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董万涛  王亚军  李丽  张兴 《环境工程》2021,39(10):178-184
利用H2O2、Na2FeO42种氧化剂对土壤中TPH进行去除实验,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速率的关系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对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变化、半衰期、TPH去除率等因素进行讨论和对比,寻找其反应规律.结果 表明:H2O2去除TPH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Na2FeO4去除TPH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H2O2浓度增大导致反应动力学常数增加,Na2FeO4浓度增大导致反应动力学常数减小.采用0.078,0.156,0.234 mol/L 3种浓度H202溶液与TPH的初始反应速率分别为0.61×10-3,1.38×10-3,2.09x 10-3 tool/(L·min),浓度为0.070,0.140,0.210 mol/L的Na2 FeO4溶液与TPH的初始反应速率分别为13.30× 10-3,20.47×10-3,12.86× 10-3 mol/(L· min).2种氧化剂与TPH的反应速率大小为:Na2 FeO4>H2O2.H2O2、NaFeO4与TPH反应半衰期分别为40.40~66.50,4.10~7.14 min.H2O2的半衰期约为Na2FeO4的10倍.2种氧化剂对土壤中TPH去除率均可达到60%以上,但利用率较低.总结了2种氧化剂在去除TPH过程中反应速率、半衰期和去除率的特点,最终筛选并优化反应条件,为黄土高原土壤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4,4′-二溴联苯(4,4-′DBB)为代表性有机物,对比研究了单独O3和O3/H2O2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效能,并通过UV254值表征溶液的TOC、DOC值.结果发现,2种方法都可以达到一定的去除效果,尤其是碱性条件下H2O2的加入使去除率得到进一步提高.4 mg/L的4,4-′DBB溶液反应270 min后,最终去除率达到78.0%,UV254值变化率与去除率基本吻合,最终在76.9%~77.8%之间,矿化程度明显.高低2种浓度比较发现,加相同氧化剂的量,反应相同时间,去除率随溶液初始浓度增高而降低,但浓度越高的溶液的绝对处理量越大.4,4-′DBB的反应符合动力学拟一级反应规律,计算增强因子f为1.54.  相似文献   

3.
O3/H2O2处理水中4,4'-二溴联苯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4'-二溴联苯(4,4-'DBB)为代表性有机物,对比研究了单独O3和O3/H2O2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效能,并通过UV254值表征溶液的TOC、DOC值.结果发现,2种方法都可以达到一定的去除效果,尤其是碱性条件下H2O2的加入使去除率得到进一步提高.4 mg/L的4,4-'DBB溶液反应270 min后,最终去除率达到78.0%,UV254值变化率与去除率基本吻合,最终在76.9%-77.8%之间,矿化程度明显.高低2种浓度比较发现,加相同氧化剂的量,反应相同时间,去除率随溶液初始浓度增高而降低,但浓度越高的溶液的绝对处理量越大.4,4-'DBB的反应符合动力学拟一级反应规律,计算增强因子f为1.54.  相似文献   

4.
王磊  陈锦烽  吕效平  韩萍芳 《环境科学》2007,28(9):1998-2003
以4,4'-二溴联苯(4,4'-DBB)为代表性有机物,对比研究了单独O3和O3/H2O2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效能,并通过UV254值表征溶液的TOC、DOC值.结果发现,2种方法都可以达到一定的去除效果,尤其是碱性条件下H2O2的加入使去除率得到进一步提高.4 mg/L的4,4'-DBB溶液反应270 min后,最终去除率达到78.0%,UV254值变化率与去除率基本吻合,最终在76.9%~77.8%之间,矿化程度明显.高低2种浓度比较发现,加相同氧化剂的量,反应相同时间,去除率随溶液初始浓度增高而降低,但浓度越高的溶液的绝对处理量越大.4,4'-DBB的反应符合动力学拟一级反应规律,计算增强因子f为1.54.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灯光照降解水相中烷基酚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分子灯辐射的206 nm紫外光可以直接光解4-壬基酚(4-NP)和4-辛基酚(4-OP),但不能使之完全氧化为CO2.相同光照条件下,4-OP的去除率高于4-NP.采用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修正的动力学模型对光解过程进行拟合,得到两种烷基酚206 nm直接光解的速率常数.结果表明,烷基酚初始浓度越低,光解速率常数越高.两种动力学模型对低浓度烷基酚直接光解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修正的模型不适合高浓度4-OP直接光解.UV/H2O2体系中,烷基酚的降解速率明显提高,但只有当H2O2加入量很高时,TOC去除才比较明显.最后,推导出4-OP直接光解的速率常数kd为0.0328 min-1,4-OP与H2O2反应的速率常数kpH为17.4520 L·(mol·min)-1.  相似文献   

6.
用CoTPPS4作催化剂,Na2S2O8/H2O2为混合氧化剂处理含DDVP农药生产废水.探讨了氧化刺种类、混合氧化剂比例、催化剂投加量、农药初始浓度和pH值等因素对催化处理活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处理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9溶液中,农药初始浓度为28.93 mg/L、CoTPPS4加入量为2.4×10-...  相似文献   

7.
微波诱导金属氧化物去除模拟污染土壤中的PCB7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冠  赵玲  董元华 《环境科学》2009,30(8):2402-2407
采用硅藻土模拟实际土壤,选用纳米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在密封体系中研究了微波诱导催化反应对PCB77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不同纳米金属氧化物、酸的浓度和类型、MnO2添加量对PCB77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微波辐射的对照相比,微波诱导催化反应1 min后PCB77的去除率提高了1倍.仅微波辐射条件下,PCB77的去除率随着辐射时间的增加而提高,10 min趋于平衡.此时,在加入8 mol/L H2SO4体系中PCB77可去除50%;在加入水的体系中,去除率约为20%;而在加入10 mol/L NaOH或无水体系中去除率几乎为0.微波诱导MnO2催化去除PCB77的效果最好,反应1 min去除率高达90%以上,而Fe2O3、CuO和Al2O3的催化去除效果较差.在微波诱导MnO2催化条件下,随着H2SO4溶液浓度从1mol/L增加到8 mol/L,PCB77的去除率从37.0%增加到98.5%,且H2SO4溶液主要是起酸化作用.此外,添加0.01、0.03和0.05g MnO2对PCB77催化去除效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UV/H2O2工艺对2,4-二氯酚(2,4-DCP)的去除效果和水中阴离子、腐殖酸对该工艺降解2,4-DCP的影响。结果表明:UV/H2O2工艺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2,4-DCP,光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H2O2投加量为8mg/L,1个30W低压汞灯照射下,2,4-DCP在蒸馏水和自来水中光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232/min和0.0162/min;NO3-、Cl-、HCO3-对2,4-DCP光降解有抑制作用;当3种离子浓度为0.5mmol/L、10mmol/L、20mmol/L时,对2,4-DCP光降解的抑制程度为HCO3->NO3->Cl-;随着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自来水中的光降解速率常数低于蒸馏水中的光降解速率常数是由于水中多种离子影响的结果;腐殖酸在低浓度时,促进光降解反应的进行,在高浓度时,2,4-DCP的光降解氧化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
以碳酸盐作为淋洗剂,以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为氧化剂,研究了淋洗去污修复铀污染土壤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当碳酸根浓度为0.5 mol/L,淋洗速率为1.0 mL/min,氧化剂用量与U(IV)摩尔比为2∶1时,污染土壤中铀的去除率能够达82.4%。  相似文献   

10.
双碱法烟气脱硫浆液中累积的重金属对SO23-有强烈的催化氧化作用,导致有效脱硫组分损耗.投加Na2S去除浆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研究不同重金属离子浓度下SO23-的氧化速率,以揭示Na2S沉淀法对重金属催化氧化SO32-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Mn2+对SO32-氧化的催化作用很显著,1.0 mmol/L Mn2+可使SO32-的初始氧化速率提高2.0倍,达0.65mmol/(L.min);SO23-的催化氧化在前60 min内快速进行,Mn2+的反应级数为0.169,故此时段内控制Mn2+浓度对抑制其催化作用尤为重要.初始pH6.50~8.50时,Na2S能有效去除浆液中重金属离子,且碱性条件更有利于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初始pH为8.50、Na2S投加量为240.0 mg/L时,脱硫浆液中Mn2+、Zn2+、Ni2+、Cd2+的去除率分别为91.0%、88.1%、85.5%和>99.9%.Mn2+对脱硫浆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具有指示作用.投加Na2S将Mn2+浓度由1.0 mmol/L降为5.0×10-3mmol/L,SO32-的初始氧化速率降低64.6%,为0.23 mmol/(L.min).在双碱法烟气脱硫中试...  相似文献   

11.
12.
The Science of Nature -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