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孔子曾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意思是:人们天天都吃饭,但能真正品味出饭菜好味道的人能有几个呢?知音难遇,知味也难求。人们常说众口难调,其原因不仅在于人多口杂,更在于这个"味道"实在是难以把握。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通过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而产生一种感觉。这种味觉感受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觉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的综合神  相似文献   

2.
德国脑神经学科思胡贝尔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做梦是对大脑有益的正常生理活动,有益于锻炼大脑的功能。人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细胞在人醒着的时候是不工作的,只有在人睡着的时候,这部分细胞才开始活动。这部分细胞如不使用,就会趋于衰退,所以需要有“表现”其功能的机会,这一过程就产生了梦。引起梦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外界影响的结果。梦是由一些没有被完全抑制皮质细胞群工作而引发的。人在一夜的睡眠中从无意识  相似文献   

3.
饭后最需要的是食物的消化,有人认为走动能帮助消化,其实不然,假如你在饭后立印出去一趟,血液就会被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使得胃肠道等消化系统的供血量供应不足,令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而且胃肠液的产生,是必须以食物为条件来加以刺激,才会分泌旺盛的。另外,饭后进行百步走,还会使胃肠蠕动的  相似文献   

4.
肥胖病是脂肪体脂肪组织过多,脂肪组织与其它软组织的比例过高。造成肥胖病的病因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遗传多数学者认为,肥胖病的发生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人的大脑内有摄食中枢和饱感中枢,前者兴奋,则产生饥饿感,需要进食,后者兴奋则抑制摄食。以上两中枢在正常情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环境污染和破坏却日益加剧的今天,如何获得安全、洁净和有营养的食物,恢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6.
《绿叶》2000,(5)
空气、光线、颜色、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与人类的生活,特别是与用脑效率息息相关。空气:人在紧张的学习时,若供氧不足,大脑工作效率就会降低。常开窗换气,使大脑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有利于提高用脑效率。光线:在用脑时,光线过强,会给脑细胞以强刺激,使人感到烦躁,甚至眩晕,影响思维判断能力。光线太弱则不能引起大脑足够的兴奋,也会影响用脑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吕春 《环境教育》2010,(4):65-66
<正>在室内适当养些花卉,可增添温馨气氛,美化生活,陶冶情操,使大脑和身体得到适当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如果养花不加选择,也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所以须有针对性地养花草。家庭养花应根据居室大小来选择株形大小、数量适中、外形美观、对家人无害的种类。一般15平方米左右的居室,只宜放2盆中型、大型植物,而小型植物可以放3~4盆足矣。花香能帮助调节人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长期以来,人类总是依赖食物作为季节性商品供给营养,而且通过各种各样的食物调节自己的嗜好。特别是加工食物,即食品,在人类食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生产中,人类为了提高生产率,保证稳产高产,总是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自六十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连续使用那些化学性质稳定,残留性强的化学农药在最后收获的农产品中,仍可能有少量农药残留物。人们对这些食物中的微量农药残留物,摄取一次,二次,短期内不会对人体引起不良影响。但经每天连续摄取和富集,就可能产生各种危害,这就是所谓“残  相似文献   

9.
人到老年,选择有益的食品,对身体健康尤为重要。因此。要有针对性地科学择食。补脑益智食品医学研究发现,卵磷脂、脑磷脂、谷氨酸等食品能提高大脑的活动功能,延缓大脑的老化和衰退。因此可常食蛋黄、大豆、蜂蜜等食品。利眠食品中医方剂中常用来治疗失眠的甘麦大枣汤是用浮小麦60克加大枣15枚,甘草30克加水4碗煎成,早晚分两次服效果极佳。将核桃仁配  相似文献   

10.
食物生产不仅依赖水资源,同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这种资源环境影响存在于食物系统整个产业链。为促进食物系统节水降碳,本文构建了包含5大类共23种具体食物部门的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对各类食物系统的完全水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核算与比较。结果表明:①不同食物的水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差异明显,动物性食物的平均水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为植物性食物的1.9 ~ 15.0倍和1.9 ~ 2.7倍;②食物系统直接和间接水资源消耗占比较为接近,但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源自上游产业链的间接排放,占比高达80.9%;③食物系统间接水资源消耗主要来自农业部门,而间接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非金属矿产品行业和交通运输业;④从营养元素供给看,动物性食物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的资源环境影响高于植物性食物,蔬菜和主食分别在提供维生素C和碳水化合物上具有最小的环境成本。基于本文结果,食物系统节水应主要提高生产环节用水效率,而降碳则主要依靠上游产业减排,特别是发电和化肥生产等行业的协同节水减碳潜力。同时,本文结果也可为未来基于环境影响制定膳食指南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46-49
1 区内粮食需求 1.1 口粮伊犁地区的食物结构是以粮为主,每人每天摄入热量的75%左右来自口粮,这一特点至少在今后二三十年内不会有较大变动,所以在人均口粮上也不会有较大变化。目前的人均口粮已基本处于饱和状况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中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的比重逐步增加,人们消费谷物的比重会有所降低,但幅度不会大。  相似文献   

12.
心理锻炼     
加强心理锻炼,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有益于战胜逆境和挫折、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健全认知过程。健康的认知首先是自知之明,对于自己的气质特性、潜在能力以及在集体中的位置等,有一个客观而正确的评价,以便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其次是正确认识他人,多看别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为人际关系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有在认知过程中提高自己,诸如锻炼敏捷的思雏、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与思维     
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环境可使用脑效率提高,并可消除脑力疲劳。光线在用脑时,环境光线过强会给脑细胞以不良的刺激.使人感到烦躁,甚至眩晕,影响思维判断能力;光线太弱则不能引起大脑足够的兴奋,也会影响用脑效率。温度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以提高大脑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研究.气温在18℃时,人脑思考问题最为敏捷,气温超过35C时.大脑的消耗会明显增加,容易造成大脑疲劳,人会感到烦躁不安、精神倦怠;低温虽使人头脑清醒.但用脑效率并不理想.低于10C的环境则会使人萎靡不振。空气人在紧张学习时,若供氧不足.大…  相似文献   

14.
蒋高明 《绿叶》2015,(Z1):46-51
包括化肥、农药和激素在内的化学物质在食物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让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造成了国民健康的恶化。净化食物链必须从源头抓起,让农民收益,让农业回归,让农民有尊严,将传统农业提升为健康和谐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中华"大健康"计划,用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质安全的食物、中医药保健和养生、现代医学体系等四道防线保障国民健康,提高家庭幸福指数,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和谐。  相似文献   

15.
动态简讯     
水、食物与环境2001年8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水专题讨论会上科学家们认 为,到2025年,全球将有27亿人口面临水源短缺,并由此造成食物供应不足和水体严重污染 甚至部份水体消失。会上农业科学家主张,在今后25年中农业灌溉用水须增加15~20%, 以维持足够的食物供应。而环境科学家则认为,要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至少需要减少 10%的用水。为沟通科学家们不同的观点,几个国际环境、灌溉和食物方面的组织机构 成立了有关水、食物与环境对话的网站。网址:www.cgiar.org/iwmi/dialogu…  相似文献   

16.
田松  ;刘华杰 《绿叶》2014,(7):62-73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于饮食文化空前热烈的兴趣与讨论。田松和刘华杰两位学者由这部纪录片说开去,从生态学、人类学、文化等多样性视角,对食物的属性、人与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常识问题"进行了不一样的解读与探析,为我们理解食物、理解自然、理解生态、文化相关命题,提供了有启发意义的、有趣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16,(1)
保障食物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促进居民营养改善,是共享发展的主题,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为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我国食物生产、保障食物安全和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指导。我国食物数量供需已实现基本平衡,为食物与营养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全民营养健康状况并未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改善,相反,部分居民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加强食物与营养发展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汞在常温下是有光泽的液态金属,在自然界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矿产中主要以硫化物“辰砂”(HgS)形式存在。自然环境中除矿区附近外,汞含量都是很少的,例如大气中含量为0.02μg/m~3,土壤中含量在0.1mg/Kg 以下,河水汞含量在0.0001mg/L 以下;生物体中也都含有微量的汞。过多的含量大都是人为的污染。汞及其化合物都有毒。无机态的毒性较轻,有机态的特别是甲基汞毒性很强。水、食物中的汞可经口进入人体;大气中的汞可由呼吸道进入人体;汞还可经接触进入人体。大量汞摄入人体可引起急性中毒;微量汞长期进入人体,经蓄积到达一定程度时,才出现中毒症状。由于汞对神经有毒害,所以汞中毒晚期会出现运动失调、神经紊乱乃至死亡等严重后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201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思前、食后、厉行节约(Think.Eat.Save.)。"思前、食后、厉行节约"是一个反浪费食物和食物损失活动,鼓励你减少耗粮足迹。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粮农组织)的调查,每年有  相似文献   

20.
玉米花粉资源丰富,是一种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低脂肪食物,营养价值高,采集加工方便,成本低,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发展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