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了适应黄浦江弯曲地形边界的二维曲线网格水动力和物质输运模型,克服了传统的有限差分矩形网格计算模型模拟不规则区域的缺点.利用模型模拟分析了规划中的某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黄浦江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放水上溯基本不会影响到上游取水口水质,但对排放口附近水域(混合区)水质的影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黄浦江水质改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黄浦江干流水质及黄浦江接纳污染负荷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直排黄浦江的点污染源纳管,虹口港和杨树浦港地区污水截流,水流调度方案对黄浦江干流水质的改善效果。分析了黄浦江上游地区面源污染控制对水质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实施直排的点污染源纳管,虹口港和杨树浦港地区污水截流,苏州河“东引北排”调水方案,黄浦江上游地区面源污染控制等措施后,黄浦江干流监测断面水质基本达到水域功能区确定的水质标准,黄浦江干流水质也将相应改善。  相似文献   

3.
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污染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对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内各类污染源的调查统计,通过对各类污染源的数量及污染产生原因、污水排放去向和污染负荷构成等的分析,确定了上游水源保护区的主要污染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已超过了点源污染;畜禽污染是目前水源保护区最为主要和严重的污染源;污水处理设施滞后、纳管处理率低,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各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污染水源水质.  相似文献   

4.
黄浦江地处上海,功能甚多。然而,目前其水体污染严重,急待治理。作为河流污染治理的全面规划,应当首先明确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认识污染排放与黄浦江水质之间的内在关系,确立黄浦江的水质模式。黄浦江是一条潮汐河流。六十年代以来,国外河流、河口模式的研究不断发展,提出过上百种河口模式,其研究角度多样,内容丰富。如何学习和引进国外水质模式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黄浦江具体情况,确立黄浦江水质模式,需要认真研究讨论。我们对黄浦江污染状况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水平有限。本文只是抱着学习、探讨和研究的希望,提出若干问题,供研究黄浦江水  相似文献   

5.
黄浦江水质污染的日趋严重,已为上海市各界所切切关注。因为在黄浦江的多种功能中,首要的是其作为全市人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的水源。目前,黄浦江水质不合格的江段已达64.5公里,占全长113.5公里的56.9%。即一半以上江段,已受到污染或严重污染,其水质已在国家规定的三级地面水标准之下。黄浦江水质的恶化,将危及人民健康,影响经济发展。对此,已引起了市政府和有关环保管理、科研、技术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在,黄浦江污染治理工程方案大体已定。其中,主要为污染源治理,污水处理,污水截流外排,等等。按照既定目标,预计到2000年,除全部河道要求达到三级水质标准外,上游江段,要求达到二级地面水标准,即水质恢复到本市  相似文献   

6.
赵家小村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根据当地环保部门要求,需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本文就提标改造方案进行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各地信息     
上海又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为了改善黄浦江上游水质,市政府投资1650万元,在上海奉贤县境内建造了一座日处理1万吨污水处理厂。目前,日处理5000吨污水的第一期工程已竣工,并投入运行。新建成的南桥污水处理厂,采用物理及生化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生物氧化的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达到污水排放标准。所产生的污泥,经浓缩和中温发酵,变成腐蚀营养性泥土,可作有机优质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合理地提出黄河干流兰州段城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限值,实施精准科学治污,持续改善黄河干流兰州段水环境质量,本文以兰州市城区四座有代表性的污水处理厂(西固、七里河安宁、盐场和雁儿湾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统计四座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中水回用率、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及减排效果,分析四座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对黄河干流兰州段水质的影响,梳理污水处理厂运行阶段的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1)兰州市城区四座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率低,介于0.86%~4.66%之间.(2)四座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高于国内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去除率的平均水平,COD、NH3-N年均减排量分别为114 584.1、8 234.6 t,减排效果明显.(3)在黄河枯水期上游来水水量小、水质接近或超出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目标限值的条件下,叠加区间其他入河排污口的影响,兰州市城区四座污水处理厂均按照设计规模及设计出水水质排污会对下游河段水质造成影响.因此,不能一味地追求出水水质,盲目提标改造,要综合考虑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在满足受纳水体水质目标前提下,统筹考虑减污降碳.  相似文献   

9.
感潮河段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受纳水体产生一定影响,利用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以COD、NH3-N、TP为污染因子,分别以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两种条件,模拟江苏南部某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分析江段大小潮时污染物浓度增量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正常排放,尾水对排放口附近江段保护区水质影响小;事故排放,尾水对保护区水质无影响,但长江水体影响范围增大,沿岸污染物浓度增高,且小潮周期影响作用强于大潮周期,污水处理厂应加强管理,尤其在小潮时应避免污水事故排放。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水质模型通常是用来预测河流的水质水平,因此在污水治理规划工作中可以用来预测各种方案对水质的影响。上海黄浦江的水质污染严重,要改善黄浦江水质只有控制入江的污水量。污水治理方案的探讨自然会提出各种外排方案、各种经污水厂处理后排放的方案和其他方案。众多的方案对黄浦江的水质将带来什么影响?方案的实施能否使黄浦江的水质达到要求的水质目标?这些都是研究者和决策者关心的问题。本工作是以水质模型为工具,以水质目标作为依据,对各种方案作出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黄浦江水质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浦江水质受到有机污染后的致突变性特点进行了研究。5个样点的试样和自来水样的Ames试验结果表明,均对TA_(98)菌株(加或不加S_9)敏感。自上游到下游,致突变性有逐步加重的趋势。Ames试验,上游为阴性,中、下游为阳性至强阳性:自来水佯也呈阳性。最低致突变剂量(MADM),上游样点比其余4个水样和自来水样平均商3.78倍。  相似文献   

12.
预臭氧化对MF膜处理黄浦江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预臭氧化处理黄浦江原水后进行微滤(MF)膜过滤试验,考察预臭氧化对有机物的作用,进而考察其对MF膜过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投量在0.5~3.0 mg/L范围内时,臭氧对DOC的去除率最高仅为10%,而对UV254的去除率最高可达71%.随着臭氧投量的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在2×103~7×103的有机物逐渐减少,而相对分子质量<0.5×103的有机物则几乎没有改变.臭氧可把部分疏水性有机物氧化成亲水性有机物,只有很少部分转变成无机物,这种有机物组成结构的改变影响了膜过滤阻力,进而改善了膜透水通量的效果.臭氧投量在0.5~3.0 mg/L范围内,存在一个最佳的臭氧投量1.5 mg/L,使膜通量达到最大值.这主要是由于在该臭氧投量下,臭氧化对有机物的组成结构的改变使膜过滤阻力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13.
黄浦江水污染及防治对策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浦江水污染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上海“母亲河”与人的和谐发展。对黄浦江水污染问题作了研究,特别是对其污染负荷、污染成因、污染程度等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黄浦江流域污染防治措施和办法,以更好地发挥黄浦江的功能作用,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用鱼类回避试验和微生物毒性检测等两种生物检测技术来判断黄浦江某支流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该支流河水能引起鱼类强烈回避,毒性显著,河水污染以有机物为主,河水中的1.2 ̄1.4μm悬浮颗粒物上吸附有大量的微生物抑制物,在碱性条件下,这些物质有释放趋势并产生生物毒性,可抑制微生物群落的功能,而酸性提取物不显微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15.
黄浦江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及评价   总被引:30,自引:12,他引:30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黄浦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评价研究,解释了两种评价方法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均表明,黄浦江砷污染严重,镉中等程度污染,且各个江段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UDS试验来检测黄浦江水质致遗传毒性,结果表明,试验条件是可行的。UDS试验从DNA修复合成的角度来反映受试物的致遗传毒性作用,可作为水质评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黄浦江表层水体中低环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5年12月-2006年5月连续监测黄浦江表层水体中低环多环芳烃(LMWPAHs)含量。结果表明,萘、芴、菲和蒽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23ng/L,57.8ng/L,58.8ng/L和11.5ng/L。黄浦江表层水体中LMWPAHs的分布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其总浓度沿黄浦江上中下游逐渐升高,在外滩附近,即S6采样点(311°44′6.2″N,1212°92′1.6E″),S7采样点(311°52′8.9″N,213°21′9.7″E)达到峰值。水体中LMWPAHs浓度受季节影响,冬季浓度明显高于春季。其特征化指数表明,黄浦江表层水体中LMWPAHs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相似文献   

18.
冯敏 《交通环保》2005,26(1):4-6
航行船舶不可避免地给黄浦江水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文中采取统计学的方法对船舶污染进行量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黄浦江船舶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黄浦江流域农田地表降雨径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农田降雨径流监测试验,并对上海市历时23年的逐日降雨资料进行了汇总与系统分析、确定了黄浦江流域农田地表降雨径流特征。结果表明:全年黄浦江流域农田地表降雨径流系数在0.35-0.52,地表能够产流的降雨日约为18天,农田耕地产生的地表径流量为2700m^3/hm^2,其中85%集中在污期5-9月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