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事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我们必须在认真分析现有人才及人才结构类型的基础上,结合事业发展的需要,以现代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全新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来构建防震减灾事业人才培养战略,努力建设形成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2.
一、环保人才预测的意义和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才培养工作越来越引起重视。预测适应社会、经济和环保目标的环保人才数量的结构,以便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环保人才、掌握  相似文献   

3.
高校环境类专业对科研人才培养的要求较高,专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为了培养高校环境类科研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构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对环境类专业科研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方向偏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科研人才将科研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注重环境类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坚定投身环境保护事业中的决心,减少环境类专业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日本高校的环境人才培养目标,相关课程体系改革及教学方法创新和人才培养规模等环境人才培养体制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在为中国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过程中,日本高校环境人才培养体制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是地方高校生存发展之道。地方高校目前还存在实践教学内容不足、人才培养与地方企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地方高校应针对区域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施分层分类的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综合课程教学体系,构筑面向岗位素质要求的渐进式实践教育平台,进而突破中小企业转型发展面临的人才瓶颈,同时为地方高校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解放思想是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法宝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能否解放思想,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兴衰和发展,也关系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流行于国外的"学生团队合作"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也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当前环保事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的矛盾比较突出,亟需解决人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文章对杭州市环保系统的人才总量、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分析;针对杭州市环保系统存在的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和高层次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斌 《沿海环境》2002,(3):12-13
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巳经浸入 到每一位北京市民的心里。环保业也会成为未来几年的热门职业,而 一向备受冷落的环保人才,也将借着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开始登上施展才华 的舞台。 环保人才开始走俏—— 随着北京市环保事业的发展,污水处理场、垃圾处理场、粪便处理 场的规模和档次都要大幅度的提高,对空气污染、噪声污染防治的力 度也在逐年加强,所有企业治理三废的措施将更加完善。为了迎接 2008年的奥运会,北京市用于环保方面的投资也将达到713个亿。可 以预见,在2008年奥运…  相似文献   

10.
通用航空在我国刚刚起步,设计、制造、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急缺,如何结合社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建立一套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通航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一个迫切问题。基于"产学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分解知识结构、重构课程体系等措施,有利于创新型通航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高校环保类人才培养关系到全人类环境保护的发展大计,当前中国高校环保类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人才流动性大、工程实践性不强以及评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提高高校环保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人才培养体制优化架构,采用交叉性和层次性学科融合方法进行复合型环保类人才培养,完善学科配套体系,加大学科投入,优化产业配套,提升高校环保类人才的就业空间,从而提高环保类人才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着人才质量下滑、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就业形势严峻等挑战,而经济全球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才自身能力的提高等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应从质量保证机制、环境保障机制、校友人文资源开发机制以及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四个方面,构建起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正被全世界广泛接受,然而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始终存在着重教学、轻科研、科教分离的弊端,通过对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贯彻科教融合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将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10):234-235
本文在对武汉市知识产权人才环境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武汉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完善武汉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政策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省辖市环境监测站是我国环境监测系统的中坚,其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决定了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水平和发展高度。以扬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为例,分析了省辖市环境监测站人才队伍现状与存在问题,概括了人才队伍以“三个层级、三大类别”为特点,提出了围绕“国家十二五环境监测规划”要求和解决具有区域特色的环境问题作为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突破口和发展方向,阐述了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不强,是影响我国大学发展的难题。高校应激发创新的动力与潜能,升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同时应谨记课程教学"人文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让自己主导的课堂焕发生命的灵光,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时代发展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人格特征表现为目标明确、意志坚韧,思维活跃、理念新颖,善于学习、知识丰富,乐于实践、能力突出。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应该加快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努力推动创新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重要的发展引擎,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在高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环境保护也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环保问题依然存在。在新的发展时期,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珠三角已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而环保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成败又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分析面向珠三角环保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现状,就面向珠三角区域环保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分析,并对珠三角环保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经济是教育发展投入的保障,经济与教育存在互动关系。在此关系作用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必须适应市场、企业发展的需求,以实践性、技术型、社会型人才培养为教育教学目标,走一条职业教育合作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新世纪又一个百花争艳的春天到来之际,我国第一座为防灾减灾事业培养专业人才的本科高等教育学府——防灾科技学院正式揭牌了。这标志着我们国家对防灾减灾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无疑,这是发展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一项基础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