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区域内可以降低城市碳排放比重的区域,是城市中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本文对低碳型园林景观产生的背景和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分析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运用与体现,对营造园林景观低碳原则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城市低碳理念的推广并最终达到"低碳"目标打下理论基础,为在园林景观中低碳理念的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景观规划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目标是要发挥景观功能和生态效应,保护城市环境,满足城市中人们的各项需求。本文简单分析了生态城市规划的设计方式,研究探讨了规划设计中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城市河流景观现状分析及综合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城市河流景观的现状,论述了在城市河流沿线土地利用与景观建设中,空间设计创意理念与空间景观效果的创造,并提出在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应着重考虑的问题和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高萍萍 《环境工程》2023,(4):262-263
<正>以调和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改善人居环境与村落空间、推动乡村经济与文化建设为目标和要求的乡村景观规划与生态设计,在改善乡村环境、提升生态环境效益、发展乡村经济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的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等重要战略的推进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乡村景观规划与生态设计研究》是2021年8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其结合乡村景观的形成原因、基本功能、动态变化与演变、规划与评价等基础知识阐释了规划设计与建设乡村景观的重大意义,结合乡村水景景观规划设计案例与建设实践、植被景观规划设计案例与建设实践、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案例与建设实践等,论述规划设计与建设乡村生态景观时所要遵循的原则、所要贯彻的要求、所能采用的方法,探讨乡村生态景观的生态价值的呈现之路,兼具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环境工程》2021,39(1)
<正>作为一种新的乡村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旨在运用天然自然资源与民俗文化资源,实现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田园景观三位一体的综合发展。运用其进行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丰富乡村景观内容与品质,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协同发展。田园综合体模式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图。该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以自然、和谐、活力为主题,以生态绿色发展为设计原则,打造体验式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如图所示,其中黄色区域为以自然田园风光为主的田园休闲体验区,拥有湿地景观、菜田景观、池塘溪水等景观节点,主要是运用当地的农业与自然资源,为游客提供亲近农业景观的机会,满足人们农业参与农业景观的体验互动需求。粉红色区域为基于当地地域文化设计的民俗风情体验区,主要为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6.
李冬环  黄智 《环境》2004,(11):52-53
城市景观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淀的物质实体与历史文化的总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态,城市景观规划就是以协调各个因素,整合客观环境与主观意境,形成功能和艺术兼备的有机整体为目标的。所以在景观规划中,人们总是力图依托自然环境,首先找到一条纽带,建立城市的景观骨架,再合理组织其他景观要素,构建城市的景观格局。其中水域是城市中最有活力的地方,是人们基本的活动空间,是表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穿越城市的河流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轴线和窗口.  相似文献   

7.
《环境工程》2021,39(1)
<正>在美丽乡村建设理念的驱动下,打造兼具视觉美、生态美与文化美的乡村景观,有利于构建打造宜人、宜居、宜游的乡村空间,增强乡村的温馨感和谐感。因此,应当重视乡村景观规划,以期实现科学合理的景观规划。图一为某乡村民俗广场景观设计。如图所示,该乡村民俗文化广场以民俗文化为主题,位于乡村空间的一片空间地带,紧贴生活区域,集合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加入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当地的农耕文化元素,营造了美丽舒适的乡村景观环境。具体而言,在广场内部景观设计方面,汲取中国传统园林景观手法,打造出体育运动区、民俗文化展示区以及舞台区三个空间区域,各个区域相互分离又相互关联,错落有致且变化丰富,使乡村景观功能更为多元。广场周围种植大量本土植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低碳型园林景观逐渐成为城市园林设计的一种趋势。本文从低碳理念切入,总结了园林景观渗透低碳意识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渗透低碳意识的具体方法,希望对于低碳理念在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广泛应用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景观非生态功能的含义及评价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对现代环境问题之综合性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入,景观规划理论及评价技术研究在国际上渐成热点。在我国,相对于景观生态功能,景观非生态功能的研究,尤其是其评价技术的研究刚刚起步,景观非生态功能对于文化传承及和谐社会和两型社会建设的积极意义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由景观非生态功能的含义出发,探讨其在自然与环境保护政策中所应具有的地位,以及保护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回顾国内外景观非生态功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景观非生态功能评价技术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文章最后,总结性描述了一个最新的景观非生态功能评价理论模型研究成果,讨论并提出我国景观非生态功能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声生态学的城市景观设计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声景观研究以其新奇和意想不到为城市景观研究设计带来新的切入点和手法。简要介绍了声生态学中声景的概念和发展;讨论和分析城市景观规划中引入声景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在景观生态学指导下的景观、声景观策略。  相似文献   

11.
探讨成都市城乡交错带的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区域景观中城乡交错带位于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相互过渡的中间地带,具有一般廊道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在成都市加快城市化的过程中,城乡交错带的景观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景观结构遭到了破坏,廊道功能的发挥受到了限制。主要表现在景观的高度破碎,生态连通性降低,农田质量下降等方面。依据景观规划的基本思想,为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和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对景观内斑块和廊道的设计出发,初步提出了成都市城乡交错带景观生态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卜晓璇 《环境工程》2022,(2):307-308
<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建筑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重要形式之一,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建筑文化,生态环保理念在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了较关键的影响。在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关于景观环保设计的具体技巧对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之间有着相对密切的关系,以花镜为代表的平面设计在丰富园林景观元素构成的同时,也突出了现代园林设计的视觉艺术美感,从环保等多个方面强调了花镜的平面设计在园林景观多维空间展示中的应用效果,推动了现代园林文化艺术形态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的开发与建设,城市水域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日益成为城市中最有魅力的地区.本文结合武汉市汉阳区六湖动态景观水网生态建设,介绍了武汉市汉阳区的水域景观生态的概况;指出城市水域景观生态具有三大特性:生态过程的复杂性、景观功能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了汉阳区水域景观生态,并深入探讨了水域景观生态建设的开发水域生态旅游、建设滨水绿色景观走廊、营造亲水空间、建设水系旅游风景区等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4.
区域景观格局优化对提升生态系统的功能及价值、限制城市格局无序蔓延具有重要意义。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应用RS与GIS技术,运用景观指数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深入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和区域生态功能空间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辨识生态源地的空间分布,以"田园城市"理念为指导,应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探索现代田园城市景观格局优化的途径。结果表明:在城市化建设中,有大量的耕地被转化成了建设用地;区域生态功能强度空间差异性显著;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龙门山、邛崃山、长丘山和龙泉山一带;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构建了"四环六射"的道路生态廊道、河流廊道以及圈层农业廊道;形成了交汇点、湿地和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节点。该研究方法及结果对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及解决中国大都市发展中的"大城市病"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低影响开发(LID)"为视角通过灰绿基础设施的生态耦合,应用到陕西岐山县袁家村湿塘修复设计中.探讨解决雨洪问题灰绿基础设施各自优势,以及两者的生态耦合方法.不仅考虑了传统的水环境治理而且扩展到水生态以及水景观,提出了综合水环境解决方案.为创建兼具生态服务功能和人文审美功能的农村水生态修复提供一条思路,丰富海绵城市设计体系的研究.为创建兼具生态服务功能和人文审美功能的农村水生态修复提供一条思路,丰富海绵城市设计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是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归纳总结了城市景观生态的特点和规划内容的基础上,以长沙市芙蓉区为例,分析了长沙市芙蓉区景观生态现状,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长沙市芙蓉区景观生态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具体包括:景观的生态框架设计,种群源(斑块)工程,廊道与节点工程,城市山水生态工程,城市绿地建设工程和城市景观文化规划。通过上述具体的生态景观规划和建设,使长沙市芙蓉区的景观生态能得到较大改善,更好地为城市生态功能服务。  相似文献   

17.
当前废弃矿区再生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法,造成矿区景观城市化、同质化,磨灭了矿区场所精神,削弱了废弃矿区景观价值。在"多元共生"思想指导下,对废弃矿区景观再生设计提出了多样统一、有限触碰、语汇转换和区域共生4种地域文化传承的设计方法,并以大冶金湖矿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解决当前废弃矿区空间营造中地域特性丧失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三亚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保护三亚热带自然风情,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为该市进行了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其中控制性组分的设计分为种群源(Speciessource)、廊道(Coridor)和节点(Node)等内容。用来满足生物种群保存的“持久性"和物种流动的“可达性"要求,使城市中的“自然"组分成为环境质量的控制性组分。此外,还进行了非控制性组分中自然组分的设计和景观的美学规划,并进行了景观的生态构架设计,使城市生态系统与外围自然组分进行有效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高禄  王馨 《环境工程》2022,(5):344-345
<正>面对生机盎然、花鸟成趣的绿色生态环境的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以其高度智慧化和深度信息化的特征,成为建设安全环保功能多元生态环境景观、应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问题的新方向,能够帮助绿色生态环境释放特有的空间吸引力,营造艺术元素高效流动的智慧景观,充满艺术感和品质感。数字媒体艺术在城市园林景观环境入口空间效果图。作为对空间领域的界定与导入,入口空间是城市园林景观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也是整个园林环境空间的肇始和开端,  相似文献   

20.
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入手,阐述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认为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土地肥力”以及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强调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农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区域生态系统。中国生态农业是典型的持续农业。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探求中国生态农业景观特征及其景观生态学意义,进而针对农业景观的生物生产、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社会持续4大功能,提出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5项原则,即提高异质性原则、继承自然原则、关键因子调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社会满意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