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我国洪水保险的模式与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保险是抗洪救灾的主要对策之一。本文对洪水保险的几种模式:通用保险型、定向保险型、集资型保险和强制性全国洪水保险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洪水保险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实行洪水保险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回顾洪水保险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洪水保险与世界洪水保险的差距,根据我国洪水灾害的特点和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洪水保险措施:建立洪水保险准备金是进行洪水保险的前提,洪水保险的特殊性决定了洪水保险不可能是个营利性的保险,因此要保证洪水保险的正常运行必须有社会和国家的扶持,洪水保险机构应按流域设立,中国洪水灾害发生的空间特点决定了洪水保险机构只能按流域设置,洪水灾害发生的时间特点决定了洪水保险的对象必须是固定资产,而不应该是流动资产,遭受洪水灾害影响最大的是农田,因此农田应该是洪水保险的对象,不应该是种植在农田里的农作物,另外可以通过农业保险对不同农作物进行保险,洪水保险需要洪水风险的分析和研究作技术支撑,没有科学的洪水风险分析,洪水保险很难顺利进行,加强与洪水保险有关的各方面法律法规的建立,在洪水保险法中明确界定洪水保险的保险对象,明确保险双方的义务和权利。  相似文献   

3.
巨灾保险衍生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巨灾保险衍生品将巨灾风险引入资本市场,扩大了巨灾保险的融资渠道,增加了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已经成为巨灾保险的重要补充手段之一。系统总结了巨灾保险衍生品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几种较常见的巨灾保险衍生品。由于我国巨灾保险正处于探索阶段,建议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巨灾风险管理经验,将巨灾保险衍生品作为补充手段,推动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联邦德国自然灾害保险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灾害保险作为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评述了德国的自然灾害保险发展体系及保险人、保险业及国家在灾害保险中的职能关系,可为我国开展灾害保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涟水县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江苏省涟水县农业保险的调查数据为例,论述了该县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并运用Logit模型探索了影响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各个因素.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意愿主要受其对农业保险的认知情况、政府补贴水平以及农户的投保满意度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证明了地方政府实施的"联办共保"的补贴性保险模式极大的促进了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与农业政策性保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荣茂  邱敏 《灾害学》2007,22(3):109-113,138
在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主要农业自然灾害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来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农业保险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快农业保险立法、提高保险意识、加强保险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别介绍了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剖析了这些国家农业保险模式的特点,并将农业保险与其特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背景相联系,为政府扶持农业保险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这些对探讨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天气指数型保险是一种创新型保险,肉羊天气指数型保险以牲畜草料为保险标的,为牧民提供因旱灾、雪灾所造成的肉羊饲养成本增长及因天气灾害致损的保险保障和风险对冲,即每当天气达到气象灾害标准时统一按投保合同中数量进行赔付。同时,天气指数型保险的实施也大大降低了保险公司查勘定损的成本和被保险人道德风险的危害。2019年,肉羊天气指数型保险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开展试点工作,基于对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养殖农户投保情况的调研结果,简要分析了本次天气指数型保险试点的经验和影响因素,并依据保险政策等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发展建议,为本地区进一步推广天气指数型保险,改善抗风险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保险公司的赔案资料记录了保险理赔的货币过程,它是进行保险赔付审计分析和保险出险原因分析最可靠的实证材料,作者利用1981 ̄1993年湖南省保险公司企业财产险,家庭财产险,货物运输险,种养业险等四个主要保险险种的赔案资料,以行政县,区为基本单元建立了达233761条记录的灾害保险赔案数据库。以湖南省溆浦县保险公司的赔案数据库为例,对其近10多年来的保险灾害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当地保险公司提出了保险  相似文献   

10.
对地震保险体制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研究地震灾害规律和保险经营特点之间的矛盾入手,叙述地震保险经营的困难,剖析我国现行地震保险体制的缺陷,提出了建立一个新的,相对科学和合理的地震保险体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卜凤贤 《灾害学》1998,13(1):15-19
本文对农业灾害学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学科体制建设、学科体系建设和学科队伍建设三方面的问题作了初步分析,对农业灾害学学科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灾害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在分析山东省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灾害发生的背景、条件、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当地防治海水入侵灾害的经验。提出了综合防治海水入侵灾害的措施。向莱州湾地区调黄河水是防治海水入侵的关键;建设防潮堤、防潮闸可以防止海水地表入侵;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是防治海水入侵灾害的基本保证。文中还提出了综合防治海水入侵的其它措施。  相似文献   

13.
曹永华 《灾害学》1996,11(3):5-9
农业气象灾害减灾对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系统可划分为两个子系统:农业气象灾害子系统和减灾对策子系统。农业气象灾害子系统包括灾害的发生、发展到消亡的整个过程。减灾对策子系统是指减轻灾害的对策措施,可概括为灾前防御、灾中抗御、灾后补救等。其系统涉及到灾害的监测、预报、防御、抗御、治理、灾情评估和减灾效益的分析等环节。因此,对这样一个系统工程,除总结和继承传统的农业气象灾害的减灾方法外,还需要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遥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作物模拟技术等来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灾害损失等级划分的模糊灾度判别法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25  
作者应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于灾害损失等级划分的研究,提出了模糊灾度概念,并建立了模糊灾度等级的隶属函数,从而给出了一种可用于灾害损失等级划分的模糊灾度判别法。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农业灾害系统的灾度预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区域灾害系统的概念出发,选用16项指标对安徽省农业灾害系统(79个县、市)进行了灾度的R型因子分析预评估,并探讨了灾度指数空间分异的基本格局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害产业关联间接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灾害破坏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经济体系的均衡运行状态,震后“残余”的生产能力资源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重新调整,才能达到某一新的、较低程度的均衡水平。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从机会成本的观点,对调整阶段的生产能力资源“呆滞”损失即产业关联损失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7.
自然灾害灾情划分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振凯  毛国敏 《灾害学》1994,9(2):84-87
本文阐述了灾情分析中的两个基本方面,即损失的规模和损失的深度,提出了灾级和灾度的概念,对于影响灾级和灾度的主要指标也进行了分析。并就时间和空间变化对灾级划分界线的影响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Disasterresistantengineeringprojectmeansaprojectwhichaimsatpreventingandre ducingvariouskindsofdisasterswhicharehappeningorwillprobablyhappen ,anditcanalsobecalleddisasterreductionproject.Itcanbeanewly builtproject ,suchasanewly builttidalbarrageincoastalareaetc .,adampprooffloodgate dam ;oraenlarging scaleonoriginalpro jects,suchasfixingpresentconstructionswithanti earthquakeequipmentorimprovingfloodcontrolfacilities. Constructingdisasterresistantengineeringprojectisanimportant…  相似文献   

19.
常忠华 《灾害学》1991,6(3):47-50
本文在回顾1990年陕西省灾情及救灾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政府在减灾中的职能,搞好灾情预测预报、及早制定防灾预案及灾前准备工作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20.
垃圾灾害发生的特点与发展灾情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垃圾灾害是人类的杰作,是21世纪的最大公害之一.本文运用大量的事实阐述了垃圾灾害发生的特点和发展的现状灾情,旨在为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