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鉴于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危害,使用市售的“家丁”牌甲醛消除剂,对其去除甲醛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甲醛消除剂可以快速、有效地消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又可以减少室内装修材料中游离甲醛的释放,是治理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中的甲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同时对北京市11户部分新装修居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8户住宅超过了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的甲醛最高容许质量浓度0.10 mg/m3.  相似文献   

3.
对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同时对北京市11户部分新装修居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8户住宅超过了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的甲醛最高容许质量浓度0.10 mg/m3.  相似文献   

4.
对江阴市20户居民新装修(装修时间短于2年)的房间中,进行甲醛污染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甲醛污染严重,进而分析了造成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日本研究小组日前研制出一种酶探测器,利用只与甲醛反应的酶,可短时间、高精度地测定这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物质。  相似文献   

6.
汽车内空气甲醛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车内空气甲醛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随机测定200辆私家轿车车内空气甲醛浓度、温度和湿度,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车型、车龄、车内装饰物和关窗时间等基本情况.检测可知,车内空气甲醛几何均数为0.030 mg/m 3 ,95%可信区间为0.027~0.033 mg/m 3 .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规定为0.100 mg/m 3 ,超标率为1.5%.车内空气甲醛对数质量浓度(y)与车龄(X 1 )、车内温度(X 2 )、汽车档次(X 3 )、车内温度×关窗时间(X 4 )有关,回归方程为y=-2.088 5-0.096 6X 1 0.019 9X2 0.049 5X 3 0.002 2X 4 .表明车内甲醛污染主要存在于车龄不足半年、关窗时间超过3 h以上的车辆,降低车内温度可有效控制车内甲醛污染.  相似文献   

7.
杭州某高校室内空气质量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校室内污染状况,调查选取杭州市某高校75间教室按照装修完成后时间长短分成5组,分别于2011年3、6月进行氡、氨、甲醛和苯系物(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的检测.结果显示,甲醛和苯系物浓度与装修完成后时间长短、通风情况、温度、湿度密切相关,装修完成后1.0年内的教室浓度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除装修完成后5.0年以上组外,各组甲醛和苯系物含量6月都呈现极显著增高趋势(p<0.01).所有室内氡和氨浓度均未超标.总体来说,该校室内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良好,但新建建筑物的室内空气污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以集中空调中处理室内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应用背景,搭建了试验台.实验研究了真空紫外灯(主波长254 nm,185 nm)降解甲醛的影响因素以及产生O3的情况.研究表明,在产生的O3浓度低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0.16mg/m3)的情况下,真空紫外灯也能够高效地降解空气中低浓度甲醛(<1 mg/m3);甲醛降解率与反应器空气流速及甲醛初始浓度成反比;降解速率与甲醛初始浓度成正比,与反应器空气的流速成反比;绝对湿度对真空紫外灯降解甲醛有一定的影响;反应器空间大小对甲醛降解影响比较显著.应用于集中空调系统净化室内空气中VOCs,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汽车内微环境空气污染的初步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车内的污染水平,在2004-04-10至2004-06-20对车内空气进行了采样和分析.对车龄在2年内的91种型号轿车的车内微环境进行了静态检测,有效检测车辆共计802辆,同时对比检测20辆2002年以前出厂的旧车.检测项目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CO等.参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新车中甲苯浓度超标率达82%,苯和甲醛浓度的超标率分别为75%和24%.在被检测车辆中,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均是新车比旧车高,只有CO浓度是旧车比新车高.初步分析判断苯系物主要来源于车内的胶粘剂,甲醛来自于车椅座套和座垫等,CO来源于发动机排放残留.  相似文献   

10.
真空紫外灯动态降解空气中低浓度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集中空调中处理室内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应用背景,搭建了试验台。实验研究了真空紫外灯(主波长254nm,185nm)降解甲醛的影响因素以及产生O3的情况。研究表明,在产生的O3浓度低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0.16mg/m^3)的情况下,真空紫外灯也能够高效地降解空气中低浓度甲醛(〈1mg/m^3);甲醛降解率与反应器空气流速及甲醛初始浓度成反比;降解速率与甲醛初始浓度成正比,与反应器空气的流速成反比;绝对湿度对真空紫外灯降解甲醛有一定的影响;反应器空间大小对甲醛降解影响比较显著。应用于集中空调系统净化室内空气中VOCs,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环境测试舱自吸附甲醛重释放规律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广泛用于板材污染物释放量测试、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果测试等实验中的环境测试舱,往往由于其内壁黏附性杂质而对目标测试物产生不可忽视的自吸附作用,自吸附污染物将作为二次释放源出现重释放,研究目标测试物的自吸附消耗量及重释放规律,探索有效控制措施,有利于对环境测试舱实验应用及室内污染控制提出指导性实际意义。分别选取0.2%甲醛溶液、大芯板作为同一自制玻璃环境测试舱2期实验(I期、Ⅱ期)的不同甲醛释放源,通过近90 d追踪测试,经不同释放源、不同控制条件下舱内壁自吸附甲醛的多次重释放实验,结合非线性拟合分析方法,总结出舱内壁自吸附甲醛重释放甲醛浓度变化符合一阶递增指数函数:y=A1×exp(-x/t1)+y0,(A1<0、t1>0)。曲线参数y0值可用于评价实验条件下测试舱内自吸附甲醛残余量;y0值与环境舱舱体材质、环境温湿度、舱外甲醛浓度及空气交换手段有关,而与释放源及其释放平衡浓度高低无明显关系。大开舱门短时间抽气式空气交换对舱内自吸附甲醛残余有适度清除效果,使y0值降低,同时有利于再次平衡状态的快速建立;而长时间的无动力空气交换,或者自来水洗及去离子水洗等处理手段对舱内壁自吸附甲醛残余无明显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微型实验舱(0.04 m3)模拟室内甲醛环境进行活性炭吸附实验,研究吸附后甲醛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计算活性炭对甲醛的净化效率、吸附速率和饱和吸附量,探索活性炭对室内甲醛的吸附规律.研究发现,当甲醛含量为0 ~0.40 mg,活性炭用量为0.5g时,舱内甲醛浓度随时间延长呈指数递减变化趋势,吸附后0~0.5 h甲醛浓度递减得最快,0.5~2h递减速度变缓,2~4h甲醛浓度基本上保持不变;研究E0A1、E1A4曲线斜率K及活性炭甲醛净化效率发现,每次吸附过程活性炭吸附2h可达到吸附平衡,活性炭进行3次吸附平衡即可达到吸附饱和,每次实验第一次吸附过程、每次吸附过程前半小时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能力最强;活性炭的吸附速率在吸附初期迅速降低,最后趋近于0;等量椰壳活性炭在一定浓度的污染物环境中饱和吸附量是个定值.说明使用活性炭净化室内甲醛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3.
电凝并式空气净化单元对颗粒物和甲醛净化效果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种新型电凝并式空气净化单元对室内空气中颗粒物和甲醛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高压高频(HV-HF)电凝并装置能促使小粒子相互凝并为较大的电中性的粒子团,这些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电中性粒子团进入室内空间,能继续粘附空气中及物体表面上的颗粒,形成更大的粒子团,从而易于被净化单元中的中效过滤器捕集,而且该净化单元对于大粒子(粒径>0.7μm)浓度较高的场所净化效果更加明显.另外,室内空气中吸附在颗粒物表面的甲醛也随之被高效去除.该净化单元的投入使用,起到了提高过滤效率、去除气溶胶小粒子、降低能耗、进一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等多重功效.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纳米TiO2/活性炭复合光催化剂对空气中典型污染气体甲醛的光催化降解特性。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复合催化剂的表面特征。结果显示,经改性后的纳米TiO2在复合催化剂表面分布均匀,呈球状。对甲醛气体的降解实验显示TiO2负载量为1%时对甲醛的去除效果最好,6 h去除率为61.7%。结果显示复合催化剂把甲醛气体分解成CO2,可以直接排空,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5.
Toluene and formaldehyde are malodorous and cause indoor pollution. These materials have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as hazardous and malodorous substances. It is well known that long-term exposure to even fairly low levels of toluene and formaldehyde brings about the risk of asthma and eczema. In this study, a composite TiO2-zeolite (ZE) sheet prepared using a papermaking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remove toluene and formaldehyde under UV irradiation. The optimum composition of the TiO2 (Ti)-ZE sheet was studied in detail with regard to the effective removal of various indoor pollutants. Gaseous toluene and formaldehyde were removed by a composite TiO2-ZE sheet with different efficiencies depending upon the ratio of Ti/ZE in the composite sheet. The composite sheets could decompose formaldehyde and toluene repeatedly after being recharged. It was shown that the sheets are potentially applicable as highly functional materials to be placed on walls and ceilings of houses for the removal of various indoor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16.
特殊植物类群空气凤梨对大气污染物甲醛的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凤梨是一类生长在空气中、不需要土壤、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可以全部来自空气的特殊植物。它们常被用来指示与修复大气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但尚未应用于甲醛净化研究。为了探讨空气凤梨对甲醛的净化效果,我们以2种空气凤梨为实验材料,吊兰为对照材料,通过密封箱内甲醛熏蒸及在封闭的实际环境中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松萝铁兰、硬叶空凤和吊兰3种植物在甲醛胁迫下,外部形态和生理指标有一定的变化,但未受到明显的伤害。更重要的是,3种植物对甲醛均有相当强的净化作用。6~8 h后,2种空气凤梨对甲醛的净化可达到与吊兰相近的效果。而在2 h内,空气凤梨净化甲醛的速度远远大于吊兰,这可能是与空气凤梨叶片表面覆盖有亲水性的鳞片层有关。上述结果表明,空气凤梨是比吊兰更快速有效地净化甲醛的植物类群,可选择应用于室内甲醛污染去除。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市售被动式室内空气净化产品的净化效果有深刻具体的认识,选择销售份额较大的4种甲醛清除剂进行实验舱测试。结果表明:(1)甲醛清除剂对甲醛的净化过程均随时间呈对数衰减,可见甲醛浓度越高,甲醛清除剂对甲醛的净化速率越快。(2)不同的甲醛清除剂的净化速率都有一定差异,即使24h净化率均在90%以上的甲醛清除剂,净化速率也不同,净化率达到90%以上所需要的实际时间可相差数倍。(3)《室内空气净化功能涂覆材料净化性能》(JCT 1074—2008)中对甲醛清除剂根据其对污染物24h的净化率进行了分级,消费者可据此对净化产品的优劣有初步判断。而净化速率和饱和净化量则可在消费者购买甲醛清除剂时起到更具体和明确的指导作用,并可在消费者具体使用时,根据饱和净化量,对甲醛清除剂用量和甲醛清除剂持续作用时间有初步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利用环境测试舱模拟不同光源种类和光照强度下的室内环境,以甲醛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分析Ce-TiO2光催化降解甲醛溶液效果与光源的关系。并且采用指数平滑法中的3次指数平滑模型,建立Ce—TiO2光催化降解甲醛溶液效果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实测值与预测值误差小,预测值精确度高,这为光催化降解甲醛溶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