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电视发射塔周围高层建筑电磁波辐射强度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发射塔周围的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电视发射塔附近几幢高层建筑不同楼层室内外电磁波强度的测量和分析得出结论:随着测量高度的提高,电磁波场强度明显增大,这是因为电磁波在其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衰减,越靠近地面衰减得就越厉害.另外因为超短波的传播主要靠直接传播,所以随着楼层的升高,发射天线与测量点的相对高度减小,电磁波在空间衰减也变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查了解目前S市区中波无线电广播发射对环境是否已形成电磁波辐射污染,从而探讨防治措施,本文对S市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S市开设的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周围的环境电磁波幅射强度进行了初步测量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电磁波污染     
电磁波摸不着、看不见,也听不到,但它已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另一类污染物。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已为劳保部门所重视,但弱强度的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至今还未引起足够的注意,为此,笔者曾在1981年5月8日《上海科技报》上作了简介。为满足读者需要现将电磁波污染特点、生理效应和有关对策作些补充。一、电磁波污染的基本特点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两重性,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明显。30-300,000兆赫的电  相似文献   

4.
在现有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移动电话及其基站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其电磁辐射强度符合国家电磁波卫生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区中小变电站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区典型变电站电磁场强度,辐射电磁波及噪声的监测、测试,作出了中小型变电站建设对周围居民环境影响的定性评价,并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线产生的电磁波对环境造成电磁辐射污染,通过对沈阳移动通信公司部分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的测试,摸清了污染特点及规律,为今后环境管理规范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庄大亮 《福建环境》1995,12(2):45-45
自然环境中的电磁波主要指射频和微波,在自然环境中强度很弱,大约为10μnw/cm~2。它来源于太阳、星系和地球本身。近30年来,随着广播通讯系统及电子工业和其应用的发展,人为形成的电磁波覆盖着整个地球,其功率则呈指数地增长。 环境电磁波的主要辐射源包括各波段的广播天线、电视天线、微波中继、雷达天线等。可从几个不同波段分析。从我国1982年的情况来看,中波广播的辐射总功率为25000千瓦,短波为8000千瓦。超短波主要  相似文献   

8.
模拟低电平电磁波辐射环境污染,使用频率为510—515MHz,在“宽频带电磁波辐射环境模拟装置”内直接照射。12只家兔,分三种不同强度,采用连续波,每天8小时,共15天。结果,照射一周后低、中强度组,多数基本波波幅下降,β指数增高,δ波指数不增加。照射二周后,高、中、低各组,多数β波减少,波幅下降,而高强度组δ波指数增多更显著 说明持续照射可导致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继而出现抑制性损害,而以高强度组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分析电磁波的接收及仪器原理,介绍MDCB电磁波法进行地震短临预报的方法,统计了多次预报地震的结果,对这种预报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并与传统电磁波仪器预报地震的方法进行对比,指出这种预报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各式各样的家电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设施和电器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编织了一张张无形的电磁波网.人们置身其中,深受其害,却浑然不觉.有关研究表明,现代人受到的电磁波损害是祖辈们的1.5亿倍.因此,很有必要提醒大家对电磁波污染及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多点认识,并以正确的态度加以防范. 什么是电磁污染 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汛的现象,叫电磁辐射.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  相似文献   

11.
在4G基站快速增加的背景下,基站共站已成为较为普遍的架设方式.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和工作原理,选取典型共站的移动通信基站,按照测量规范进行布点,了解基站周围电场强度的大小、楼顶架设基站的建筑物内部电场强度,以及周围建筑物室内的电场强度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只要基站选址合理,天线面板角度与高度能尽量避开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方向,共站的基站运营时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可以满足相应的评价标准,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军用计算机电磁信息安全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磁学的方法分析了计算机电磁信息辐射的原理,引入偶极子分析计算了计算机电磁信息辐射场的频谱与场强;研究了计算机电磁信息辐射接收机的接收原理,进一步定量分析了辐射场强与接收机带宽、噪声系数、接收天线定向性和增益之间的数值关系;阐述了计算机电磁信息泄露的方式和途径,概括了基于实际的军队计算机应用中电磁信息安全与防护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地下电磁信号对机场导航台站的干扰机理,并进行仿真计算。方法建立导航台天线的电流分布模型,研究外部电磁干扰对导航台天线上电流分布形式的影响。基于导航台的工作原理,研究外部电磁干扰对导航台辐射方向图的影响,并进行仿真计算。计算航线下滑线空间点上的场强值受外部电磁信号干扰的影响。结果地下电磁信号传播至导航台天线所在区域,造成T型天线的左右顶负载的电流不再满足镜像反对称的状态,导致T型天线覆盖区域中的场强值变化,水平面的无方向性方向图产生波瓣分裂,进而导致航线下滑线上空间点接收到的场强值幅度产生波动,仿真结果显示波动值高达32.7%。结论地下电磁信号对无方向性信标台造成干扰,导致原来的无方向性方向图产生波瓣分裂,航线下滑线上的场强值产生波动,影响了飞行安全,需要加以抑制屏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电磁场对回流污泥进行磁化处理,考察了不同强度和时间电磁作用对污泥回流过程的混凝效果和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化污泥可改善污泥回流混凝过程的浊度和DOC去除率,比磁化之前分别提高了3.7%、32.4%,足够大的磁场强度和必要的磁化时间对混凝效能改善有较显著的作用;磁化作用可使回流污泥和混凝时混合水的Zeta电位升高,使混凝时的絮体特性得到了明显改善,絮体具有更大的成长速率、平均絮凝指数和平均粒径,絮体结构更加密实、规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电磁辐射分析和探讨,归纳了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在施工期、营运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与措施,对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并指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6.
Man made electromagnetic irradiation and fields cover now the globe due to the recent extensive propagation of mobile telephony. The increased load affects animals and also plants. Especially birds have been studied. Humans are also sensitive. They are good bioindicators as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are available. Humans can also report symptoms which cannot be directly measured with presently available technologies. The nonionizing irradiation can as the ionizing one break the DNA, damage proteins, even increase the blood 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disturb the night rest, cause fatigue and hormonal disturbances. An increase of the tumours of human head has been described in correlation with the long term mobile phone use and on that side more exposed. The regulations covering mobile telephony are already about two decades old and need re-evaluation. The multitude of irradi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different wavelength exposures, i.e., frequency sensitivity is poorly known at present. We should not forget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of different species especially those which rely in their lives on electromagnetic orientation physiology. Some countries have issued warnings on the exposures of children. The producers of mobile technology have recently warned the users not to keep those devices in active stage in skin contact.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各类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迅速进入办公室、家庭,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可是随之而来的是这些高科技的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电磁辐射,并成为继室内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后的又一室内环境污染物质——“电磁辐射污染”。本文将从电磁辐射污染的特性、危害、国家相关规定以及怎样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的污染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以移动电话比吸收率SAR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移动电话比吸收率SAR的概念及国内外相关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分析了移动通讯制造商论坛(MMF)8个成员企业公布的移动电话SAR值数据分布情况,提出了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和尽量减少在移动电话电磁辐射下暴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居住在城市移动基站附近的居民日益关注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通过移动基站近距离区域电磁场分布连续24h监测与分析,研究正常工作日内基站周围近距离区域电磁场功率密度随时间和距离的变化,以及功率密度的概率分布,并根据24h各时段内的话务量,使用统计分析(SAS)系统对此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一天内移动基站天线附近电磁辐射随时间呈现明显的波动,其功率密度的概率分布接近正态分布,手机的话务量与电磁场强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近距离区域,功率密度随距离增加,在一定距离上出现峰值,峰值出现的距离与天线高度有关.对我国一般的城市基站,环境电磁辐射低于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