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生态补偿概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补偿是当前环境保护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尽管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越来越多,生态补偿实践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关于生态补偿的概念层出不穷,至今尚没有统一.本文阐述了生态补偿概念的发展变化,分别从生态学、经济学和法律学意义时生态补偿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生态补偿概念的内涵意义,并概括了生态补偿在时问发展、内涵界定、补偿形式和政策范围上的广义与狭义概念.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重要经济手段,生态补偿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建设项目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理论和实践研究均相对较少。结合实际案例研究,文章初次提出了建设项目生态补偿概念、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建议加强两方面研究,建设项目生态补偿内涵和范畴确定;建设项目生态补偿方式及标准确定。  相似文献   

3.
生态补偿概念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生态补偿,有利于加强对生态保护区、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区的扶持力度,促进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维护社会公平,优化发展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准确地理解生态补偿概念,有利于解决实施生态补偿制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本文在分析以往生态补偿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括生态补偿的目的、主体、对象、范围、手段和形式等主要内涵的生态补偿新概念,期望为业界进一步认识生态补偿内涵、早日就生态补偿概念达成共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环境管理模式,是新时期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创新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战略的重要内容.介绍了首先生态补偿概念和内涵以及在中国的发展沿革,重点阐述了常州市生态补偿机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为常州市生态补偿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机制及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综述了生态补偿机制概念、理论基础、补偿标准、补偿模式及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外部性的内部化是生态补偿的关键和环境经济学基础,其核心问题包括:谁补偿谁,补偿多少以及如何补偿。通过回顾美国、欧洲发达国家与中国、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在实施生态补偿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发现生态学与经济学理论已经逐渐融入生态补偿的研究之中。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国内生态补偿的科研和实践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包括补偿的法律机制、补偿经济标准、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补偿机制目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内涵,研究构建了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生态补偿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我国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矿区恢复等实践探索中逐步演化并发展,但是总体上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迄今为止。在理论界及政策制定领域对生态补偿的内涵仍没有统一认识。并且在生态补偿应该补偿谁、政府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支出是否就是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国海岛开发和利用现状,明确了海岛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梳理了海岛生态补偿系统中的"生态保护者"、"受损者"、"损害者"以及"受益者"的角色定位和利益关系。基于我国海岛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模式现状,提出在健全海岛生态补偿机制和推进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即加强海岛生态服务价值、内涵研究,做好生态补偿机制相关法律准备,着手研究海岛生态补偿体系和补偿办法以及积极开展海岛生态补偿试点等。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国内外海洋生态补偿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于2011年9月对威海、深圳、厦门等3个沿海城市有关海洋生态补偿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针对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从概念界定、研究内容、补偿标准的确定、资金来源和补偿方式等方面提出问题和建议,为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内在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共担责任,共享发展成果和优质生态产品,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新路。文章分析总结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背景、条件,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中存在的经验、做法以及问题,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落实、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新时期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文章首先介绍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重点阐述了国外的欧盟、美国、德国-捷克以及国内的浙江省、深圳市和苏州市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常州市的借鉴和启示,主要包括:依靠政府的大力推动、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度,为常州市生态补偿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历程的基础上,根据《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的要求,从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模式等方面提出构建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框架,认为现阶段海洋生态保护补偿主体以政府为主,应该针对补偿客体建立基于海水质量目标和滨海湿地碳汇目标的海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补偿标准按生态保护者的直接投入和机会成本进行核算,通过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模式和以中央财政引导湾区协同治理的横向转移支付模式实现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并提出了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实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洋生态补偿理论及技术体系初步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生态系统不同于其它类型生态系统,具有流动性、连通性、整体性等特点,需建立适合于其自身的海洋生态补偿理论。本文分析了海洋生态补偿的内涵,探讨了海洋生态补偿的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基础,初步构建了海洋生态补偿技术体系。该研究将进一步拓展生态补偿的研究领域,为开展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已经开始起步.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基础上探讨了生态补偿的内涵;结合我国生态补偿的实践,分析了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流域生态服务市场的研究进展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在对流域生态服务的概念、内涵和评价方法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市场开发的典型案例和研究进展,对中国的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实践进行了诊断。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诊断,认为流域生态服务市场的形成应具备的条件是:流域上下游生态服务供需矛盾尖锐、公众对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的认可、流域生态服务形成机制清晰、可操作性的规则、清晰的产权、良好的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16.
王社坤 《环境保护》2014,(13):38-41
制定《生态补偿条例》是建设生态文明和法治中国战略决策的具体实施之一。生态补偿概念的界定是生态补偿立法的理论前提。《生态补偿条例》的结构安排应当满足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制度需求,对生态补偿领域、标准、方式、资金等问题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7.
海洋生态补偿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海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当前海洋生态补偿概念界定和制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基于海洋生态补偿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明确界定了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基本构成要素,从具体行为深入探讨了构成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对海洋生态补偿的概念加以定义。结合海洋管理实践,研究了海洋生态补偿涉及的海洋生态保护补偿金、海洋生态损失补偿金、海洋生态损害赔偿金、海域使用金等的区别,并提出了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起步较晚,目前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尤其是如何保障生态补偿的顺利实施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简要介绍了生态补偿的概念以及实施机制,然后通过参考国内外理论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对生态补偿保障机制进行综合的阐述,主要包括“补偿标准的核算体系”、“补偿费用征收机制”、“补偿费用使用的机制”、“补偿费用使用的监督机制”这几个方面,并结合山东省南四湖退耕还湿生态补偿实例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生态补偿保障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对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和监督保障体系建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大力推进,针对流域生态补偿理论的研究也成了理论界的热点,本文系统的梳理国内流域生态补偿理论.结合我们理论界与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从概念、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三方面进行论述,探析流域生态补偿理论,通过完善理论体系指导试点工作的胜利进行,构建稳定、高效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0.
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的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园生态补偿对于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与保护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而对于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的建构是建立国家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各种补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特别牺牲说的扩大解释对国家公园生态补偿的内涵进行探讨,并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进行识别,认为国家公园生态补偿的补偿主体应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消费者、受益地区、获益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者以及其余相关社会主体,受偿主体应当包括国家公园(以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为具体对象)、原住民、学术团体以及环保机构或个人、利益受损或者利于国家公园建设的开发利用者;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关于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实践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现有的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构建中存在国家公园并未作为单独的受偿主体、社会及市场多元主体难以参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生态补偿主体的职责难以划分、生态补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难以明确以及受益地区横向生态补偿制度难以建立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与方法,即将国家公园作为单独的受偿主体、促进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及方式的多样化、厘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生态补偿主体的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的确权登记和建立国家公园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