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风速电收尘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流体力学、电动力学和静电学有机综合应用于电收尘器(EP)研究和设计上,是对现在电收尘器机理的一次变革。根据电场、流场理论,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的新型高效Ω-2C型集尘极板,仅一层Ω-2C型集尘极板的收尘效率就可达到80%左右。把Ω-2C型集尘极板改成迎风排列,此时烟气风速成为收集烟尘的动力,而不是破坏力,大幅度提高烟尘趋进速度,大大减小EP体积、重量,成倍降低EP的造价,有利捕集粉尘,降低因振打引起的二次飞扬。  相似文献   

2.
李向东  白希尧 《环境保护》1996,(7):39-40,4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W型集尘极板。它应用在电收尘器中可以使粉尘粒子的速度成为粉尘收集的动力。大幅度提高粉尘粒子的驱是速度,提高电收尘器的收尘效率,减少电收尘器的体积和重量,降低电收尘器的造价。  相似文献   

3.
白希尧 《环境工程》1993,11(3):32-34,35
将电收尘器最新技术:预荷电、宽极距、辅助集尘极等用于电干捕焦油器上,运行几年后,双电场的电干捕焦油器效率能达到92%以上。电晕极、集尘极上没有发现结疤现象。  相似文献   

4.
横向极板电收尘器粒子驱进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永平  周永安 《环境工程》1990,8(1):26-28,25
本文研究了横向极板电收尘器中粒子驱进速度与收尘极板上平均电晕功率密度、极板间距、平均电场风速、收尘极面积间的关系,为横向极板电收尘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成福 《环境工程》2013,31(2):62-65,71
传统的除尘方式难以控制工业微细粉尘的排放,是引起我国多数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过PM2.5排放标准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分析常规除尘器存在问题与微细粉尘荷电捕集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前置烟道放置电凝并器、前级电场电极优化配置、末级电场采用转动极板、配套使用高频电源或脉冲电源的治理方案,是有效捕集工业微细粉尘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分析了影响电收尘效率的关键因素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为研发新一代静电除尘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根据电场、流场理论,把曲形双C型集尘极板排列改成迎气流方向,能成数倍提高粉尘速度,使电收尘和旋风离心收尘机理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粉尘的驱进速度(110cm/s以上),成数倍减少电除尘器(EP)的体积和重量;成数倍降低EP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采用V型极板收集高比电阻粉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杰  刘林茂 《环境科学》1995,16(6):33-35
改变电除尘器的收生极板形状,采用顶角45°-90°的V型收尘极板横向放置。结果表明,可有效地将荷电粉尘粒子和空间自由离子分开,减小粉尘层电流密度,可收集比电阻力1011—1013Ω·cm的高比电阻粉尘,通过模拟实验研究,给出了清洁极板,附不同比电阻。以及V型极板的顶角在45°-90°间发生变化时极板的电流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8.
1前言电收尘器是现代收尘器中具有高效率 ,高可靠性的收尘设备。它在减少工业粉尘对环境污染方面所起的作用 ,日益引起人们的观注。在黑色和有色冶金、化工等工业部门相继采用了电收尘器。随着电收尘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其结构、性能和控制方式等也日趋完善。但对粒径微细的粉尘以及高比电阻的粉尘 ,用常规的电收尘器进行治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细微粉尘在电场中荷电后虽然通过静电吸咐可以略微增粗粒度 ,但由于荷电量的不足和极距的限制 ,其增粗比例有限 ,库仑力较小 ,收集困难而比电阻较高的粉尘 ,在极板电荷难以释放 ,造成反电晕现象…  相似文献   

9.
根据粉尘层反电晕现象分析,提出在接地收尘极板上布置芒刺反电晕放电极的双极电晕静电除尘器,这种双极电晕静电除尘器能避免粉尘层的反电晕。在平均场强约3.4kV/cm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测得电场内正、负离子风的核心区风速约2m/s。实验表明,离子风对收集微细粉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常温常压下,平均场强为3.4kV/cm、气流速度在0.5~2.0m/s的范围内,对质量中位径为0.159μm、比电阻为2.4×1014Ω.cm的硅微粉的电除尘效率测定结果表明,双极荷电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高于单极荷电静电除尘器。观察发现,由于接地芒刺的存在,即使对于比电阻高达2.4×1014Ω.cm的硅微粉,沉积在双极荷电静电除尘器收尘极板上的粉饼没有出现反电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除尘器收尘效率以满足日益严格的国家排放标准,提出了电除尘器高浓度区粉尘强制收集技术.通过建立电场粉尘传输数学模型和对实测断面粉尘浓度分布曲线进行回归,分别得到了理论和实际电场粉尘浓度分布公式.结果表明,电场中粉尘浓度分布与断面位置有关.电场中每个断面上从电晕线到收尘极板质量浓度逐渐提高,极板附近存在高质量浓度粉尘区.在极板末端收尘板两侧加装等速吸风口,将极板附近的粉尘气流加以强制收集并采用袋式除尘器进行净化或循环至入口进行二级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电除尘器的收尘效率,降低极板振打引起的粉尘飞扬造成的粉尘流失.利用流函数对吸风口流场分析并根据实测的断面粉尘浓度分布可得到吸风口宽度与收尘效率的数值关系.粉尘强制收集技术是电除尘技术领域中的一项创新.采用该项技术既可以对运行中的电除尘器加以改造,又可以在电除尘器的设计中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1.
工业电除尘器受反电晕、微细颗粒捕集效率低等因素影响使超低排放运行过程不稳定,故采用开孔式收尘极板并优化极配形式与参数以减缓上述问题发生,并保证电除尘器高效稳定运行。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同极间距、线距、板形、线形对电场与除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mm同极间距利于高比电阻粉尘捕集。最佳线距处于同极间距的0.5~1倍范围内,此时板表面平均电流密度最大。4种多孔板结构对反电晕现象均有一定的减缓作用,错孔板结构收尘场强最大,除尘性能最优;空腔内增加极板对0.01~0.1μm微细颗粒物捕集效率提升16%。4种线形中,新型鱼骨线除尘性能优于其他线形,采用错孔式收尘极板与新型鱼骨线相配时,除尘区域内收尘场强最佳,颗粒物理论有效驱进速度较其他极配形式提升47%,减少了电除尘器的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该研究结果可为多孔电极电除尘器在超低排放设计应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电收尘器高性能电晕极性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线是电尘器的核心部分之一,是电场中产生电晕电流的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收尘器的性能。从电收尘的理论考虑,为进一步探索研究电晕线的性能,此次试验我们与日本住友重机株式会社共同对国内外数十种电晕线进行测试试验,以不同电晕线缺乏何形状、不同电晕极间距、以及不同极板间距,测出各种电压、电流数据从中比较出最佳电晕极的几何形状,以及最佳电晕间距。  相似文献   

13.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研究电收尘器斜向气流分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党小庆  杨衡  赵昕慰  马广大 《环境工程》2005,23(5):45-46,50
在讨论了电收尘器电场内气流分布对除尘效率影响的基础上,介绍有效降低粉尘返流损失,提高电收尘效率的斜向气流技术,进而利用CFD方法对电场内的气流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在电场内实现斜向气流分布时气流分布板结构调整方法和参数。  相似文献   

14.
V型极板抑制高比电阻粉尘反电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异极距为150mm的V型收尘极板的电流密度分布和抑制高比电阻粉尘反电晕的机进行了分析。采用模拟寺层验证了其抑制反电晕的效果。确定了V型收尘极板的张角到80-90°为宜。极板边缘向放电电极面曲率半径γ和异极距α应满足关系式γ≥α/25。  相似文献   

15.
静电除尘器具有处理烟气量大、除尘效率高、适用范围广、设备阻力低、使用简单可靠、运行维护费用低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工业粉尘治理领域应用广泛。电极作为静电除尘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对除尘效率有重要影响:电极的几何形状、极距等因素影响电场及流场特性,电场特性(电晕场强、空间电荷密度等)则决定了粉尘颗粒的荷电和捕集能力,而粉尘颗粒的荷电和捕集能力正是衡量电除尘器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对近年来为提高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而在极板上所做的研究工作,以及电极技术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黄三明 《环境工程》1992,10(3):25-28
本文主要探讨预荷电对电除尘效率的影响及预荷电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设置了预荷电装置的电除尘器处理高比电阻粉尘(ρd>10~(10)Ω·cm)比处理普通比电阻粉尘(ρd<10~(10)Ω·cm)能获得更高的成本效率;处理细粉尘(0.5≤a≤3μm)比处理微细粉尘(a<0.5μm)和中、粗粉尘(a>3μm)能获得更高的成本效率。由于预荷电器与电除尘器收尘电场的连接区存在明显的荷电损失,必须尽量缩小预荷电器与收尘电场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长芒刺电除尘器收尘性能及离子风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长芒刺电除尘器与普通线板式电除尘器的收尘性能比较,认为长芒刺电晕极所产生的较强离子风是导致长芒刺电除尘器除尘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建立芒刺尖到接地极板间的电场分布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悬挂小球法测定离子风的试验方法。通过采用滑石粉、石膏和塑料3种材料的小球对离子风的测定,结果表明,在芒刺尖到收尘极板中部场强为2~4kV/cm范围内,离子风速约为2~6m/s。  相似文献   

18.
电除尘器收集低比电阻粉尘,由于放电过快,易产生“反弹”,形成“跳跃收集”过程,除尘效率较低。本文论述了电除尘器阳极板涂装后对低比电阻粉尘收集效果,并通过调节断面风速、粉尘浓度、电压、电晕线改善除尘器性能。研究表明:极板涂装对提高电除尘器收集低比电阻粉尘效率影响显著;采用圆形电晕线收尘效率最高,且随着电压的升高而逐渐升高,高于某一电压值后,收尘效率反而下降;进口断面风速控制在0.2m/s到0.3m/s之间,可以取得较高的收尘效率;收尘效率随着入口粉尘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增加速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9.
国外对水泥厂的粉尘排放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例如德国规定烟囱粉尘的日平均排放浓度不能超过50mg/Nm~3。为此,收尘器就必须力争达到30mg/Nm~3的排放标准。如此高的要求,势必促使收尘器所有机械、电气结构的零部件进一步优化。国外水泥厂电收尘器近几年里获得的改进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一、RS 放电电极 RS 放电电极比较坚固,不易断。而以前的放电线易断,电晕放电效应也较差。每根 RS 放电电极产生一个电场,可复盖每一侧收尘极的整个宽度。二、气体通道宽度近年来收尘板之间的间隔设计为400mm,增大了气体通道的宽度。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电场对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实现颗粒物超低排放要求,本试验采用喷雾与电场分区设计,搭建了预混喷雾湿式电除尘试验装置,以增强颗粒与液滴之间的凝聚作用,试验探究了电场电压、极板间距、电场风速、喷雾压力及入口浓度等参数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除尘效率随着电场电压增加,除尘效率提升,增幅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平稳;减小极板间距或电场风速,能够提高除尘效率,但降低了处理风量;随着喷雾压力增大,除尘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当压力值为6MPa时,除尘效果最佳;粉尘入口浓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程度较低,对于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去除效率最高达98.5%.综上,预混喷雾湿式电除尘效果相比单一喷雾或静电除尘具有显著的增强,对于颗粒物超低排放装置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