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
郝郑平  程代云 《环境化学》2000,19(3):204-208
本文对贵金属、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体系催化剂上氟里昂12(F12)燃烧分解反应进行了活性谰价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TiO2,ZrO2/TiO2催化剂对氟里昂12燃烧分解反应具有良好的低温催化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ZrO2/TiO2催化剂具有一定的臭氧-催化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Mn(CH_3COO)_2和KMnO_4为前驱体,采用原位生长法在海泡石(SEP)载体表面负载锰氧化物,制备Mnx/SEP催化剂应用于低温SCR脱硝反应.分别考察了制备工艺及反应条件等因素对Mnx/SEP催化剂低温NH_3-SCR脱硝活性的影响.采用BET、XRD、SEM、XP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锰负载量为8 wt%、n(Mn(CH_3COO)_2)/n(KMnO_4)为3∶2时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佳的NH_3-SCR低温脱硝活性.当空速为10000 h~(-1)、反应温度在100—250℃区间时,转化率为100%,表明该催化剂具有高空速适应性.锰氧化物活性组分在海泡石表面的均匀分布和高的分散性使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有效比表面积,有利于催化剂NH_3-SCR反应;此外n(Mn(AC)_2)/n(KMnO_4)对催化剂表面活性物种形态特别是表面Mn~(4+)/Mn~(3+)比具有显著影响,进而与催化剂的低温SCR脱硝活性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H_2O_2为氧化剂对NO进行低温氧化脱硝,考察了非催化和纳米TiO_2催化作用下的H_2O_2氧化低温脱硝性能;并以纳米TiO_2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掺杂过渡金属氧化物CeO_2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系列CeO_2/TiO_2催化剂,探究了其催化作用下H_2O_2的氧化脱硝性能,并筛选获得了催化剂的最佳CeO_2负载量;进一步针对最优催化剂,考察了不同烟气工况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进行了XRD、H2-TPR以及XPS等表征分析.表征结果显示,CeO_2的负载量会影响催化剂中晶格氧的含量,晶格氧相对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传递,这是促进H_2O_2活化分解的关键.实验结果表明,CeO_2/TiO_2催化剂能有效促进H_2O_2的活化分解实现低温脱硝,且CeO_2负载量为3%wt时,催化活性最高;在烟温为160℃、[H_2O_2]/[NO]物质的量比为2以及空速为30000 h-1时,NO转化率最高可达76%.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了TiO_2/MoS_2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光致发光光谱(PL)方法对TiO_2/MoS_2进行表征.研究了MoS_2负载量、复合催化剂TiO_2/MoS_2表面担载的贵金属种类(Pt、Pd、Ru)及其担载量、空穴牺牲剂种类对光催化反应制氢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硫化钼和二氧化钛复合能显著提高光催化产氢性能,硫化钼的最佳负载量为5 wt%,比产氢速率为776.99μmol·h~(-1)·g~(-1),其产氢活性是纯TiO_2的4.92倍,商业P25的3.67倍;复合催化剂TiO_2/5 wt%MoS_2表面担载的贵金属种类及其质量分数对产氢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0.5 wt%的Pd对产氢性能的影响最大,能明显提高复合催化剂的产氢性能,比产氢速率可提高至2599μmol·h~(-1)·g~(-1);该催化剂可利用不同有机物作为牺牲剂产氢,如甲醇、乙醇和乳酸,三者产氢量的次序为:甲醇乳酸乙醇;经过5次循环实验,复合催化剂Pd/(TiO_2/MoS_2)仍能保持90%的活性.另外,对复合催化剂光催化产氢机理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以γ-Al_2O_3为载体,CuO、Y_2O_3双组分CuYO/γ-Al_2O_3催化剂,通过CuYO/γ-Al_2O_3催化剂的XRD,BET,SEM等表征,分析发现,引入Y_2O_3组分,能够改变催化剂颗粒的结构与形态,提高了CuO在催化剂表面及孔道内的分散度.通过H2-TPR研究发现掺杂Y_2O_3大幅提高了CuO催化剂的还原性能,从而提高了CuYO/γ-Al_2O_3催化剂催化分解N_2O的活性.考察了CuYO/γ-Al_2O_3催化剂催化分解N_2O的活性,结果表明,当CuO和Y_2O_3负载量均为12%时,CuYO/γ-Al_2O_3催化剂催化分解N_2O的活性最高,完全分解N_2O温度为488℃.12Cu12YO/γ-Al_2O_3催化剂在有O2条件下,460℃连续反应100 h,活性仍能保持80%左右;还考察了体积分数为9.1%的水蒸气对12Cu12YO/γ-Al_2O_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沉淀-沉积法制备不同载体的Pd负载型催化剂,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对材料进行表征;并以所得材料为催化剂对三氯生(TCS)的催化加氢脱氯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d/TiO_2型催化剂在TCS加氢脱氯反应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反应活性随着Pd负载量的提高而增强.当反应物初始浓度为0.016 mmol·L~(-1),pH值为10,催化剂0.36%Pd/TiO_2用量为20mg时,TCS在70 min可以完成脱氯过程.碱性条件下,p H的升高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当催化剂用量在15—25 mg时,催化剂质量标化的反应初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表明催化反应过程不受传质阻力的影响.当反应物初始浓度在0.009—0.02 mmol·L~(-1)时,反应初活性随浓度的提高显著增加,但进一步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初活性没有明显提高,因此,TCS在Pd/TiO_2催化剂上的脱氯行为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表明TCS的加氢脱氯受表面吸附所控制.催化反应的过程中生成多种脱氯中间产物,反应的最终产物为2-羟基二苯醚.  相似文献   

7.
Co—TPP/TiO2对No—Co反应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佳  曹美秋 《环境化学》1990,9(1):15-20
用四苯基卟啉钴负载在无定形的TiO_2载体上作为催化剂(Co-TPP/TiO_2),经真空加热活化后对CO还原NO的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80—150℃范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52—2.8mmol/(g-cat·h)(10min内).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活化温度和再生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NO开始还原时就有分子氮形成。讨论了负载后Co-TPP活性增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浸渍法制备钾盐沉积V_2O_5-WO_3/TiO_2催化剂,利用BET、FESEM、XRD和激光拉曼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通过分析催化剂活性与理化性质,来考察钾盐沉积对V_2O_5-WO_3/TiO_2SCR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考察了中毒前后、不同的再生方法和测试时间对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盐沉积的V_2O_5-WO_3/TiO_2催化剂随着钾盐溶液浓度的增加中毒能力越强.不同的再生方法使得钾盐沉积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整体来说,水洗酸洗加钒的再生催化剂脱硝效率可以恢复到98%、99%左右.  相似文献   

9.
矢野    郭健 《环境化学》1993,12(1):66-70
在碱性水溶液中的德瓦达合金上,氟里昂12和氯仿由于发生了氢分解,而转化成甲烷、乙烷、丙烷等生成物,氟里昂12的转化率为3.5%,甲烷和乙烷的生成活化能分别是5.4kJ/mol和4.23kJ/mol,氯仿的转化率为8.1%,甲烷生成的选择率在80%以上,氯仿的氢分解反应是基于兰格缪尔(Langmuir)吸附模型,通过求解而确定出了反应的吸附平衡常数k_o和速度常数k_r分别为2.72 1.mol~(-1)和8.55x10~(-6)umol.min~(-1)。  相似文献   

10.
采用悬浮浆液法将凹凸棒石(PG)涂覆于堇菁石(CC)表面,制备PG-CC载体.将PG-CC载体以过饱和浸渍法经Mn(NO_3)_2前驱体溶液处理后依次干燥、煅烧制得Mnx/PG-CC整体式催化剂,应用于柴油车尾气净化处理.考察了制备参数(锰负载量、煅烧温度)和工况条件(氧气含量,CH_4/NO)对Mnx/PG-CC催化剂在CH_4-SCR反应中脱硝活性的影响.采用BET、FE-SEM、XRD、XPS和NO吸脱附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锰负载量为11%、煅烧温度为300℃下所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佳的CH_4-SCR脱硝活性,O_2含量为5%、CH_4/NO为1,反应温度为300℃时反应条件最优.锰氧化物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的高度分散和均匀分布有利于催化剂的CH_4-SCR脱硝活性提高,且有助于NO吸附在载体表面并形成硝酸盐中间体参与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11.
蒸煮处理水合氢氧化锆制备了ZrO20A;将水合氢氧化锆静置过夜制得ZrO2-B;以此两种载体通过初湿浸渍法制得Ru/ZrO2催化剂.在BET测试中,ZrO2-A载体及其相应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远高于ZrO2-B载体及相应催化剂.TPR表明Ru/ZrO2-A中Ru的分散性更好,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更为紧密.以苯酚和乙酸水溶液为模拟废水进行催化剂的评价,结果表明,Ru/ZrO2-A无论是在反应活性还是稳定性上均优于Ru/ZrO2-B.  相似文献   

12.
在V2O5-WO3/TiO2催化剂上负载碱金属氧化物(K2O,Na2O),通过BET,XRD和SEM等方法对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不同含量碱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脱硝活性、N2O生成率和SO2氧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较大含量的碱金属对催化剂微观结构有一定影响.碱金属氧化物与催化剂表面V物种的结合生成部分碱金属盐(如KVO3),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使催化剂中有效活性位的数量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两种碱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的毒性顺序为K2O〉Na2O.  相似文献   

13.
ZrO2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CO+NO(O2)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月娟  周仁贤 《环境化学》1999,18(5):432-436
本文运用固定床微反技术考察了Cu,Fe,Mn,Cr,Co和Ni负载(ZrO2载体)氧化物对CO+NO(O2)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NO和CO在不同比例时,催化剂对N2O和N2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O+CO反应中,NO和CO的比例对催化剂活性和N2O,N2生成均有明显的影响,CuOx/ZrO2催化剂的活性最高;N2O是NO+CO反应的中间产物,低温或NO过量时有利于生成N2O,高温或NO不足时有  相似文献   

14.
无机阴离子对TiO2/SiO2光催化降解酸性红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唐玉朝  胡春  王怡中 《环境化学》2002,21(4):370-379
以酸性红B为模型化合物,分别考察了6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对TiO2/SiO2复合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导致催化剂失活的无机阴离子的最低浓度。结果表明,除了HCO3^-能引起催化剂部分不可逆中毒外,其余5种离子并没有在催化剂形成占位。失活的催化剂通过简的HCl冲洗即可再生。另外,对催化剂的失活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纳米级锐钛型TiO2为载体,负载V2O5和WO3(或MoO3)制备催化剂,研究不同催化剂组分对NO和NO2脱除率以及N2O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V2O5的加入使得MoO3(WO3)/TiO2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得到了改善.MoO3(WO3)的加入主要是改善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数量,从而使得V2O5/TiO2基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钛基燃烧催化剂的抗硫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柏存  汪仁 《环境化学》1993,12(1):19-23
本文研究了钛基非贵金属燃烧催化剂的硫中毒过程及载体吸硫特性。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抗硫能力与载体吸硫量有关,不同催化剂的抗硫性能为:Cat.3>Cat.4>Cat.5>Cat.1>Cat.2,本文还讨论了硫中毒机理。  相似文献   

17.
ZrO2掺杂的V2O5/TiO2催化剂表征及催化还原NOx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不同锆掺杂量的钛锆复合载体(TiO2-ZrO2),运用XRD和BET研究其微观结构,结果显示钛锆物质的量之比1∶1时复合载体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可达256.01 m.2g-1.以此为载体制备了V2O5/TiO2-ZrO2催化剂,并添加少量CeO2对其改性.采用XRD、BET、H2-TPR、原位FT-IR等手段研究其活性组分的表面分散状态、氧化还原特性和表面酸性.结果显示,V2O5高度分散在载体上;与纯V2O5相比,复合载体上V2O5的还原峰向低温方向发生了偏移;催化剂表面包含了大量的B酸和L酸.模拟氨气催化还原NO(NH3-SCR)的脱硝反应活性测试表明,V2O5/TiO2-ZrO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宽的活性窗口,少量CeO2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的低温活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TiO2与SO2,C7H16复相光化学反应的光催化活性.在SO2-C7H16-TiO2光催化反应过程中,TiO2表面可形成SO4^2-/TiO2结构,它的存在可提高庚烷的光催化氧化速率,利用IR和XPS研究了反应过程中TiO2表面形成的SO4^2-/TiO2结构。  相似文献   

19.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chemical pollutants in water was investigated using semiconductor oxide catalysts, zinc oxide (ZnO) and titanium dioxide (TiO2) and phenol as the substrate. Influence of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alyst, irradiation time, substrate and catalyst concentrations, pH etc. has been studied and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complete degradation of phenol in water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erms of activity and durability TiO2 is far superior to ZnO. Mixing ZnO with TiO2 does not affect its activity significantly. The process is especially relevant in view of its potential for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containing pollutants, using solar radiation as the energy source.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原料比例碘铈共掺杂纳米TiO2催化剂,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检测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经过450℃煅烧处理得到的TiO2、铈掺杂TiO2以及碘铈共掺杂TiO2催化剂均为锐钛矿相,掺杂的Ce和I原子可能以I—Ce—O及O—Ti—I等键合方式进入TiO2晶格内部,此外,I-Ce离子共掺杂能有效降低TiO2表面的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以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 B,RhB)和无色小分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为降解的目标化合物,发现碘铈共掺杂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nCe∶nI∶nTi=0.04∶0.05∶1,即I0.05Ce0.04TiO2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λ〉420 nm)降解目标化合物其光化学活性明显优于单掺铈的TiO2催化剂和未掺杂的TiO2.该催化反应涉及到空穴氧化,并伴有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及H2O2等氧化物种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