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湿地生态补偿的利益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推进了湿地生态状况的改善.但在实践过程中,生态保护仍存在着结构性的政策缺位,湿地生态补偿作为调整损害与保护生态环境主体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分析湿地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建立湿地生态补偿主体和客体的博弈模型,得出湿地生态补偿主体、客体的纳什均衡策略,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梅宏  李欣 《绿叶》2013,(3):56-62
大气污染、工矿废弃地数量大量增加、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滨海湿地破坏严重,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等,都是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付出的生态代价。有鉴于此,我国应科学、合理地推动城镇化进程,为避免或减少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完善资源与生态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沿江湿地资源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安徽沿江湿地资源现状,揭示了沿江湿地资源丰富、生态价值高的特征,探讨了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认为围湖造田和水土流失造成河湖淤塞是沿江湿地洪涝灾害频繁、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生物资源利用过度、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和缺乏有效监督协调机制是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利用方式、建立湿地保护政策体系和协调机制、恢复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等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是湿地保护的长效措施。但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存在在立法上仅有原则性规定、湿地概念的缺乏、行政管理体制混乱、补偿责任主体过于单一、未考虑受偿意愿等诸多问题。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有利于提高湿地资源的法律保护地位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进一步提出加快推进湿地生态补偿立法进程、明确湿地法律概念、理顺湿地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变湿地生态补偿责任主体单一的状况、遵循公众参与原则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保护湿地对于生态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湿地的法律保护在我国却是一个薄弱环节。本文论述了我国湿地保护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法律对策——制定《湿地保护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不足和水质污染引起的水危机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平衡环境、社会和经济多元利益,寻求先进的法律机制来调节平衡、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共识。开展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是实现流域上下游之间等相关方利益公平的关键所在。但由于我国缺乏生态补偿立法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目前仍面临许多问题:我国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进展缓慢、法律制度滞后、部分法律法规彼此之间矛盾和相互冲突、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缺位、立法模式不适合当今流域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等。本文通过对我国有关涉水法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有关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和完善的对策,以期对中国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推进和进一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新疆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目前我国现有的矿产开发中经济补偿的相关法律制度,提出生态保护及生态补偿的要求,建议新疆今后对矿产资源开发应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基金制度、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和矿区(矿业城市)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恢复补偿统筹考虑,针对不同区域制订不同的补偿办法.  相似文献   

8.
法律法规是湿地保护管理制度的基础。我国尚无湿地保护专门性法律,但是针对湿地中的多个要素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能否满足湿地保护的需要是湿地保护立法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需求,系统分析了现行法律法规的满足情况和空缺情况,并提出湿地保护立法的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在13个方面的法律需求中,现行法律满足程度为“基本满足”的有3个方面,即湿地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湿地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外来物种管理;满足程度为“部分满足”的有4个方面,即湿地土地资源管理、湿地水资源管理、湿地水污染管理、湿地渔业资源管理;而满足程度为“难以满足”的有6个方面,即湿地范围界定、湿地保护目标与规划、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湿地修复、基础管理、体制机制。最后建议我国湿地保护立法应基于政府视角而非仅仅部门视角,对于不同满足程度的方面采取不同的立法策略,并重点构建保护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制定合理有效的滨海湿地保护法律制度和管理策略,需要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正确地评估滨海湿地的脆弱性以及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湿地的影响。然而,当前滨海湿地保护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关生态及经济评估数据尚显不足。在此,本文以台湾七股滨海区域作为案例,展示了滨海湿地环境保护政策制定过程生态学研究发挥的影响力,并体现出对其他领域和当地居民相互协作的力量整合,最终实现湿地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青海湖景区草地与湿地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湖草地、湿地是青海湖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青海湖其它资源的重要载体,均为独立的生态系统,在当地生态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对青海湖景区草地、湿地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估,并对环湖旅游开发中草地、湿地的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凸现出来的一项新课题.在生态环境危机和区域矛盾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下,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已成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有利于缩小区际间的差距,促进环境建设,同时也符合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从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转型动力不足、社会问题突出、地方财政困难等方面阐述了构建资源型城市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着重从法律保障、补偿标准、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补偿面临的障碍因素,并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补偿运行机制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干亩湖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4,14(3):57-57
北京市首个湿地公园——朝阳坝河千亩湖工程日前正式开工建设。这是近年来北京市加大湿地保护力度的一个缩影。北京市有湿地资源约5万公顷,湿地内有高等植物312种,鸟类152种,鱼类76种。保护和恢复湿地,是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战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先后通过了《北京市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北京市湿地保护建设工程规划(2001—2010年)》和《北京市湿地保护建设实施方案》,湿地保护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资源系统。湿地的保护利用存在大量矛盾和冲突,导致我国湿地破坏严重,这是由湿地的内在属性和社会经济环境造成的,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是平衡这些矛盾和冲突的重要手段。分析了湿地对生态效益补偿的内在需求,以及湿地对生态效益补偿的现实和发展需求,并对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曲阜市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现状、湿地类型和面积、湿地植被、湿地动物、湿地水生生物等基本情况的详细调查,客观地做出了曲阜市的湿地生态环境评价,提出了做好宣传唤起公众参与保护的意识,兼顾保护和利用并重,加大科技支持力度等湿地保护建议,以保持湿地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量资料和调查显示,葫芦岛市水资源不足且污染严重;湿地环境脆弱,海岸带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山生态破坏和污染十分突出.必须尽快编制生态保护规划以强化水资源管理,积极推行生态农业,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区是中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湿地分布区,又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分析洞庭湖区湿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相关指标体系,对洞庭湖区17个县市进行了湿地生态脆弱度的量化评价,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白云湖湿地生态功能区规划及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白云湖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特点,对其各个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进行湿地功能区域划分,并对各个区域进行了现状分析,从而得出最优目标,以期达到在保护好湿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是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央和四川省帮助阿坝州有序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一批生态补偿政策,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对全州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看,阿坝州仍存在生态补偿范围偏小、标准偏低,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成效。因此,为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使生态补偿政策更好的发挥作用,研究深入梳理了阿坝州生态补偿现状,分析了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旨在更好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从而加快推进阿坝州生态文明建设和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建设,进而实现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沈阳沈北新区黄家乡长河、左小河下游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地设立及建设缺乏法律法规文件支持的问题,提出了将该保护地升级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议。针对保护地功能区划缺乏科学依据的问题,以东方白鹳为保护对象,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法研究确定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范围和界限,并提出了未来建设沈阳沈北"千鸟湖"大型人工湿地的构想,有利于加强物种多样性保护,丰富沈阳绿化空间结构及其生态内涵,并为应对雾霾天气和实施蓝天工程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考察洞庭湖湿地生态特征入手,探讨了"平退"工程对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通过"平退"防洪标准较低或影响江湖行蓄洪水的洲滩民垸以扩大江湖槽蓄来提高江湖调蓄洪水的能力,"平退"工程不但不会破坏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反而会使湖洲草滩及候鸟等越冬环境得到稳定和改善.同时,提出了保护洞庭湖湿地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