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入手,阐述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认为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土地肥力”以及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强调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农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区域生态系统。以江苏省宝应县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增城市土地利用的景观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是在土地利用的研究中产生并发发展起来的,以协调人与景观的相互,达到合理利用土地为目的。在景观生态学和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反映景观生物的一些结构、功能指标,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增城市的土地利用的特征进行生态分析和研究,为达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各景观类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而提供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景观生态分类——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我国传统城市景观分类出发,在分析城市景观生态特征的基础上,指出理想的城市景观生态分类应当从人地关系出发,充分反映景观中的人类活动方式、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程度以及景观的抗“干扰”能力,并以此为依据,在理论和实践(以深圳为例)上提出了新的分类办法。  相似文献   

4.
傅伯杰陈利顶等著科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2月)ISBN 978-7-03-030009-6$48.00 16开本平装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应用。全书共分11章,重点论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景观的动态模拟、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以及景观生态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可持续利用和  相似文献   

5.
景观生态学在公路景观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路景观环境评价研究是我国公路建设中的新课题,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公路景观环境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了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方法特点,提出了从景观生态价值、美学质量、视觉容量和景观安全格局4个方面对公路景观环境进行评价,并探讨了具体评价过程,该思想对公路战略环境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价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外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95年3次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1995年和1996年美国第10届和第11届景观生态学大会以及近两年的文献为依据,综述了国外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最新的进展,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宏观应用生态学,除了景观结构、功能与变化、景观异质性、尺度等传统的研究热点外,生物多样性也明显地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在进行自然景观或景观的自然方面研究的同时,明显地有研究文化景观或综合研究自然生态系统与人文生态系统,实现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城市景观生态特点与建设途径—以佛山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佛山市景观生态现状和生态设计内函,对佛山市景观生态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景观格局的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安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990年和2005年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技术支持下,在对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破碎度、分离度、优势度等景观格局指数和景观类型脆弱度为评价指标研究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生态安全。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加剧了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使景观优势度增高,多样性下降。从1990-2005年,研究区主要湿地景观类型水稻田、苇田、滩涂的干扰程度有所增加,生态安全度均有所下降,表明人类对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干扰越来越明显。总体来说,15年来研究区整体景观生态安全度呈现下降趋势。以往湿地生态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脆弱性和保护策略方面,研究层次着重在生态系统层面,而从景观格局角度对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的研究涉及较少,文章涉及的是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所提出的内容实质上是景观生态安全定量表征的方法探讨。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生态安全,揭示景观结构与功能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其内在因素,不但为辽河三角洲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生态安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景观的关系,特别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等级特征出发,探讨了农业景观的等级特征和不同等级农业景观的基本结构特点,进而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和农业景观生态研究的主要异同之处,强调了农业生态系统研究与农业景观生态研究相结合,必将使农业生态学研究提高到更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典型区景观生态聚类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珠海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个海陆交互作用与人类干扰活动频繁的典型区域。文章以2000年TM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编制珠海地区景观类型图,并以镇(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将珠海划分为20个景观生态子区,在GIS与景观斑块分析软件Patch Analyst 2.0支持下计算各子区的景观特征指数。通过各子区的景观指数对比分析,探讨研究区范围内景观格局的空间差异,揭示人类活动、自然干扰等各种景观生态机制对区域景观生态的影响。根据各指数反映的景观特征信息,选择平均斑块大小(MPS)、斑块大小变异系数(PSCOV)、边缘密度(ED)、面积加权分维数(AWMPFD)、破碎度指数(F)、多样性指数(SDI)及人为干扰指数(DT)进行珠海景观生态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多层次客观地对珠海地区进行景观生态类型区划分。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景观生态的角度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探讨,能够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在介绍了对绿地系统规划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景观生态理论的基础上,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概括了其绿地现状并指出了其存在一系列问题,进而利用景观生态的基本原理,对本区域的绿地系统进行规划研究。将整个研究地区分成“区域层面、分区层面以及具体规划设计层面”3个尺度层面,并且在每个层面利用景观生态中相关原理分别进行研究,最终形成层次分明、在功能上相互补充、有机联系的绿地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黎明  杨琳  李振鹏 《生态环境》2006,15(1):202-206
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共同构成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长期以来,重城市轻乡村的发展思想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不断尖锐。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加入WTO后的国际化冲击,未来的10~20年间,中国将进入一个乡村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将使得中国本来紧张的人地关系变得更加严重,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乡村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同时也将是中国乡村发展的重要契机。本文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通过研究乡村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的组合、结构、功能以及变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乡协调、全盘布局和保留自身特色等相应的生态规划治理措施和对策,尽可能使乡村景观格局呈现多样性、异质性,并在功能上表现出稳定性和连续性,最终实现城乡景观和谐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土地开发和景观生态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探讨深圳市上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其内部景观生态系统类型的结构,功能和组成快速演变的机制和特征。认为深圳市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模式,区位特征和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是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和组成快速演变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4.
景观规划与管理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规划与管理是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的热点,是以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功能的定量研究为基础,以3S和模型模拟方法为技术支撑的综合性应用领域,它是沟通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桥梁。景观规划与管理和景观结构、景观功能与景观动态以及景观尺度、景观过程及景观格局等具有密切的联系,上述方面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共同支撑着景观规划与管理的客观实践。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景观功能是景观规划与管理的现实目标,景观生态研究方法是景观规划与景观管理的技术保障。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景观规划与管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主要表现在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愈加广泛和深入,景观规划与管理方式也越来越智能化与人性化;景观规划管理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景观异质性、景观功能和景观研究方法的发展。目前,相关学科方法和技术的交叉融合成为研究景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趋势,3S和模型交叉融合促进景观规划与管理方法向着多元化、数字化和可视化发展。随着景观规划管理现实应用领域的拓展,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功能在理论、方法、应用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尝试把景观生态学思想融于自然保护区理论中,较系统地论述了以景观结构与功能原理、景观异质性理论、景观格局理论、等级—尺度理论、干扰学说、生物多样性原理以及景观稳定性理论等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区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兰州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兰州市生态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兰州市现状条件和河谷带状山地城市的性质,提出了兰州城市景观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以农业特征为主,是人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综合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乡村景观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何保护乡村景观的特色和完整性,充分挖掘乡村景观的生态和文化旅游价值,使其形成高效、完整并具有传统特色的多功能的乡村地域,是21世纪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首先界定了乡村景观的概念和内涵,指出了我国乡村景观的主要特征;然后探讨了乡村景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认为乡村景观规划是未来我国乡村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最后系统地讨论了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18.
论城市河道整治与景观生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河道整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城市河道整治的原则,提出城市河道整治要考虑景观生态,设计中要遵循安全性、自然性、生态性、观赏性、亲水性、文化性等原则。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河道形态景观、堤岸景观和河道附属景观的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9.
西南岩溶山区景观生态特征与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探讨了西南岩溶山区景观生态结构与功能以及景观生态过程的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基本特征,尝试从景观角度认识西南岩溶区生态空间特性与演化过程。受地质地貌和土地利用的影响。西南岩溶山区景观基质脆弱、景观格局分异明显,具破碎化与景观结构粗粒化、景观动态变化范围大且速度快、整体退化明显的特点,以石漠化为特征的景观演化削弱了岩溶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岩溶山区的景观生态建设须充分认识岩溶山区资源环境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的适生植物资源,协调生态效应和水文效应,促进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持向高效利用发展,形成新的高效、和谐的人工自然景观。今后应把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结合起来、与人文因子和地学背景结合起来,加强小尺度的景观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