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国内外燃煤电厂汞排放控制技术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燃煤电厂汞排放的危害及汞迁移转化的规律;对国内外燃煤电厂的汞排放浓度情况进行了比较;指出汞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燃烧前燃料脱汞、燃烧中脱汞和燃烧后烟气脱汞等方面;以美国运用较多的燃煤电厂炉前溴盐添加剂脱汞技术为案例进行分析,在煤里加入4ppm的溴,由于溴化添加剂产生的汞脱除率约64%,总汞控制率达80%,汞排放浓度约为2.6μg/m3;如果加入12ppm的溴,由于溴盐添加剂产生的汞脱除率约76%,总汞控制率可达88%,汞排放浓度约为1.56μg/m3。因此,溴盐添加剂脱汞技术对我国目前装备了SCR和湿法脱硫装置的燃煤电厂脱汞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煤电是我国汞污染的重要来源,旨在控制汞排放的《水俣公约》也将煤电列为重点管控源.因此,我国急需提出科学合理的策略以指导煤电汞减排工作.明确煤电汞排放的驱动因素以及预测未来趋势是制定污染控制政策的基础.鉴于此,本文以辽宁省为例,综合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环境学习曲线和情景分析模型,辨识了燃煤电厂汞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预测了未来十年的大气汞排放量.结果显示:2006—2017年排放从5009kg(-57.8%,79.1%)大幅下降至1419kg(-61.1%,80.2%),排放因子、煤炭消耗效率和电力行业结构是汞排放的主要抑制因素,而电力需求拉动了辽宁省大气汞排放.在基准情景下,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从2017年的1419kg下降至2030年的1243kg.在环境规划和严格控制情景下,2030年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分别下降了1200kg和1274kg.最后,本文针对辽宁省汞减排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①通过优化电厂污染物控制设施,提高洗煤比例等措施降低汞排放因子;②继续淘汰低效燃煤电厂,并推广节能技术以提高煤炭消耗效率;③推进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电.  相似文献   

3.
针对燃煤火电机组汞排放特性,开展了汞测试技术研究,完成了3台典型超低排放机组汞排放特性现场测试,揭示了烟气汞排放特性及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对汞的协同脱除效果,对后续燃煤电厂汞污染物治理技术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煤种Hg含量分析及燃煤电厂控制现状进行了阐述,对燃煤电厂烟气中Hg的采样及测定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研制出ZR-3701型烟气总汞采样器和RA-915M型汞分析仪进行燃煤烟气中Hg的采样及测定,并与同类测试仪器进行对比,为燃煤电厂烟气中Hg测定标准的研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梳理了燃煤电厂烟尘排放标准的演变历程,概述了燃煤烟气超低排放的相关政策,基于经济性分析及市场占有率,阐明电除尘器仍然是我国燃煤电厂烟尘治理的主流设备,介绍了超低排放形势下燃煤电厂烟尘治理的现状及其他行业的烟尘排放标准和政策等,对当前环保形势及未来烟尘治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保产业》2014,(7):13-17
对国内10个典型燃煤电厂应用袋式除尘技术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综合分析了电厂袋式除尘器的运行情况,以及滤袋使用寿命、除尘器电耗及运行费用、维管工作量、对后续脱硫装置的影响及脱汞效果等情况;结论认为,袋式除尘技术能够有效控制燃煤电厂的烟尘排放,并能够在火电行业普遍推广应用,为火电行业的节能减排和PM2.5治理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灰色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是我国目前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手段,如何选择同时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脱硫技术是当前研究的主题。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6种典型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进行评价,并根据最大关联度原则得出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袋式除尘技术在我国燃煤电厂的推广应用历程,论述了我国燃煤锅炉烟气的特殊工况条件和袋式除尘器对治理电厂锅炉烟气的综合优势,总结了我国燃煤电厂对推广应用袋式除尘作出的贡献。展望在下一阶段实施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过程中,袋式除尘器必将对电厂节能排减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内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介绍了国内燃煤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现状和氮氧化物的控制法规,以及国内燃煤电厂脱硝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现状,并对我国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燃煤电厂烟气排放“协同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燃煤电厂烟气排放"协同控制"技术,以及国内目前实施的主要方案,探讨分析了烟气"协同控制"技术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大气环保的严峻形势出发,论述并分析了燃煤电厂现有常规除尘、脱硫、脱硝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的潜力,讨论了燃煤烟气污染控制设备对烟气汞、三氧化硫和细颗粒物的协同脱除技术,提出了燃煤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是应对未来我国环保形势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烟气汞监测技术是实现燃煤电厂汞污染控制的有力保障。为探讨不同采样条件对监测结果的影响,以重庆某燃煤电厂为例,研究了方法适用范围、采样装置气密性及抗负压等问题,分析了采样管材质、还原性气体等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燃煤电厂出口烟气汞监测,HJ 543-2009法检出限偏高,采样时应适当延长采样时间以降低检出限;选择加热的teflon材质采样管,监测结果最准确;增加串联吸收瓶数量,可降低高浓度还原物质对汞吸收的干扰;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管路气密性良好及采样流量平稳。  相似文献   

13.
随着超低排放政策的出台,部分地区要求燃煤电厂的粉尘排放浓度在10mg/m~3以下,大量燃煤电厂对现有的除尘方式进行了工艺改进。文章对满足超低排放标准的4种主要除尘路线进行了技术讨论及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前汞污染日益严峻的趋势,分析了燃煤锅炉烟气其它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控制设施及其运行情况,结合所燃用的煤质情况,介绍了燃煤锅炉烟气汞减排各种经济实用的方法,以及选择汞排放控制措施的“抉择树”。根据燃煤锅炉烟气实际情况,确定可采用的汞减排控制技术,必要时采取活性炭喷射脱汞技术(ACI),最大限度地提高协同除汞效果。同时提出了应注重燃煤残留物中汞的二次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燃煤电厂除尘、脱硫、脱硝等烟气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超洁净排放"环保改造技术路线,并对其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实施"超洁净排放"改造的燃煤电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对于固定污染源烟气中总尘的测试方法,目前国内有相关标准,但燃煤电厂烟气中低浓度测试技术是目前国内研究的热点,尤其是WESP后这种低浓度、高湿度烟气环境条件下的低浓度排放测试一直是工程测试的难题,为了探索一种烟气中科学合理的工程测试方法和仪器,利用对国内首台新建"超净排放"燃煤机组配套WESP前后低浓度排放进行测试研究,为低浓度排放测试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除雾器是燃煤电厂脱硫系统内重要装置之一,其对燃煤电厂实现超低排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燃煤电厂得到应用的管式、折流式、旋流式、湿式电除雾四种除雾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结合工程应用情况,提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各自的优势和在燃煤电厂的发展方向,为除雾器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采用Lumex RA915+M测汞仪对北京黄村镇3个自然村56户家庭进行了入户检测、采样。结果表明56户人家烟气中汞浓度均值为723 ng/m3。空气汞测定表明生活燃煤汞排放导致三个自然村的空气汞浓度提高到7~13 ng/m3,显著高于未受燃煤影响的附近念坛水库周边空气汞浓度(1.7 ng/m3)。调查发现,较高价格蜂窝煤中汞含量较低(均值163 ng/g),廉价蜂窝煤中汞含量较高(均值552 ng/g)。总之,生活燃煤确实存在汞排放,廉价劣质的蜂窝煤流向民用市场更可能导致生活燃煤汞排放加剧。  相似文献   

19.
温室气体CO2的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火电行业是CO2排放量的主体。燃煤电厂实施碳减排和碳零排放是走向清洁能源必由之路。目前,燃煤电厂实施CO2的减排主要是从常规燃煤电厂烟道气分离CO2,其中,电厂CO2捕集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燃烧后脱碳、燃烧前脱碳、富氧燃烧以及化学链燃烧技术。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电除尘行业是我国环保产业中目前能与国际厂商抗衡且最具竞争力的一个行业,多年来电除尘器一直作为各行业除尘及气体净化的主要设备。但目前我国电除尘器存在电场数量偏少、比集尘面积偏小的现象,存在部分电除尘设备投运后烟尘排放不能达标的情况。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是根据排放标准和工况条件等要素设计的,随着粉尘排放标准的提高,电场数量偏少、比集尘面积偏小现象越发显得突出。对此,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电除尘委员会组织并委托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写了《燃煤电厂电除尘器选型设计指导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