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lcaligenes sp. XJ-T-1利用废弃油脂生产破乳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破乳剂是一种应用于油水乳状液分离的新型破乳剂.本研究对筛选得到的1株高效破乳剂产生菌XJ-T-1(鉴定结果为Alcaligenes sp.)代谢产生的生物破乳剂进行了理化性质、破乳能力和废弃油脂利用能力分析.采用废弃油脂Ⅱ为碳源,可提高生物破乳剂产量4.6倍,XJ-T-1在以液体石蜡和废弃油脂培养8 d后该菌能使水的表面张力从72 mN/m下降到32 mN/m, CMC-1分别为10、 20;以液体石蜡为碳源培养得到的生物破乳剂在油包水型、水包油型模型乳状液的破乳率分别达到了96%、 50%;而以废弃油脂Ⅱ为碳源培养得到的生物破乳剂的破乳率分别为97.8%、 65%;采用煤油脱出率、乳状液脱除率和水脱出率3种评价方式对破乳效果评价发现生物破乳剂最先作用于乳状液的连续相;采用TLC和IR对废弃油脂生产破乳剂得到的破乳剂有效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为脂肽与石蜡培养产物相同.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工艺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进行处理,含油污水首先经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再采用双旋流气浮塔进行分离。考察了破乳剂破乳、微波破乳、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的效果,分析了双旋流气浮塔回流压力、充气量、泡沫层厚度及处理量对气浮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的除油率达92.67%,比单一破乳剂破乳、微波辐射破乳的除油率分别高出5.67个百分点和24.55个百分点。在破乳剂Wd为50 mg/L,辐射功率为800 W,辐射时间为120 s,回流压力为0.10 MPa,充气量为0.75 L/min,泡沫层厚度为10 cm,处理量为0.3 L/min的试验条件下,复合工艺对含油污水的除油率可高达99.18%。  相似文献   

3.
徐闯  徐鹏  王刚  张守献  汪卫东 《环境工程》2013,31(3):25-27,62
分析了孤岛油田二元驱污水特性,针对其乳化油较多,粒径大小分布不均,且较稳定的特点,设计了具有大锯齿结构特征的反相破乳剂分子结构,并合成新型高效反相破乳剂WRD-34,评价了药剂的除油性能。在孤岛孤四联合站应用此新型反相破乳剂开展破乳除油现场试验,二元驱污水的破乳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含油量由处理前的514~1 202mg/L降低到13.2~54.0 mg/L。  相似文献   

4.
化肥厂焦化干气压缩机所排出的废水是一种稳定性很高的乳状液,其外观呈牛奶状,静置月余不破乳,经测定为油-水(O/W)型乳状液,pH值在6.5~9.5之间,含油量为3%左右,COD为2×10~5毫克  相似文献   

5.
葛卫学  王树胜 《环境工程》2012,(Z2):528-531
为获取不同物性参数对油水乳状液电破乳效率的联合作用规律,系统分析国内外电破乳油水分离的前沿成果,归纳含水率、温度、无机盐、酸碱等参数对电破乳的作用,并得到优化油水乳状液电破乳分离的物性参数:含水率过大易造成乳状液的电导率发生剧增,统筹考虑油水分离的电能耗,一般将含水率控制在25%为宜;避免升温分散液滴产生电分散,破乳剂达到浊点的影响,以及热负荷增加,油水乳状液的电破乳温度控制在70℃为佳;无机盐能显著降低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性,但过高的含盐浓度,使得乳状液的电导率增加,能耗也有所上升;控制乳状液中固体微粒的粒径不小于几十微米,避免掺混与油湿润角小、具有亲油特性的固体微粒,易于电破乳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对破乳菌XH-1(Bacillus mojavensis)的破乳效能进行研究,并对该菌所产生的破乳剂有效成分及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破乳菌XH-1全培养液针对O/w型模型乳状液24h破乳率为86.0%,48h破乳率可达100%;XH-1菌的破乳有效成分为胞外分泌物质,该物质耐低温、不耐高温、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尿素处理后其基本失活;采用不同蛋白质粗体方法对破乳活性物质进行处理,发现粗提产物均具有较好的破乳功能,说明该物质具有蛋白质的特性;经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扫描及红外光谱扫描分析发现该生物破乳剂的有效成分为破乳菌株XH-1发酵产生的胞外蛋白类物质。  相似文献   

7.
针对含硫含酸原油加工中形成的含油污水,应用红外及核磁共振对含油污水萃取物进行了表征,表明含油污水中含有石油酸类、酚类、硫化物等。乳化实验结果表明:对含油污水的乳化程度为:十二酸钠邻甲酚钠噻吩,石油酸类的乳化能力明显高于酚类和硫化物;脂肪酸的乳化能力高于环烷酸,随着碳链的增长脂肪酸的乳化能力增强。在缓蚀剂存在的条件下破乳剂没有降低对含油污水的破乳作用。破乳剂中Y系列破乳剂效果较好,其中YZM与XYY复配的破乳效果显著,在加剂量为10mg/L、温度为40℃、沉降时间为20min、初始油含量为10050mg/L时,破乳后水中油含量降至285.2mg/L,脱油率为97.2%;初始油含量为2100mg/L,破乳后水中油含量降至97.23mg/L,脱油率为95.4%。  相似文献   

8.
红球菌PR-1菌株破乳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马挺  梁凤来  奚艳伟  刘如林 《环境科学》2006,27(6):1191-1196
利用乳化剂Span 80配制出一种稳定的煤油-水乳浊液作为模型乳浊液,进而从大港油田废水中筛选出1株破乳能力较强的红球菌PR-1.该菌株培养液在55℃下8h可以使模型乳浊液完全破乳,且在实验条件下比化学破乳剂DGF-01具有更强的破乳活性.研究发现,乳浊液的破乳为线性增长过程,冻融和高压灭菌对其破乳能力没有影响,菌体细胞是破乳的主要活性成分,经超声波破碎及有机溶剂处理后其破乳活性显著降低.菌体表面有很强的疏水性,其对烃的粘附率为84%,碳链长度范围在C27~C54的枝菌酸类物质是保持菌体细胞完整性和疏水性的关键,其对细胞的破乳活性也至关重要.PR-1菌株发酵液用于原油乳状液的破乳具有操作方便,破乳率高,应用面广,无毒无害等优点,且能完全脱出J9-19原油乳状液中的水,因此可作为原油乳状液或油田采出水的破乳剂.  相似文献   

9.
以天然有机物蓖麻油酸为原料,分别以正丁醇、乙二醇、丙三醇和季戊四醇为改性剂,经酯化、磺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改性蓖麻油酸磺酸盐(分别记为M1,M2,M3和M4),并采用红外光谱验证了其结构。HLB值和表界面张力的测定结果表明:M1~M4的HLB值在13.1~14.9,且依次降低;CMC值均在400 mg/L左右,且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依次增强。另外,破乳评价结果表明,M1~M4对含水率为45%~65%的W/O乳状液有较好的破乳效果,且随着产物支链化程度的增加,破乳效果依次增强;破乳效果最好的是M4,400 mg/L、80℃下,针对含水率为65%的乳状液2 h时其脱水率为97.44%。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对油田废弃产物的回收利用,通过分析废弃油基泥浆的基本组分,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油基泥浆进行油、水及固相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在选用DSC型破乳剂浓度为200 mg/L与频率25 kHz、功率40 W的超声波耦合作用下,除油率达到最高。在无机混凝剂Al2(SO4)3浓度为200 mg/L、有机混凝剂PAM浓度为7 mg/L时与频率20 kHz、功率80 W的磁场耦合作用下混凝效果达到最佳。确定了在实验温度为40℃、pH值为6~7的实验条件下最佳除油率能达到86%。  相似文献   

11.
对某钢铁公司油含量6200mg/L、COD含量34000mg/L的冷轧乳化液废水处理进行研究。通过试验选定有机破乳剂SYS和聚合氯化铝联合破乳,二级破乳后油去除率99.58%,COD去除率97.79%。考察破乳剂投加量、破乳时间、搅拌强度、pH等对破乳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二级破乳的最佳运行条件。采用隔油-破乳-气浮-过滤处理工艺,出水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以系统有、无孔板破乳元件在每个相同流量下除油率的比较来表征孔板空化破乳效果,并通过比较装有孔板破乳元件的系统在各孔径和流量下的除油率,确定实验最佳孔径和流量。结果表明:孔板空化破乳法对于乳化液的破坏是有效的,且效果显著;在孔径为8 mm,流量为3.85 m3/h时,系统破乳效果最好,除油率可达97%,孔径偏大或偏小及流量偏高或偏低均会影响空化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用凹凸棒石处理高浓含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凹凸棒石吸附剂(包括其回收再生品)对废水中各种状态油的去除,结果表明,1%凹凸棒石原土与1mg/LPAM组合,可使含油约500mg/L的废水获得90%以上的除油率;若组合使用2.00%凹凸棒石和800mg/L硫酸铝,则易使含油126000mg/L的废乳化液破乳除油,除油率均达98%左右,COD_(Cr)去除率89%:如采用多级连续处理,则可有效地净化水质;油的去除效果是凹凸棒石投加量或初始油浓度的幂函数,且在剩余油量与投加量之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整个吸附过程具有不同特征的几个阶段,并随着时间的推延,逐渐呈现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破乳剂处理奥里油船舶压载水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10种破乳剂对奥里油船舶压载水的破乳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SH-CN破乳剂处理奥里油船舶压载水,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从大庆油田受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1株具有较强破乳能力的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其24h破乳率>83%.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影响该破乳菌生长及破乳效能的发酵条件;考察了影响其破乳效能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破乳菌体生长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60r/min、pH9、接菌量10%、培养时间40h;全培养液破乳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60r/min、pH5、接菌量6%、培养时间20h;破乳的最佳环境条件为pH5~9,温度30~50℃、全培养液与模型乳状液体积比为1:5.  相似文献   

16.
Alcaligenes sp.S-XJ-1利用废弃柴油合成生物破乳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娜  冯贵颖  陆丽君  刘佳  黄翔峰 《环境科学》2010,31(9):2171-2177
生物破乳剂是一种用于油水分离的新型破乳剂.采用废弃柴油培养生物破乳剂产生菌Alcaligenes sp.S-XJ-1,培养7 d,菌株干重最高可达2.0 g/L,10 g/L的菌株细胞悬液能够将水表面张力从72.0 mN/m降低到29.7 mN/m.生物破乳剂产量为0.3 g/L,其CMC为150 mg/L,表面活性优于化学表面活性剂SDS,且对W/O模型乳状液的破乳效果在70%以上.废弃柴油GC-MS测试结果表明,S-XJ-1菌株能够利用废弃柴油中的C14~C20正构烷烃,且C20正构烷烃几乎被完全利用,其利用率高达99%.S-XJ-1菌株对不同碳链长度正构烷烃复配碳源的利用率及破乳性能随着碳链长度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与其他正构烷烃复配碳源相比,S-XJ-1菌株对C20正构烷烃利用率最高,合成破乳剂的性能最好,且与废弃柴油研究结果最为接近.TLC和FTIR分析表明S-XJ-1菌株利用废弃柴油合成的生物破乳剂为脂肽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高效复合混凝剂净化含油废水技术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效混凝剂处理油田含油废水,对破乳、混凝沉降、粗粒化等单元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剂及破乳剂是净化含油废水的技术关键,工艺采用的混凝剂为NTCF及破乳剂CW01,试验可将CODCr 从932 mg/L降至125.4 mg/L,最佳可降至77.88 mg/L,排水口含油量降至8.7 mg/L,透光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18.
含油乳化废水处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含油乳化废水常用的破乳工艺。以生产润滑油的某调合厂为实例,通过絮凝剂的筛选,采用复合型破乳剂聚合硫酸铝(PAS)作为絮凝剂进行化学破乳工艺试验,设计了破乳、气浮、活性炭吸附处理及附加条件的5种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铝与阴离子(非离子)复合型破乳剂能有效地对调合厂含油乳化废水进行破乳,每吨废水分别加500mL的聚合硫酸铝(浓度为10%)和500mL的阴离子PAM(浓度为0.1%),停留时间为5min,即能完成破乳及油水分离过程,废水处理药剂费用为0.25元/t左右,在原水COD2894mg/L时,COD去除率达到96.8%。经处理后的排放废水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乳状液中含有大量的油类和表面活性剂,并以微细的颗粒液珠高度分散在水中,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根据胶体化学和乳状液理论,分析乳状液稳定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其进行脱稳破乳除油的方法,这是处理乳状液废水的关键之所在,对乳状液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炼油油品精制过程产生的碱渣废水采用破乳除油、溶剂萃取脱酚,实现对含高浓油、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