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动物大逃亡     
曾经,天空那样的蓝;曾经,河水绿得如同碧玉一般。可后来,人类不断地排放污水,砍伐树木。于是,天空不再蓝了,河水变得乌黑,散发出臭气,环境越来越糟糕。为此,大森林也躁动起来,动物们赶紧召开紧急会议。"唉,最近人类不断排放污水,砍伐树木,使我们的鸟儿无家可归,鱼儿大量死亡,还有许多动物喝了脏水生病了,这可怎么办呀?”黑熊用沉重的语气向狮子大王抱怨着。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2005,(4):52-52
地球是我们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想一想,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其他的生物都消失了,人类成为地球上唯一的生物,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人类还能够生存在地球上吗?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请你不要随意捕杀野生生物。  相似文献   

3.
清晨的森林静悄悄的,动物们还没从睡梦中醒来,突然百灵鸟的一阵急促叫声把大家都吵醒了,只见它边飞边喊,"开会啦,开会啦"大家急冲会场,老虎已经威严地坐在那了,原来老虎要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一个紧急会议,商讨一个紧急问题:人类不断乱砍滥伐树木,侵占我们的家园,我们今后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4.
周仕凭 《环境教育》2012,(11):17-20
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现有的生活习惯,大自然或许将改变人类的生理结构。是选择将来当“怪人’?还是保持现在这个样子?这个选择题,等着我们自己去选择!  相似文献   

5.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如换作今日,我认为“亲绿者德,近绿者寿”就是古人所述之意,因为绿色环境是人类长寿的天堂,亲近大自然,亲近绿色,就会健康,就会长寿。树木能够释放氧气。在人类生活过程中,要不断地吸人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树木的光合作用正好与人类相反,吸收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6.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使人赏心悦目:鸟类、花类、树木,给人绚丽多彩的景色。所有的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最大的恩赐。可现在人类却大量砍伐树木,土壤就因为森林植物被的消失使土地变得更脆弱,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小花小草被狂风吹得无法停止身子,空气中,弥漫着黄沙和  相似文献   

7.
吕春 《环境教育》2010,(2):72-73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懂得树木是人类的良友,就懂得植树造林的益处,知其是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大事。许多彪炳史册的名人,更是对植树情有独钟,并留下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故事与诗文,今天读来仍有春风拂面之感。  相似文献   

8.
叩问樵渔     
绿色生态,如同阳光和雨露一样,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惠。人类无法破坏阳光,无法阻遏雨露,人类却能毁灭绿色生态:砍伐树木、破坏草原。毁灭的主要手段,最严重的,莫过于普遍而长期的樵渔生存方式。作为人类的生存方式,樵渔是无法超越的选择。因为人类生存在历史中,受到历史的制约。樵以继大、渔以裹腹,甚至成为诗人们赞美的一种境界。我们的祖先固然享受过樵渔之利,香火得以传递,民族得以生息,生产得以发展,而我们的先祖却也早就认识到了樵渔之害。《吕氏春秋·义赏》就警告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是一种樵者渔者无法超越而哲人独有的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忧患意识。我们不能怪罪古人没有为我们这些后人着想,乱砍乱伐、乱捕乱捞,致使人  相似文献   

9.
《绿色视野》2009,(11):31-34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什么是湿地?湿地的功能是什么?城市湿地的功能和现状如何?安徽省的湿地情况是怎样的?我国在生态湿地保护中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说环保     
袁榛 《环境教育》2010,(7):59-60
朋友,当你过着快乐祥和的生活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我们的生存环境正一步步地恶化?当你打扫自己的美丽的庭院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当你充分享受春日里和煦阳光的时候,可曾想到南极上空已经失去了臭氧层的庇护?曾几何时,天空是那么蓝,河水是那么清,森林是那么密,就在自然环境给予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人类同样在向大自然索取并不应得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2005,(2):50-50
在神奇莫测的大自然中,不止是某些动物植物跟我们人类有相似的心理,甚至连没有生命的泉水也是如此,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就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言,人类社会已取得初步的共识。但问题是,为什么地球的生境恶化、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趋势始终得不到有效的逆转?环境问题的总根源在哪里?真正的污染源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觉。  相似文献   

13.
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之初,我们迎来本世纪第一个“6·5”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公布了2001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即“世间万物,生命之网”。此时此刻您是否想到:地球上各种生命相互之间的联系已像一张大网将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密切联系在一起;互联网等现代高科技加强并推进了这种紧密联系;这种联系是否有效地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生物多样化,乃至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系统?跨入新世纪,面临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请您一思:“入关”在即,对于国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我们将如何迎接这严峻的竞争挑战!二思:面对国家及世人对环境保护的法制管…  相似文献   

14.
周围 《环境教育》2008,(3):34-36
21世纪之初,人类遭遇了一场将今天与明天连接在一起的危机,这场危机就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明确的人类发展问题。它提醒我们:我们分享着同一个星球——地球,世界各民族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相似文献   

15.
说起节水,有些人可能会想:水,还用得着节约吗?地球上有的是! 这样说是不对的,有一则公益广告说,人类如果不节约用水,那么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可是,今年的云南大旱却让有些农民欲哭无泪:池塘千涸,庄稼绝产……而我们周围的浪费水现象却时时发生。  相似文献   

16.
小记者园地     
正动物大逃亡福建厦门同安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邹小羽小记者证号:HJFH0035曾经,天空那样的蓝;曾经,河水绿得如同碧玉一般。可后来,人类不断地排放污水,砍伐树木。于是,天空不再蓝了,河水变得乌黑,散发出臭气,环境越来越糟糕。为此,大森林也躁动起来,动物们赶紧召开紧急会议。"唉,最近人类不断排放污水,砍伐树木,使我们的鸟儿无家可归,鱼儿大量死亡,还有许多动物  相似文献   

17.
张鹏 《绿色视野》2009,(6):45-52
伴随宠物热潮的持续,流浪猫狗问题日益突出。喧嚣闹市的夜晚,随处可见一些流浪猫狗。幸运的可以勉强为生,不幸的甚至遭到路人的虐待摧残落得肢体残疾。它们的存在带来的不只是城市环境问题,还有治安问题,对人类的敌意与对抗。当流浪猫狗成为一道城市“灰色背景”,我们不得不反思:这种现象的存在是谁之过?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星星的愿望     
张琪 《环境教育》2012,(12):79-79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我望着星空,和一颗小星星谈起话来。 小星星眨眨眼问我:“你爱地球吗?”我说:“当然爱了!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妈妈呀!”它又问:“你们那里都有什么呀?”我说:“我们地球像一幅美丽的画,有美丽的花草树木,有川流不息的江河,有一望无际,和天空一样蔚蓝的湖海,还有可爱的小动物……”“是呀,  相似文献   

19.
半夏 《绿叶》2013,(11):107-113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动物?”对此,现代环境伦理学提供了四种伦理思考:其一,审慎理论。保护动物对人类有利;其二,仁慈理论。对动物麻木不仁和残酷成性是人性发育不完整和有欠缺的表现;其三,动物解放论。能够感受苦乐是拥有利益和获得关怀的充分条件,动物拥有感觉能力,人类需要从道德上关怀动物;其四,动物权利论。动物拥有权利,人类不能仅仅将它们当作工具。  相似文献   

20.
环保建议信     
我们的家园只有一个,但现在已经变得千疮百孔。多年以后,当人类再次置身于太空之中,也许再也看不到蓝色的、美丽的地球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颗灰暗的、没有生气的普通球体。为了避免这一天的到来,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保护水资源。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生命的源头,我们要节约水资源,从一点一滴做起,每人每天节约一点水,让地球妈妈蓝得更久一点!保护树木。树木可以净化空气,大面积地植树造林,还可以抵挡风沙。撒哈拉大沙漠为什么一片荒芜,因为偌大的地方,竟然没有一棵树!没有树也就意味着不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