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庆大霉素和金霉素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平  苏诚艺 《环境科学》1995,16(5):45-47
对庆大霉素、金霉素及其混合废水的厌氧、好氧处理进行静态试验。结果表明,对于COD为19240mg/L的霉素废水,当厌氧反应时间为3d,好氧10h时,COD去除率为98.4%;COD为7740mg/L的庆大霉素和金霉素混合废水(1:2),厌氧处理2d,好氧10h时,COD去除95.8%;庆大霉素废水厌氧处理3d,金霉素废水厌氧处理6h,再将这2种废水混合进行好氧处理4h,其最终出水COD可小于300  相似文献   

2.
酱油废水脱色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溶解氧、pH值、金属离子等对酱油废水色度降解的影响,明确了酱油废水色度构成物质的转化条件及适宜于COD和色度同步去除的运行控制条件,研究表明,在厌氧条件下,有机物质和色度构成物质同步去除,不发生明显的相互转化;在好氧条件下相当长的氧化时段中.色度构成物质及其它成分降解的中间产物重新转化造成色度增加,即存在着COD和色度的不同去除问题.控制水解酸化的pH在7.0~7.2的范围,向水中投加适量的Ca^2 ,有效避免了色度在处理过程中的反复转化,实现了色度与COD的同步去除.  相似文献   

3.
废铁屑在染料生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废铁屑和焦炭作为主要填料处理染料生产废水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不同状态下(好氧/厌氧)铁炭反应床催化内电解处理染料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佳条件,考察了在两种不同状态下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厌氧和好氧两种状态下对染料废水的CODcr去除率均在60%以上,废水的可生化性有较大的提高,脱色效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4.
用厌氧酸化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采用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北京焦化厂废水中有机物组分及浓度的基础上,研究厌氧酸化对焦化废水可生物处理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厌氧酸化作为焦化废水好氧生物处理预处理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焦化废水经6h厌氧酸化,12h好氧曝气,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比未用厌氧酸化预处理的COD去除率提高近40%。当焦化废水进水COD为1780mg/l时,出水COD可降至158mg/l。  相似文献   

5.
采用批式厌氧消化以及间歇曝气的摇瓶试验进行猪场废水厌氧-好氧处理,研究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对好氧后处理的影响,以及控制厌氧消化进程改善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好氧后处理性能的可行性.对猪场废水原水(厌氧消化0d)直接进行好氧处理,COD和NH4 -N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5%和98%以上,出水COD低于300mg·L-1,NH4 -N低于10mg·L-1.对厌氧消化液进行好氧后处理,出水COD和NH4 -N浓度随好氧处理时间的增长逐渐升高,厌氧消化前处理时间越长,升高时间越早,幅度越大.实验结束时,出水COD基本在500-600 mg·L-1之间;厌氧消化3、6、9、12d的消化液好氧后处理出水的NH4 -N分别达到22.2、105.4、147.6、171.4 mg·L-1.尽管厌氧消化3d时,COD去除率只有47.5%,但消化液好氧后处理的效能仍然没有提高,只是系统恶化的时间略迟于厌氧消化6、9、12d的消化液.厌氧消化液好氧后处理效果差的原因主要是: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各污染物降解的差异导致了厌氧消化液可生化性降低以及碳、氮、磷比例失调,影响了好氧后处理过程微生物的生长;厌氧消化液中缺乏易降解有机物,导致反硝化效果差,产生的碱度不能弥补硝化过程消耗的碱度,引起pH下降,进而影响了微生物活性.因此,通过缩短厌氧消化时间的方式来改善消化液好氧后处理的性能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吴敏  李丹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4):265-268
采用厌氧水解—好氧和单独好氧处理两种生化方法对蒽醌染整废水进行了平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厌氧水解—好氧处理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该废水的可生化程度。当进水CODcr浓度为400mg/L、色度为800倍时,厌氧水解—好氧处理后出水CODcr可达120—170mg/L,CODcr去除率在63%以上,色度降低至150倍,明显优于单一好氧处理的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7.
糖蜜酒精废水治理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糖蜜酒精废水的现行治理技术,分析了农田灌溉法、浓缩法、厌氧-好氧法和EM技术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优缺点,同时提出了用微氧技术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新方法,介绍了微氧技术的研究状况及其在处理糖蜜酒精废水方面的优势。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微氧厌氧技术处理富含硫酸盐糖蜜酒精废水是切实可行的,该技术不仅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质和硫酸盐,还为实现单质硫和沼气资源的回收利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焦化废水在常规生物处理过程有机物的去除规律,研究了其中4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物的好氧与厌氧生物降解特性,对比了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常规的活性污泥法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对焦化废水处理工艺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9.
酵母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总结了酵母废水厌氧、厌氧-好氧、厌氧-好氧-兼氧反硝化等生物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介绍了酵母废水厌氧处理的菌种筛选、复合微生物技术等能改善其生物处理效果的研究,阐述了生物处理酵母废水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常规的细菌分离纯化法从活性污泥、河泥中分离出目标菌种(兼性厌氧固氮化能异养茵),经过驯化后,以发酵液对造纸、印染两种废水的絮凝效果为指标,选取培养得较好的一种,分析了影响其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培养温度为30℃,pH为7.0,培养90h时絮凝效果最好,少量的Ca^2 可提高絮凝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造纸废水好氧处理中钙离子(Ca2+)浓度过高影响生化过程和后续膜处理的问题,在实验室模拟废水曝气,研究Ca2+存在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对厌氧出水进行曝气实验,探究曝气量对钙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表征造纸废水液相中Ca2+浓度和固相污泥中钙的形态,探究造纸废水曝气池中钙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发现:Ca2+的存在会影响活性污泥的活性,进而导致曝气过程中COD的去除率从71.76%降至36.94%;厌氧出水曝气初始阶段内曝气量越大,Ca2+的去除率越高;Ca2+浓度从厌氧出水到二沉池出水过程中逐渐下降,从游离态转变为CaCO3的结合态而除去.  相似文献   

12.
改良型SBR系统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试验考察了两种改良型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系统——“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系统-系统1-和“厌氧+好氧”串联二级系统-系统2-的运行过程,分析了影响系统运行效果的因素,比较了两个系统厌氧阶段、好氧阶段及全过程处理效果的差异,并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两个系统均具有适应能力强、稳定性能好、能够有效地降解污染物的特点;污泥浓度、碳源数量、环境温度均影响系统的运行效果;系统1的厌氧阶段比系统2更有效,系统2的好氧阶段比系统1更有效,系统2的全过程处理效率更高;分析认为生物相组成情况的不同是导致两个系统处理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底泥对洋河水库微囊藻和鱼腥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批量培养的方法研究洋河水库底泥浸出液对洋河水库微囊藻和鱼腥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条件底泥浸出液对鱼腥藻生长速率有促进作用,添加2%、20%、50%的厌氧底泥浸出液的鱼腥藻生长速率比M11培养基中分别高出36.6%、47.2%、36.0%;而添加厌氧底泥浸出液对微囊藻生长有抑制作用,微囊藻最大生物量随底泥浸出液的添加量增加而减小.与添加厌氧底泥浸出液相比,添加好氧条件的底泥浸出液对鱼腥藻生长速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添加20%的好氧底泥浸出液的鱼腥藻生长速率比M11培养基中高出37.2%;而添加好氧底泥浸出液对微囊藻生长影响不明显.在添加厌氧底泥浸出液的培养基中增加铁,则微囊藻的最大生物量显著增加,表明底泥浸出液对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可能是较高浓度的有机质与铁的结合影响了微囊藻对铁的利用.  相似文献   

14.
单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SBR单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检验该工艺处理实际污水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并与传统厌氧/好氧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进水磷浓度为2~10mg/L时,SBR单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磷,经过长期运行去除效果稳定,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最高可达98.6%.该工艺对污水中的氨氮、TN、COD等污染物也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在92%、87%、90%以上,并可实现同步脱氮除磷.SBR单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无厌氧段实现强化生物除磷,与传统厌氧/好氧工艺相比,除磷能力相当,但运行成本较低,经济性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批次厌氧消化和实验模拟SBR法处理低浓度蛋鸡粪污水,侧重研究厌氧消化时间对好氧后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对COD、NH4+-N、TN和TP去除原因.厌氧消化的时问分别为3d,6d,9d,12 d,15d,18 d,好氧后处理的工艺周期为12 h.好氧阶段持续时间为30 d.结果表明,鸡粪等高含氮养殖污水能够采用厌...  相似文献   

16.
庄桂嘉  刘立凡  黄潇  高静思  朱佳 《环境工程》2022,40(12):128-133
为提高电镀废水的污染物去除效率,探讨厌氧-缺氧-好氧(AAO)-生物膜耦合工艺的有机物去除和脱氮除磷效能。结果表明:AAO-生物膜工艺处理电镀难降解有机废水运行效果良好,COD去除率稳定在89%左右;脱氮主要途径是好氧硝化,缺氧反硝化,60 d运行中系统脱氮率达到70%~80%;难降解有机物影响NH4+-N和COD的去除效率,且存在时间差距,在其影响下,NH4+-N的变化稍滞后于COD。AAO-生物膜工艺的除磷效果经50 d运行后趋于稳定,出水TP浓度低于1 mg/L,去除率>65%,除磷主要依靠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过程。  相似文献   

17.
Domestic wastewater was treated by combined anaerobic biofilm-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MBR) process, and part biomass in MBR was withdrawn, to treat with ozone, then the ozonated sludge was returned to anaerobic inlet. In aerobic MBR, MLSS and DO were controlled at 3000—3500 mg/L and 0.8 mg/L respectively.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wo stages, it was noticed that ozonation did not affec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for organics but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emovals of NHs-N and TN. During the ozonation period of two months, no excess sludge was wasted, and a zero sludge yield was obtained.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厌氧折流板-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好氧反应器的脱氮机理,采用反应器氮平衡的原理对脱氮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在进水pH=7.27、T=35℃和DO=0.5mg/L情况下发生了好氧反硝化,可用微环境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的发生;本试验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DO浓度,pH值,温度和泥龄为好氧反硝化的发生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活性翠蓝生物降解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试验比较了厌氧、好氧条件下活性污泥对活性翠蓝的生物降解机理、降解能力及受葡萄糖浓度影响的情况.结果表明厌氧菌不能单独降解活性翠蓝,只能通过共代谢作用降解活性翠蓝;而好氧菌既可以单独降解活性翠蓝(以活性翠蓝为唯一碳源时,20mg/L活性翠蓝的24h好氧降解率为37.4%),也可以通过共代谢作用降解活性翠蓝.葡萄糖浓度的升高对提高活性翠蓝的厌氧、好氧生物降解率均有利,当葡萄糖浓度为1200mg/L时,20mg/L活性翠蓝的24h厌氧、好氧降解率分别达到81.5%、73.6%.活性翠蓝浓度对厌氧菌、好氧菌的生物降解能力也有影响.当葡萄糖浓度分别为800mg/L、1200mg/L,活性翠蓝(浓度为20~100mg/L)的厌氧降解率比好氧降解率高4.9%~27.2%,说明厌氧菌对活性翠蓝的降解能力比好氧菌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