生成逐步使灰色量白化,从而建立相应于微分方程解的模型,并作出预报。 本文即利用灰色模型理论,对大同市大气降水pH值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灰色聚类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试图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方法,对桂林市1985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该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法既继承了模糊数学法的优点,又补充了其不完善之处。用灰色聚类法来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较为科学并较接近客观实际。灰色聚类可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将灰色模型引入水环境质量评价中,通过对某个时间段内污染物原始监测数据的灰色处理,从动态演变中找出关键因子,客观地判定各污染因子所起的作用,并对各因子在下一个时间段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增加了评价的准确性。经过实例运用分析表明,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简便易用。  相似文献   

15.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典型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建设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拟定了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国内的8个典型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规模化及综合性的养殖污染防治工程可获得较好的综合效益,而在养殖污染防治中采用单一的沼气化处理,由于其经济性较差,目前尚不能获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湖泊水环境质量评价早期以综合指数法为主,此方法今后在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的选择将进一步完善;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模糊评价、灰色预测、层次分析等系统方法及其耦合近年来发展较快;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应用于湖泊水环境评价及预测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GM(1,1)模型在排污收费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排污收费是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环境管理水平在一定意义上的综合反映。它既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技术水平、管理措施、环境污染、社会等诸多因素有关。要准确定量地描述这些因素与排污收费的相关模型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排污收费系统从本质上看是一个本征性灰色系统,排污收费额是系统的灰色量。笔者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排污收费预测模型,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万元产值废水量灰色预报新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灰色线性幂函数曲线GIM(1)模型,研究开发出一个由幂函数与常数项组成的新的灰色模型(简称GPM(1))。研究结果表明,GPM(1)模型对于描述如万元产值废水量这类不可能无限增长或无限降低并具有某一饱和趋势的平稳系统的动态规律,是十分合适的。本文以实例说明了GPM(1)模型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19.
欧几里德贴近度和灰色关联度法均具有数据处理方式简单,信息利用率和精度较高,权值计算较为合理的优点,通过对应用实例的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不同点,在实际应用中应互为补充,互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轴流通风机在较高转速下的整机噪声估算公式,介绍了GM(1,1)模型应用不等间隔序列的处理方法,表明该模型可从时间,空间序列分析推广到其它单变量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