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新的航空安全管理理念,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落实民航安全方针的基本保障。根据通用航空运行环境复杂、保障设施薄弱和航空器品种繁杂等特点,基于安全目标管理、PDCA、系统原理和风险管理理论,参考《ICAO SMS手册》,结合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管理模式,从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基础模块、运行模块、监督模块和改进模块构建了适合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并详细探讨了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和评估步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旨在提高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管理的水平,为航空安全管理部门提供了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议于元月7~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回顾总结1999年民航安全工作,部署2000年安全工作任务,参加会议的有民航各地区管理局、省(市、区)局、航空公司、机场、飞行学院等部门的主管领导共240名代表。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闪淳昌局长到会讲话。民航总局刘剑锋局长在会上讲了六个问题。一是认清民航面临的形势,增强作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二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做好安全工作;三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安全管理机制,从根本上保证航空安全;四是加强法制建设,把安全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五是严…  相似文献   

3.
航空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国际民航安全科技工作的经验和重要举措,从制定中长期安全规划、科研机构建设和投入、信息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我国民航科技工作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科研力量薄弱和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是我国民航科技工作落后的根本原因;提出建立科研保障机制、加大安全科研投入的对策,从根本上完善民航安全科技支撑体系,以加大科技支撑民航安全的力度,提高航空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
航空安全信息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航空安全信息是民航实施安全风险控制和事故预防的基础,对航空安全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笔者总结了民航安全信息的基本构成和来源,及其在安全风险识别、管理决策方面的功用;结合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状况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中国民航安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当前民航安全信息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交流共享困难、分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不利于基于数据驱动的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向规章符合性基础上的绩效管理的转变。针对安全信息管理的这些问题,文章建议民航局通过改善安全信息管理政策、建立航空企业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国家航空安全信息分析中心、开发安全信息分析利用工具等措施来改善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和共享,为提高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是民航发展的两翼,民用航空的持续安全也包含通用航空的安全。随着低空空域的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企事业进入通用航空市场领域,通用航空面临安全监管压力越来越大。论文在分析当前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趋势及面临的安全压力基础上,分析总结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重点从监管机构、模式以及方式三层面深入探讨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监管体系,指出完善通航安全监管法规体系和专业监管队伍建设,加强通用航空初始与持续安全监管,改善监管传统模式的通用航空安全监管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内部控制和安全文化影响航空安全的内在机理,提高民航运行的安全水平,以我国52家民航运输企业为研究样本,以不安全事件作为航空安全水平的替代变量,以5分制的李克特量表测度航空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安全文化水平,采用普通最小二乘(OLS)法,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和安全文化对航空安全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改善航空安全水平。安全文化能够较好地解释内部控制的变化,并在内部控制与航空安全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们民航广西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成立于2003年10月,是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派驻广西的行业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对辖区内的民航企事业单位,实施航空安全和市场监督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国民航经历了重大挑战和考验,出色地完成了抗震救灾、奥运保障等艰巨任务,全行业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民航安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中国民航业挑战与机遇并存,考验与作为同在。日前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副局长李健作了航空安全工作报告,提出了2009年全行业安全工作总体目标:确保运输航空安全形势平稳发展,安全运行品质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寻民航安全长周期运行的经验,即确定对实现安全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首先,收集了中国民航行业发布的航空安全工作报告、政策新闻、具有10 a以上工作经验的专家访谈等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其进行处理以识别民航安全复杂系统的影响因素。其次,利用提出的二维不确定语言变量(2-Dimension Uncertain Linguistic Variables, 2DULVs)-分层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混合模型计算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以此识别民航安全复杂系统的关键成功因素。最后,将计算结果与传统DEMATEL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安全投入力度加大、安全意识的转变、安全监管与督导力度的加强、法律法规与管理机制的持续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引领智慧安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的双重预防为实现民航安全复杂系统的关键成功因素。与传统DEMATEL方法相比,提出的混合模型有效减少了549次专家决策,识别结果更符合民航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为了预防民航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应用机组威胁与差错管理(TEM)模型分析2014—2020年民航事故/征候的航空安全报告资料,提取事件里存在于民航运行风险中潜在的情况、威胁、机组差错等因素,通过改进的关联规则方法挖掘其中的关联关系,包括挖掘与事件严重程度有关的因素,找到TEM模型中的关键因素和影响航空器结束状态的致因因素,并进行关联网络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手动操纵/飞行控制差错、缺少/不足的飞行培训和安全管理、飞行员之间沟通差错与程序执行错误是造成事故/征候的显著因素;关联规则能够有效利用航空安全报告信息,通过定量的方法挖掘事故/征候的特征,找到影响民航不安全事件的强关联因素,为民航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航空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航空安全需要动态管理,因此构建并实施基于问题管理的航空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就非常有意义。本文探讨了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的安全管理工作如何围绕航空安全问题为中心进行制度、组织、日常管理构建,注重问题的识别、分析和解决,切实有效的地解决安全问题。实施安全问题管理变专职安全管理为全员安全管理;变间接安全管理为直接安全管理;变滞后安全管理为超前安全管理;变僵化安全管理为创新安全管理;变被动安全管理为主动安全管理;变模糊安全管理为务实安全管理。无疑这种管理模式均适合民航三大主体的安全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航局提出持续安全理念,并正在制定国家航空安全方案,推动行业安全管理由目前基于规章符合性的安全监管逐渐转向规章符合性基础上的安全绩效监管,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设定中国民航业可接受的安全水平,来衡量民航业是否满足持续改进安全的目标的要求。本文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对可接受安全水平的设定指南,同时参考国外民航常用的事故指标,设计了一套中国民航行业可接受安全水平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安全评估指标、安全绩效评估指标和安全指数三层,并对该指标体系内事故率指标和事故征候率指标设定了未来10年的目标值。该指标体系及其目标值的设定不仅可作为衡量民航是否持续安全的标准,也可为航空运输企业设定自身的安全绩效考核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2013年春运期间(2013年1月26日~3月6日),全国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将达到3550万人次。为保证旅客在春运期间安全、顺畅、方便出行,民航局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暨航空安全会议上,部署了2013年民航春运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民航组织在总结航空安全发展时,认为世界民航业大体上经历了技术时代、人的因素时代、组织时代和全系统时代。我国民航经历了摸索管理阶段、经验管理阶段、规章管理阶段和体系管理阶段。近年来民航业形成一个共识:未来应该是文化时代或安全文化引领阶段。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2001年,航空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运输、通用航空飞行事故和空防事故以及重大航空地面事故;飞行事故征候和事故征候万时率同比分别下降 0.03和 0.02。 为进一步做好民航的安全工作民航系统确定2002年安全工作的目标是: ──杜绝运输飞行事故;  相似文献   

16.
民航飞行员是关系航空安全的敏感性职业,其心理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航空安全.因此,对于民航飞行员心理素质的测试不仅重要,而且也十分必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一套用以选拔和训练民航飞行员的心理测试系统,虽然此系统是针对民航飞行员而研制的,然而这种心理测试的方法与思路,却值得为铁路、道路、水上交通等多种交通工具驾驶员的选拔训练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民航空管雷达站一般位于山头或地势较高区域,距离市区较远,易遭雷击,因此对雷达站避雷设施及供电系统要求更高。供电系统是民航各种设备的能源中心,供电如果出现故障,将对民航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从雷达供电系统入手,主要针对:高低压系统、发电机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结合雷达站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而更好地保障雷达站的供电安全,保障航空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2011年12月26日,2012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航空安全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2011年民航持续安全得到了保证。通过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狠抓资质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新技术应用、增加安全投入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航空运输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南航等38家航空公司运输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4家航空公司没有发生公司责任的事故征候。  相似文献   

19.
安全系蓝天     
王自东 《劳动保护》1999,(10):34-34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自1959年4月7日划归民航天津市管理局管辖以来的40年间,共保证中外航各类飞机安全起降51万多架次,接送旅客650万多人次,进出港货物60多万吨,已经成为一个每周340个航班、通航39个国内外城市和41条国内外航线的现代化国际航空港。而且,取得了连续保证航空安全40周年无责任事故的优异成绩。为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为天津市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中国民航和天津市安全效益双丰收的突出典型。4月26日,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召开的保证航空安全40周年的表彰大会上,民航…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欧盟的航空安全信息分类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中国和欧盟政府间进行航空安全信息交换的可行性,从中国和欧盟各自航空安全信息系统的信息结构和报告内容出发,对中国和欧盟的航空安全信息分类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个分类法的信息结构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主题差异、部分差异和属性差异。笔者认为,虽然存在3种差异,但两个分类法都是基于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安全信息分类法设计的,信息报告内容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从信息内容上看,中欧进行航空安全信息交换是可行的。同时,对如何改进我国航空安全信息分类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