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中道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彦涛  马民涛  柳至和  任杰 《交通环保》2004,25(4):11-13,23
介绍了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结构及其功能,详细阐述了采用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公式、FHWA模型与GIS集成的方法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该方法可实现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及任一噪声预测点噪声值的计算,并能以等声级形式表示道路噪声分布情况。其作为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项重要应用功能,为道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工具。对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交通不断发展,道路交通噪声已经成为严重的噪声污染源,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是一项环境管理技术手段,有利于噪声防治。基于此,本文以道路交通噪声预测声源简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声源预测方法,通过道路交通噪声的误差计算,利用相关预测软件完成验证,为道路交通噪声声源优化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运用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概率论对监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建立了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与车流量变化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说明了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年变化趋势的动态规律;给出了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交通噪声各评价量与车流量各成份的作用关系,为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计算机处理大量的噪声数据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不仅快速准确,而且把人从繁琐的计算中解放了出来;本文以功能区噪声为例,给出了功能区噪声数据计算程序,本程序稍作改动即可用于区域环境噪声数据和道路交通噪声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拉萨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方法对拉萨市道路交通噪声的等效连续声级进行预测。经检验,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从而为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人工神经网络在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预测功能,根据某公路交通噪声的实测数据,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经检验,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从而为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2011—2013年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环境工程》2015,33(1):141-145
在2013年10—12月期间,选取了广州市58条道路和20栋噪声敏感建筑物进行噪声监测,与2011—2012年监测数据相比较,综合分析了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的现状和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广州市昼夜道路交通噪声以71 d B和70 d B为中心上下波动。对于2013年监测数据,噪声敏感建筑物昼夜噪声均值为65.1 d B和64.6 d B,夜间最大突发噪声均值为80.7 d B。此外还计算了每条道路的昼夜噪声频率重心,结果显示,广州市道路昼夜交通噪声频率重心分布基本相同,以1 000~2 000 Hz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8.
澳门半岛交通噪声模拟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噪声是澳门半岛最主要的环境噪声源。本研究在国际上通用的交通噪声预测模型STAMSON的基础上 ,根据澳门半岛封闭型道路的特征 ,建立了封闭型道路交通噪声计算机预测模式 ,经过实测数据的验证 ,模型预测结果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精度要求。利用建立的交通噪声预报模式 ,计算了澳门半岛不同类型道路的交通噪声水平 ,定量评价了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状况。最后 ,根据澳门半岛交通密度高的特点 ,提出了新的环境噪声标准建议 ,并给出了逐步改善环境交通噪声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影响道路交通噪声相关因素的探讨垦利县环保局赵建华我们在研究道路交通噪声评价、预测及污染防治等问题时,首先应考虑机动车类型、车流量、行车速度、鸣喇叭的频率、道路状况、声学环境等请多因素对道路交通噪声造成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较准确地建立道路交通噪声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主要评价量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俊峰  蔡良才 《交通环保》2004,25(5):18-20,44
简要阐述了现有机场飞机噪声主要评价量的优缺点,并通过对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与昼夜等效声级LDN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存关系的比较分析,推导了两者的差值计算公式,并用实例进行了计算,根据基于两个评价量的不同标准限值,得到分别以LWECPN与LDP。进行飞机噪声影响评价相差8dB以上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评价方法不同产生优劣矛盾,其实真正决定飞机噪声评价结果是否合理在于评价标准的限值大小。最后,提出了使飞机噪声影响评价更趋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香港与广州市汽车尾气污染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较先进自动分析仪器,连续4年在香港九龙青山道及连续9天广州市解放中路,对汽车尾气污染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香港九龙青山道汽车尾气污染较轻,1988年和1989年基本满足中国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要求。广州市解放中路汽车尾气污染严重。超过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车流组成与行车速度的差异是造成香港与广州市两地汽车气污染差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山城道路交通噪声的分析和预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子明  林董 《环境科学》1991,12(2):38-41
本文报道了以路面坡度为主要特点的山城道路交通噪声的分析和等效声级预测方法.根据山城路面结构,两侧建筑物分布特点,对机动车辆在坡道上行驶状态和噪声辐射进行了大量测量和研究,得到不同车种噪声与坡度、车速的线性关系式.研究证明上下坡侧声级值有差异,道路两侧建筑物阶梯式分布噪声污染特点.给出了坡道路面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及其在车流量较少条件下的预测方法,并与实测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详细介绍常见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区别的同时,进行了不同公路项目的设定,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项目分别采用了上述预测模式进行预测,通过不同预测模式下不同公路项目交通噪声的对比、分析,得出"对于一般公路项目,适合在对车速、车型比等参数进行合理校核的基础上,采用HJ/T 2.4-2009中推荐模式进行预测;其它项目,适合通过类比同类项目的交通噪声影响的方法进行预测"的结论。由于本文采用的模式均为行业内认可的模式,其预测结果及表现特点有助于准确地反映和预测公路交通噪声。  相似文献   

14.
浅析城市交通噪声污染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天莲  程卫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56-158
以文山县城为例,分析了城区噪声的交通噪声为主,其大小与道路两侧环境、车流量、车速等有关,具有不确定性。提出了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完善管理系统、鼓励公交、发展先进的现代交通技术、加强绿化和提高市民文明意识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杭州市中心城区主干道体育场路、凤起路和庆春路的交通噪声监测表明,96%的监测点监测值超过昼间70dB限值要求,其中等效声级Leq在70.0dB~75.0dB的路段长度占监测道路总长度的89.8%:三条交通干线交通噪声的平均等效声级值-↑Leq在71.6dB~73.2dB,按交通噪声污染分级,体育场路和凤起路属于中度交通噪声污染水平,庆春路属于轻度交通噪声污染水平。解决交通噪声污染最可行的措施为对道路进行拓宽,采用疏水沥青低噪声路面,优化车道,调整交通信号,加快车辆行驶速度以及加强交通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城市道路产生交通噪声进行分析,给出其对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处影响规律;对不同布局形式的居民区所受交通噪声影响进行分析、论证,提出有利于噪声污染防治的布局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路面结构降噪物理特性,利用废旧橡胶沥青SMA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降噪材料,探索其隔声性能的现场监测方法。选取南京绕城公路一段作为监测路段,对采用普通沥青路面和采用SMA材料的结构降噪路面进行比对监测,结果显示采用SMA材料的结构降噪路面声级值降低1~1.8dB。分析认为交通噪声主要声源为驱动噪声,而驱动噪声中主要噪声部分为排气噪声,所以对于路面行驶噪声的降噪对于交通噪声整体声级的改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8.
兰州市交通干道车流量与噪声污染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铁军  王翔  田良 《交通环保》2005,26(1):13-16
兰州市受河谷地形限制,用地紧张,交通问题突出。近年来,市内车流量呈显著攀升趋势,噪声污染基本保持平稳。近期监测表明,市内交通干道车流量较大,声环境质量较差;典型路段车流量变化时间规律明显,车流量与Leq均值在工作日与休息日有显著性差异;公交车站噪声比站旁道路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特大城市公路交通设施噪声影响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特大城市的公路交通设施规模庞大而复杂,主要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公路运输枢纽场站。本文实测了北京市有代表性公路交通设施场界噪声,分析了其不同道路等级(或不同客货公路运输枢纽)、不同车流量、不同时段情况下的噪声影响程度大小,为北京市公路交通设施的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