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危险源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10,他引:4  
在现代安全科学理论中,危险源是人们认识事故形成机理的重要因素。但在学术研究领域,目前对于危险源的描述和表达并不统一。这不利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应用危险源理论开展事故预防工作。虽然危险源的一些主流概念和分类方法,从不同侧面阐明了危险源的特征和本质,却仍有其局限性。主流的危险源分类方法包括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固有型危险源和触发型危险源、固有危险源和变动危险源、物质性危险源和非物质性危险源等。基本型危险源和控制型危险源是在传统危险源概念和分类方法基础上,对于危险源本质和特征的新的认识。基本型危险源的本质是能量或危险物质,而控制型危险源导致了前者的约束机制失效。从本质上讲,无论是约束机制自身还是约束机制失效,都是一个控制问题和系统问题。  相似文献   

3.
4.
5.
重大危险源及其监管越来越受到关注,历经十多年,重大危险源的表述及其基本定义并没有取得共识而完全统一,现在开始实施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制度,涉及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分级等大量的具体工作,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应用比较复杂。笔者就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重大危险源分级不仅是一项技术方法,而且是一项政策性行为,标准的制定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有利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6.
李开元  邱小秦 《安全》2019,40(2):29-32
为了更好的开展危害辨识,落实有关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结合危险源的描述、风险辨识的范围、可能导致的后果、评价分级等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讨论了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关系,同时给出了进一步做好安全风险辨识的建议,表明了安全风险辨识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7.
有限空间的危害辨识与风险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限空间是一种作业风险比较高,且还未引起广泛重视的一种作业环境。对有限空间的基本概念、分类,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气、有毒气体和蒸气,各种机械伤害和人身伤害等4类主要危害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指出了有限空间的危害辨识是进行风险分析和控制的关键。根据危害辨识和风险分析,提出了包括有限空间辨识、警告标识、风险分析、作业安全分析、进入程序、应急救援预案、气体监测、现场恢复等科学的有限空间风险控制程序,为有效控制和减少有限空间的风险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一氯二乙基铝装置为甲类火灾危险装置。通过对一氯二乙基铝装置工艺流程及各单元工艺特点的详细分析,危险源的辨识从物料危险性、工艺过程危险性、工艺操作危险性等角度展开,从而确定出该装置的重大风险因素。在对一氯二乙基铝装置危险源辨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工艺单元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我国现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并结合制氢装置实际对企业前期开展的重大危险源普查结论进行分析,提出辨识结论及监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冶金炉的铁水、钢水温度高,国内外多次发生冶金炉爆炸事故,但现阶段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还无法判定其是否为重大危险源.运用爆炸学、热学等方法,提出了判定冶金炉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的理论与方法,并给出了判定高炉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的临界有效容积,判定转炉、混铁炉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的临界公称吨位,最后通过VB编程对冶金炉进行了爆炸事故后果模拟,为冶金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对供电企业生产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以作业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事故逆推法、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确定供电企业危险检查表,共计19类118项;并建立了适用于一线员工使用的危险检查表与工作危害分析(JHA)危险场景描述相结合的危险辨识方法;该方法在太原供电分公司6大专业146个作业项目及1084个工作场景进行应用,实用结果表明:通过员工层控制可达到危险消除或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企业生产系统危险源的结构、特征及其辨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社会-技术系统理论,企业的生产系统可看作是一个多层递阶控制系统,该系统可能呈现不同的安全状态;应用系统科学理论分析表明,企业生产系统的安全功能缺陷是危险源可能的存在形式,而企业生产系统的集成缺陷是其安全功能缺陷的重要原因,危险源具有层次化的结构和对象化的特征;对比分析表明,要全面认识企业生产系统的危险源,需在对工作场所危险生成和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基本的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生产系统状态和功能进行分析。总之,综合应用多种危险源分析和辨识方法,从系统要素、系统状态和系统功能的角度可更好地认识危险源。  相似文献   

13.
接地工程作为一种电气减灾技术,在易燃易爆场所、变电站、发电厂及高大建筑物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避免因过电压和人身触电造成的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有效的接地装置可以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但由于接地工程是一种交叉科学,涉及知识面广,生产的诸多环节许多致害因素常常被使用者忽视,而造成设备过电压事故和人身触电。因此对接地系统进行危险辨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各类接地视为一个大系统,采用系统安全分析危险辨识方法对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静电接地进行危险辨识,在安全技术与管理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与建议。文章最后,对接地工程技术发展方面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以便为接地工程与技术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在土耳其阿特拉斯2×600MW伊斯肯德伦电厂调试项目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以及所有系统试运、试验的危险源辨识和预防措施制定问题,为机组安全调试和避免人员健康损害提供了保证,也为火电调试机组调试项目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源辨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化工行业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社会对危化品的关注日益增长,这就加大了企业安全生产压力。危化品生产企业往往存在着诸多危险源,其中化学性危害因素是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需考虑的重点要素。为了正确辨识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危险源,保障安全运营,本文梳理了危险源的几种分类,包括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生物性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行为性危害因素等,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工作危害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等危险源辨识方法。最后以两个危化公司为样本,介绍了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为企业选用正确方法,科学辨识危险源,顺利排查隐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该文提出了一种在设计初期进行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化设计的策略。首先进行危险物质与危险能量两类共计11种危险类型的危险辨识。针对辨识出的危险类型,通过与相应的临界条件比较进行快速的危险评价,对于不可接受的危险必须采取本质安全化措施,可接受的危险可有选择性地进行本质安全化设计。在设计初期可以使用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主要是消除、最小化、替代和缓和,针对11种危险类型可以应用不同的本质安全化设计模型,以使实际进行本质安全化设计时更加简单与快捷。该文把提出的本质安全化设计策略应用到一个甲苯硝化制硝基甲苯的工艺,形成了多种本质安全化措施,可以用来在设计初期消除或减少危险。  相似文献   

17.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是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基础,识别与分析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结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某铁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为例,重点阐述了系统工程分析法和类比调查法在预评价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的应用。通过对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及类比工程进行分析,识别了某铁矿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分析了职业病危害程度,得出来了凿岩工是白指病、噪声聋、尘肺的易感人群,球磨工和破碎工罹患尘肺病和噪声聋的概率较大,凿岩工、球磨工和破碎工是本项目重点保护对象和监护人群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应用危险辨识分析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生产实际,对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危险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进行分级管理,为企业结合生产实际控制危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煤矿危险源辨识与多层评价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煤炭系统生产的复杂特点,提出了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煤炭生产进行系统的单元划分,采用安全系统科学辨识的方法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动态评判的方法对危险源进行初次分级,根据危险源的耦合特性,提出二次动态分级的方法,对初次分级进行调整,确定危险源科学、合理的级别,并提出了进一步现实性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支线机场安全动态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升支线机场安全管理能力是中国支线机场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提高我国支线机场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基于系统动态的风险管理思想,针对支线机场安全风险发生随机、动态和系统的特点,结合支线机场安全管理实践,构建了支线机场三维风险识别图,以时间维为主线,空间维为基础,逻辑维为依据,多层次地识别支线机场面临的风险,以提高支线机场风险识别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将风险概率、风险损失、风险可预测性、风险可控制性纳入了支线机场安全风险分析过程,构建了支线机场安全多维风险评价函数,从而能更系统、全面地对支线机场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评价;通过上述支线机场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对支线机场安全风险的辨别、分析和控制能力,达到对支线机场安全风险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的预警目标,进而减少支线机场安全风险的潜在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