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袁鹏  毛剑英  宋永会 《环境保护》2013,41(11):71-73
当前,我国各类突发环境事件高发,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占事件总量的近50%。这类污染事件发生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大,事件一次性释放的有毒物质往往不是企业日常排放的污染物,而是生产原料或产品等化学物质,应急处置难度大、造成的环境危害和影响大,是当前企业环境风险防控的重点。防控该类事件最有效的途径是源头预防和控制,本文从分析国外经验入手,探讨企业环境风险识别与监管的依据。国外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2.
结合一起具体河流污染事件,研究了河流污染的应急监测处置方法。河流污染环境应急中,对事故点位水质进行现场定性定量分析,了解污染物种类与浓度。在河流上下游布设监测点位,明确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边监测边进行应急处置,减轻污染物扩散。  相似文献   

3.
铜矿采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之一为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的重中之重是尾矿库的环境风险评价,铜矿采选项目环境风险技术评估应遵循《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及《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相关要求,结合环境影响因子,重点关注尾矿库、油库、炸药库的环境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在车间、厂区和流域三个层级布设防控体系,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加强环境风险应急管理,避免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或减轻污染事件的后果.  相似文献   

4.
70年代以前,人们对于污染物的监测主要着重于有毒金属和其他一些常规无机离子(NO_3、F~-、SO_4~(2-)、NH_4+等)、BOD_5、COD等综合指标.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染的加重,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过分粗略的处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环境保护的需要了,于是提出了环境优先污染物,即应优先监测、控制的污染物.一、优先污染物的由来和国内外的进展优先污染物是由美国首先提出的,意即应优先控制的污染物,美国环保局在公众的压力和法院的裁决  相似文献   

5.
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出台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介绍其主要内容,指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的主要特点包括:从全过程角度系统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构建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基本制度;突出了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安全主体责任;明确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优先保障顺序;依据部门规章的权限新设了部分罚则。  相似文献   

6.
前言   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公布的环境质量状况显示,“十五“期间,全国环境质量保持了基本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多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但是,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自2005年11月13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到2006年2月1日的两个半月时间,国内发生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45起之多.其中较为重大的有广东北江镉污染、广西红水河天峨段水质污染和长沙段镉等污染事件.上述污染事件发生后,国家环保总局一方面立即指导有关省、自治区环保部门采取有效应急防控措施,并派出工作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协助开展污染防控工作,使事态得到了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及时、准确地向下游地区通报了可能发生的危害,从而超前防控,避免了更大危害,稳定了民心社情. ……  相似文献   

7.
我国VOC类有毒空气污染物优先控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陈颖  李丽娜  杨常青  郝郑平  孙汉坤  李瑶 《环境科学》2011,32(12):3469-3475
VOC污染日趋严重,不仅影响环境空气质量,也能直接损害人体健康,我国亟待完善控制对策.研究了美国有毒空气污染物(HAPs)控制体系,针对我国环境管理的特点,提出VOC类有毒空气污染物优先控制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美国通过清洁空气法案确定有毒空气污染物重点控制名单,采取区域管理和行业重点源控制促其削减,VOC类化合物是城市地区重点控制对象.我国VOC管理和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应筛选部分污染物进行优先控制,针对这类污染物组分复杂、行业分布广、区域性和过程性强等特点,逐步开展区域污染调查评估,加强累积性风险评估和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抓好突发事件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进入高发阶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风险点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时做到最佳状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入手,重点阐述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各环节中的风险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预控措施和一些加强质量管理的建议,对提高各类污染事件应急监测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突发水污染事件仍处于高发态势,对应急处置的要求高、挑战大,主要表现为事件成因多样、污染物类型复杂、情景差异明显,而与之相应的是应急处置技术体系尚不健全。本文针对我国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技术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提升我国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水平的基本思路,以解决制约我国环境应急处置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统筹全面布局与重点突破,针对重点污染物、重点环节、重点区域,按照"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加强融合、优化决策"的应急处置技术研发与应用各项任务,构建健全高效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技术体系,全面提高我国水环境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13,(21):10-12
当前,我国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一些地区污染排放严重超过环境容量,环境安全保障压力持续加大,突发环境事件高发频发,造成巨大损失。按照国务院关于实行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的总体部署,环境保护部将全过程管理主线贯穿于环境应急管理始终,高度重视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损害评估等事后管理工作,妥善处置了所有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有效降低了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为进一步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相似文献   

11.
环境会计是人们对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关系认识深的产物。它在重新确定有关环境的,成本,产值的基础上,以自然资源的耗费和补偿为中心,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消除外部不经济,协调经济和环境的目的,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有益探讨,逐步建立我国的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面向21世纪的环境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面临新形式,未来环境监测将在监测对象、范围、监测性质、监测内容,监测手段等十个方面发生转变,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宋裴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3):43-45,53
由于企业经营环境改变,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生态效能及环境冲击所带来的高昂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传统的财务会计已无法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将成为传统财务会计的必要补充,且各司其职。通过环境会计资讯报告,既可与企业外部不同重要利害关系人沟通,又可支持企业进行最适宜投资评价的选择,可实现多元化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14.
由于企业经营环境改变,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生态效能及环境冲击所带来的高昂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传统的财务会计已无法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将成为传统财务会计的必要补充,且各司其职。通过环境会计资讯报告,既可与企业外部不同重要利害关系人沟通,又可支持企业进行最适宜投资评价的选择,可实现多元化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环境问题的热点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建立和实施环境安全战略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迫切任务。环境安全教育是实施环境安全战略的根本途径,在维护环境安全、防治环境灾害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环境安全教育的内涵,对环境安全教育的内容和特征作了探讨,并分析其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灾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实施环境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的工作对象、内容、目标、对时、空的要求和所依据的法规、标准都是一致的。要协调的二者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建立“四个衔接”的双向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17.
首先详细分析了目前装备环境工程实施的现状,指出环境工程管理在其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环境工程管理的三大任务,即保障设计的正确性、保障装备实现过程中各项技术活动与设计的一致性、以及保障后续装备的持续改进完善和升级。在环境适应性设计方面,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强调了关注产品顶层环境设计分析、总体与各部分的环境匹配性、全寿命周期环境集合的完备性、环境响应特性调查试验,以及数字仿真的重要性。可为装备环境工程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环境统计的特点,分析说明了环境统计与环境管理的关系,指出了我区环境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新时期环境统计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GJB 4239《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标准的产生背景和编制原则,以及标准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中的基本内容,强调了标准的可剪裁性,最后指出了该标准在装备环境工程标准体系中的地位和型号研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伴随经济的发展,中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部门的环境治理力度有待加强.长期以来,环境部门应改变传统的重微观层面环境治理职责的实施,改变轻宏观层面环境治理结构架构的做法,调整环境治理方式,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多元主体的积极性,突出环境部门在环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明确环境责任.环境责任的关键在于转变环境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定位,变管理为治理,充分调动多方面力量参与到环境治理,尤其应当重视企业和公众的力量,充分参与治理,实现环境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