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在岩质边坡离散元模型中的岩石块体中设置虚拟节理,将滑动面切割为许多线段相连的直线段,使得模拟滑动面贯通破坏过程成为可能,进而改进了UDEC软件中的Mohr-Coulomb结构面接触模型,使其能够反映结构面在循环荷载下的退化效应。通过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滑动面贯通过程的岩质边坡安全系数小于不考虑贯通过程的安全系数,且随着虚拟节理间距的减小,安全系数逐渐增大,最后趋于定值;考虑滑动面退化过程的岩质边坡的安全系数小于不考虑滑动面退化的安全系数,且随着滑动面抗损伤能力的下降,安全系数变小。  相似文献   

2.
以典型高速黄土滑坡——洒勒山滑坡的分析为基础,提出液化-汽化效应作为黄土滑坡高速启动机制的一种解释,并运用数学物理方程定量分析液化-汽化效应,推导出滑动面在滑动过程中的热效应、温度分布函数及孔隙水汽化压强计算公式,对洒勒山滑坡的液化-汽化效应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滑体在滑动过程中,法向总应力主要由超孔隙水压强和孔隙水汽化压强承担,形成极低摩阻力,滑体变形能大量转化为动能,因而形成高速滑坡。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锚索作为主动加固手段,可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但公路边坡的锚固工程并非永久保障,随着岩土体外部荷载以及内部结构的改变,边坡仍然存在失稳破坏的潜在风险。因此,边坡安全性预警研究对于防灾减灾有着重要意义。以某实际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工程为例,采用数值仿真方式,通过建立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型,得到不同锚索初始预应力下锚索内力增量与边坡岩土体强度折减系数的关系曲线,并将边坡滑动面起始发育和滑动面贯通分别对应的边坡岩土体强度折减系数λ1、λ2对应的点作为边坡安全性预警点,建立以锚索内力增量比作为边坡安全稳定状态的预警指标,提出了基于锚索内力增量比的边坡安全性预警方法和判别标准,该方法消除了锚索初始预应力的影响,便于工程应用,并得到锚索内力增量比在不同阶段的边坡安全性预警阈值与锚索初始预应力呈现出e指数关系,可用公式y=AeBx表示,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这一关系式实现不同锚索预应力加固边坡安全稳定状态的预警。  相似文献   

4.
基于Moore-Penrose广义逆建立了某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物的趋势面方程。经检验,对各测点污染物浓度的拟合精度很高。故,据此分析计算了SO2、NO2和PM10的空间分布,并对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5.
从BOD的特点分析BOD2的关系,通过BOD2与BOD5进行拟合,建立相关方程,利用方程,根据BOD2的值从而快速测定BOD5的值。本方法较严密,省时,可供大家研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钦崇高速某顺层边坡滑坡治理工程中已查明的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滑动面、滑动带的位置,通过对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分析评价了该滑坡体的成因及稳定性现状;根据钻孔资料提供的岩土体和滑面的参数,并结合参数的反算,得到了滑面的c、值,最后计算得到非正常工况下(暴雨)的滑坡稳定安全系数为0.91,说明当遇到长时间暴雨时,滑坡会进一步发展,需要及时治理。根据对该边坡的地质模型分析和对其进行的定量力学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治理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物科平衡原理的基础上,应用一种新的理论-土壤颗粒内部屏理论,建立了定量描述土地生物处理有污染物过程的综合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为球体扩散模型,其中包括用线性吸附等温线表示的可逆吸附和解吸过程,用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表示的不可逆土壤屏蔽反应过程,用Monod方程表示的生物解过程,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用砂壤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基本拟合,表示模型基本可靠,利用数学模型,可以定量预测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系统中进行生物处理,以达到科学指导土地生物处理工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北京平原区夏垫活动断裂滑动速率及古地震复发间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搜集了有关夏垫断裂钻孔测年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拟合结果显示夏垫断裂滑动速率在地段和时段上均存在差异,且在时段上的差异更加明显。前20 ka以来滑动速率相对较小(0.13~0.30 mm/a);前26 ka~20 ka,滑动速率较大(1.38~2.56mm/a),约为前20 ka以来滑动速率的9~11倍。利用潘各庄探槽、东柳河屯探槽、齐心庄探槽、大胡庄探槽、地震联合钻孔剖面及钻孔资料判定除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外,前20 ka以来夏垫断裂还存在6次古地震事件,古地震平均复发间隔约为3 000 a。  相似文献   

9.
地形地貌对黄土的堆积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使得不同地貌条件下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显现出不同的特性。通过对甘肃陇东、陇西一定区域内不同地貌黄土的室内工程试验与分析发现,同一取样区不同地貌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在古土壤层以上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运用黄土物理力学指标与湿陷系数的线性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合非线性拟合方法可得到不同地貌黄土的湿陷性评价方程。通过将不同地貌黄土湿陷系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方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最后,依据黄土干密度与孔隙比之间拟合幂函数的关系式,解决了评价方程量纲不统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以煤渣、页岩陶粒、砾石、砂子为吸附剂,以苯、1,4-二氯苯、硝基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种有机化合物为吸附质,考察了人工湿地基质对混合溶液中有机化合物的等温吸附行为。结果表明,供试基质对目标有机化合物的吸附等温线均属于Langmuir型;Freundlich方程比Langmuir方程能够更好地拟合实验结果;Langmuir方程的不同线性变换在数据拟合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供试基质对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最好用混合基质来构建以去除有机化合物为目的的人工湿地。  相似文献   

11.
斜拉桥动力特性在工程设计中是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本文基于有限单元法理论,确定了斜拉桥合乎构造的空间计算模型,建立了其三维空间自振方法,并对其动力特性进行了求解和分析。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楔横轧变形工件与模具接触面的旋转螺旋面方程。利用新方程求解工程问题,其结果比用传统的用圆锥曲面近似求解有明显改善。螺旋面方程的建立为楔横轧工程问题的精确求解创造了条件。对于研究楔横轧理论。提高工艺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带来了众多地质灾害,给当地灾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更好地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灾后重建成果,对地质灾害防护工程的效果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选取了汶川红椿沟流域中的甘溪铺沟、大水沟、新店子沟3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流变模型FLO-2D,经连续方程与运动方程,结合网络化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DEM在ArcGIS中转换为ASCII格式输入至FLO-2D软件中,建立流域模型,分析计算出红椿沟泥石流沟在工程治理条件下,遭遇50、100年一遇暴雨时,泥石流冲出物的堆积深度和流动速度。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治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定工程治理效果和进一步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槽内水流的混掺特性进行了分析,推导提出了水流完全混掺的判断条件,短流水量及处理槽长度的计算式,并用试验值和一实际工程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式与实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在湖泊生态工程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泊生态工程规划不仅仅是单纯的水污染控制系统,还涉及到水资源调控、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修复等问题,笔者将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应用于博斯腾湖焉盆地控制区生态工程规划方案的研究中,通过规划模型构建、多目标决策分析过程的优化,得出了焉耆盆地控制区生态工程的优化方案.对于其他湖泊生态工程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稳定性分析是堤防、土石坝等以稳定性为控制条件的工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软土地区尤其如此。由于软基堤坝稳定问题主要出现在施工期间,特别对于进行地基处理过的软基。本文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对湖相沉积软土上分级加载的堆石坝进行稳定性分析,指导了工程安全施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北海湿地问题诊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工程对策措施,并做了工程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8.
海洋工程竣工投产后,其造成的海洋环境负面影响往往超过工程施工前开展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预测值,开展海洋工程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是近几年来国外海洋发达国家海洋工程管理方面应用较为成熟的一种管理手段。温州灵霓北堤工程是我国首个实施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程,在其竣工通车2 a后,为了检验灵霓北堤对瓯江口南北两侧海域的实际海洋环境影响以及前期环境评价单位,温州市发改委委托中国海洋大学展开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中国海洋大学根据海域现状和历史调查资料,采用有无对比、前后对比和数学模型预测的方法,针对工程前期评价单位的预测与结论,评价了灵霓北堤两侧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现状,并对前期环评结论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开展了分析。后评价结果表明,前期评价单位的预测结果基本都已得到体现,但其部分预测值较保守,例如部分区域的冲淤量和灵霓北堤对两侧生物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9.
水工建筑中,据岩体的强度特性和内水压力的大小,精确确定有压隧硐上覆岩层最小厚度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在对经典方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引入反映岩体非线性破坏特征的经验强度准则,视有压隧硐为内水压力和岩体初始应力联合作用的弹性体,据经验准则对岩体破坏的表述,理论推导了坚硬无裂缝岩体中有压隧硐上覆岩层最小厚度计算公式。最后,以简单算例说明文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电偶极子的各向异性辐射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均匀各向异性介质中电磁源的辐射特性及其规律。方法基于电磁场的方向多长度标准理论,建立各向异性介质中标量势的达朗伯方程,求解微分方程得到推迟形式的标量势和矢量势的解析表达式,通过与现有文献比较验证该表达式正确性。结果得到了电各向异性介质中电偶极子的辐射电磁场,当介质为各向同性介质时,所得辐射场与现有文献完全一致,数值仿真了电偶极的辐射特性和结果的物理机制。结论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电偶极的辐射特性具有各向异性特性,在某一方向观测时,与该方向垂直方向的介电常数越大,辐射越强。为各向异性介质如磁化等离子体等介质中雷达、天线的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