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涛 《中国安防》2012,(10):16-18
随着物联网应用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活动的大力推动,安防系统建设已经日趋成熟。建设规模逐渐增大.千万以上甚至上亿元的大项目层出不穷。同时,甲方对安防系统也慢慢地从设备规格要求向功能需求转变,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人口稠密、流动频繁、管理复杂、各类事件多发的特点。美国早在1967年就开始规划和建设全国的紧急救助服务系统,欧洲的治安、消防、医疗等紧急救助系统建设也较早。在我国内地,自1986年起开始建设公安110报警系统,其后122、119、120等系统相继建成。这些系统已为市民提供了应急救助服务,但也存在着问题:一是系统分立,服务单一,  相似文献   

3.
一、背景介绍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是公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自2005年全国首批"3111"试点城市监控系统建设以来,我国平安城市的建设步伐已经进入到平稳阶段。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系统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平安城市监控系统进入到联网监控和业务融合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中国安防》2006,(2):13-13
为总结前一阶段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3111”试点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公安部科技局于2006年10月29—31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工作座谈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科技处处长和主管技防工作的处(科)领导,22个试点城市及济南、苏州、杭州市公安局分管局长和主管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由内蒙古爱森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建设的“800MHz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正式纳入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应急联动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建设规划,这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无线政务应急信息平台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一直在积极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城市报警监控网络建设,从推进技术的集成应用、探索有效的技术系统建设与应用模式、完善技术应用网络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全国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建设的一下步工作主要是开展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3111”试点工程。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城市安全监控与联网报警系统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安全监控与报警系统是在整合公安和社会报警与监控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信息在产生、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实现公安机关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报警与图像信息的共享。 结合各个城市建设的具体情况,我们提出了“主要依托互联网,整合社会监控图像资源,报警与监控相结合,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服务整个社会的城市图像监控系统”的总体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广州市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公共利益,提高城市应急指挥响应和城市管理能力,广州市有关部门出台了《广州市公共安全视频系统建设管理规定(草案)》,正在向社会各界征求此草案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平安城市的深入建设,不仅仅是摄像探头数量的不断增加,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系统的实用价值。当前,伴随着平安城市的建设热潮,借助着物联网和3G无线领域的新兴技术,平安城市建设注入了更具活力的新鲜血液,城市智慧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一轮升级即将开始,从平安城市正在逐步迈向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由技防系统、物防系统、人防系统和管理系统交互组成,  相似文献   

10.
谭政 《中国安防》2006,(1):69-70
安防行业的发展应时刻把握国家政策。目前城市监控报警系统的建设在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公安部正在全国积极开展城市监控报警系统建设“3111工程”,努力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广东、重庆、西安等地也纷纷出台地方图像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和行业标准,以提高城市公共事业和社会治安动态管理水平,并把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一方平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为识别城市安全发展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基于国内外韧性城市和我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系统研究城市安全、韧性和安全发展等目标的演化历程;基于城市复杂适应系统和韧性理论,探讨城市安全发展的目标和韧性潜能表现,提出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数生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城市系统在面对危险、威胁等不确定干扰事件中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系统韧性反映城市系统防灾和应急模式从被动反应向主动防范、及时适应和调整的转变能力,是实现安全发展重要手段;城市安全发展评估是一个动态过程,应关注城市系统的韧性表现,确保城市系统始终对灾难事件保持持续适应和提升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金磊 《安全》2005,26(4):4-6
1 引子 完善的城市生命线系统是城市安全的标志.因为,平时它必须满足城市气、热、水、电、信息、交通的充足供给,灾时它应成为保障城市防灾减灾及恢复的备用系统,所以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要以"安全为天".但纵观国内外城市诸多事故与灾害,城市生命线系统现状总是脆弱的.仅2005年5月下旬的时段中事故及酿灾隐患迭出:  相似文献   

13.
张建雄 《中国安防》2014,(20):67-70
正自2004年我国开展平安城市建设和2010年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国内的安防市场连续以每年近30%的速度增长,由此带动了一批安防制造产业集群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安防行业的发展。安防集成软件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得到很大的进步,其具体的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以已建安防系统升级和行业应用工程建设推动软件市场的发展;二是以平安城市为中心的政府安防工程建设加速了安防软件市场的增长。在这两大因素的推动下市场呈现出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系统规模越来越大,视频监控系统呈现出强大的  相似文献   

14.
张栋 《中国安防》2014,(12):32-34
正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视频监控系统是运营和治安的重要保障系统,也是平安城市安防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的不断发展和平安城市建设的不断演进,推进了两者的融合与发展,本文将对平安城市框架下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2005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公安部提出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建设城市报警和监控系统建设的"平安城市"报告,一股建设"平安城市"的热潮在全国铺展开来。在"3111工程"、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项目带动下,平安城市建设愈发火热,许多非安防领域的大型企业纷纷进入平安城市建设中,以自身的优势和实力推进我国平安城市建设的发展,太极集团就是其中的一员。本期栏目记者将采访太极公共安全应用系统第一事业部副总经理许敏,向读者介绍太极在平安城市建设项目中的情况和他对平安建设发展现状、趋势、困难、特点等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平安城市"建设,目前基于车站、码头、道路、广场、景区等公共区域的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已遍布全国,织成一张天罗地网,这对公共区域的安全起到很好的防范作用。但近一两年一些安全事件有向封闭区域蔓延的趋势,一些企事业单位、商场、住宅小区、学校、医院等封闭区域成为犯罪分子的重点侵害场所。学校既区别于一般公共场所,又非公共场所,校方既是安全责任主体,但又不具备安全责任能力,因此安防系统在校园的应用就尤为迫切,而由于校园安防系统的设计、建设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从宏观、微观、技术、管理等多个层面进行规范。笔者有幸参与了浙江省有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安防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也从事过相关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施,本文特别针对校园安防系统建设原则、系统的选配、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等方面谈点心得,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为学校安防系统设计和建设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认真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在中国全面推动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 在目前的系统建设中。虽然有了比较好的安防产业化基础。有一些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技术可供借鉴。但是。与平安城市建设所要求的系统功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很多的技术难题。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技术标准体系既涉及到宏观发展方向走势的问题。又涉及到政府行政政策的策略问题;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又有管理方面的问题;既有系统建设本身的问题。又有相关的上下游产品之间兼容的问题。这一复杂的标准体系。既涉及到社会上的相关资源。同时又涉及到社会资源与警务内部资源如何衔接整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利用安全科学理论解决城市安全中的现实问题,探讨用安全系统思想实现城 市安全这一复杂系统动态安全,基于安全“三元分形双系统”原理,开展了安全系统思 想内涵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安全系统思想内涵,通过分析归纳、总结概括的方法,提出 了用安全系统思想实现城市安全发展这种复杂系统动态安全的关键技术和思路。并结合 城市安全的具体特点,提出了安全发展城市建设的基本步骤。结果显示,用安全系统思 想实现复杂系统动态安全,指导城市安全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高勇 《中国安防》2014,(11):2-8
2004年,公安部提出了"平安城市"工程建设的设想,并且率先在北京市宣武区、杭州、苏州、济南等城市进行了试点。"平安城市"的概念最初主要是以视频监控和联网报警为主要建设内容,以技防系统、人防系统、物防系统与公安信息化管理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城市安全防范的综合体。经过十年的建设与推广,时至今日,"平安城市"工程已基本覆盖国内地级以上的城市区域,县级城市和乡镇区域也已经开始全面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20.
高勇 《中国安防》2014,(21):2-8
正2004年,公安部提出了"平安城市"工程建设的设想,并且率先在北京市宣武区、杭州、苏州、济南等城市进行了试点。"平安城市"的概念最初主要是以视频监控和联网报警为主要建设内容,以技防系统、人防系统、物防系统与公安信息化管理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城市安全防范的综合体。经过十年的建设与推广,时至今日,"平安城市"工程已基本覆盖国内地级以上的城市区域,县级城市和乡镇区域也已经开始全面建设阶段。毫不夸张地说,"平安城市"工程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