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厌氧消化是一种有机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方式,它能够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含氮有机废弃物降解过程中容易产生氨氮,当其浓度过高时厌氧消化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甲烷产量下降,严重时会导致反应体系崩溃,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综述了氨氮对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模型,讨论了氨氮对厌氧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机理,并重点探究了应对氨氮抑制的调控策略,旨在为消除厌氧消化体系的氨氮抑制提供理论基础,促进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含氮有机废弃物的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2.
金奇庭  彭党聪 《环境科学》1993,14(B09):90-91
对厌氧抑制性试验方法、条件及72种合成有机物的抑制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另一方面,对土霉素废水、树脂废水、碱法草浆黑液等几种毒性或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充分利用了厌氧抑制性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3.
厌氧消化被广泛应用于餐厨垃圾、有机废弃物和高浓度废水等的资源化处理,但实际应用中,厌氧消化常由于易酸化、氨氮抑制和产甲烷菌对环境因素敏感等原因,造成消化过程不稳定、产甲烷率低等问题。生物炭具备制备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将其添加至厌氧消化系统中,可维持体系稳定运行和提升厌氧消化产甲烷效率。介绍了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和理化特征,并从生物炭提升厌氧消化系统缓冲能力、吸附抑制剂从而缓解氨氮抑制及其作为微生物载体等方面,对生物炭促进厌氧消化的效果和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厌氧消化过程氨抑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消化作为一种可获得能源的可持续生物处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厌氧消化过程中,氨抑制被认为是影响其整体效能的重要因素。虽然氮是厌氧消化系统中微生物新陈代谢所必须的元素,但是厌氧消化体系中过高的氨氮往往会抑制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尤其是产甲烷菌。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厌氧消化氨抑制最新的机理研究,详细阐述了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和消除措施,包括微生物驯化、p H值调节、温度控制及C/N比调节等,为厌氧消化技术工程应用的未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沼气发现以来,有机物厌氧消化生产生物天然气由于其污染治理和能源回收的功能开拓了一个经久不衰的领域。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过程的实现和发展依赖于工艺技术和基础理论的进步。本文从技术形式和理论出发,介绍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生产生物天然气技术的现状并进行展望。首先介绍了当前主流厌氧消化技术,总结其设计和构型,阐述内在改进和变革思维:泥水分离的实现区分了第一代和第二代厌氧消化技术,而颗粒污泥的出现则发展了第三代厌氧消化技术。其次总结了现代厌氧消化技术理论和其对厌氧消化技术的推动作用,介绍一些加强厌氧消化策略:厌氧消化理论细化和种间电子传递的发现直接改变厌氧消化设计理念和运行形式。随后描述一些对厌氧消化具有强烈推动作用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机器学习有助于了解厌氧消化这一复杂黑箱,而合成生物学更将从概念上重新定义厌氧消化。最后对未来厌氧消化技术进行了展望:厌氧消化的发展将趋向于高效化、智能化、定制化,未来更将成为一个绿色平台,实现能源和物质的社会循环。  相似文献   

6.
污泥热处理及其强化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污水生物处理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剩余污泥,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厂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厌氧消化是一种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传统的污泥厌氧消化处理方式存在许多不足,而污泥热处理却能使之改善.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污泥热处理的研究进展,从污泥热处理的机理出发,总结了热处理对污泥的作用过程及其对污泥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污泥热处理的影响因素.在阐述热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强化作用及其强化机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影响热处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的主要因素.同时,对污泥热处理及其强化污泥厌氧消化存在的不足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氨氮抑制及缓解办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伟  查金  张思梦  邵峥  祁光霞  任连海 《环境工程》2019,37(12):177-182
"湿热预处理+厌氧消化"是我国餐厨垃圾处理的主流工艺路线。经湿热预处理后,固形物的C/N下降,导致厌氧消化反应器出现氨氮抑制而不能稳定运行,严重时甚至出现运行失败。因此,寻找并提出有效缓解氨氮抑制的方法和途径,对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正常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调研阐明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出现氨氮抑制的微生物机理,总结了缓解氨氮抑制的相关方法,包括提高物料C/N、运行参数优化、氨氮去除和微生物驯化,提出了未来缓解氨氮抑制的研究方向,为餐厨垃圾处理的实际工艺改进提供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畜牧业发展迅速导致畜牧废弃物的处理是一大难题。探究了温度和pH对西北畜牧废弃物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并从挥发性有机酸(VFA),溶解性COD的变化等角度揭示了温度和pH对西北畜牧废弃物厌氧消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35℃时畜牧废弃物厌氧消化产甲烷的最佳温度,并且此时甲烷的积累量为2 875 m L,是15℃和25℃下甲烷积累量的1. 3和1. 1倍。pH 8是畜牧废弃物厌氧消化最佳pH,pH 9和pH10厌氧抑制甲烷菌活性,而pH 7对畜牧废弃物的水解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类制药废水厌氧消化产物急性毒性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军远  邢雅娟  郑平 《环境科学》2012,33(12):4367-4372
为判断抗生素类制药废水厌氧消化产物对功能菌群自身的毒害作用,采用发光细菌法研究了制药废水中残留抗生素及厌氧消化中间产物的单独及联合毒性(15 min-IC50).试验表明,厌氧消化中间产物乙醇、乙酸、丙酸和丁酸对发光杆菌的半抑制浓度(15 min-IC50)分别为19.40、20.71、10.47和12.17 g·L-1,其毒性大小顺序为:丙酸〉丁酸〉乙醇〉乙酸.不同类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林可霉素和环丙沙星对发光杆菌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3.99、5.11、4.32和5.63 g·L-1,其毒性大小顺序为:氨苄青霉素〉林可霉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厌氧消化中间产物,氨苄青霉素-厌氧消化中间产物,环丙沙星-厌氧消化产物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呈相加作用;卡那霉素-厌氧消化中间产物、林可霉素-厌氧消化中间产物、4类抗生素与厌氧消化中间产物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呈协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可使用发光细菌评价抗生素类制药废水厌氧消化处理的可行性,并为工程开发提供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矿物材料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3种矿物材料膨润土、斜发沸石、粉煤灰对富含钠离子的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35℃、底物固含量(TS)为10%、添加物用量为1%(质量分数,以消化底物计)时,膨润土、沸石粉、粉煤灰对含盐餐厨垃圾的厌氧发酵消化液中的钠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率分别为13.75%、10.11%、7.99%.在未使用无机矿物的情况下,当钠离子浓度为3000~4000mg·L-1时,含盐餐厨垃圾的的厌氧消化过程受到Na 离子的明显抑制.从产气量分析,3种矿物材料均能明显促进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过程,与空白对照试组相比,膨润土、斜发沸石、粉煤灰分别使产气量提高了131%、82%和45%.三者对甲烷气产量的促进影响强弱顺序是,膨润土>斜发沸石>粉煤灰.初步讨论了这3种矿物材料提高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甲烷产量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臭氧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印染废水大都采用混凝加生化的联合处理工艺 ,但处理后出水的CODcr和色度去除率低 ,尤其对高分子合成浆料和人工合成染料的处理率更低。文中选择了较为典型的印染废水用臭氧氧化的方法进行处理 ,并在不同的pH、温度、接触时间、初始浓度、UV状态下 ,通过试验探索其氧化降解过程及氧化机理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难降解有机物生物抑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杂环化合物及多环芳烃的好氧生物降解抑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咔唑、联苯等5种物质具有类似的抑制特性,表现在急性持久抑制及抑制强度大2方面,其抑制机理为不逆抑制;喹啉、吲哚等5种物质在高浓度时对苯酚的降解产生明显的初期抑制,历经诱导期,恢复期,最后进入正常降解期,其抑制机理为可逆抑制,萘的抑制属于竞争性抑制范畴。  相似文献   

13.
Laser assisted milling (LAMill) of ceramics shows some complicate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iscontinuous chips, crack formation, propagation and coalescence. In this paper,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machining mechanism of LAMill. The distinct element method (or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is applied to model the microstructure of a β-type silicon nitride ceramic. Clusters are used to simulate the real grain shape of the silicon nitride ceramic and parallel bonds are employed to represent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intergranular glass phase and grains. Numerical tests (compression, bending and fracture toughness tests) a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macroproperties of the synthetic material, thus matching the correspond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al silicon nitride. Moreover, a temperature-dependent synthetic DEM specimen is created and then used in simulations of LAMill. The DEM model is validated through compar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in terms of the cutting forces and subsurface damage under different depths of cut. It is shown that the model can successfully predict the subsurface damage in LAMill.  相似文献   

14.
混合基质条件下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性能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选取几种典型的难解解杂环化合物,在混合基质条件下较为系统的地研究了其好氧生物降解性能以及难解有机物间的联合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吡啶,喹啉与其同系物类似的生化降解过程及抑制机理,它们的联合作用效果为相加作用,具有不可逆抑制作用物质共存时联合作用效果为协同作用,具有不可逆抑制作用物质与可逆抑制作用物质共存时,联合作用效果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铁粉与磁粉载体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铁粉和磁粉为流化床载体,对模拟染料废水和实际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经铁粉处理30min后,其色度去除率达98%左右,实际染料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为56%左右;经磁粉处理30min后,其色度去除率为95%左右,实际染料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为34%。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重金属离子Cd^2+与几种氨基酸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用X线射线衍射 对配合物进行了分析,就植物对Cd^2+的解毒机理和镉离子氨基酸配合物对减轻环境污染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人工合成麝香的环境污染、生态行为与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工合成麝香作为一种替代型香料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行业,由于其持续不断地输入环境,其中的一些典型化合物如加乐麝香和吐纳麝香等在水、土壤和大气环境中的浓度日益升高,并且在动物体和人体组织中产生了蓄积作用,其效应相当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此,人工合成麝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已成为药物和个人护理品污染物(PPCPs)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对人工合成麝香的种类与应用情况、环境来源和污染水平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从人工合成麝香的生物蓄积行为、环境降解行为和生物转化行为等3个方面,对人工合成麝香所具有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概述了人工合成麝香的环境激素毒性、遗传毒性效应、生理生态毒性、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微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展示了人工合成麝香所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效应.最后,根据目前对人工合成麝香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有关重点研究内容的建议,为合理评价和降低人工合成麝香的生态风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东南沿海土地资源可分为五大类、四大区.过去,中国东南沿海土地利用与调查存在的问题有:耕地面积锐减,土地资源利用程度有待提高,土地质量退化(水土流失、滨海土壤盐渍化,水稻土潜育化及次生潜育化,土地污染严重等),土地资源调查结果有待更新.新一轮国土资源综合调查(1:25万)的内容有:成土因素,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现状与发展态势,土地适宜性,土壤化学等;专项调查(1:5万)的内容有:盐渍土,侵蚀土(水土流失),土壤环境质量,农业土壤地质等.重点研究内容应为:水土保持措施与土地灾害的防治;盐土改良、滩涂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及其应用;矿集区土壤生态环境负效应及其恢复整治对策;沿海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岩土水生系统物质能量循环机理及其生理生态效应;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分布、演化监(预)测系统等.最后,作者还对土地资源调查的方案作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人工合成麝香作为一种替代型香料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行业,由于其持续不断地输入环境,其中的一些典型化合物如加乐麝香和吐纳麝香等在水、土壤和大气环境中的浓度日益增加,并且在动物体和人体组织中产生了蓄积作用,其效应相当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此人工合成麝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已成为药物和个人护理品污染物(PPCPs)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人工合成麝香的种类与应用情况、环境来源和污染水平进行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从人工合成麝香的生物蓄积行为、环境降解行为和生物转化行为等3个方面,对人工合成麝香所具有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概述了人工合成麝香的环境激素毒性、遗传毒性效应、生理生态毒性、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微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展示了人工合成麝香所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效应。最后,根据目前对人工合成麝香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有关重点研究内容的建议,为合理评价和降低人工合成麝香的生态风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环氧固化剂的分类,包括显在型与潜伏型两大类,显在型主要有胺类、酸酐类、合成树脂类以及硫醇类,潜伏型以双氰胺和咪唑类为主。详细论述了各种环氧固化剂的优缺点,胺类可室温固化,酸酐类综合性能优异,合成树脂类与硫醇类分别具有耐化学性能与防腐性能。简述了多元胺类、叔胺类与咪唑类固化剂及固化机理,即通过固化剂中的活性原子进攻环氧基,开环加成形成交联结构并赋予环氧树脂性能。最后叙述了各类固化剂在胶黏剂与涂料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在耐热性能、力学性能、绿色环保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