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2月22日山西屯兰煤矿事故造成74人死亡的阴霾还没有消弭之时,5月30日,重庆綦江同华煤矿再次发生矿难。又有30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血的事实一次又一次向人们敲响警钟:安全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2.
2004年以来。以煤矿瓦斯爆炸为代表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仅2004年一年。矿难死亡人数高达6000余人。面对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安全事故高居不下且日渐增长的局面。2005年初。中央果断决策,成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的安全生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上榆泉煤矿(以下简称"上榆泉煤矿")是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实现"两型、两化、两优"发展目标,在山西省河曲县境内与河曲电厂配套建设的一座大型现代化煤矿。自2006年10月建成投产以来,井田累计生产煤炭3814.52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90亿元,上缴各项税费22.75亿元,创造利润10.08亿元,为推动地方经济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我国煤矿事故多发且后果严重,其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而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工伤保险体制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将我国煤矿现有的工伤保险与强制雇主责任保险相结合,提出了构建二元化的保险体系,即针对现有的工伤保险,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建立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划分风险等级的模型,用来确定工伤保险费率,强调费率对企业安全状况的反馈,并充分利用工伤保险基金从技术上改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同时引入强制雇主责任保险以便有效地转嫁矿难所带来的巨大风险。通过构建新的保险体系用来改善我国目前严峻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相似文献   

5.
<正>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雅庄煤矿是国家"七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系中国与罗马尼亚在霍州矿区合作兴建的第二个大型矿井。李雅庄煤矿现为一个集煤炭生产、洗煤加工为一体的联合企业,共计在册职工3238人,  相似文献   

6.
<正>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山西省屯留县境内,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年,由原屯留煤矿改制而来,被誉为最能代表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水平的现代化企业,是潞安新时期的"明星"煤矿和潞安煤油循环经济园区的基础工程。经  相似文献   

7.
阜新煤矿生态环境三维定量评价规范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环境学、生态学及矿区修复基础理论,从煤矿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环境评价因子指标体系以及评价等级标准三大模块出发,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规范化方法。根据煤矿生态环境的特点,结合RMMER(Regulation of Multitudinous Mine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模式,建立自然禀赋维、生态环境维及人文指数维煤矿生态环境三维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筛选确定煤矿生态环境两个层次三维体系下的16个指标因子;利用"多手段结合"的原则,确定煤矿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标准及相应等级阈值。分析辽西阜新矿区煤矿开采状况和生态环境现状,采用信息提取技术定量指标因子;提出利用多次迭代法建立指标因子判断矩阵的方法;建立基于改进式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煤矿生态环境指标权重的阜新煤矿生态环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应用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进行分析,给出评价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5日,山西省洪洞县新窑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矿难发生后,矿方盲目组织人员下井搜救,甚至连保安都加入了搜救的队伍,结果大部分搜救人员再没能上来,使遇难人数升至105人,令人惋惜!无独有偶。2007年9月1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广洋湖镇健宝有限公司组织工人清理腌制池时,1人硫化氢中毒,8人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参与施救,最终造成6人死亡、3人重伤。  相似文献   

9.
合山市煤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与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资料和野外勘察,分析了合山市煤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根据"无问题(灾害)即优良"的原则,建立了煤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了评价单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每个评价单元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利用Arcgis10软件,把各单元的评价值进行统计分析,从而绘制出了煤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分区图。该研究成果可为合山市闭坑煤矿山恢复治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类似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四台矿是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座年轻的发展型现代化矿井,于1991年12月建成投产,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设计核定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