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某300MW亚临界机组掺烧污泥技术的特点,介绍了污泥燃料特点和锅炉掺烧污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及锅炉掺烧污泥系统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
污泥焚烧被认为是有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技术,已成为目前污泥处置的主流方式。印染废水处理设施和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环境风险属中度,推荐采用焚烧的处置方式。通过对燃煤热电厂掺烧污泥飞灰属性鉴别采样方法的分析和筛选,依据GB 5085.1—2007至GB 5085.6—2007等相关规范对飞灰进行鉴别,认为燃煤锅炉掺烧少量印染污泥和生活污泥后,其飞灰不具备危险固废特性,可按照一般固废进行综合利用。焚烧产生的飞灰特性取决于掺烧污泥的属性,要求污泥焚烧项目飞灰综合利用前应按要求开展危险废物鉴别。  相似文献   

3.
采用EPA Method 29方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采集和分析一台超低排放燃煤机组污泥掺烧前后的原燃料、烟气和副产物样品中各痕量元素浓度,研究污泥掺烧对燃煤电厂痕量元素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中富含Zn、Cu元素,浓度分别是煤样中的18.81倍和17.64倍.污泥掺烧使掺配后入炉煤中痕量元素含量普遍升高.污泥掺烧前后整个系统、锅炉系统和全流程大气污染控制设施的痕量元素质量平衡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污泥掺烧对痕量元素的分布特征无明显影响,随粉煤灰排放是痕量元素的主要排放去向.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环境的痕量元素排放量占比很小,不超过0.43%.污泥掺烧前后SCR入口烟气中痕量元素除Hg外主要以颗粒态形式存在.污泥掺烧后各痕量元素在粉煤灰和底渣中的相对富集系数未显著改变.经过全流程大气污染控制设施协同控制后,污泥掺烧前后烟囱总排口痕量元素排放浓度分别为0~12.76,0~14.97μg/m3.污泥掺烧后痕量元素排放浓度均满足美国燃煤发电机组有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上海市燃煤耦合污泥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和生态环境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限值要求.现有的燃煤电厂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对6%污泥掺烧比工况下痕量元素排放的控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吴越  时剑  童红 《环境保护科学》2009,35(5):35-37,48
研究了利用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城市污泥的技术,达到了最优化减少城市污泥对环境影响的效果。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负荷调节速度快、范围大,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洁净的燃烧技术易于实现灰渣的综合利用等技术特点,文章尝试将城市污泥直接掺烧至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验结果表明,经高温焚烧的污泥可最大化实现减量,产生的灰渣已稳定和无害并可用作路基材料或建材厂制砖,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5.
岳宝  张耀峰 《环境工程》2015,33(2):88-91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厂产生的湿污泥数量巨大,但大多未能得到安全处置。污泥干化作为解决城市污泥最终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的重要处理方式,近年来得到广泛推广。与其他污泥干化工艺相比,"二段法"干化工艺在能耗、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青睐。但另一方面,某些地区的污泥出现纤维含量高、易混入硬物、黏性高等问题,又阻碍其生产稳定运行。通过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干化项目的实践,因地制宜,对"二段法"干化工艺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针对性改进措施,实现了生产连续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张晴  莫华  徐海红  吴家玉  帅伟 《环境工程》2020,38(6):202-207
我国燃煤电厂掺烧废弃物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也暴露出底数不清、现状不清等问题。基于文献调研和国家排污许可平台统计数据介绍了国内外燃煤电厂掺烧废弃物的现状。相较国外,目前我国燃煤电厂掺烧生物质的项目较少,以掺烧污泥为主,包括城市污水厂污泥以及各种工业污泥,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交叉引用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地方排放标准等,烟气、粉煤灰等污染治理措施普遍沿用电厂原有技术路线。据此,全面梳理了现阶段我国燃煤电厂掺烧废弃物存在的无序掺烧、污染物管理与排放控制要求缺失、信息公开力度不够等环境管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市政污泥半干化-焚烧一体化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市政污水处理厂的不断增加,城市污泥大幅增长,污泥半干化-焚烧一体化是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计算污泥半干化-焚烧过程中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同时对排放物进行分析,从而评价市政污泥处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每处理100t湿污泥,需要掺烧4.89t无烟煤,在焚烧的过程中,在没有净化工艺的...  相似文献   

8.
主要论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属性,分析了苏州市城市污泥处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国内外污泥处置的主要方法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苏州市城市污泥处置的技术路线。并对现有的污泥干化技术进行了比较,着重分析了污泥处置的投资及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9.
对南京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资料收集调查和实地考察,分析了南京市城市污泥的产生情况、特点和处置现状,指出了目前南京市城市污泥处置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污泥的处置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并探索了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置的可行性。拟定了南京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中心的场地规划,制定了适合南京的污泥深度脱水干化焚烧处置工程方案,分析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最终得出了一套具有可行性的南京市污泥处理处置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一般在75%左右,生物污泥由于其成分复杂,污泥处置问题已成为解决现代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物的重难点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较为常见的污泥热干化工艺设备,包括双桨叶式干化工艺、带式干化工艺、两段式组合干化工艺、流化床干化工艺、立式圆盘式干化工艺、转鼓式干化工艺、转盘式干化工艺。  相似文献   

11.
污泥处理与处置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而无论采取何种处置方式,污泥的脱水干化都是其必要前提。对现有的污泥脱水干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分别介绍了污泥浓缩技术、脱水技术和干化技术,详细阐述了其各自的现有技术手段、达到的干化效果和研究进展。并指出物理化学调理联合机械脱水是目前主流的脱水技术,而热干化是最为成熟的干化技术。重点描述了目前工程上应用比较多的工艺技术,以及污泥的脱水干化对于污泥农用、燃料化、焚烧和填埋等处理处置方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内外污泥处置方式作了介绍。针对南通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含水率较高,以及采用流化床锅炉的热电厂较多的特点,建议采用间接干化-循环流化床锅炉焚烧的方式对污泥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泥掺煤混烧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童敏  封羽涛  罗永浩 《环境工程》2018,36(3):133-137
采用20 k W多功能沉降炉管开展了城市污泥掺煤混烧试验,着重研究不同含水率、不同比例污泥掺混条件下,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和尾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结果表明,污泥主要失重区间在180~520℃,存在两个失重阶段,是挥发分的析出和燃烧的过程,污泥掺煤混烧可以改善燃料的着火性能和燃尽性能。污泥掺烧后尾气中NO_x排放浓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为350~450 mg/m~3;SO_2排放浓度随污泥掺混的比例增加呈线性增加;掺混10%污泥(含水率为30%)后,尾气二恶英的浓度约为单煤焚烧的2.4倍。各类污染物经过锅炉尾气净化系统处置均能达标排放,且本实验中污泥的最佳掺混比例为20%。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东莞市新建的36座污水处理厂面临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污泥处理的三个主要环节(即污泥脱水、污泥干化、污泥资源化)的处理处置技术进行评估筛选,最终筛选出3M技术,即隔膜高压板框压滤机深度脱水-生物干化-污泥固化综合利用工艺技术作为东莞市污泥处理工程的首选工艺方案,基本可以解决东莞市大量污泥的出路问题,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处置,可为我国其他地区污泥处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上海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量的污水处理厂不断建成投入运行,随之而来的城市污泥产量越来越大,对污泥的处理问题显得非常紧迫.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要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处理目标.常规污泥处置目标和常规污泥处置方式,主要包括填埋处理的方式、污泥焚烧的方法、污泥土地利用的措施.同时对上海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污泥干化后进行与生活垃圾协同焚烧处理是污泥最终处置较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市政污泥热电厂循环流化床协同焚烧技术验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政污泥为原料,利用某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协同焚烧验证研究.试验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热电厂污泥协同焚烧的泥煤质量比可在0~0.3之间根据用户需求调节,炉膛燃烧温度〉850℃,烟气停留时间2.59s,符合《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中850℃烟气停留时间〉2s的要求;脱硫塔烟气进出口NOx、SO2浓度低于锅炉未掺烧污泥前浓度,粉煤灰重金属含量低于《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8173-87)中粉煤灰农用标准限值(在酸性土壤上:Cd5mg·kg-1,Pb250mg·kg-1),粉煤灰烧失量满足掺混前Ⅱ级品质要求.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污泥协同焚烧可有效解决当地城镇污水厂污泥出路,最终实现污泥妥善、安全处置需求.  相似文献   

17.
城市污水污泥焚烧处理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城市污水污泥为研究对象,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别对干化焚烧、污泥与煤混燃发电、污泥与生活垃圾掺烧发电3种焚烧处理方式的生命过程进行清单分析,以获得各处理方式的能耗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0 t湿污泥,填埋处理的能耗和总环境负荷均最低,分别为2.24kg (以标准煤计)和46.55×10-3标准人当量(PET).污泥直接干化处理能源消耗最大,达到了111.12 kg(以标准煤计).污泥与垃圾或者与煤掺烧发电由于利用固体废弃物化学内能,降低了化石燃料消耗.这两种掺烧处理方式的环境排放都以酸化和富营养化为主,对局地性的影响占据首位,因此,污泥焚烧处理仍需加强尾气净化设备的投入,以减少酸性气体及二噁英的排放.  相似文献   

18.
裴玉良  殷江平  王磊 《环境工程》2013,(Z1):478-479
对城市污泥掺烧自动化搅拌输送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这套系统在国内是首次将混凝土搅拌设备应用到污泥掺配上,提高了原煤与污泥搅拌的均匀性,减少了原煤掺配量,污泥运到电厂后直接进入搅拌输送系统,不需二次搬运。该系统对于改进城市污泥掺烧应用工艺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保护环境作用十分明显,有可观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污泥掺烧比例及不同加热速率时污泥与煤的热失重特性.探讨了掺烧污泥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掺入污泥对煤的燃烧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加热速率增加时,样品的失重速率增大,开始失重温度及最终燃尽温度升高.掺烧时的TG曲线在400~600℃时有一个明显的失重阶段.失重速率峰值随着掺烧比的提高而升高,对应的温度降低.掺烧污泥后的混合样品的燃烧温度范围比单一燃煤时少20~100℃.非等温动力学模型分析可得,少量的污泥与煤掺烧时所需的活化能与煤较接近,对煤的正常燃烧影响不大.不同比例掺烧时产生的烟气中NOx、SO2、CO2生成量及减排规律因N、S、C含量不同而各有差异.热重分析及模型分析法可以为不同理化特性的煤与污泥掺烧提供初始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污泥掺烧比例及不同加热速率时污泥与煤的热失重特性.探讨了掺烧污泥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掺入污泥对煤的燃烧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加热速率增加时,样品的失重速率增大,开始失重温度及最终燃尽温度升高.掺烧时的TG曲线在400~600℃时有一个明显的失重阶段.失重速率峰值随着掺烧比的提高而升高,对应的温度降低.掺烧污泥后的混合样品的燃烧温度范围比单一燃煤时少20~100℃.非等温动力学模型分析可得,少量的污泥与煤掺烧时所需的活化能与煤较接近,对煤的正常燃烧影响不大.不同比例掺烧时产生的烟气中NOx、SO2、CO2生成量及减排规律因N、S、C含量不同而各有差异.热重分析及模型分析法可以为不同理化特性的煤与污泥掺烧提供初始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