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 概述 在露天矿,汽车运输公路路面质量普遍较差,因此,每当车辆运行时,尘土弥漫,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达到几十至几百毫克每立方米,是导致深凹露天矿大气严重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洒水,洒吸湿性强的盐水溶液,采用粘性抑尘剂等虽能取得一定抑尘效果,但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根治路面扬尘,  相似文献   

2.
汽车路面是露天矿的主要扬尘源。以卡拉达格采石场为例,有250余辆载重3~27吨的各种类型自卸汽车同时运行,带入大气的粉尘量为总尘量的70%。该采石场夏季气温大大超过20℃,甚至达到35℃以上,而空气湿度不到40%。夏季防尘主要依靠洒水,为此耗费大量资金,并需采用特殊的技术。为了选择合理的防尘方法,进行路面洒水、喷洒0.1%НЧК(合成橡胶生产的下脚料)表面活性剂溶液、30~40%氯化钙溶液以及含氯化钠和氯化钙的盐类来处理路面的试验研究。喷雾洒水是用ПМ-6型洒水车进行  相似文献   

3.
煤堆自燃和煤堆扬尘会带来很大的灾害,目前主要采用喷洒药剂防止煤堆自燃和扬尘.现有的抑尘阻化剂普遍存在抑尘阻化效果不稳定、寿命短等不足.通过阻化性实验、成膜性实验、抗风吹能力测定实验研制出一种抑尘阻化剂.该抑尘阻化剂具有很好的阻化效果,阻化率能达到90%以上,通过抗风吹能力测定实验可知,喷洒该抑尘阻化剂后,煤粒能抵御20 m/s的风吹,抑尘效果好.该抑尘阻化剂无毒、无害,成本低,材料来源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路面抑尘剂的必要性、抑尘机理及防治方法 ,总结了国内外抑尘剂的研究成果 ,说明了目前抑尘剂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5.
路面抑尘剂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路面抑尘剂的必要性、抑尘机理及防治方法,总结了国内外抑尘剂的研究成果,说明了目前抑尘剂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描述露天矿自卸卡车运输扬尘的动态三维流场,采用动网格技术及离散相模型的粒子跟踪技术的耦合计算方法,模拟不同车速下自卸卡车周围气流与粉尘的分布特征,并进行现场实测。分析结果表明,粘附在路面的积尘是露天矿运输扬尘的发尘源,气流紊动扩散产生的剪切气流和诱导气流是粉尘颗粒飞扬的动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未来得及沉降的粉尘颗粒在卡车后方飞扬,道路粉尘质量浓度为418~956 mg/m~3;随着自卸卡车车速的提高,近地面粉尘质量浓度与扬尘高度均增大。胜利东2号露天矿现场实测显示,运输扬尘污染情况严重,粉尘质量浓度高达1 932.2 mg/m~3,各测试端面的实测值和模拟值相对误差小于6.64%。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解决露天矿山运输路面的大量扬尘,针对现有抑尘剂存在的降解性差、成本较高、保水率差、除尘效率过低等问题,在对某露天矿山的扬尘进行表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0.1%APG作为主剂、0.6%K12作为起泡剂、0.4%PAM作为稳泡剂、0.3%LAS作为润湿剂,通过测定泡沫的表面张力、泡沫体积、粉尘接触角、粉尘浸润深度确定各试剂的最佳质量分数,初步确定6个泡沫抑尘剂配方,选择保水率、抗风蚀性、抑尘效率作为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配方为m(0.6%K12)∶m(0.1%APG)∶m(0.4%PAM)∶m(0.3%LAS)=1.05∶1∶0.6∶0.1的保水性、抗压强度、抗风蚀性均优于其他配方,全尘与呼吸性粉尘的抑尘效率分别高达87.11%,75.26%,经pH测试,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氧化淀粉、丙烯酸(AA)、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制备了一种软膜型抑尘剂(抑尘剂液体干燥后形成具有一定韧性的软膜)。与聚乙烯醇类壳型抑尘剂(干燥后形成很脆的壳层)相比,软膜型抑尘剂提高了煤粉固化层的抗破裂能力。由抗震荡性试验可知,使用膜型抑尘剂后,经过18 h的震荡,煤粉的损失率仅为1.91%,而使用壳型抑尘剂后煤粉的损失率为4.85%。还测定了2种抑尘剂的保湿性和耐破度。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SEM观察了该产物在煤粉表面形成的膜层形貌。试验结果表明,散煤运输中膜型抑尘剂在减少煤粉损失和控制扬尘污染方面性能优于壳型抑尘剂。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后半叶,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灰尘治理。数十年来,许多国家研发采用先进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已见成效。欧洲:资深抑尘剂用户国外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抑尘剂的研究,目前,美、日、俄及欧洲一些国家地区对抑尘剂的研究,已取得了丰厚成果,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申请了大量专利。欧洲国家非常重视不同抑尘剂在各种公路环境下的使用效果,欧盟委员会资助的"生命项目"在欧洲多地进行了大  相似文献   

10.
为更长期有效抑制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排放,避免表面覆盖抑尘剂膜因人为扰动发生强度破坏而使抑尘剂过早失效,以原施工现场快速成膜型抑尘剂配方为基础,添加不同类型、不同质量浓度纤维素,通过拉力试验确定能够显著提高抑尘剂凝胶膜强度的纤维素种类及浓度,并对新的抑尘剂进行基本性能检测试验,最终确定在原抑尘剂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0%~0.20%甲基纤维素能够得到强度高且性能稳定的抑尘剂凝胶膜,抑尘剂的保水吸湿性能和抗风蚀性能良好,抑尘效率超过原抑尘剂,可达99.75%。  相似文献   

11.
丰义思 《劳动保护》1996,(10):42-43
露天矿场小平台开采与孔内无雷管爆破法湖北黄冈地区劳动局丰义思湖北黄冈地区露天矿场的形式主要是山坡露天矿,少数是凹陷露天矿,采矿方法主要是采用“一面墙”高阶段开采法,形成“山有多高,宕有多高”的开采面。采场高度一般60~80m,最高达120余米。边坡角...  相似文献   

12.
邯邢冶金矿山局现有6个选矿厂,共有粉尘应测点139个,1986年粉尘浓度合格率达83.98%,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防尘效果.本文试就选矿厂防尘工作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供同行参考。当前,我局选厂防尘采用的技术措施,主要是喷雾洒水和密闭抽风除尘(机械除尘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直接向矿石喷雾洒水,水量难以控制,水多了,皮带粘矿、打滑,水少了,抑尘效果差。此外,喷雾洒水和湿式除尘器的防冻问题也没有解决。(2)密闭抽风除尘系统中的密闭罩或集尘罩,为了便于生产上使用,往往做成敞口或半敞口罩,但收尘效果不理想,如果采用整体焊接的全密闭罩,又不便于生产操作和设备检修。(3)防尘工作的着眼点放在粉尘产生后的除尘,面对改进工艺设施,减少粉尘的产生,考虑较少。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煤层注水降抑尘技术中水分易流失,开采时注水抑尘效果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既能增加煤层保水率又能改善煤层脆性的抑尘方法:研制出以海藻酸钠(SA)为基质的成胶型抑尘剂,并开展比表面积试验、氮气吸附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和产尘率试验,研究表面活性剂、黏度及注射压力对成胶型抑尘剂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有利于煤层润湿,但对抑尘效果影响较小;抑尘剂黏度增大有利于保水,可使保水时间由10 h提升至30 h,但会导致材料难以进入煤层内部;注射压力对于抑尘剂的抑尘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当煤层注射压力较小时,抑尘剂难以快速渗入煤的内部孔隙中,随着压力的增大,抑尘剂逐渐渗入煤孔隙中。当注射压力升至3 MPa后,抑尘效果不再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产尘率由4%降低至2.3%,相对降幅达50%,有效降低了产尘。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贵阳市PM_(2.5)主要污染源的源成分谱,将主要污染源划分为土壤风沙尘、城市扬尘、道路尘、建筑水泥尘、钢铁尘、燃煤尘和汽车尾气尘7类,分别采集各类污染源样品,然后进行再悬浮采样,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离子色谱仪及热光碳分析仪分别分析样品中20种无机元素、3种水溶性离子和碳组分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7类污染源成分谱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其中土壤风沙尘、建筑水泥尘、钢铁尘、汽车尾气尘、燃煤尘5类污染源谱都有明显的标识元素,分别为Si、Ca、Fe、OC、EC和Se,而道路尘和城市扬尘属混合尘源,无单一标识元素,道路尘显示出土壤风沙尘、建筑水泥尘、燃煤尘、机动车尾气和工业排放的混合污染特征,城市扬尘则主要受土壤风沙尘和建筑水泥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压静电尘源控制设备自1976年由武汉冶金安全技术研究所试验研究以来,发展较快,应用较广,目前已有六十多台用于烧结、耐火、炼铁、有色冶炼、水泥等行业的一些分散扬尘点的粉尘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该项技术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就地控制尘源)、操作维护方便、噪声小、耗电量小、投资省、除尘效果好(净化率达百分之九十七以上,排放浓度可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以下)等优点。 高压静电尘源控制设备是建立在电除尘原理和尘源控制方法基础上,解决小的分散扬尘点除尘的一种新途径。这种设备主要包括高压供电设备和密闭罩两部分。其特点是不必设置独…  相似文献   

16.
刘力嫚  陆伟  陈云龙 《安全》2024,(1):31-36
为从源头控制煤矿开采过程中粉尘的产生,采用文献分析和试验的方法,筛选出润湿和保水性能较好的海藻酸钠单组分抑尘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制备出一种以海藻酸钠为主的煤层成胶增润型抑尘剂,其主要成分构成是质量分数为0.25%的海藻酸钠、0.15%的葡萄糖酸内酯、0.15%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和0.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同时对制备的成胶型抑尘剂进行含水量、保水率、扫描电镜和比表面积及孔径测定。结果表明:该抑尘剂能够提高煤层的含水量和保水率,含水量比水为抑尘剂处理后的煤高近4倍,保水率比水处理的煤时间延长2倍以上;扫描电镜测试和比表面积和孔径测试表明,成胶型抑尘剂可增强材料对煤体的胶粘作用,且能够进入煤的内部孔隙在煤内外表面均成胶,有效地提高了保湿效果,实现从根本上控制煤体产尘。  相似文献   

17.
本发明属于矿物的采掘工艺,其中也包括块煤开采和泥煤采掘等方面的安全技术。采矿及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憎水性粉尘,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这种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还会引起火灾或爆炸。大家较熟悉的抑尘剂,有精馏苯乙烯的残液、脂肪酸盐或聚乙烯醇和水。但这些抑尘剂的不足之处是抑尘效率不高,且必须使  相似文献   

18.
简要地介绍了国内外喷雾抑尘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抑尘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抑尘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和优选出综合性能优良的抑尘剂,利于在矿山推广和采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改善抑尘剂抑尘性能,自主研发了新型高分子抑尘剂。以阜新发电厂末煤为实验原型,对8组小煤堆 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抑尘性能实验。研究其表面固化效果、耐水冲蚀性、抗风蚀性、流动性等主要性能,得出其在不同条 件下的最佳浓度配比。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抑尘剂具有良好的抑尘功能,其耐水冲蚀性和抗风蚀性随抑尘剂浓度增加而 增强。在多雨地区,抑尘剂溶液最佳浓度是3%,浓度大于3%时抑尘剂耐水冲蚀性随浓度增加效果不明显;在干燥多风地 区,当煤堆储存在30天以内时,抑尘剂溶液最佳浓度范围为1%~3%,储存30~50天时,最佳浓度范围为3%~4%,储存在50 天以上时,最佳浓度为5%。抑尘剂溶液流动性随浓度增加而降低,高浓度抑尘剂喷洒时不易实现均匀喷洒,浓度超过3% 的抑尘剂喷洒时需提前用低浓度溶液进行预湿润。  相似文献   

20.
武钢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系复合型(山坡、凹陷)露天矿。目前最大采深为264米,已全部进入凹陷露天作业。电铲装车过程中的扬尘是当前采场的主要尘源之一,不仅直接危害电铲司机的健康,而且严重污染采场大气。电铲司机室的粉尘浓度最高达100毫克/米~3,大大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同时,采场夏季炎热,气温超过40℃,影响工人健康,自然减员十分严重,妨碍劳动生产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