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使用中压固定水入式乙炔发生罐日益增多。在使用时,有的工人(特别是新工人)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安全操作常识,将装入抽篮内而漏落在地面上的电石碎碴块和粉末,用水笼冲洗入污坑内,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这样的碎碴块和粉末混合在一起,经水后,必然剧烈分解而产生大量的热,易于引起乙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燃烧和爆炸。我厂最近在乙炔发生罐室内,就发生过这类事故。 为了吸取教训,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注意做好如下几点: 1.在往乙炔发生器中充填电石之前,必须进行选块,不准将碎碴块和粉末同大块一并充填发生器内; 2.为使电…  相似文献   

2.
去年的一天下午,沅江机器厂504车间有个管道工在打扫乙炔发生器工房时,将15公斤的电石粉末倒入约1立方米的暗沟内,引起了剧烈爆炸,水泥地面被炸开1-3米宽的裂缝,烈火燃烧达两小时之久,幸好没伤人。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剧烈的爆炸呢?因为暗沟内有水,电石(碳化钙CaCo2)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在产生乙炔(C2H2)的同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分解1公斤电石可产生乙炔346.89升,放出400-500千卡热能。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扩散,就会产生300℃以上的温度和1.5个以上的大气压。电石粉末比块状电石反应更剧烈,而这个暗沟大部分被堵塞,通向地面的孔又小,热量和压…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工业生产中的气焊气割工作是很重要井经常使用的工艺。气焊气割所需的热能大都是由氧气和乙炔气体相燃烧的火焰所获得,而乙炔气体是由电石与水超化学反应而得。乙炔和氧气混合燃烧其温度可达3.200℃,它适应气焊气割的需要。由于电石的吸湿性很强,很容易与水及空气中水蒸汽化合而迅速分解产生易燃易爆的乙炔,遇火星就可能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所以电石是一种危险品。因此,保证电石在运输、贮存、使用中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用水解1公斤的电石可排出400仟卡热量,每公斤电石可得200~300公升的乙炔,…  相似文献   

4.
电石是在气焊、气割过程中产生高热能的燃料,它的化学名称叫碳化钙,是由生石灰、焦炭等材料放在电炉里,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制成。电石与水接触即分解生成乙炔和熟石灰,同时放出大量分解热。乙炔在高温下非常不稳定,在下列情况下可能发生爆炸: 1.通常,压力为一个大气压,乙炔温度为500~600℃或压力为1.5大气压,乙炔温度为450~500℃时,即使无外来火源,也自行分解爆炸; 2.乙炔含量为2.8~80%,与空气  相似文献   

5.
浮桶式乙炔发生器是一种落后的乙炔发生装置,但由于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一些企业和个体修理行业使用非常广泛。浮桶式乙炔发生器造成的事故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自1985年10且至1988年3月底,仅濉溪县,就发生浮桶式乙炔发生器爆炸事故10起,死亡2人,伤5人。其中,个体修理户发生爆炸事故4起,死亡1人,伤4人。据分析,造成发生器爆炸的原因,除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和操作不当外,主要是由于浮桶式乙炔发生器自身缺陷造成的。浮桶式乙炔发生器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浮桶式乙炔发生器主要由定桶、浮桶和电石篮组成。在装换电石和正常运行时,都可能引起定桶、浮桶、电石篮之间相互摩擦、碰撞,从而产生火花、造成爆炸。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采用20 L爆炸罐为试验仪器,对常温、初始压力0.1 MPa条件下,不同体积配比乙炔-空气混合气的燃爆特性及氮气对乙炔分解爆炸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结合碰撞理论和燃烧反应方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乙炔-空气混合气体随乙炔体积分数增大,最大爆炸压力逐渐升高;在乙炔体积分数为10%~55%范围内,乙炔与空气混合气的最大爆炸压力恒定在1.7 MPa,乙炔体积分数为10%时取得最大爆炸指数(78.14MPa.m/s);乙炔体积分数为55%~100%范围内,混合气体爆炸与初始压力有关,并且初始压力随乙炔体积分数增大而升高;纯乙炔分解爆炸的初始压力为0.18 MPa。氮气对乙炔分解爆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随氮气体积分数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1986年2月25日2时37分,北京长辛店电石厂溶解乙炔车间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80多米2的压缩机房、电机房及其它生产设备全部被毁坏,2人死亡,1人重伤。 经分析,这次爆炸事故是由于乙炔气泄漏遇到着火源而致。根据现场调查,着火源可能是下列诸因素造成的: 1.乙炔气体在高压泄漏时产生静电火花。在乙炔、丙烷、煤气、氢气等加压气体中,一般含有压缩机油和由于压缩产生的凝结水雾,以及管锈、灰尘等粒子。当从设备的缝隙及龟裂处等开口部喷出时,由于电子互相冲撞和摩擦,或者由于与开口部发生摩擦而产生高电位静电,进而产生静电火花,引燃乙炔,酿成静…  相似文献   

8.
乙炔在生产中的应用已相当广泛,乙炔站也逐渐增多。乙炔站的危险性比较大,安全管理制度又比较少。 1.乙炔的特性乙炔是气焊与气割的主要能源,化学性质活泼,受热或受压易发生聚合、加成、取代和爆炸性分解等化学反应。标准状态下,为无色可燃易爆气体,密度1.47kg/m~3。乙炔的燃烧爆炸特性: (1)自燃点480℃,在空气中的着火温度为428℃。 (2)安全燃烧的反应式是2C_2H_2+5O_2=4CO_2+2H_2O+Q,在空气中的火焰传播速度为2.87m/s,在氧气中为13.5m/s。 (3)温度超过400℃时,开始聚合,并放出热量;500℃时,未聚合的乙炔即发生  相似文献   

9.
一、回火爆炸的原因在气焊(割)操作过程中,有时火焰燃烧速度大于乙炔-氧气混合气喷射速度,使燃烧火焰倒向进入焊(割)炬及皮管内,或在焊(割)炬中发出尖细的“嘶嘶”声,这就是回火的前兆现象。一般情况下,焊(割)炬发生回火时,火焰总是向乙炔皮管方向蔓延,如果乙炔回火防止器失灵,将引起乙炔发生器燃烧爆炸。发生回火爆炸的原因概括起来有: (1)焊(割)嘴较长时间地过分接近工件,使焊(割)嘴过热,混合气体受热膨胀而增大焊(割)嘴孔附近的压力,增加混合气体的流动阻力,使混合气体喷射速度变  相似文献   

10.
爆炸起因 乙炔气瓶的爆炸是由于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乙炔发生分解而引起的。 下列原因可以引起乙炔分解: 1.焊枪回火。 2.外部加热(乙炔瓶附近有燃烧的物质,钢瓶上挂有未灭火的焊枪或切制枪等工具)。 3.钢瓶阀门或减压器附近的乙炔着火。  预防措施 1.减压器的联接要严密。 2.使用不会发生回火的焊枪。反复出现爆响的焊枪可能引起回火,使用的必须进行修理。 3.焊枪(尤其是未灭火的焊枪)和电焊钳(尤其是带电的电焊钳)不准挂在钢瓶上。 4.不允许把钢瓶放在热源(火炉、电炉、锻造炉等)附近。 乙炔分解的特点 如果回火之后,瓶壁温度上升(从瓶顶…  相似文献   

11.
焊接操作属于特殊工种,是安全生产大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谈谈有关其安全检查的一些要点。 焊接安全检查的要害部位和设备主要有:电石和气瓶库房、乙炔站、乙炔发生器、焊接用电、焊接操作地点的劳动卫生条件等。 一、电石库 根据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和爆炸性分类,电石库属甲类物品库房(指存放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固体物质),主要是查它在厂区的位置以及库房结构、设施等是否符合防爆防火的要求。 1.电石库不应布置在易被水淹的低洼地方或人员密集区域和主要交通要道处。严禁以地下室作为电石库房…  相似文献   

12.
气焊与气割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氧气胶管爆炸事故,主要原因是: 1.由于误将乙炔胶管当作氧气胶管使用等原因,使氧气胶管内形成乙炔-氧气混合气。 2.氧气胶管内沾有油脂。 3.采用代用胶管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或因磨损、硬伤、腐蚀及老化等原因,使氧气胶管的强度降低。 4.氧气表因发生故障而失去减压和调压作用,使高压(若氧气表发生着火事故时,还会产生高温)直接作用于氧气胶管上。 5.由于高速气流引起静电火花。 6.操作时发生回火引起爆炸。一般说来,氧气胶管的压力通常是高于乙炔胶管的,所以气焊或气割发生回火倒入氧气胶管而引起燃爆的可能性较…  相似文献   

13.
《劳动保护》2002,(11):50-51
①按燃烧性,危险物品分为几类?按燃烧性,凡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物品统称为危险物品,可分为以下7类:1.爆炸物品。凡是受到高热、摩擦、冲击等外力作用或受其他因素激发,能在很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气体和热量,同时伴有巨大声响而爆炸的物质,就是爆炸物品。如:雷管、炸药、鞭炮药等。2.易燃和可燃液体。这类物质极易挥发和燃烧。如汽油、煤油、溶剂油等。3.易燃和助燃气体。这类物质受热、受冲击或遇火花能燃烧或发生爆炸,或有助燃能力,能扩大火灾。如氢、氯、煤气、乙炔等。4.自燃物品。不需要外界火源的作用,由于本身受空气氧…  相似文献   

14.
回火是在焊、割作业中,氧与乙炔气体在焊、割炬的混合气室燃烧,并向输送乙炔气的胶管扩散倒燃的现象。回火严重会使焊、割炬被烧化,甚至导致爆炸事故。产生回火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在作业过程中,焊嘴过分接近熔融金属,使焊嘴喷孔附近阻力增大,焊、割炬内的混合气体难于流出,压力升高,将部分混合气体挤压进乙炔系统。  相似文献   

15.
今年2月份以来,我省某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连续发生了2起乙炔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 2月10日8时16分左右.新东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东公司”1氯乙烯分厂四楼5号乙炔发生器在投放电石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巨大冲击波将厂房四楼屋面、楼面、梁、柱、填充墙和三楼的填充墙严重破坏,并引起电石燃烧。  相似文献   

16.
1988年7月27日,广西陆川县良厚锑矿9号窿在村民钟某家发生一起火雷管爆炸事故,矿农陈家强当场被炸死。事故经过是这样的;陈家强下中班后两次去钟某家(存放爆破材料的地点)取放在电石桶中的火雷管,作为夜班之用,第一次借着电灯照明取出2发,不够用,第二次因无电灯照明而是点燃电石灯去取的,就在他进屋不久发生了爆炸,当即被炸死在电石桶旁。据调查分析,由于电石桶内积聚有乙炔(因桶中残存电石碎粒和粉末),当陈打开桶盖时,电石灯引燃了从桶内逸出的乙炔,并瞬即传燃桶内的乙炔,从而导致雷管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死者的不安全行为,但归根到底是管理不善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焊(割)炬是气焊(割)工的基本工具。焊(割)工在作业过程中,借助焊(割)炬的气阀调节乙炔和氧气的合适比例,以便焊(割)金属工件。氧气本身不燃烧,它是一种活泼的助燃气体。乙炔具有可燃性和爆炸性,自燃点温度为480℃,在空气中的着火温度为428℃,爆炸危险度为53.7,最大爆炸压力为10.01MPa,与氧气、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分别为2.8%~93%和 2.2%~81%,遇火星即会爆炸,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气体。焊(割)工在作业过程中,若不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就会发生事故。例如:  相似文献   

18.
1982年4月24日,在上海某建设工地上,工程兵某部3个战士向一根未加盖的钢管桩(直径0.4米)内投石子玩。一个战士投了一块小石头,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觉得好听,另一战士也投了一块,3人又把头伸到钢管桩口去看。轰的一声巨响,3人倒在血泊中,1人死亡,2人重伤。 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是,有人向钢管桩内倒了电石灰残渣,钢管内有水,电石灰渣和水作用分解出乙炔气,石块敲击钢管壁产生火花,引起乙炔气爆炸。 为了吸取事故教训,该单位发出事故通报,并作出三条决定。 1.不准向钢管桩内倒电石灰残渣。2.钢管桩必须加盖加封。3.不准向钢管桩内投掷任何东西。…  相似文献   

19.
分馏塔的爆炸是对制氧生产和人身安全的最大威胁。产生爆炸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爆物在引爆源作用下引起的,另一类是误操作引起的。 可爆物主要有乙炔(G2H2)和其他碳氢化合物,润滑油及其热裂分解的轻馏分,它们是从原料空气中吸入或从空压机润滑油中带入分馏塔的。可爆物中最危险的是乙炔。乙炔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在液氧中的溶解度很低,容易从固态析出。固态乙炔和液氧的混合物的爆炸敏感性极高。润滑油及其热裂分解的产物一旦进入分馏塔,亦有很大危险。在液氧中,油类以固态悬浮在液氧上面或在器壁上形成一层薄膜。这种被液氮浸透了的…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可燃气体的添加对塑料粉尘/空气混合物爆炸特性的影响,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2种塑料粉尘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热重分析(TG)的基础上,利用20 L球形爆炸试验装置,研究甲烷体积分数对这2种塑料粉尘/空气混合物爆炸压力、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爆炸下限等特征参数的影响。热重试验结果表明:PMMA粉体分解速率高,在外界供热条件下易发生燃烧,而TPU粉体分解所需能量更多,分解更加困难。爆炸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选定的粉尘浓度条件下,2种粉尘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均随粉尘浓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甲烷体积分数从0增加到4%时,塑料粉尘爆炸的猛度和敏感度随之增加,其中PMMA粉尘爆炸猛度受甲烷影响更大,而TPU粉尘基本不受影响,但其爆炸下限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