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韦庆  葛晓阳 《四川环境》2024,(1):112-116
由于采用大规模天线阵列(Massive-MIMO)等技术,5G移动通信基站在不同应用场景和终端集中程度下的电磁辐射强度有明显差异。为探讨5G移动通讯基站电磁辐射影响预测方法,参照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62232)模拟5G基站射频电磁强度,设置并建立了天线NR下行PRB平均利用率为65.88%~98.58%和小区下行有效吞吐率为885.29~1147.30 Mbps的实际应用场景。同时,利用建立形成的稳定强电磁窄波,实测连续6分钟方均根检波示值,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实测值与理论模拟结果具有良好的相符性(p>0.95)。本研究可为5G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规范操作提供参考,也可为开展基站射频辐射强度模拟计算提供数据验证。  相似文献   

2.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迅猛发展,随着国内5G通信基站的大量建设,其电磁辐射也成为环境监测和公众关注的焦点。5G通信基站使用了智能天线和3D波束赋形等技术,监测是否需要引导天线指向监测位置,成为必须明确的问题。以成都市某5G通信基站为实例,对该基站在无终端接入、有通信终端接入条件下进行波束引导的监测方式及电磁辐射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西宁市216个TD—SCDMA宏蜂窝基站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的监测,评价了移动通信基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减少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污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达州市124个电信LTE基站电磁辐射的监测,根据楼顶基站和地面基站不同位置的监测数据,分析移动通信基站周围电磁辐射现状,提出减少移动通信基站对周围居民电磁辐射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为环境管理部门作出整治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乌鲁木齐市因移动通信基站引起的电磁辐射污染状况,对乌鲁木齐市内1 330座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现场监测,结果显示,所测基站电磁辐射强度综合场强的最大值为7. 2μW/cm~2,低于国家规定的环境管理目标8μW/cm~2,对基站的测点结果分析表明,电磁辐射强度综合场强的区间主要分布在0. 2~2 V/m内,数据占比超过92%,表明乌鲁木齐市因移动基站引起的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小。此外,公众应正确科学的对待电磁辐射,运营商应依据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合理、规范的架设通信基站。  相似文献   

6.
公众对手机基站电磁辐射投诉典型问题及解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缪尔康 《四川环境》2011,30(3):67-70
随着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进入3G时代,手机基站建设掀起了新一轮高潮.手机基站是手机用户之间信息传递的枢纽,而信息传输的承载方式就是电磁波,也就是通常所称的"电磁辐射".由于绝大多数公众对电磁辐射并不了解,因此"谈辐色变",对手机基站的电磁辐射投诉量逐年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和谐与移动通信业的顺利推进.本文将比较有代表...  相似文献   

7.
王亚民 《青海环境》2003,13(2):65-67
文章依据国家有关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标准,从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向周围辐射电磁波的特点出发,考虑基站天线电磁辐射的主瓣、副瓣和盲区3种情况,对移动通信基站周围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范围、布点方式和点位确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颁布,一些重点城市也已经开始发布PM2.5的监测信息,但与之配套的监测方法标准、规范却无法满足要求。环保部表示,主要问题在于缺乏仪器适用性检测技术要求。环保部近日同时公开了6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以规范包括PM2.5在内的监测工作。这6项标准包括《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以下简称检测方  相似文献   

9.
李玲 《环境技术》2014,(1):13-15
本文阐述了电磁辐射的相关理论、电磁辐射环境的评价标准以及基站的工作原理,对电磁环境进行了理论预测,对不同的天线增益下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值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在天线增益15dBi、17dBi和18dBi三种情况下与天线不同直线距离的预测点的功率密度预测值,并对功率密度预测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媛  帅震清  冯林 《四川环境》2006,25(6):68-7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基站的电磁辐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分析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情况预测模型,结合天线的方向性和增益情况对不同地区不同辐射方向上的电磁辐射情况做出预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社会普遍关心的手机基站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问题,从基站电磁辐射属性,强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500mW、200mW、10mW室内室外无线市话基站天线周围、基站下方室内、收发信机和无线市话手机的电磁辐射强度进行了测试,并就测试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500mW、200mW、10mW室内室外无线市话基站天线周围、基站下方室内、收发信机和无线市话手机的电磁辐射强度进行了测试,并就测试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移动通信基站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的同时,如果站址或其他参数选择不当,则可能引发电磁环境污染。本文介绍了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执行的国家标准,结合移动通信基站的原理,提出超标移动通信基站的判定思路,并根据日常工作经验,对超标基站进行分类汇总,确定整改原则,对不同类型的超标基站给出相应的整改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陆九渊 《环境教育》2009,(11):40-41
3G手机时代即将来临,很多百姓都关注和向往新手机的时尚功能和外观,但是,手机功能加强,基站辐射是否也加大?会不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人们担心的原因有三:一是TD-SCDMA等3G技术是一项新生事物,是高新技术的产物,市民对此相对陌生;二是辐射本身是"看不到,摸不着"的,需要专家的解读和权威的测量;三是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渴望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本期我们来探讨一下3G时代的手机辐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四川广播电视塔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公众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位于成都市区的四川广播电视塔的辐射特征,根据相关规范制定了监测方案,并进行了射频综合电场监测。通过分析不同方向和高度的监测结果,归纳电磁辐射设施应用与电磁环境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四川广播电视塔周围公众居留位置处电磁辐射满足国家标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成都地区目前应用的主要电磁辐射设施,并根据其不同辐射特性,确定了调查因子。在此基础上,对成都市主城区进行网格布点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归纳出成都市区电磁辐射设施应用与电磁环境水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油泥处理场站主要用于处理油田产生的罐底泥、浮选渣和含油泥沙等,是油田污染物最集中的处理场所之一。文章选取某油田具有代表性的5个油泥处理场站,对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石油烃等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所有监测指标均未超标,且监测结果远低于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表1中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及管制值限值要求;同时采用内梅罗方法对土壤污染状况开展评价,最后提出了油田油泥处理场站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电磁环境中电磁辐射设施(设备)的频率特征、传播方式进行分析,根据对成都市主城区电磁环境频谱进行的大量点位监测,对照分析监测结果及谱图,分析论证了成都市区电磁环境频谱的主要构成情况及其来源。  相似文献   

20.
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传统的主成分标准化法进行改进,使用改进后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对α水库10个监测断面2016年7月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用3个主成分因子可以对所有样本进行评价分析,并得到了各断面综合得分和区域综合主成分分级标准。各断面综合得分(污染程度从重到轻)为G1G3Z9G11G12G8G10G5G15G14,分析所得各断面主要受污染因子与断面实测资料吻合,说明改进后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在保证尽可能少丢失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对水质进行合理评价,不仅避免了传统方法的主观性、随意性以及多指标数据的复杂性,还可以突出断面主要影响因子并指导控制治理措施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