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大气污染物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产生和影响城市大气主要污染物的相关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控制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利用实测资料分析了建德市大气SO2与风向、风速、气温、湿度、降水量、逆温气象因子间的关系,认为,冬季污染源下风向混合区SO2浓度出现最高值,在静风和微风情况下,城市污染水平基本上可代表城市的总体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3.
太原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使用太原地区历史气候资料讨论了太原市大气污染物向外输送的规律.通过对飞机航测、地面监测和低空同步气象观测资料的综合研究,对太原市大气污染物向太原盆地中、南部的输送通道和SO2向气溶胶转化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水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把水环境视为灰色系统,将水质状态指标作为一灰灰类,考虑水质分级界限的不确定性,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地表水水质评价。实例证明,该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杭州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特征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杭州市区为研究区域,通过调查整合多套污染源数据库及其他统计资料,研究文献报道及模型计算的各种污染源排放因子,获得杭州市区各行业PM10、PM2.5、SO2、NOx、CO、VOCs、NH3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建立了杭州市区2010年1 km×1 km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0年杭州市区PM10、PM2.5、SO2、NOx、CO、VOCs和NH3的排放总量分别为7.96×104、4.02×104、7.23×104、8.98×104、73.90×104、39.56×104、3.32×104t。从排放源的行业分布来看,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杭州市区大气污染物最重要排放源之一,对PM10、PM2.5、NOx、CO和VOCs的贡献分别达到14.4%、27.1%、40.3%、21.4%、31.1%。道路扬尘、电厂锅炉、工业炉窑、植被、畜禽养殖对不同污染物分别有着重要贡献,道路扬尘对PM10和PM2.5的贡献分别为44.6%和20.0%、电厂锅炉对SO2和NOx的贡献分别为37.0%和25.7%、工业炉窑对CO的贡献为41.5%、植被排放对VOCs的贡献为27.1%、畜禽养殖对NH3的贡献为76.5%。从空间分布来看,萧山区和余杭区对SO2、NH3和植被排放BVOC的贡献要显著高于主城区;而主城区机动车对PM2.5、NOx和VOCs的贡献分别达到36.3%、56.0%和47.4%,较市区范围内显著增加,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杭州主城区大气污染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选取2015—2019年抚州市临川区不同时间尺度的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与6种常规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分析了临川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临川区大气PM2.5、PM10、SO2和CO年均质量浓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O3年均质量浓度逐年增加,说明临川区应警惕O3污染的加剧。PM2.5、PM10和NO2质量浓度的月变化趋势表现为冬高夏低的特征。此外,2015—2019年临川区大气PM2.5、PM10月均浓度与AQI的相关性极高(r>0.96,P≤0.01),表明临川区大气污染类型为颗粒型污染。根据污染物浓度日变化规律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PM2.5、PM10、SO2、NO2日变化趋势与AQI相似。通过对2015—2019年临川区除夕至大年初一期间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和复合污染特征的分析可以发现,2018年和2019年空气污染程度较之前的3年有所下降,说明烟花爆竹燃放禁令对春节期间空气污染的控制具有明显成效。此外,控制移动源排放成为临川区大气污染治理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飞机大气污染物排放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收集到的2008-2012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航班起降次数,参考《珠江三角洲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清单开发》飞机污染物估算方法及排放因子,计算出此期间机场飞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与2010-2012年广州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结果表明:飞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随客运量的增长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与机动车排放相比,飞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故现阶段仍应以机动车作为移动源污染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等标分极标准的概念,进而利用等标分级标准和待评价水质样本各组分等标污染指数作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一组待评价水质样本对于各级等标分极标准的关联度,按关联度最大将待评价的水质样本归入相应的水质级别中,用该方法对新疆某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聚类法评价结果对比发现: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水质,既具有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聚类法的优点,又弥补了其不完善之处,评价结果比较符合实际状况,且更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灰色关联分析中分辨系数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实例计算表明,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时,分辨系数的变化将导致关联度的变化而影响关联序。从最大信息量和最大信息分辨率出发,给出了确定分辨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降水酸性与降水成分关联分析──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唐雅萍(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10013)降水酸性与降水中多种离子成份具有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关联是多因素的,且未必是线性的,因此用过去常用的统计回归分析则难以分析处理。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可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2018—2022年邢台市近地面臭氧(O3) 逐时监测数据、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和卫星遥感资料,对邢台市近地面O3污染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O3生成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8—2022年邢台市O3日最大8 h质量浓度第90百分位数值[ρ(O3-8h-90 per)]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均下降4.24 μg/m3;ρ(O3)季节均值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6月达到全年峰值,12月达到全年谷值。ρ(O3)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型”结构,最低值集中在 06:00—07:00,在15:00—16:00达到峰值。ρ(O3)小时值与气温呈正相关,当气温>20℃时,随着气温上升,O3小时超标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当相对湿度在40%~50%时,O3小时超标率达到最大,为6.02%;东南风向时,O3小时超标率最高,其次为东风、南风。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2019—2022年4—9月邢台市对流层NO2柱浓度年均下降0.24×10-5 mol/m2,城区、北部和南部传输通道县呈下降趋势,西部和中东部地区呈上升趋势;对流层甲醛(HCHO)柱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12×10-5 mol/m2。邢台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控制区主要集中在城区、南部的沙河市和北部的内丘县、临城县部分区域,其他地区为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控制区。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16年12月昆山地区出现的1次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其雾、霾交替过程中所表现的阶段性特征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程度的雾霾持续约5d,受北方污染气团入侵及冷空气、湿度等条件影响,雾、霾轮流交替出现。(2)与能见度呈现正相关的气象因素有气压和风速;呈现负相关的有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气温与能见度相关性不明显。(3)颗粒物浓度变化大致可分为前、后2个阶段,当相对湿度增大到接近饱和时,颗粒物并不能无限地吸湿增大,此时颗粒物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可能已不是主要因素。(4)气团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前期污染物主要来自山西、河南一带,第2次污染气团主要来自西北方向。  相似文献   

13.
把一条河流视为一灰色系统,应用灰色关联矩阵优势分析法,并以国际[1]为参照系,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尝试说明该数学模型有较强的分辨能力,是一种接近实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市某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大量相关资料与实测历史噪声数据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运用灰色理论建立GM(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影响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因素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机动车辆﹥常住人口数量﹥平均车流量﹥地区生产总值﹥城市道路桥梁﹥基础设施投资﹥治理噪声环保投资;以研究区域内噪声污染实测历史数据建立的GM(1,1)模型精度符合要求标准,根据GM(1,1)模型预测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声环境质量达标且有轻微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结合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探讨了乌鲁木齐地区的二氧化硫,总悬浮微粒污染的主要特征,对污染原因和趋势作了分析,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兰州大气微生物的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报道了兰州大气微生物的污染状况,结果是城区比郊区污染严重。用中科院生态学研究中心制订的7级标准评价,兰州属污染和中度污染区,其污染程度高于北京,天津等城市。  相似文献   

17.
广州城区冬季黑碳气溶胶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初探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利用黑碳(Aethalometer)和气体在线现测仪(Thermo 42i型二氧化硫、43i型氮氧化物争49i型臭氧分析仪)和MAWS自动气象站获得了大气细粒子中每5分钟黑碳气溶胶(BC)浓度,每1小时SO2、NO2、NO和O3浓度和风速、风向等气象因子观测数据.结果发现,黑碳日均值浓度值为10.5±7.7 μg/m3,浓度变化范围为2.7~34.8 μg/m3.非降雨期BC有相对明显的两个峰值和一个谷值;降雨期BC昼间呈单调上升,夜间呈单调降低.通过对BC与气体污染物相关性分析并结合城市污染源分布,发现BC的最主要来源是工业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气象条件对TSP浓度变化的影响,TSP的扩散速度、扩散能力、浓度变化、历时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和预测厦门市区空气中臭氧的污染水平,运用2006~2009年的监测数据对臭氧的污染成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气象因子对臭氧浓度影响的分析,进而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厦门市臭氧预报及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