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仇艺 《环境科技》2007,20(A01):27-28
有机磷农药废水一般均采用预处理、生化等工艺相结合的处理方法,以使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达标排放。在此.对生化处理采用推流折流鼓风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工艺流程,及其参数和费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有机磷农药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机磷农药废水COD值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组分复杂,排放前必须进行有效处理。综述了处理机磷农药废水的生化法及其吸附、水解、混凝沉淀等预处理方法,常规化学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电化学氧化、光催化降解法等化学法、物理法和超声波法等处理方法。展望了今后有机磷农药废水降解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新方法、新设备的开发、去除机理及影响因素、动力学模型、新微生物菌种、先进检测技术等。为有机磷农药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霜脲氰农药废水难以直接生化降解的难题,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对霜脲氰农药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值、铁碳比、铁碳填料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均产生直接影响.霜脲氰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为:pH值为2,铁碳比为3∶1,投加量为1L废水280 g,反应时间80 min.COD去除率为47.95%,CN-去除率为39.75%,ρ(B)/ρ(C)达到0.20 ~ 0.25间,大大提高了霜脲氰废水的可生化性,表明铁碳微电解法可作为霜脲氰废水的预处理方法,为霜脲氰废水的预处理工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农药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农药生产排放废水的特点 ,提出了清污分流、分质处理的思路 ,研究并实施了对农药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 生化处理技术 ,废水排放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96 )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农药废水的处理技术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农药废水治理技术方法,以草甘磷废水治理技术为例,列举了氧化法、吸附法、生化法对农药废水的治理效果,展望了新的农药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电化学法、高级氧化法和联合处理法等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浓度有机磷农药废水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平 《环境导报》1995,(2):27-28
农药是消灭植物病虫害的有效药物,在农牧业的增产保收和农产品的保存以及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农药使用范围的扩大,农药的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加。我国目前农药已达百余种,其中杀虫效率高、残留量低的有机磷农药产量较大。但这类农药生产因合成原料工序多、产生的废水量大、有机盐含量高,废水治理困难,国内许多有机磷农药生产厂废水往往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就直接外排。因此,有机磷农药废水治理已成为农药工业的一个突出问题。 高浓度有机磷农药废水成分复杂,毒性大、生化治理难。以甲胺磷农药废水为例,废水的COD浓度为20000~40000mg/l、有机磷含量则为1000~18000mg/l。 目前,国内外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主要有氧化法、吸附法、生化法、水解法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控制农药废水纳滤分离工艺运行,基于DK膜预处理吡虫啉废水的试验数据,采用神经网络算法仿真模拟了纳滤系统去除污染物的过程,建立了纳滤分离动态模型,预测了多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吡虫啉农药废水中污染物去除规律和实时性动态变化,不仅完善了纳滤分离理论系统,而且模型精度满足应用要求,计算的COD、盐分去除率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大于0.99,误差在±4%范围内,为农药废水的有效治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了电解法作为预处理,降解敌百虫农药废水的效果,详细探讨了电解时间、废水pH值、电解电压、电解电流及加入电解质的质量等因素对电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循环电解池中,废水的pH值=6~8时,保持电压在30 V的条件下,废水中CODCr的降解率为40.00%.同样条件下,加入电解质[ρ(NaCl)=10 g·L-1]100mL时,废水的降解率可达到42.80%.  相似文献   

9.
化学工业园废水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某化学工业园废水集中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废水处理技术改造进行了探讨.化工废水集中处理技术改造中应采用Fenton氧化对高浓度废水进行预处理、粉末活性炭-生物法强化生物处理及曝气生物滤池保障出水水质.此外,必须强化对园区企业点源污染预处理设施的监管,确保企业废水达到接管标准后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论文最后对园区废水处理设施的长效稳定运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聚丙烯酰胺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了"预处理+水解酸化+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处理聚丙烯酰胺废水.预处理采用高级氧化法(Fenton氧化)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去除部分COD,水解酸化法能将污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利于后续生物处理.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生化处理,能使出水达到一级标准.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