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能够运用于受限空间作业的风险分析表,对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危害事件进行风险分析,判定风险等级,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供开展受限空间作业时参考使用,并结合应用实例介绍了如何使用该风险分析表.  相似文献   

2.
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原理,一个优良的作业空间与作业场所必须使得作业者能方便而安全和迅速地完成作业任务.但,在很多工业企业维修作业中,作业者必须进入一个有限空间场所作业,特别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在生产装置的检修过程中经常要进入反应釜、反应罐等有限空间场所作业.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有限空间场所进行检修作业易发生中毒、窒息、着火、爆炸、物体打击、环境污染等各种事故.因此,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害辨识和对辨识出的危害因素进行必要的控制对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为客观掌握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实现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的动态评估和管理,首先,构建有限空间作业风险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以危险气体体积分数为主要指标的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综合评估模型;其次,构建危险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将监测数据用于评估模型,动态评估有限空间作业风险;最后,以某排水系统集水池为例,应用模型评估其作业风险。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结合危险气体监测数据,实时定量计算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动态评估有限空间作业风险;且危险气体体积分数是作业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控制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危险气体体积分数是保障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徐振振  袁野  武星昊 《安全》2021,42(3):75-80
CALM单点系泊浮筒建造过程中涉及到的有限空间作业多,危险性大,易发生安全事故。为降低作业风险,本文结合单点系泊浮筒建造实际情况,辨识浮筒建造有限空间作业的主要风险,并从作业前准备、作业过程控制以及应急救援等方面系统提出安全管控措施。通过监督落实作业方案、工作前安全分析、作业许可、气体检测、通风、应急预案等预防控制措施,可以规范有限空间现场施工,有效降低作业风险,确保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5.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策划,包括工作前的准备工作、划分作业活动单元、开展危害辨识、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等5个阶段。因此,合理、正确地划分作业活动单元是成功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的重要一环。下面谈谈如何划分好用人单位的作业活动单元。合理、正确划分作业活动单元既可以顺利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又可以保证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划分作业活动单元的常用方法有:*按生产(工艺)流程的阶段来划分*按地理位置来划分*按生产设备设施类别来划分*按作业任务来划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人员…  相似文献   

6.
在气体钻井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作业风险及安全问题,这些作业风险及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气体钻井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本文建立了气体钻井作业流程,确定了气体钻井作业中的HSE关键点,并应用工艺危害分析方法,对气体钻井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危害事件进行细致的梳理,并逐个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提出控制措施,以期为气体钻井技术的安全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正>钢铁冶金以及非煤矿山企业危险危害因素种类多、数量大,涉及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火灾、车辆伤害、触电等多种事故风险。本文主要结合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陕钢集团)在危险源及危险因素辨识评价以及风险控制的难点“非常规作业管控”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做好风险管控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康恩胜  王文才  庞文娟 《安全》2020,(2):83-87,93
为了研究受限空间作业过程的事故特性和致因机理,指导人员有效辨识受限空间作业风险,采取正确的应急救援措施。对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发生的典型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事故进行了统计,并根据行为安全“2-4”模型对事故致因进行了分析,改变了传统事故原因的分类方法。将事故致因从一次性行为、习惯性行为、运行行为和指导行为4个方面进行划分,将安全管理体系划分为事故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受限空间作业事故伤害主要来源于气体中毒或窒息,盲目施救是导致受限空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提出从个人行为控制和组织行为控制两个层面的受限空间作业事故防控措施,对有效预防受限空间作业和救援事故,降低事故危害程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有限空间作业是化工企业中危险系数较高的作业之一,但只要在作业之前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频繁不间断地对有限空间的各项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和控制,就能够保障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避免相关事故发生。下面笔者就关于有限空间作业的认识、主要危险点以及作业前的准备措施、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各位  相似文献   

10.
作业危害分析又称作业安全分析。作业危害分解,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实施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此方法适用于涉及手工操作的各种作业  相似文献   

11.
易燃性气体爆炸是城市排水系统时有发生的一类有限空间事故,而人们通常更多的只关注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对该类事故关注度不够。通过分析城市排水系统涉及的有限空间和易于产生的爆炸性气体种类与危害性,阐述了防范该类事故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通过将沼气发酵机理与城市排水系统有限空间易于具备的条件进行对比,说明了城市排水系统有限空间爆炸性气体产生的过程与机理以及爆炸产生的危害。最后针对城市排水的特点与爆炸性气体的产生过程与机理,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有效控制和减少该类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治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隐患,管控其风险大小,基于证据对瓦斯爆炸事故隐患进行了系统辨识,利用逻辑图分析了隐患之间的耦合关系和风险演化路径;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自身的严重性以及受体的暴露程度3个方面对瓦斯爆炸风险进行表征,并提出三维风险矩阵对事故风险进行分级评价。该方法可以为瓦斯爆炸事故隐患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以及设计事故预防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14.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通过危险源辨识找出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管理点(危险源),评价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需要管理的重点(中度和高度风险),制定适宜的方法,即制定目标指标方案、运行控制或应急预案加以控制和改善,体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只有正确运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才能做到合理策划危险源的控制方法,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兼顾次要矛盾和一般问题的管理;根据不同危险源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合理的方法,既保证危险源的有效控制,又保证采用的任何危险源控制方法和措施与危险源产生后果的严重性和伴随的风险相适应,尽量避免危险源控制的盲目性和不经济,达到追求最佳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目的,提高整体和系统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概念不清晰、创建方法不明确等问题,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危险源、危险和有害因素、安全风险、隐患等基本概念,完善了安全风险的定义,研究了危险源与“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源与隐患、危险源与安全风险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分析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在关系,表明了开展双重预防机制的实际意义。最后提出了双重预防机制的创建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煤层气的危害特性和赋存现状,开展基于已开采矿区的煤层气开发可行性分析和垂直钻井风险评估。以湖南湘中地区煤层气统计资料和地质结构特征为研究基础,先从地层、构造、煤储层物性以及含气量几个方面对该区煤层气开发潜力作出综合分析评价。然后从工程安全方面阐明钻探风险,提出有利于煤层保护、有效钻进减少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最后提出煤层气的赋存特性决定钻采开发模式,必须紧紧围绕"安全高效"来制定钻采开发方案,把风险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17.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限空间作业具有涉及行业广,作业环境特殊,危险性大等特点,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生命和设备财产安全。本文对2001年—2009年期间发生的典型受限空间作业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受限空间作业环境特点,分析了事故涉及的行业以及事故分布情况,然后结合事故案例,针对提出的典型受限空间作业事故类型及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以期指导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运用风险管理理念,提高灭火救援水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中的职业危险 ,引入了风险管理理念。笔者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建立了灭火救援工作的风险管理方法以及风险识别、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并针对当前的情况 ,提出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该方法简单 ,易于操作。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方法 ,根据现有资料和知识经验 ,针对部门的具体情况 ,找出灭火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并对各种风险及其危险程度进行评价 ,在此基础上 ,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分析和研究表明 ,运用风险管理有利于控制或减少消防人员在灭火救援中存在的风险 ,防范事故发生 ,提高灭火救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In 2006, an unprecedented atmospheric confined space accident took place in a sampling shed at the Sullivan Mine in Kimberley, British Columbia. This accident suggests that a risk assess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a regular basis at mine reclamation sites for many years after closure. In this paper, an Atmospheric Fuzzy Risk Assessment (AFRA) tool is described that can assess atmospheric risk given heuristic and measured data at such sites. It can also serve to transfer knowledge about atmospheric hazards in an enclosed structure. The system uses fuzzy logic to input and output information and to perform weighted inferencing.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as well as system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based on a number of known test and reference waste dumps. AFRA is a heuristic expert system based on fuzzy logic and the first tool that was developed to assess the atmospheric risk of mine waste dumps. The atmospheric risk is estimated by fuzzy Mamdani system given the values of four major elements of risk comprising of: gas generation, gas emission, gas confinement, and human exposure. The ability of AFRA to adapt its risk assessment to different climate conditions is explained. There are many physical,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ich fluctuate over time affecting oxygen-depletion in waste dumps. AFRA can help mining engineers and mine managers recognize this type of danger when conducting a confined space inventory at a reclamation si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