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88年7月16日至24日,在河北省昌黎县黄金海岸召开了地震系统科技期刊编辑研讨会。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科技期刊编辑部五十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随着我国地震事业的发展,地震科技期刊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工作在这一战线的广大编辑工作者,长期以来默默为地震科技人员作嫁、为繁荣我国地震科技事业进行再创造劳动。通过编辑工作者无私的奉献,全国约有90%的地震科技文献得以产生和传播。作为现代科技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的劳动博得了科技工作者乃至社会的承认和尊敬。为使地  相似文献   

2.
1988年7月28日至8月1日,全国地震社会学研讨会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这次会议是涉及到有关地震的社会学内涵的首次全国性大会。在唐山市社会学学会倡议下,由《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中国地震》编辑部、《灾害学》编辑部、河北省地震局、天津市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国象地震局地震技术专科学校、唐山市地震局、唐山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唐山市哲学学会、唐山市社会学学会等11个单位  相似文献   

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 2 0 0 2年 1 1月 1 0日在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为编委会正副主任 ,正副主编 ,协办单位的编委和来宁参加全国地震工程会议的编委以及在宁编委等共 2 6人。编委会主任、主办单位江苏省地震局局长、博士生导师李清河研究员 ,编委会副主任、主办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李革平副研究员 ,编委会副主任、主编杨军研究员和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编委会主任李清河主持 ,主编杨军作编辑部工作报告 ,其主要内容包括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的前身《地震学刊》自 1…  相似文献   

4.
<正> 华东地震地下水井建网十周年学术交流会于今年9月11日至15日在浙江宁波市举行,该区各省、市从事地下水观测预报的专家和观测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华南等兄弟井网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震出版社、《地震学刊》编辑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亦应邀莅临大会。会议人数达85人。大会始终洋溢着热烈浓厚的学术气氛,是一次成功的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5.
《灾害学》杂志编委会换届暨庆祝创刊20周年会议于2006年12月6~7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灾害学》主办单位陕茜省地震局主办,协办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陕西省减灾协会、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的代表、第三届和第四届编委会的部分编委、安徽省灾害防御协会、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领导以及部分兄弟期刊的代表共54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正> 《地震学刊》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1992年6月16日在江苏省地震局召开。新的编委及编辑室成员共35位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地震学刊》第三届编辑委员会主编董颂声主持。江苏省地震局副局长周太平介绍了编委会换届和编委调整的情况。并代表刊物主办单位对第二届编委会全体编委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江苏省地震局杜振民局长宣布了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名单并向新编委们颁发了聘书。《地震学刊》编辑室主任姚月清传达了首届全国地震期刊工作会议精神,汇报了《地震学刊》创刊以来的编辑出版工  相似文献   

7.
<正> 《地震学刊》第二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1985年4月2日至4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共有24位编委(部分编委因故未能出席)和一位邀请代表。会议由许绍燮主编和冯德盖、孙廷萱、张雪亮、董颂声副主编主持。《地震学刊》主办单位江苏省地霍局局长魏文园到会,并讲了话。会议听取了《地震学刊》编辑室所作的关于《地震学刊》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和“《学刊》编辑工作条例”的制订说明,重点地就《学刊》办刊的宗旨、性质、任务、办法和如何适应当前改革形势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地震科技期刊自六十年代以来,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目前经国家科委和国家地震局统一整顿批准的全国公开期刊近二十种,内部出版期刊十数种,已初步形成体系。它们在为繁荣地震科技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期刊编辑有着自身的特点,如在组织形式上,各编辑单位既隶属于主办单位,又有一定的社会独立地位,可以单独进行各种业务活动。但长期以来,地震科技期刊编辑不象其它专  相似文献   

9.
《防灾博览》2006,(1):46
为进一步提高《防灾博览》及全国地震系统报刊质量.围绕全面贯彻落实防震减灾会议精神,《防灾博览》暨全国地震系统报刊工作研讨会于2005年12月14-1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刘玉辰.震害防御司司长卢寿德.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党委书记李强华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各省,市地震局有关领导及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地震》和《地震地质》4种地震科技期刊2000~2001年所发表论文作者状况的调查统计,从6个方面对地震科研工作者的状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就统计中发现的问题对地震科技期刊的规范化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 1985年10月18日至26日,来自全国地质、石油、地震、冶金、煤炭、建材、中国科学院及地质院校等六十多个部门的一百六十余名代表在宁召开了全国推覆构造及区域构造研讨会,以此隆重纪念《宁镇山脉地质》发表50周年。这次会议是在著名构造地质学家马杏垣教授倡议下,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石油学会地质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于1994年8月23日至26日在哈尔滨市举行。这次会议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承办。270多位作者为本次会议撰写了150篇论文,全国各地教育、科研、设计、管理等部门50多个单位120多位教授、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出席了会议。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地震工程会议的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第一届(1984)在上海、第二届(1987)在武汉、第三届(1990)在大连举行。此后,会期调整为每隔4年举行一次,与世界地震工程会议间隔相同,并安排在两次世界地震工程会议的中间。  相似文献   

13.
<正> 应国家地震局的邀请,国际地震中心主任安东尼·休斯博士(Anthony A Hughes)于8月20日~9月1日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8月29日到南京访问。30日上午,休斯博士在南京金陵饭店作了题为“国际地震中心—国际数据中心”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国际地震中心的历史、任务、主要活动和出版物,着重介绍了该中心在世界地震资料的收集、分析、编辑、出版等方面的情况和做法。报告使与会者对国际地震中心的活  相似文献   

14.
<正> 1989年11月16日—11月18日在南京召开了江苏省地震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14人,他们来自包括地震、地球物理、地质、测量、力学、建筑、气象、石油等不同专业和单位。甘肃、上海等省市和兄弟学会的代表5人应邀出席了会议。省科协学会部李茂典副部长在会上讲话。本次会议主要内容和任务是: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95年2月27日至3月3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这次会议是1994年横滨世界减灾大会后的一次建设性的扩大会议。除23名科技委员出席外,还邀请了14个国家的政府代表、联合国系统的4个专门机构和4个世界性组织的代表、3个政府间组织以及数十位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和私人团体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6.
<正> 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于1984年7月21—28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召开,这次会议共有50多个国家近1500人参加。中国国家地震局、高教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水利电力部、冶金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等所属的16个单位共22名代表(包括在美访问学者4名),其中国家地震局代表5名。  相似文献   

17.
<正> 一 1983年4月19日至25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在南京召开“地震地质现状和发展方向讨论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摘要88篇。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国家地震局及其直属单位以及有关学科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丁国瑜参加并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将对我国地震地质科学发展、制定今后工作方针任务起重  相似文献   

18.
《灾害学》1992,(4)
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西安培训中心”组织召开的“中国近期自然灾害趋势研讨会”,于1992年5月25日至5月30日在古都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校内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50多人,分别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气象、海洋、地震等科研单位、保除公司、大专院校及民政系统。会议收到论文及摘要30多篇,分别在会上作了交流与研讨。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0月14~15日,第三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将在深圳召开。会议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辑部、深圳大学和广州大学共同主办,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和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山大学工程学院、中国地震  相似文献   

20.
<正> 国家地震局华东地震工作协作区首次地震科学学术交流会于1981年9月17日至23日在烟台召开。会议由华东地震工作协作区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秦国柱同志主持,领导小组组长安军同志致开幕词,领导小组副组长朱泽同志作了会议总结。国家地震局有关直属所、队,出版部门和西南、东北、西北协作区等21个单位的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有的并作了专题报告。会议共收到论文105篇,其中68篇在会议上宣读。这些大多数来自地震监测预报实践第一线的论文,反映了本协作区范围内广大专群地震工作者,近几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