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燃煤电厂烟气颗粒物控制技术或组合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调研和专家问卷调查基础上,针对燃煤电厂一次PM2.5排放特征,构建了包含环境、经济和技术三方面共16项四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法对7种颗粒物控制技术及其组合开展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在综合分析或着重环境性能的情况下,7种单一或组合控制技术的优先顺序为:低低温静电除尘配高频电源+湿式静电除尘≈静电除尘配高频电源+湿式静电除尘 > 电袋复合除尘 > 静电除尘+湿式静电除尘 > 袋式除尘 > 静电除尘 > 电凝并+静电除尘.若优先考虑经济因素,静电除尘为最优选择;优先考虑技术性能则袋式除尘为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湿式电除雾器的工作原理,湿式电除雾器可有效控制燃煤烟气中的SO3、气溶胶、微细颗粒物、重金属汞等污染物。从燃煤电厂大烟气量的特点出发,论述了高气速电除雾器及关键部件,如导电玻璃钢沉淀极、电晕极及阴极框架等的研制。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高气速电除雾器在燃煤电厂应用中的显著效果,能满足国家对燃煤电厂提出的低排放要求。高气速电除雾器在我国的燃煤电厂中的推广运用是可以预见的。  相似文献   

3.
湿式静电除尘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烟气细颗粒物排放的高效控制是控制雾霾天气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国家颁布了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要求火电厂粉尘排放浓度低于30 mg/m3,重点地区低于20 mg/m3。干式静电除尘器由于反电晕和二次扬尘等问题,对亚微米级颗粒物脱除效率较低,难以完全满足新标准的要求。湿式静电除尘技术(WESP)通过水膜清灰方式代替振打清灰,可有效控制湿法脱硫塔后细颗粒物的排放,实现燃煤烟气细颗粒物的深度脱除。该文详细阐述了湿式静电除尘器在粉尘脱除效率、材料润湿、抗腐蚀特性及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湿式静电除尘技术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式静电除尘技术的发展做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湿式电除尘器是作为燃煤电厂大气污染治理的终端精处理设备的首选,但湿式电除尘器存在耗水量巨大、排出的灰水存在二次污染、内部件腐蚀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湿式电除尘器在国内燃煤电厂上的大型化应用。为此,对湿式电除尘器的喷淋给水、水质、灰水循环利用、废水排放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经验加以阐述,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给水和排水方式,实现了湿式电除尘器在燃煤电厂工艺系统上的零水耗,有效解决了内部件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电袋组合式除尘器在燃煤电厂240t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静电除尘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系统设计、除尘器设计、环保部门的测试结果以及取得的改造效益,并对其结构和技术特点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袋式除尘、静电除尘、电袋复合除尘等燃煤锅炉传统烟气除尘技术的原理、特点,针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了低低温除尘技术、湿式电除尘技术、聚并技术、协同脱除技术等新型除尘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并对未来燃煤锅炉烟气除尘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针对350MW燃煤机组烟尘超净排放改造应用实践进行的论述,介绍了原有布袋除尘器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围绕布袋除尘器开展改造方案的论证,提出了布袋除尘器加设湿式电除尘器与脱硫系统协同除尘的方案,介绍了湿式静电除尘器原理以及应用于本工程的技术优势。工程改造后通过性能测试满足性能保证值出口粉尘不大于5mg/m~3,同时SO_3的脱除效率为70.5%,满足不小于70%性能要求。布袋除尘器加设湿式电除尘器与脱硫系统协同除尘实现超净排放,取得了显著的环保效益,也为其他机组的改造提供了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8.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影响脱硫效率的关键参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湿法烟气脱硫作为一种相对成熟、脱硫效率较高的脱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贵州纳雍电厂4×300MW机组工程烟气脱硫工程,对燃煤电厂湿式石灰石-石膏脱硫系统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设置不同的影响因素,使之达到最佳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9.
《环境工程》2015,(9):96-99
介绍了湿式电除尘器性能与污染控制特点,采用超低浓度检测技术对工程案例开展了多种污染物控制性能的试验研究,对国产自主技术湿式电除尘器的环保与技术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应用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试验表明:湿式电除尘器对颗粒物、微细颗粒物PM2.5、三氧化硫与浆液滴有较好净化能力,对石膏雨控制有较好效果,具有国外同类产品相似的环保性能,是燃煤烟气超净排放控制的重要设施。  相似文献   

10.
细颗粒物是燃煤电厂污染物控制的难点.三河电厂通过技术集成进行“近零排放”技术攻关,包括采用低低温静电除尘器以提高细颗粒物的除尘效率、利用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提高脱硫系统的协同除尘性能、通过湿式静电除尘器实现细颗粒物的深度控制.结果表明:三河电厂通过技术攻关和集成应用后,4台燃煤机组先后实现ρ(烟尘)、ρ(SO2)和 ρ(NOx)分别低于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天然气燃气轮机组各自排放限值(5、35和50 mg/m3).其中,1~3号机组排放ρ(烟尘)分别为5、3、2 mg/m3,截至2016年3月15日,4号机组ρ(烟尘)连续265 d在1 mg/m3以下.采用低低温静电除尘技术后,4号机组除尘效率由99.86%升至99.89%,同时可凝结颗粒物前驱物SO3的脱除效率从25.88%升至46.12%;3号机组采用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后,100%负荷下协同除尘效率从34.29%升至87.66%以上,全负荷运行下吸收塔出口ρ(烟尘)稳定在3 mg/m3左右;1号、2号、4号机组在100%负荷下湿式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分别为77.87%、88.82%、83.60%,2号湿式静电除尘器对PM2.5、PM10和SO3的脱除效率分别为98.37%、97.31%和42.23%.   相似文献   

11.
在燃煤电厂实现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过程中,烟尘控制技术是关键,通过对除尘、脱硫、脱硝等先进环保技术的系统比较,提出了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近零排放”技术路线. 在地处长三角的国华舟山电厂4号机组采用高效低氮燃烧+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旋转电极除尘+海水脱硫+湿式静电除尘的技术路线,ρ(烟尘)、ρ(SO2)、ρ(NOx)的实际排放值分别为2.46、2.76、19.80 mg/m3;在地处京津冀的国华三河电厂1号机组,采用高效低氮燃烧+SCR脱硝+低温省煤器+静电除尘(高效电源)+湿法脱硫+湿式静电除尘的技术路线,ρ(烟尘)、ρ(SO2)、ρ(NOx)的实际排放值分别为5、9、35 mg/m3. 实践表明,立足国情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之路,燃煤电厂可以在低成本下实现大气污染物的“近零排放”. 通过对技术路线优化、低浓度污染物在线测量技术及“近零排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估算结果表明,如果全国燃煤机组自2015年起采用“近零排放”技术,5 a内烟尘、SO2、NOx年均减排率分别可达19.0%、18.9%、18.5%.   相似文献   

12.
燃煤电厂烟气高效除尘技术的选择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燃煤电厂主要除尘技术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通过研究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联合除尘机制已成为高效除尘技术的发展方向。针对中国燃煤电厂普遍采用电除尘技术的现实条件,结合现行改造案例,对国内两种主要除尘升级技术——袋式除尘和电袋复合式除尘技术进行可行性分析。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凭借其性能、结构和经济优势,成为现行燃煤电厂理想的高效除尘设备。  相似文献   

13.
电袋除尘技术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除尘技术,目前在燃煤电厂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电袋除尘器由于其运行机理,需要消耗较大电能以满足除尘工艺及达到除尘效果,随着国家节能环保减排政策的大力实施,燃煤电厂电袋除尘器的节能环保改造势在必行。本文从节能环保技术的角度考虑,针对燃煤电厂电袋除尘用电设备的能耗问题,对能耗特点和降低能耗的措施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一系列电袋除尘技术提升的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源结构以煤电为主的格局长期不会改变,为满足国家越来越严格的煤电污染物排放要求,池州九华电厂对1~#燃煤机组进行了全面改造,通过改造燃烧器,采用浓淡低氮燃烧技术、氨法脱硝、高效静电除尘、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湿式除尘等手段,达到了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5.
总结和比较了国内外常用的颗粒物采样测试系统及方法,从颗粒物测量原理、采样方法的结构和特点、适用范围、误差来源等角度分析了采样系统的特点及准确性,并结合我国燃煤电厂脱硫塔、湿式静电除尘器出口等位置实际排放情况,提出适用于低浓度、高湿度条件下的超低浓度颗粒物的可靠测试方法.为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浓度的准确测量和环保设备对颗粒物控制效果的运行和评估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6.
电厂生产过程中的烟尘是最为突出的污染问题,如何控制电厂的烟尘是电厂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电厂的生产中应用湿式除尘技术,为解决烟尘污染问题带来了可能,为此,本文结合湿式除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点,对除尘技术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讲解,为工程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金定强  舒喜  申智勇  庄柯  唐会金 《环境工程》2015,33(3):65-68,72
为了满足最新的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烟尘排放要求(一般地区30 mg/m3,重点地区20 mg/m3),需要对现有电除尘器进行改造。湿式静电除尘器可以降低粉尘、液滴和重金属的排放浓度,并同时解决湿法脱硫系统的浆液夹带而产生的石膏雨问题,是目前实现烟尘达标排放的最佳选择方案之一。因此国电集团决定在益阳电厂300MW大型机组的电除尘器烟尘减排技术改造中采用自主研发的湿式静电除尘技术(即柔性电极深度净化技术),该项目作为示范项目,受到集团公司和环保业界的高度关注。调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适应性强、不受煤种、烟尘特性影响,除尘和去除液滴效率高等优点,具有很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干、湿静电除尘器的原理、运行的优缺点,从湿式电除尘器的运行原理分析了湿式电除尘在火电厂除尘提标改造上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对湿式电除尘器未来的发展持比较积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喷淋系统作为湿式电除尘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雾化效果优劣影响着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通过雾化性能测试,研究了雾化参数及其他工作条件对湿式电除尘器的电晕放电特性和除尘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湿式电除尘器的最佳工作水压为0.6 MPa,此时雾化效果最好。以燃煤电厂粉煤灰为尘源进行除尘试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除尘效率随雾滴粒径的减小而增大,随喷淋量的增大而增大。当雾滴粒径为70μm时,除尘效率可达99.57%,能够满足燃煤电厂对细颗粒物的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20.
喷淋湿式静电净化定型机废气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定型机有机废气处理技术上,喷淋湿式静电净化工艺已经逐步取代了单一的喷淋洗涤和单一的静电除油工艺。本文主要通过对喷淋湿式静电净化工艺在实际定型机设备上的应用,研究喷淋湿式静电净化设备的运行情况及设备性能,提出该设备产生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通过实践归纳运行中经常出现的故障,分析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以便达到提高喷淋湿式静电净化设备运行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