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熵权和模糊综合评价的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诸多影响因素的模糊性,引入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进行评价,从机组、飞机、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提出了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拟合权重,建立了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该模型对国内某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状况进行评价。分析认为,该航空公司的安全风险介于高风险与较高风险之间,急需加强安全防范,尤其应该加强飞行机组和飞机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物元模型的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对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的现状进行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在系统分析影响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由机组因素、飞机因素、环境因素和飞行管理4个1级指标及26个2级指标组成的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由层次分析法确定;由于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具有物元的可拓性,构建了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的多级物元模型。实例演算表明,物元理论能充分地利用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中的指标信息,确定影响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以便航空公司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飞行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多层次的航空公司飞行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影响航空公司飞行安全诸多因素具有的灰色性,引入灰色理论对航空公司飞行安全进行风险评价,从机组、飞机、环境和管理4个因素,提出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基于灰色多层次的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对国内某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认为该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介于高风险与较高风险之间,急需加强安全防范,尤其应该加强对飞行安全管理。综合评价的结果为航空公司制定飞行安全措施及预防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油港集疏运作业安全对油港运营安全管理至关重要。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及问卷调查确定了油港集疏运作业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各因素间的直接影响关系,建立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构建了油港集疏运作业安全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通过不同层级之间的关系分析,找出了油港集疏运作业过程中优先级较高的风险因素。结果表明,表层风险因素多为设备因素,中层风险因素集中于港内自身和港外环境因素,深层风险因素主要为人为因素和安全管理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公务航空进行有效的安全风险管控,基于公务航空运行特点,构建基于Spearman秩相关系数-云模型(SR-CM)的公务航空运行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对近8年国内外公务航空事故事件进行分析整理统计,建立基于人-机-环-管系统的安全风险指标体系;针对单一赋权造成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构建Spearman秩相关系数(SRCC)组合赋权模型,结合云模型(CM),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最后运用SR-CM模型对A公务航空公司进行试点验证,计算该公务航空公司的安全风险等级与安全风险等级标准之间的隶属度.结果表明,该公务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评语云涉及从低风险到较高风险,并且与一般风险相似度最大,确定该公务航空公司的安全风险等级为一般风险.  相似文献   

6.
航空公司安全系统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财航空公司安令系统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价,足确保其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针对影响航空公司安全系统风险诸多因素具有的模糊性,引入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航空公司安全系统风险进行风险评价,构建了航空公司安全系统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航空公司安全系统风险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利用评价指标的信息,科学合理地综合评价航空公司的安全系统风险状况,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评估尾矿库运行安全风险状况,预防溃坝事故的发生,基于因子交互作用矩阵(FIM)和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了金属矿山尾矿库的安全性等级评价模型.结合实际情况从防洪强度指标、运行稳定性、结构破坏、尾矿输送与回水、安全管理和环境破坏6个方面选取影响尾矿库稳定性的16个因素指标,构建了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该模型针对尾矿库危险评价过程的复杂性和指标的不确定性,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FIM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通过盲数理论对定性指标进行处理,运用兰氏距离函数对等级归属判定进行优化,最后得出最小距离为0.857,对应尾矿库安全等级为Ⅱ级(良好).研究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各种因素,有效降低了尾矿库危险性评价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为尾矿库的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机场外来物(FOD)危害,依据MMEM风险辨识方法,从人、物、环境、管理四方面对FOD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FOD风险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通过风险因素两两对比建立风险因素之间的相邻矩阵,然后生成可达矩阵并划分风险因素层级,最终形成6级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通过分析FOD风险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得到了FOD风险的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中间层间接影响因素和深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可以直观反映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和层次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宏观量化民航客机起飞阶段的风险水平,提升飞机起飞的安全性,基于不确定性信息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建立了基于二维云的蒙特卡洛仿真模型,有效增加飞机起飞阶段风险数据的样本量,通过与标准云的比较确定民航机队起飞阶段的风险特征.采集某航空公司B737-800机队351套QAR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对飞机起飞关键操作的分析,选取离地速度、抬头速率、离地仰角3个起飞关键参数作为风险评估指标,运用MATLAB编程处理QAR数据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到3个机队起飞阶段的风险均值.通过风险收敛性分析得出二大队的起飞风险最高,这是因为在起飞阶段二大队的关键操作风险偏高.该方法可应用于航空公司对不同机队起飞阶段风险的动态管理.该仿真模型的样本数据分布更加稳定,解决了风险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有利于航空公司实现飞机运行风险可视化,对飞行员关键操作的针对性训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航安全监管中的多方演化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民航安全监管制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理和监管模式,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监管部门与航空公司、航空公司与航空公司之间多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其稳定策略及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航空公司的安全投入、航空公司规模、政府监管成本以及监管部门的激励及惩罚力度等因素都对政府监管部门和航空公司之间的多方博弈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民航安全运营。在航空公司自身加大安全投入的同时,政府监管部门应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并降低监管成本,就安全相关实际加强对航空公司的激励及惩罚力度,推动并提升安全投入的相关技术水平,切实降低安全投入成本,促进行业全方位进行安全投入,确保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航业安全风险监测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系统安全的思想,通过对航空安全历史数据的分析和专家经验,从人员、设备设施、环境和组织管理4个方面,提出中国民航机务、空管、飞行、机场4个分系统安全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共102个风险因素指标,并合成为27个行业安全风险监测指标。以民航历史数据为样本,建立资源优化神经网络(RON)模型,将安全风险监测指标与中国民航安全指数相联系,分析安全指数的关键影响因素,达到安全管理决策支持的目的。通过建立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和RON模型,可以实现民航整个行业、各分系统及单个指标的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12.
飞行员作为一项特殊职业,从客观上要求飞行员具备良好认知能力。从飞行认知能力入手对某航空公司的37名飞行员进行了飞行综合素质测试,分析年龄、职位、飞行时间和疲劳等因素对某航空公司飞行员飞行认知能力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某航空公司飞行员在飞行认知能力上整体表现较好,但年龄、工作时间和疲劳等对飞行认知能力有所影响。建议航空公司对飞行员群体进行大规模测试,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加强管理保障措施,对飞行员人为差错进行主动的风险管理,为民航飞行员飞行综合素质评估提供数据支持,为科学、合理的机组搭配和排班提供依据,对改善飞行安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控制和预测水平,利用QAR数据作为支撑,结合集 对分析和马尔科夫理论建立飞行安全态势评估模型。该模型以QAR超限事件为评估指标 ,采用集对分析中的联系度来描述安全风险等级;运用马尔科夫理论确定安全状态的转 移概率矩阵,以预测飞行安全动态变化趋势。最后以某公司A320机队6个月发生频率最 高的7类超限事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公司2月、6月和预测月份的安全状态 为一般风险,其他月份为低风险;总体安全状态也为一般风险,并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4.
G. D. Edkins   《Safety Science》1998,30(3):275-295
A number of recent and highly publicised fatal aircraft accidents, within the Australian regional airline industry, has highlighted the need for operators of regular public transport aircraft to be more proactive in identifying and addressing aviation safety hazards. Despite this need, there are currently few proactive safety management programs that are practical, simple, cost effective and which reliably demonstrate improvements in airline safety performance. This paper outlines a new proactive airline safety program called INDICATE (Identifying Needed Defences In the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 Environment) that has been applied within the Australian regional airline industry. To evaluate the INDICATE program, a major Australian regional airline agreed to implement the program in one of its operational bases while another base was used as a control group. Five evaluation criteria were appli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rogram would have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airline's safety performance. These criteria included airline safety culture, staff risk perception of aviation safety hazards, willingness of staff to report safety hazards, action taken on identified safety hazards and staff comments about safety management within the airline. Results from the trial suggest that the program can have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airline safety performance, specifically: improving staff confidence in how safety is managed, increasing staff willingness to report safety hazards and incidents, improving organisational safety culture and reducing staff perceptions of the severity and likelihood of safety hazards occurring within the airline. The success of the trial has resulted in a number of Australian and International airlines adopting the program.  相似文献   

15.
Significant human risk factors in aircraft maintenance technician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 examined significant human risk factors in aircraft maintenance technicians (AMTs) in the airline industry. We conducted an empirical study of Taiwan’s airlines to determine these risk factors and to illustrate how a quantifiable evaluation approach integrates experts’ opinions about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risk factors. We developed an expert questionnaire and modified the human factors SHELL model to categorize the risk factors that we derived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the opinions of 107 senior expert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nine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out of 77 preliminary and 46 primary risk factors. The results also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approach and model presented in this work, demonstrating that they are both strategically effective and practically acceptable. Analyzing and ranking the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AMTs in this fashion may help airlines to better focus on their major operational and managerial weaknesses in order to improve maintenance operation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mited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6.
民机客舱安全疏散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民航业高速发展,民航客机飞行事故和严重事故征候时有发生,并且很难完全避免,因此做好民机客舱安全疏散对减少人员伤亡损失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影响民机客舱安全疏散的各种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建立民机客舱安全疏散能力评估指标集,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安全评价等级模型。最后将此方法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得到某航空公司的客舱安全疏散能力评价结果,通过进一步分析并对该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合理评价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状态,利用QAR超限事件作为原始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其重要程度。针对飞行运行的动态性,引入无需确定指标权重的突变级数法构建评价模型;利用某航空公司2015和2016年24个月的QAR数据,使用该模型进行评价,所得的评价结果与该公司的实际飞行安全状态基本相符合。结果表明:基于因子分析与突变级数法的飞行安全状态评价模型可用于实际评价工作中,且评价结果较为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