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碱液吸收和活性炭吸附两级联合治理氮氧化物废气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氮氧化物进口浓度为7000~10 000 mg/m3的氮氧化物废气,氮氧化物的平均脱除率可以达到99%,出口浓度低于99 mg/m3;还进行了以硝酸溶液、双氧水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湿法氧化碱吸收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3种氧化剂都能显著提高氮氧化物的脱除率,其中以高锰酸钾溶液作氧化剂的脱除效果最好,其次是双氧水溶液.  相似文献   

2.
如何有效地脱除氮氧化物是目前空气污染治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催化还原和催化分解是目前研究得较多的脱除氮氧化物方法。本文从催化剂创新和催化反应体系的发展等方面对上述过程研究、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 ,并根据作者的认识进行了适当的评述。  相似文献   

3.
对水在中试规模下吸收低浓度的氮氧化物废气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了喷淋密度、温度、压力、气速以及氮氧化物浓度对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喷淋密度在20 m3/(m2·h),水温在15℃以下,气速小于0.28 m/s,废气浓度在400 mg/m3左右时,氮氧化物的平均脱除率可以达到50%左右;同时,随着压力的增大,吸收效率也增加。  相似文献   

4.
生物法处理NOx废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氧化物 (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一大难题。对当前国内外生物处理NOx 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介绍了生物过滤法处理氮氧化物的基本原理 ,分析了生物过滤法处理氮氧化物存在的问题 ,并预测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固定源是氮氧化物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通过对主要固定源氮氧化物生成机理及现有的排放控制技术进行论述,分析我国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还处于起步阶段,氮氧化物排放标准相对宽松,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有待进一步普及,并提出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治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及控制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定源是氮氧化物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通过对主要固定源氮氧化物生成机理及现有的排放控制技术进行论述,分析我国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还处于起步阶段,氮氧化物排放标准相对宽松,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有待进一步普及,并提出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治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几种氮氧化物(NOx)废气治理技术的比较,得出金属碳基催化剂催化还原法治理氮氧化物在航天发射场的应用是合适的,同时为该方法在其它领域的运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生物法去除氮氧化物的原理及去除氮氧化物的脱氮菌,介绍了国内外生物法治理氮氧化物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生物法处理氮氧化物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某些地区氮氧化物的污染情况还较严重,如硝酸工厂向大气中排放出的尾气,氮氧化物浓度在出口处高达数千ppm,造成的危害较大,因此如何较快速进行治理与测试工作实为环境污染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对较高浓度氮氧化物  相似文献   

10.
生物法处理NOx废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氮氧化物(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一大难题,以当前国内外生物处理NOx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介绍了生物过滤法处理氮氧化物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生物过滤法处理氮氧化物存在的问题,并预测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络合脱硝法是近年来新型的脱除氮氧化物的方法之一,其中EDTA金属络合剂受到了广泛关注,而亚铁络合剂又具有很好的脱除氮氧化物的效果。考查了硫酸亚铁铵与EDTA形成的Fe(II)EDTA这种比较常见的EDTA金属络合剂对NO的吸收容量,并考查温度、络合剂浓度等对Fe(II)EDTA吸收NO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下,对于影响Fe(II)EDTA吸收NO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温度,其余依次为络合剂浓度、气体流速、氧含量、吸收液pH,最适宜吸收条件是反应温度50℃、络合剂浓度0.1mol/L、进气流速600mL/min、氧含量2%、吸收液pH=6。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机动车尾气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建立了一套尾气模拟评价体系 ,分别使用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和比色法 3种氮氧化物分析手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3种方法都能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测量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 ,化学发光法测量精度高 ,响应时间短 ,能够及时地反映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变化情况 ,是一种较好的分析手段。电化学法随着使用时间推移 ,响应时间变长 ,灵敏度降低 ,需要及时更换传感器。比色法通过化学吸收可以测定氮氧化物的浓度 ,不能实现连续在线分析 ,只能采样测量。在分析中 ,还尝试利用一些辅助设备 ,将尾气中的NO和NO2转化后再通入测量仪器 ,实现测量总氮氧化物或其中某一气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机动车尾气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建立了一套尾气模拟评价体系,分别使用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和比色法3种氮氧化物分析手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能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测量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化学发光法测量精度高,响应时间短,能够及时地反映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变化情况,是一种较好的分析手段。电化学法随着使用时间推移,响应时间变长,灵敏度降低,需要及时更换传感器。比色法通过化学吸收可以测定氮氧化物的浓度,不能实现连续在线分析,只能采样测量。在分析中,还尝试利用一些辅助设备,将尾气中的NO和NO2转化后再通人测量仪器,实现测量总氮氧化物或其中某一气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嘉兴化工厂选用降膜式石墨吸收器和喷射泵二级吸收的流程,使糖精生产中具有爆发性的氯化氢废气治理获得成功。这个厂糖精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是甲苯氯磺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硝酸吸收氮氧化物的效率,对活性填料催化氧化-硝酸吸收NOx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填料能明显提高NOx的吸收效率;当NOx中NO2体积百分含量增加,其吸收效率增加;随进气浓度和液气比的增大,NOx吸收效率增加;随NO2浓度的增加,NO的吸收效率先增加后减少,在NO/NO2为3时,NO吸收效率最高;随NO的增加NO2的吸收效率先增加后减少,在NO/NO2为0.6~1之间,NO2的吸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硝酸吸收氮氧化物的效率,对活性填料催化氧化-硝酸吸收NOx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填料能明显提高NOx的吸收效率;当NOx中NO2体积百分含量增加,其吸收效率增加;随进气浓度和液气比的增大,NOx吸收效率增加;随NO2浓度的增加,NO的吸收效率先增加后减少,在NO/NO2为3时,NO吸收效率最高;随NO的增加NO2的吸收效率先增加后减少,在NO/NO2为0.6~1之间,NO2的吸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络合吸收结合生物转化处理NOx 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 ,并分析了该技术处理氮氧化物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络合吸收结合生物转化去除氮氧化物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络合吸收结合生物转化处理NO,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分析了该技术处理氮氧化物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铅蒸气治理     
一、简述 铅蒸气是一种对人类危害比较严重的气体,也是不大容易治理的废气之一。 铅蒸气的治理方法大致可分二类:一类为喷淋法,另一类为吸收法。 喷淋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例如竖式,有旋流板塔式复喷复档型;卧式,有多层丝网式水帘型等。 吸收型式比喷淋的简单一些。有多孔浸入吸收法;单孔浸入吸收法;也有吸收和喷淋相结合,在密闭的吸收槽,吸收器顶部用吸收液再喷淋一次。其治理效果比单纯吸收法和单纯喷淋法要好。  相似文献   

20.
超重力技术治理火炸药行业氮氧化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炸药行业排放氮氧化物(NOX)具有浓度高、排放点不集中和间歇排放的特点,采用超重力技术对尾气中高浓度的NOX进行湿法吸收.以清水为吸收剂,研究了进气量、液气比和超重力因子等因素对NOX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级NOX吸收率可达64.69%(β=90).超重力旋转填料床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低和操作方便等优点,适宜于火炸药行业吸收NO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